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小报图片(野外生活知识小报图片)硬核推荐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25
贝加尔湖边的传说孔寒冰/撰文摄影俄罗斯地跨欧亚,领土亚洲部分占3/4,但政治、经济中心偏西,因而属于欧洲国家。
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边的传说孔寒冰/ 撰文 摄影俄罗斯地跨欧亚,领土亚洲部分占3/4,但政治、经济中心偏西,因而属于欧洲国家即便如此,俄罗斯东边的故事一点也不少,伊尔库茨克(Иркутск)就是一个有故事的城。
伊尔库茨克是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首府,是西伯利亚最大的工业城市、交通和商贸枢纽,有西伯利亚“跳动的心脏” “东方的巴黎”等种种美誉我过去两次,第一次是2009年我开始原苏东地区学术考察时,它是第一站;第二次是2015年,属于我的旅行。
前后两次的短暂旅程,虽无法精读伊尔库茨克,但初步感受还是丰富的相距不远的贝加尔湖、穿城而过的安加拉河和跨越时空的城区,美景、传说和历史紧紧地交织在一起题图:亚历山大三世雕像,大理石基座上的双头鹰抓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诏书。
贝加尔湖:两千年前的“传说”贝加尔湖狭长弯曲,长约636公里,平均宽48公里,最宽处约80公里,好似弯弯的月亮镶嵌在东西伯利亚崇山峻岭之中贝加尔湖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在古代中国,贝加尔湖被称为“北海”,而与“北海”联系在一起的是“苏武牧羊”的故事据班固《汉书·苏武传》记载,公元前100年,受汉武帝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人威胁利诱让他臣服,苏武不为所动。
于是,匈奴人将他迁移到“北海”(贝加尔湖)边上放羊,声称只有当公羊下羊羔时,才许他回国苏武手持汉朝符节,历尽19年的艰辛,于公元前81年回到长安此后,在中国历史上,苏武就成了坚守民族气节的代表人物
奥尔洪岛是贝加尔湖最大的岛屿,也是北亚地区萨满巫师最后的庇护所图为岛上著名的萨满岩石,是萨满教最重要的圣地伊尔库茨克是离贝加尔湖最近的城市,位于其南端70公里第一次去时,我只到了离伊尔库茨克最近的贝加尔湖旅游景点,也就是安加拉河的发源地。
那里有个小镇,名叫利斯特维扬卡(Листвянка)我所见到的是乱糟糟的景象,各种汽车在路边随意停放,垃圾成堆,贩卖粗糙工艺品的摊点随意摆设,烧鸡烤鱼弄得到处乌烟瘴气,拥挤的人群吵吵闹闹这种景象让贝加尔湖在我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后来才知道,那里只是贝加尔湖边上的一个没有规划的景点,没有代表性第二次再去伊尔库茨克时,我到了贝加尔湖中的奥尔洪岛奥尔洪岛靠近贝加尔湖西岸,面积730平方公里虽然依旧没能遍览贝加尔湖全貌,但是,这一次还是感受到了贝加尔湖的典型风光。
除了湖里清澈的水和岛上苍翠的松,印象最深的是布里亚特人的民俗,还有贝加尔湖的标志萨满岩石奥尔洪岛上的居民不多,都是布里亚特人,布里亚特人属于蒙古族的一支岛上零零散散的布里亚特人村落,多数开着小商店和民俗农家乐。
这里的布里亚特人信奉萨满教,因而到处都是萨满教的元素据说,萨满教是分布于北亚一类巫觋(xí)宗教在古代,女巫被称为巫,男巫被称为觋,合称“巫觋”,后来泛指以扮神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巫师我没有机会看到巫师的表演,却到了萨满山,看到了萨满柱和萨满岩石。
说是山,其实就是湖边的起伏山丘的一个制高点,海拔不到1300米萨满山上有13根缠满五颜六色布条的尖头柱子,是萨满教徒竖立的根据萨满教的说法,上帝有13个儿子大儿子被派到天堂、人间和地狱巡视,来到人间时就住在奥尔洪岛的萨满山上。
这13根柱子就是上帝儿子们的化身萨满山延伸到湖里形成一个双峰的巨大岩石,在萨满教信仰中,阿尔泰的神灵就住在里面所以,萨满山和萨满岩石是萨满教的著名圣地山顶最高处的那棵松树,山下近处的小港湾、双峰岩石、湛蓝的湖水和远处白色的贝加尔山脉,合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是贝加尔湖的标准照。
