日常生活美食图片(日常生活美食图片甜品)这都可以?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11
抖音图文仿佛一张网,打捞出生活中那些被熟视无睹或尚未被看到的美好瞬间。
“在伦敦的生活好开心,每天都有不同的东西,完全不同的东西”22岁时,Lu.Meng前往伦敦留学,先是学时尚,之后学习艺术“文化差异是很有趣的东西”面对同一件艺术作品,不同国家的人,不同文化背景、宗教背景的人感受很不一样,Lu.Meng的固有观念经常感受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艺术老师,85岁了,却能在四天时间内,带着Lu.Meng和同学们看了几十个艺术展览,“老人一辈子都在做艺术,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少年,我希望我能一直做艺术,一直欣赏艺术”因为疫情回国后,Lu.Meng将所学的艺术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我现在在做线上虚拟人设,线上和线下的人设转换。
”而她的作品产生了美丽的副产品——成为抖音的穿搭达人,帮助更多的人成为“更美的自己”像Lu.Meng一样,好多有着不同经历的人用精美的图片和文字展示着自己的真实生活,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的更多可能、更多面向。
而一个个真实而美好的小小瞬间,为我们提供了美好生活的崭新攻略……
小瞬间藏着大攻略
凭借着1米76的身高,Lu.Meng(抖音用户@ Lu.Meng)在伦敦一边学习的同时,也在从事模特工作Lu.Meng说:“伦敦的模特行业很重视创意,布景和氛围也会接受我的想法,喜欢有故事性的画面,而不仅仅是展示美。
”新的理念也被Lu.Meng带到自己的作品里,有一段时间她很喜欢“杂糅”这个艺术概念,穿衣服时将不同文化背景的衣服巧妙地杂糅在一起,比如中式的衬衫加西式的牛仔裤在伦敦,Lu.Meng逐渐拥有了独特的搭配风格,还培养出对于复古感衣服的喜爱。
女孩子天然的分享欲,让她愿意晒出好物,在抖音平台上分享作品和生活也成为她的放松方式
穿衣服看似人人都会,但里面学问很大Lu.Meng完全拒绝模式化,类似于“一套衣服里不许出现三个颜色”“穿衣服要扬长避短”统统被她颠覆她会将1930年代的奥地利衬衫,搭配一双美式西部牛仔靴子;在电影里看到漂亮的房子,会尝试把色彩搭配融入到自己的衣服里;看到某个中西结合风格的盘子很漂亮,她也忍不住将一半中式一半西式的灵感体现在自己的日常服饰中……经过她分享的这些诀窍加图文组成的注解,粉丝体会到了“杂糅”“混搭”“撞色”的精髓。
有一次,Lu.Meng看到一部音乐剧中有一款竹笠帽,就去网上找到了这个帽子,鞋子也搭配了草鞋,当她在北京穿着这一套衣服出门时,大爷大妈就会说,这姑娘怎么穿成这样但也正因这样的独特和真实,让Lu.Meng在抖音平台积累着越来越多的粉丝。
Lu.Meng的与众不同让她从主流跳脱出来,她用自己的穿搭美学传达“Clean Beauty(纯净美学)”的理念她把Clean Beauty从强调化妆品成分的“绿色无添加”扩大到更广阔的领域,推崇干净的自然美。
曾经Lu.Meng一直被自己的头发困扰,总是有卷,所以Lu.Meng每年都去拉直,直到后来她发现自己可能是自然卷,而且明白要接受自己不完美的身体,于是她学会了正确对待自己的头发,不再徒劳地把卷发拉直她说:“成长就是不断认识自己、学习自己的过程。
”
Lu.Meng常会被粉丝私信:同样有雀斑的女孩来请教如何掩饰;有的女孩担心男友不接受自己穿露肩的衣服;还有人手上有疤,怕被人看到……Lu.Meng跟这些抖音网友们分享自己的心路,每个人的身体或者性格都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重要的是接纳自己,和自己和解,并能一路前行、不断成长。
她说:我会留着我的瑕疵,我就要保持这样的状态Lu.Meng眼中的服饰搭配不是为了遮住身材上的缺点,而是表达自己,“每个人的头发、身材、长相,乃至生活的细节都不一样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才会拥有美好的生活方式。
”各种精心搭配的瞬间,传递着Lu.Meng的穿搭攻略和服装美学。浏览这些精美的图片,粉丝们耳濡目染,逐渐get到Lu.Meng的搭配精髓,并逐渐摸索出真正适合自己的风格。
好看是标配好用才是高配
和穿搭达人Lu.Meng一样,孕妈晓桑(抖音用户@sang。)记录美食和生活,帮助人们“用美食解压”。
