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问答选择题及答案(疫情防控知识问答选择题)深度揭秘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21
据媒体报道9月开学以来,上海的儿科医院迎来一轮就诊小高峰有医院周末就诊高峰期单日挂水达900人次究竟怎么回事?甲流、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医院
据媒体报道9月开学以来,上海的儿科医院迎来一轮就诊小高峰有医院周末就诊高峰期单日挂水达900人次究竟怎么回事?甲流、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医院单日挂水达900人次记者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看到,13日上午开诊2小时内,共有90多位儿童挂号,全是发热。
根据复旦儿科医院数据显示:近期儿童发热主要集中在甲流、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其中,甲流单日检出达100多例,较9月1日前增长了30%周末就诊高峰期,单日挂水达900人次支原体肺炎虽然症状上和普通感冒或流感十分相似,但它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病原体。
所以,不少家长如果初期没有引起重视,自行购买感冒药或消炎药给孩子服用,不但不对症、没效果,还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医生建议:孩子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尽早就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玫表示,开学以后流感抬头很明显,春季经历了一轮流感流行,当时是甲型H1N1。
近期流行的是甲型H3N2,本轮有不少小学生还有幼儿园小朋友感染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上流感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玫表示,流感样症状往往会有发烧,小宝宝可能表现为流鼻涕咳嗽,大孩子的咳嗽症状会明显 ,还有全身肌肉酸疼也会很明显。
支原体感染在今年6月至7月出现了一次小高峰,8月下降后,9月又现增加趋势由于支原体感染容易导致支气管炎和肺炎,部分症状重的患儿需要阿奇霉素静脉补液一周左右多地发布紧急提醒陕西西安在最近一轮大雨过后气温突降
也有医院出现儿科门诊患儿突增的情况西安多所幼儿园、中小学提示预防流感▼
浙江、陕西、西安、扬州等地也发布提示季节交替要注意预防流感等传染病▼
甲流、支原体肺炎是什么?甲流“甲流”是甲型流感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在人群中呈季节性流行的流感病毒是甲型(甲型H1N1亚型和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流感病毒。
相较于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宿主众多,更易发生突变或重配,造成其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历史上多次大规模发生的流感都与甲型流感病毒有关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约3至7年会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专家介绍,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导致的肺炎与新冠病毒导致的致病方式完全不同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一般都有季节发病的情况,支原体肺炎近2年尤其今年在我国一些区域流行,有少数家庭或者班级聚集发病情况,但它不属于传染病。
如何确定是得了甲流?是否接触过甲流患者最重要的是判断流行病学史,如果接触过甲流患者,或身边很多人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相似症状,则有可能是甲流根据临床表现判断流感的症状通常为全身症状,除发烧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外,往往伴有头疼、乏力、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
病原体检测通过病原体检测来鉴别,比如甲流咽拭子检测等如何预防甲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如必须接触时做好个人防护。
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需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对于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学生,应及时居家观察治疗,如发生聚集性疫情,应配合各项防控措施。
如何预防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是经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专家介绍,今年和往年相比,我国的支原体肺炎也出现了低龄化的特点,一些3岁以下的儿童也有发病,出现相关症状后,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诊专家特别提醒低龄儿童的家长们,出现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时候,孩子发烧可能没有很严重,但是出现喘息或者说呼吸困难,或者在锁骨的位置出现了凹陷,也就是孩子在吸气的时候锁骨有一个坑,或者鼻子吸气的时候出现了鼻塞,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目前,支原体肺炎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来预防,所以专家提醒大家,还是要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应戴好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做好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学校、幼儿园等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中疾控:这些人应尽快接种流感疫苗9月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该指南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
结合流感疫情形势和多病共防的防控策略,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1. 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2.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3. 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
4.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5. 孕妇;6. 6-59月龄儿童;7.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8.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综合大众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疾控动态、河北日报。
来源: 长城新媒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