13根萨满柱上缠满布条,代表着上帝的13个儿子当然,我在奥尔洪岛上看到的还不止这些,在曲曲弯弯的沙滩上漫步,登上一个又一个岸边的制高点,最终拍下一张美美的贝加尔湖落日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安加拉河:汇流向北的爱情传说。
说起伊尔库茨克,自然也离不开安加拉河有人说安加拉河是伊尔库茨克的“情人”贝加尔湖储水量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有336条河川注入,但流出的只有一条,它就是安加拉河(Angara River)安加拉河出贝加尔湖后弯弯曲曲经伊尔库茨克城区的西南部,然后向北,西折汇入叶尼塞河上游,最终流入北冰洋。
伊尔库茨克最早建城的地方就在安加拉河岸边,靠老城的岸边有防洪大堤,堤下有近水平台,堤上是步行大道,亚历山大三世雕像、西伯利亚开拓者纪念碑、长明火广场、主显节大教堂、斯帕斯卡娅教堂等不同时期历史和文化的实物载体都在岸边或者离岸边不远的地方。
选择乘坐快艇在安加拉河上欣赏日落更是浪漫在伊尔库茨克看安加拉河,落日时分是最美的太阳西下,满天彩霞,云水互映在暖暖的余辉照射下,安加拉河泛起金色的粼粼波纹岸边垂钓者聚精会神等待鱼儿上钩,休闲散步的人沐浴着夕阳,情侣更是陶醉在亲热之中。
然而,安加拉河之美不只是晚霞,还有关于她的美丽传说传说有不同版本,但基本意思是,贝加尔是一个老男人,他有336个老婆,但只有色楞格(流入贝加尔湖的一条河)为他生了个女儿,取名叫安加拉长大之后,安加拉变得十分美丽。
在遥远的北方有一个叫叶尼塞的小伙子,他身材伟岸,英勇无比他们在萨彦岭相遇,一见钟情,分开之后彼此思念叶尼塞托晚风带去对安加拉的问候,而安加拉每天把一只被她亲吻过的海鸥放飞到叶尼塞身边有一天,叶尼塞托风儿捎来口信:“你过来,嫁给我吧!”终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安加拉偷偷跑了出去,历经几天奔波之后投入叶尼塞的怀抱,然后一起去了北冰洋。
这个美丽的传说把贝加尔湖、流入贝加尔湖的河流、安加拉河、叶尼塞河和北冰洋巧妙地连在了一起对此,人们还从俄文词性上找到了根据,即“贝加尔”“叶尼塞”都是阳性,而“安加拉”是阴性伊尔库茨克:跨越时空的城市讲完贝加尔湖和安加拉河,再说说伊尔库茨克城。
伊尔库茨克有300年以上的城市历史,17世纪60年代是西伯利亚的要塞城市,18世纪60年代以后是东西伯利亚的首府伊尔库茨克有1300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其中501处是国家级和州级文物,1970年被列入建筑古迹历史名城名单。
虽然各种介绍上对伊尔库茨克和贝加尔湖都是溢美之辞,但是,我第一次去时的感受是,伊尔库茨克非常普通楼房不高也不新,道路不宽也不平,整座城市少有现代化气息第二次去时伊尔库茨克的城市面貌似乎依旧然而,一位常驻伊尔库茨克的中国朋友告诉我,看伊尔库茨克甚至整个俄罗斯不能用中国人现有的标准和观念作为衡量尺度。
转了几天,我果真对她的话略有所悟,感受到一种处于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相交错的伊尔库茨克城市文化
130风情街上的游客就过去与现在而言,伊尔库茨克有不少人物雕像,他们代表的时代不同,相互关系也很复杂西伯利亚开拓者的雕像立在安加拉河岸边最早建城之处它是2011年9月为纪念伊尔库茨克建城350年而立,大理石基座上青铜雕像的开拓者穿着大衣长靴右手持枪站立,眼望着远方,雕像铭文刻着“后代感激伊尔库茨克市的创始人”。
有人说他是伊尔库茨克的哥萨克人首领和探险家亚戈夫·波哈波夫,也有人说它代表1661年在此建城的群体此外坐落在安加拉河畔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年在位)雕像(见题图)格外显眼1902年,为纪念亚历山大三世开发西伯利亚的功绩而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1890年亚历山大三世颁诏修建海参崴到莫斯科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由长子尼古拉负责督建,1891年开始施工直到1916年完工,这条铁路线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线。