晓桑和程序员老公之前都在互联网大厂工作,每天处在焦虑状态甚至精心装扮的小家也像旅店一样,小两口每天深夜十一二点到家,第二天一早睡醒就赶着去上班 2019年,晓桑决定告别这种充满“内卷”的生活辞职后,尽管每天起床要准备早饭,老公上班后要收拾屋子,饭后洗碗,每天洗衣……但晓桑的心态不一样了,她逐渐调整动不动就着急的心态,开始享受衣物洗完后散发出的清香、洒在整洁房间里的阳光和下厨油烟后的美食。
2020年的一天,从美术专业毕业的晓桑萌生新的想法:为什么不把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让更多的人知道,一起来体会藏匿在烟火气中的精致?晓桑从自己喜欢的甜食入手,将好吃的甜品和美食拍成短视频、图文和朋友们分享晓桑喜欢琢磨蛋糕的配方,调整干湿材料的配比,也会根据时令设计属于这个季节的美食:春季时,她会增加抹茶口味的食材,冬天则让柿子、红薯、栗子这些应季食材更多地出现。
到了周末,她还会和好不容易清闲下来的老公来一次烛光晚餐,圣诞则煮一份香甜红酒原本干涩忙碌的生活重新变得润泽、有滋有味
费心摸索出的美食攻略,晓桑会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做法和配料详细公布,很多抖音粉丝照着晓桑的攻略进行操作,稍微用心便能做出精致的甜品,于是对“晓桑老师”赞不绝口 晓桑会从很多地方汲取做甜品的灵感她曾在美剧《生活大爆炸》里看到一款纽约芝士蛋糕,就上网寻找食谱。
晓桑发现这款甜品的做法并不复杂,只是食材难买,配料中的酸奶油,她在网上找好几家店才买到而在烘焙过程中她采用了不常见的水浴法,在蛋糕烤盘下放一个托盘,盛满热水,烤制后保证了口感的绵密
滑动查看更多精心制作的食物想要完美展现出来,并不简单为了制作出精美的抖音作品,晓桑要在拍食物制作的过程中不停地换角度,反复调整三脚架甜品中最常见的打发环节,由于对时间和温度有要求,边做边调整角度很容易错过理想的打发状态;而熬糖这种很讲究时间温度的步骤,也数次因为晓桑调整机位的时间略长而导致失败。
最开始这些不顺利常常让晓桑崩溃,渐渐总结出经验,开始得心应手2022年春节,老公跟晓桑一起返回湖南老家年夜饭是由晓桑的父母做的,“在我们家可轮不到我掌勺呢!”晓桑忙前忙后地拍了不少照片,剪辑成新作品精美的图文、柔美的配乐,记录和展示着自己最真实的生活,同时把晓桑对于生活的想法和态度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鸡窝和菜地旁拍出时尚大片
图片和文字结合能够传递更为丰富的信息;摄影还可以凝固生活中的决定性瞬间,提炼出生活中被忽视的诗意甚至是炫酷的部分一位梳着齐耳短发、皮肤因长期做农活而被晒得黧黑的阿婆,穿着花布衬衫、看不出款式的黑色长裤、日杂店里常见的拖鞋,在天台上掂着簸箕、做着家务。
随着配乐的节奏切换,下一张图片里,阿婆换上一身黑色高领毛衣和略宽松的长裤,挎着纯度很高的蓝色帆布包,戴着墨镜,脚上蹬着亮色皮靴,一下成为国际大刊的平模虽然背景依旧是自家晾着白色被单的天台,依旧是素颜的黝黑皮肤,可68岁的阿婆仿佛从寻常日子里“突围而出”。
我们中很多人都看过这系列作品这些作品的背后是一位95后男生李啟航(抖音用户@李啟航),他也是图片中阿婆的孙子2020年之前,李啟航一直做着一份“景区图片管理员”的工作,虽然月薪只有3000元,但日子很舒服。
每天看看风景、拍拍照、近乎于没有任何指标考核,距离肇庆老家也不过30公里这一年他赴稻城亚丁旅行时,在4600米的高原上突发强烈的高原反应,甚至还出现了几次濒死感那并不算长的时间里,李啟航最想见到的是自己的家人,他想要和家人在一起。
经历的生死瞬间成为促成他辞职的最后一根稻草后来他在离职申请单上写下:“小时候,总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长大后,只想在家静观世界变化” 辞职后,他和家人搬到了附近的冷坑镇上2021年1月27日,奶奶像平常一样,穿着日常的红色毛衣、黑色裤子,从二楼走上天台,去把亲手种下的菜晒成菜干。
走在后面的李啟航透过V字型的楼梯,抬头撞见这一幕,电光石火的一瞬间,让他发现了奶奶一直未被看到的另一面,他也获得了创作的灵感从这组照片起,“我的奶奶”以图文搭配音乐的形式出圈
李啟航和奶奶岁月的刀削斧凿在奶奶脸上留下纹理和沟壑,似乎每一道皱纹都在诉说着故事和人生而加在奶奶身上的时尚穿搭和这张脸产生了奇妙的“对撞感”,让人不禁惊呼:时尚!高级!掌握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方法论之后,李啟航随之把目光聚焦在寻常日子中:稻田里、天台上、鸡窝旁、制木厂都是拍摄的背景,气球、薄膜、草帽、水壶、水果则成了拍摄的道具。
强烈的光线、树木的投影、风的力量,甚至阳光的温度,都成了他的帮手
