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大全(中国地理知识竞赛题库答案及解析)没想到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0-06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后习题1.【题文】11 月广东还在穿短裤的时候,北京开始穿秋裤了,而哈尔滨已经开始穿毛裤了,反映我国( )A. 冬季南北温差大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后习题1.【题文】11 月广东还在穿短裤的时候,北京开始穿秋裤了,而哈尔滨已经开始穿毛裤了,反映我国( )A. 冬季南北温差大 B. 气温自北向南递减C. 夏季冬西温差大 D. 气温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解析】A.本题考查我国冬季气温的特点,由题干文字材料可知,11 月从广东到北京再到哈尔滨,气温越来越低,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从南向北逐渐减低,南北温差大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C. 不符合题意;。
D. 不符合题意;2.【题文】我国自古就有“南稻北麦”、“南甘北甜”之说.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 喜马拉雅山--长江 B. 昆仑--黄河C. 秦岭--淮河 D. 南岭--珠江【解析】A. 不符合题意;
B. 不符合题意;C. 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3.【题文】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平均气温 0℃等温线; ②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③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④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解析】A、①秦岭--淮河一线与一月份 0℃等温线一致,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秦岭--淮河一线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
线,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④秦岭--淮河一线不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④秦岭--淮河一线不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图 2 中的山脉和河流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 4-5 题。
4.【题文】图中河流的名称是( )A. 长江 B. 黄河 C. 塔里木河 D. 淮河【解析】A.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5.【题文】下列有关甲地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的河流冬季不结冰B. 乙地属于暖温带、湿润地区C. 甲地年降水量小于 800mmD. 乙地植被以针叶林为主【解析】A. 甲地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一月均温小于 0℃,河流有结冰期,说法错误;
B. 乙地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区,并非暖温带,说法错误;C. 甲地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年降水量小于 800mm,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 乙地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并非针叶林,说法错误;
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二课)课后作业1.【题文】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农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B.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C.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D.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人们出行以船为主,以南地区人们出行以车为主【解析】A.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农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并不是小麦,说法错误;
B.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以北地区屋顶坡度小,墙体厚,说法错误;C.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人们出行以车为主,以南地区人们出行以船为主,正所谓“南船北车”,该选项说法错误;
2.【题文】我国农业生产呈“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条件 B. 降水条件 C. 气温条件 D. 土壤条件【解析】秦岭—淮河一线与 800mm 等降水量线一致,秦岭--淮河以北为旱地,种植小麦,以南为水田,种植水稻;我国四大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牧区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
由此可判定,我国农业生产呈“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条件3.【题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水稻 B. 玉米 C. 青稞 D. 小麦【解析】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旱地,种植小麦,人们喜食面食;以南为水田,种植水稻,人们喜食米饭。
4.【题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解析】四大地理区域中,青藏地区主要位于地势 第一阶梯5.【题文】确定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
A. 降水因素 B. 气温因素 C. 地形因素 D. 生活方式【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读图可知,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400mm 年等降水量线,其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三课)业 课后作业1.【题文】北京某中学正在举行中国地理知识竞赛,第一轮让同学用一句话描述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其中被淘汰出局的同学是( )A. 甲同学:西北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B. 乙同学:青藏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C. 丙同学:北方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D. 丁同学:南方地区四季常绿,盛产稻米【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A.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甲。
同学说法正确;B.青藏地区的典型特点是高寒,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同学说法正确;C.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是青藏地区的景观,不是北方地区的特点,丙同学淘汰出局;D.南方地区典型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1 月平均气温在 0℃
以上,四季常绿,雨热同期,降水丰富,盛产稻米,丁同学说法正确;2.【题文】下列人文景观在南方地区比较常见的是( )A. 水乡人家 B. 窑洞 C. 蒙古包 D. 四合院【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典型民居A. 我国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形成了河
渠如网、水田成片的江南水乡风貌因此,水乡人家属于南方地区的常见景观,说法正确;B. 窑洞以位于北方地区的黄土高原最为典型,不符合题意;C. 蒙古包以西北地区的内蒙古草原最为典型,不符合题意;D. 四合院主要位于北京,属于北方地区,不符合题意;。
3.【题文】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北方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是( )A. 200mm B. 400mm C. 660mm D. 880mm【解析】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 400mm 等降水量线,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800 mm 等降水量线,所以北方地区的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应该在 400~800mm 之间,660mm 符合题意。
图 2 是第五套人民币 1 元、50 元的图片, 1 元人民币上的景观是西湖三潭印月,50 元人民币上的景观是布达拉宫读图回答 4-5 题4.【题文】 两大景观所在地理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 ( )A. 秦岭—淮河一线 B. 400mm 年降水量线。
C. 1 月 0℃等温线 D. 青藏高原边缘线5.【题文】发展农业生产需因地制宜,按此原则,西湖所在地理区域一般发展___业和林果业,而布达拉宫所在的地理区域则以____业为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主要地形区分布、降水分布、人民币上的景观图识别相关地理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调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与 800mm 等降水量线、1 月 0℃等温、秦岭--淮河一线基本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2. 2020 央视鼠年春晚,主会场北京和河南分会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会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会场最多,故选 A。
3. 平原面积最大的是东北平原,位于北方地区,我国最大丘陵东南丘陵位于南方地区4.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 400mm 等降水量线,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800 mm 等降水量线,所以北方地区的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应该在 400~800mm 之间,故选 C。
5. 读图可知:1 元人民币上的景观是西湖三潭印月,50 元人民币上的景观是布达拉宫,两大景观所在地理区域分别是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两大景观所在地理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缘线(即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故选 D6. “发展农业生产需因地制宜”按此原则,西湖所在地理区域(南方地区),平原和丘陵的水源充足的地区适合一般发展种植业(耕作业)和林果业,而布达拉宫所在的地理区域(青藏地区)高原水源不足适宜发展以畜牧业为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