雕像由大理石基座和铜像两部分组成,基座的正面是一只双头鹰,鹰的爪子上抓着的就是那纸诏书,而基座的两侧分别是东西伯利亚总督的浮雕头像雕像于1908年建成,十月革命后,雕像被清除,现在看到的是苏联解体以后重铸的。
亚历山大三世在位时对内加强专制统治,招致许多激进主义者的反抗由民粹派的秘密组织衍生出的民意党人1887年试图刺杀亚历山大三世,未遂,亚历山大三世决定赦免忏悔者,但还有5名民意党人拒绝忏悔而走上绞刑架,其中就有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
城里还有另一座重要雕像就是列宁雕像,列宁在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后不久成为新的国家——苏联(1922年底之前叫苏俄)的缔造者不用说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苏联,就是在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列宁雕像在大城小镇到处可见此尊列宁铜像位于卡尔·马克思大街和南北主干道列宁大街交汇的广场上,列宁扬起手臂的形象对于中国人也是似曾相识,所指方向正是列宁大街。
位于卡尔·马克思大街和南北主干道列宁大街交汇广场上的列宁雕像,手臂所指方向正是列宁大街伊尔库茨克城里的雕像还有很多,比如,沙皇时期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十月革命之后发生的国内战争中,他是反苏俄政权的白军总首领,随着白军的失败,1920年在伊尔库茨克被红军处死,尸体被扔进安加拉河。
2004年,俄罗斯宪法法院为高尔察克平反,对其历史功过重新评价,同年在伊尔库茨克为他竖立雕像,高尔察克被奉为民族英雄,现在北冰洋上还有一座岛屿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纪念这位有着极地探险家身份的领导人
主显节教堂内的大厅壁画伊尔库茨克有许多教堂,大大小小70余座因此,有宗教色彩的雕像也很多,斯帕斯卡娅教堂附近的彼得和费芙罗尼亚的雕像就是之一在俄罗斯他们是基督教婚姻的典范,可以为新婚夫妇带来上帝的祝福,因此当地年轻人都会在新婚时在此祈福。
斯帕斯卡娅教堂附近的彼得和费芙罗尼亚的雕像值得一提的是,在伊尔库茨克安加拉河畔的基洛夫广场旁还有一座主调为淡黄色的凯旋门,高和宽分别为19米和16.5米,最早建于1813年,1920年被拆除就像亚历山大三世的雕像一样,身处两个时代,建和拆也都不难理解。
现在看到的是苏联解体后重建的,内设有茶室,顶上还可以观望安加拉河据说当年伊尔库茨克有城墙包围,从莫斯科来的人都从此进入,因而也被称为“莫斯科大门”
位于基洛夫广场附近黄色的凯旋门伊尔库茨克卡尔·马克思大街和列宁大街是城市的中心马克思大街全长2350米,两边有许多雕像,还有博物馆、剧院、特色餐厅和各种商铺列宁大街两边有许多有名的建筑或景点,如国立美术馆、基洛夫广场、斯帕斯卡娅教堂、巴加耶布列涅修道院等。
毫无疑问,这两条大街的名字肯定是苏联时代的产物,因为在那个时代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情感色彩这两条大街并不是苏联时期才有的,早在沙皇时期就已存在那时候卡尔·马克思大街叫大马路,而列宁大街叫阿穆尔斯克,与沙皇俄国向东扩张的内涵紧密联系在一起。
苏联解体后,有人主张“去意识形态化和去政治化”,将这两条街道恢复沙皇俄国时期的命名但是,这种主张遭到反对为了防止社会被撕裂,也为了保持政治文化的兼容性和延续性,政府采取了折中的方式,在卡尔·马克思大街和列宁大街标牌的下面并列钉上略小一点的“大马路”和“阿穆尔斯克”的标牌。
两个时代的印记就这样最终汇于今天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
马克思大街与大马路的路牌被一起钉在墙体上,大小制式有所区别。
位于风情街口的雕像“海狸衔紫貂”(来源:世界知识画报,仅限于非商业性信息传递之用。如有侵犯您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删除,并致以歉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