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辩论(快节奏生活辩论)奔走相告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20
以辩论道,思维激荡!第十三届“校园杯”完美落下帷幕!
岁月悠悠,情怀不减华师“校园杯”辩论赛创办于世纪之初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赛事从过去到现在“校园杯”辩论赛服务全校师生年复一年为同学们提供高质量竞技机会让热爱辩论的同学们相聚一堂,共享思辨盛举经过预赛、初赛、复赛
以及半决赛四轮比赛的较量11月24日晚本届“校园杯”迎来大决赛前四轮赛果如下:预赛:死亡是/不是一项权利旅管vs数科比分:0:9获胜方:数科最佳辩手:反方三辩 刘泓宏经管vs教信比分:3:6获胜方:教信
最佳辩手:反方四辩 陈枫初赛:公共服务领域,应当/不应当禁止代排队行为政管vs心院比分:1:8获胜方:心院最佳辩手:反方一辩 杨小乐 反方四辩 邓显智职教vs生科比分:1:8获胜方:生科最佳辩手:反方四辩 王腾
法学vs地科比分:2:7获胜方:地科最佳辩手:反方一辩 李清芫文院vs国商比分:6:3获胜方:文院最佳辩手:反方三辩 林爵物电vs教科比分:9:0获胜方:物电最佳辩手:正方三辩 郑龙禧教信vs哲社比分:6:3
获胜方:教信最佳辩手:正方二辩 陈启豪 反方二辩 梁思琳化环vs数科比分:0:9获胜方:数科最佳辩手:反方四辩 凌怡美院vs 外文比分:6:3获胜方:外文最佳辩手:正方三辩 李美璇复赛:大众化对小众文化发展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地科vs外文比分:9:0获胜方:地科最佳辩手:正方三辩 李清芫生科vs教信比分:9:0获胜方:生科最佳辩手:正方三辩 梁汶灏心院vs数科比分:9:0获胜方:心院最佳辩手:正方四辩 刘房物电vs文院比分:6:3
获胜方:物电最佳辩手:正方三辩 郑龙禧半决赛:人生重在我没做错/我尝试过物电vs生科比分:4.5:10.5获胜方:生科最佳辩手:反方三辩 梁汶灏地科vs心院比分:9:6获胜方:地科最佳辩手:反方四辩 杨小乐
决赛战况历经4轮比赛的角逐各院辩手同台竞技一争高下最终走向决赛战场的是生命科学学院代表队Vs 地理科学学院代表队
生命科学学院代表队
地理科学学院代表队他们对阵的辩题是快节奏生活vs慢节奏生活何者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更新瞬息万变,有的人认为用更短的时间、更高的效率完成每一项工作,加快生活的节奏是更明智的选择
但随着“佛系文化”的火热,也有不少人认为步履太快容易错过生命的美好,慢下来,品味生活的每一处细节更能领悟生活的本意在快慢节奏冲突越发明显的当下,我们不禁思考,怎样的生活节奏才真正适合年轻人的发展呢?
决赛场上,正反双方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叙述了不同生活节奏之间的利与弊正方地理科学学院的辩手认为,在这个信息高速更新的时代里,选择快节奏生活,充实自己的生活,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表现,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
而反方生命科学学院的辩手则提出,比起快节奏生活,慢节奏生活更能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提高个人能力,也能避免高强度工作给人们带来的身心伤害场上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反方辩手提出,当下社会消费主义、焦虑营销。
盛行,裹挟着年轻人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到那些被创设出来的需求中,这并不利于个人的成长但正方辩手指出,从古至今都存在商家创设需求的情形,这与生活节奏的快慢无关而且人们选择快节奏生活也不止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更多是为了。
满足在大城市里生存的基本需求。
正方辩手认为,慢节奏生活的生产力水平难以满足当下社会的需求但反方辩手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人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不被机器所替代人的工作速度再快也不可能比得上机器人,人更需要慢下来,潜心雕琢自己的。
核心竞争力。
评委们对场上双方辩手的表现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双方辩手的表现都予以高度的评价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许灿荣老师
文学院吴迪华老师(右) 最终,生命科学学院获得本场比赛的胜利,夺得本届校园杯的冠军,地理科学学院代表队获得亚军。生命科学学院的梁汶灏同学获得本场比赛的最佳辩手。
本届校园杯的获奖情况如下冠军生命科学学院亚军地理科学学院季军心理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最佳人气奖:生命科学学院全程最佳辩手李清芫单场最佳辩手梁汶灏(3场)、李清芫(2场)、杨小乐(2场)、郑龙禧(2场)、刘房、凌怡、李美璇、梁思琳、陈启豪、林爵、邓显智、王腾、刘泓宏、陈枫
锦囊妙计辩手们在决赛上的表现可谓是思维敏捷,口才出众而要怎样才能像他们一样能言善辩呢我们采访了场上的两位辩手反方三辩梁汶灏同学、正方四辩姚路超同学来听听他们的分享
反方三辩梁汶灏同学
正方四辩姚路超同学 问:你们觉得对于辩论新手来说,怎样才能提升辩论能力? 姚:我觉得新生辩手多打比赛,多向优秀的师兄姐请教,和他们一起比赛另外就是多看书,各方面的书,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这也有利于处理不同领域里的辩题。
梁:在华师,校队学长姐都挺乐于解答问题的,而且现在辩论上的资源也不差,所以想自学提升的话主要是多学多想,多看网上的辩论视频、理论文、课程视频,比如超辩等辩论公众号都会有很多学习的资源,平时要养成看辩论视频和辩论比赛
的习惯,沉下心来多学习虽然新手可能暂时打不上比赛,但是可以去看黄联、大学城联赛这样的外赛,看看学长姐是怎么打的,问问学长姐对比赛看不懂的地方做到这些我觉得对于新生而言会有很大提升 问:有辩论、演讲方面的小窍门可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吗? 。
梁:小窍门的话就是,如果讲话能让人觉得有趣或者能把听的人逗笑,你的观点会比较容易植入听你说话的人的脑中,因为人在发笑时对于逻辑一致性的要求和外界观点的防备会降低姚:学会把长话短说,学会提炼自己的想法,归纳总结后再用自己的方式去组织语言,可以多看看厉害的前辈如何表达,在学习他们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辩论场上辩手们在辩台前的大放异彩离不开平常的日子里勤学苦练如果希望成为像辩手一样能言善辩的人可以按照两位师兄的建议多多练习或许下一个问鼎华师的人,就是你!
至此第十三届“校园杯”完美落下帷幕让我们来年再会以辩论道,思维激荡!撰稿|梁泳晴图片来源|校团委宣传部编辑|伍 卉责任编辑|张晓翰 何咏琪 吕晓惠初审|张 宁复审|连泽纯终审|林伟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