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生活知识(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原创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0-16
你了解你的内在小孩吗?你知道Ta现在的状态吗?\x0a或许你觉得Ta时而顽皮,时而乖巧,时而让你觉得烦躁,时而让你觉得不安.....\x0a可这就是你真正的内在,你内在的小孩。\x0aTa很真实,Ta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编辑 | 冷水图片 | 网络 本文阅读时间,需要10分钟写在前面:——深度分析你的【内在小孩】,对你到底有多大影响?为什么我们明明很努力,却还是感觉到焦虑和压力?为什么我们不断证明自己,却仍然无法获得认同和肯定?。
为什么我们不论做什么,在亲密关系中依然充斥着误解和伤心?为什么我们想给孩子最好的爱,对待孩子的方式却还是和父母对待我们一样?为什么我们学习了很多的知识,知道了很多的道理,但回到生活中还是用不上?究竟是什么限制了我们?
究竟又是什么让我们无法发挥自己内在的潜能?其实那些早已淡忘的童年创伤,一直在潜意识中困扰你、伤害你、控制你你是否已淡忘了童年的那些经历?但那些记忆会深藏于你的潜意识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的一生一次父母打骂、一场噩梦般的考试、被同龄人欺侮孤立……这些被淡忘的童年创伤,就是被你遗忘的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是你情绪化的根本原因,而你却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也许某天,你就会突然开始生气、发火;也许你会对某些事特别敏感,甚至都不愿提起;也许你会有模糊的悲伤感,却找不到任何与悲伤相关的记忆你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思维,感觉全世界都在与你作对。
你也并不知道,你在无意识地重复着父母对待你的方式,你无意识地把这种方式复制给自己的孩子,伴侣,亲人你明明很讨厌父母对着你吼,但你却又控制不住地对自己的孩子吼;小时候你一调皮就会被父母打,现在的你一看到自己的孩子调皮,就忍不住去打他;小时候不睡觉,不吃饭,就会被骂,现在看着自己的孩子不吃饭不睡觉,自己心里面也莫名其妙的烦燥,甚至控制不住的打骂孩子……。
其实,你是否知道,那些早已淡忘的童年创伤,一直在潜意识中困扰着,伤害着你,控制着你?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真正与父母独立,始终处于受害者心态,被「内在父母」控制即使成年了,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功能,也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与父母从精神上独立,完全承担自己生命的责任当他们遇到挫折,会像我过去一样,将一切的不好归咎于原生家庭:。
性格内向敏感不善交流,是因为从小父母感情不合,总是吵架事情没做好就会无比紧张,自我批判,是因为小时候父母要求太高还有人一边讨厌父母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一边在事业家庭选择上对父母言听计从,“都是他们让我做的,没有办法啊”。
《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马蒂尔达问里昂,“人生总是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里昂说,“总是如此”过去我也这样认为原生家庭会对一个人有很大影响我是个很少哭的女孩,但直到去年,我还经常会在独处的时候。
想到父母吵架的场景,那些画面一出现,我就忍不住害怕得掉眼泪,好像瞬间回到了小时候所以我一直害怕与人发生冲突,几乎不会跟人吵架,即使被欺负也不会喊出来,通过理智让自己平静和忘记我有一个朋友,长得美,身材好,学历高,但对自己好不自信。
她的父母都是领导,对她要求很高她说从小到大跟父母都不像在交流,而是汇报,每次她都很紧张成年后,工作中跟所有领导沟通,无论对方多么亲切温和,她在心里都会很忐忑,就像那个孩子一样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内在父母,和一个内在小孩。
内在父母是成长过程中父母或者亲近的长辈内化形成内在小孩就是心中那个自己,是你过去经历的全部如果你的父母很温柔,那你的内在父母可能也会对你呵护备至。如果你的父母很严厉,你的内在父母可能也会不断批判你。
最近一期“十三邀”姜文做嘉宾许知远问他,你的人生有什么失败吗,姜文说有啊,我跟我妈的关系姜文是谁?中国最有个性的演员兼导演23岁与中国最红的女明星谈恋爱今年55岁,功成名就,金鸡、百花双料影帝,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
这样的男人,遇到的问题竟然与你我一样在采访里,姜文说了两件小事。一件是他考上中戏,兴冲冲地告诉母亲,母亲把通知书往旁边一扔,说你看你衣服还没洗呢。姜文就去洗衣服了……
了解“强迫性重复”生命中,我们常常不由自主的重复一些模式:喜欢某类人、不喜欢某类人;强烈渴望想要得到某些精神、物质上的东西我们童年在原生家庭所缺失和受伤的,我们往往会想通过在后续的关系和生活中补足回来,填补内心受伤的空洞。
值得思考的问题:1.你从小最需要的,而最没有得到满足的一些心理需求是什么?2.你从小常常有的一些负性情绪是什么?3.你在哪一方面特别有情感过敏?4.你的“创伤”,或你的一个强烈的经验感受,一个影响一生的决定是什么?