李啟航最新的一个作品是以黑色与绿色为主色调:奶奶穿着纯黑色的衣裤,时而提着草绿色的喷壶,时而用喷壶遮住面孔而背景是他买来的一块巨大的高纯度绿色背景布不过拍摄的场景是在自家的鸡棚前,所以绿色背景布是按照鸡棚的尺寸定制的。
滑动查看更多李啟航说:“慢节奏的图片能更直观准确地传达理念,文字则会让人静心沉淀”如今,他已经为68岁的奶奶拍了超过10000张照片这些照片让日常的烟火生活更时尚更有趣,也流露着图片背后跨越两代人的美好亲情。
看到更广阔、更美好的世界
我们不仅可以在图文中看到穿搭、看到美食、感受日常生活的反差感和浓浓的亲情,还可以跟着那些精美的抖音作品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飞行员“陀螺仪”(抖音用户@燃烧的陀螺仪)的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神秘的他用镜头展示自己的飞行员生活:拍摄自己凌晨四点起床、换好制服、开车去机场值机;自己如何换证件、如何吃早餐……这满足了人们对帅气飞行员的生活的好奇心。
“陀螺仪”说自己的肌肉已经形成了拍摄记忆,无论是执飞空闲的休息,还是假期外出旅行,他总会背着十多斤重的设备。要是肩上少了这份重量,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但他的作品又不仅仅只有飞行生活特别是2018年的冬天在阿姆斯特丹执飞患病后,让陀螺仪换了一种角度去观察生活,他的作品也逐渐更具深度和温度: 一次下班时,“陀螺仪”拎着行李箱下机在一个灯光柔和的廊桥,他与一位身材小小的阿姨擦肩而过。
阿姨背着一个特别大的整理袋,正准备上机清扫他忙掏出相机,拍下这一幕满是反差的生活瞬间; 在中国与土耳其复航后,南航飞往土耳其的第一班飞机由“陀螺仪”执飞降落前,土耳其机场用两个消防车朝天空喷水、形成一道“水门”,让飞机穿过。
这是民航领域的隆重欢迎仪式,“陀螺仪”迅速记录下这个瞬间当北京大兴机场建成、南航航班首飞、北京市东城区消防队在天坛模拟失火救援消防演练时,接到拍摄邀请的“陀螺仪”会利用休息时间,用镜头记录下一幕幕震撼与感动。
这让他的作品有了新闻摄影的冲击力和记录价值
2018年之后,陀螺仪的摄影作品变得更温暖、更具人文性随着对摄影理解的深入,陀螺仪不断调整作品表达方式,不再单纯追求组合炫酷的画面,而是有意识地带入充满温度的主题渐渐地,陀螺仪从抖音偏技术流的vlogger的记录方式,逐渐转向了偏旅游攻略类的创作。
手机另一端的网友们也跟随他的镜头,看到了更广阔更美好的世界。
陀螺仪的作品展示了更广袤、更精彩的世界一次从美国执飞沈阳时,在圣彼得堡附近空域偶遇极光陀螺仪立刻拍了下来,极光泛着翠绿,有一种接连不断的飘逸感他还喜欢抓拍土耳其街头偶遇的猫、北京街头早上包子笼屉冒着的热气、古北水镇蹦爆米花蹦出来的烟……光会通过烟雾形成丁达尔效应光柱,让寻常的日子有了另一种模样。
陀螺仪喜欢汪曾祺老先生在《人间草木》里写的“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他自创了#幸福生活中的仪式感#作为自己的超话,希望屏幕内外的每个人都可以积极、乐观正是因为这份对人间的热爱,让陀螺仪不断爱心回馈社会:他将直播和拍视频收入凑足50万元捐赠给希望工程,在云南省芒市建起“陀螺仪”希望小学;第二所希望小学也于2021年12月选址。
2022年的壬寅虎年是“陀螺仪”第十个不能与家人团聚的春节十年的执飞生涯让“陀螺仪”看到更广袤的世界,摄影也给了他另一双看世界的“眼睛”,而这双“眼睛”也带着广大的网友领略到难得一见的烟火人间和人文风土。
滑动查看更多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教授W.J.T · 米歇尔形容新的读图时代为“现代主义的创举”,对于每一位普通人来说,打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恰恰是这样创举的一部分每个人的生活都仿佛一片时而平静、时而壮阔的大海。
抖音图文仿佛一张网,打捞出生活中那些被熟视无睹或尚未被看到的美好瞬间美好生活常常是由无数美好瞬间组成的尽管每个人理解的美好生活都各有不同,但美好生活的方向,有攻略可寻来抖音,搜索“美好生活攻略”,看看有没有你心仪的美好生活攻略,也欢迎你来评论区分享自己的宝藏攻略。
秀出独属于你的生活中的美好吧,并让这份美好生活攻略传递到更广阔的世界、传递给更多人。策划丨三联.CREATIVE监制丨路瑞海作者丨吴楠、方禾设计排版丨韩冰图片来源丨抖音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