将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下来,仔细的感受和察觉自己,然后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感悟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因此,我们要了解孩子深层的心理需求,就是他必须与父母双方都有所连接,这样才能满足心中的归属感的需求。
如果孩子对其中一方的连接有所缺乏,孩子就会感到空虚无力而最令孩子难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排除另一方,那就像自己内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样,结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例如:妈妈常说爸爸不好、不认同爸爸,孩子为了能和爸爸连接,会采取强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
但因为这不被妈妈允许,所以孩子表面上会听妈妈,但私底下会像爸爸,甚至在潜意识里跟随着爸爸的命运而不自知
当父母否定自己的伴侣时,父母正在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呢?“你爸爸懒惰、不负责,你以后不要像他一样!”“你妈妈死爱钱,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你妈妈爱唠叨,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你妈妈都不顾家,你以后千万不可以像她一样!”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出现这些行为:懒惰、不负责、死爱钱、爱唠叨、不顾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心里强烈需要和他的父母连接,但有关他爸爸妈妈的信息全是负面信息,他当然只能跟这些信息连接,做出相同的行为来满足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
对于父母,我觉得最大限度的话是:当初你那样做,我真的很受伤,现在想起来,我还是很委屈这一步就是承认孩子遭遇不公平,为Ta平反不必压抑愤怒和怨恨,悲伤会进来,愤怒到极致就是悲伤,当悲伤来临,接纳也就开始了;当接纳开始,爱也就油然而生了。
因为所有的怒和怨,不过是求爱不得。
如果你喜欢把自己当做受伤的小孩、自己当做无力的小孩自己、看做一个弱女子、把自己当做一个怂男,那是你的权利,也是你获得痛苦的途径,你有权这样做,你有权终其一生这样做,只要你愿意同样,你也有权把自己看做一个成熟而为自己负责的人,自己尊重自己、自己陪伴自己、自己热爱自己、自己安慰和支持自己。
你可以从伤痛中获得钻石,从困难中蜕变成熟,即便你不习惯、不熟悉这样做,你也能学会,一定能做到,只要你愿意同样,你还有权用更大的视角来感受自己,你可以认出你是一个生命——无暇、自足而圆满的生命,那些经历、感受、观念都不是你,你拥有这些但这些不等同于你。
你是一个舞台,上演过悲伤无助的戏剧,但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邀请喜剧上台,你是惟一的主人,你不是任何一幕剧,你可以呈现、经历和拥有这些,你可以把悲剧当做一个张力和伏笔而重写你的剧本 你可以毫无评判、完全接受的欣赏舞台上的任何呈现,你可以和任何一个场景在一起但又不属于他们,你可以有永恒的和谐。
重要的是,在哪里就好好地在哪里,心中有一个心灵进升的地图,有一个愿意前行的心念,有一个愿意逐步走的耐性当你的信任和耐心,沿途都是风景,而且速度很快祝福你,我亲爱的朋友,祝福你在今生,就能够完成这一份功课,让自己活出自己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感恩你的阅读!深深的祝福你!PS:每个人都有内在小孩,认识内在小孩,转化内在小孩的焦虑、恐惧、压抑、悲伤……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给自己一个面对它的机会▲文章的最后,照例推荐首曲子给你每次微信发布后,都会忍不住单曲循环推荐给大家的歌,反复体会不同的人听到它的感受。
下次有时间再聊。也欢迎留言给我,聊聊你最近的状态如何。
冷水煮茶(柏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体会爱的老灵魂,人生路的探索者以有限文字,写无限可能!倡导以爱为本质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谛,生命的真意!。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柏林微语冷水煮茶——微信号:315789351(塔罗牌有偿占卜需预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