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包括哪些方面(生活美学包括哪些方面)难以置信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0-19
读书笔记生活有艺术这是9月份阅读的第5本图书,国庆第二天才看完。还是人文社科类。 我上初中的时候,从上面派来了一位新的年轻的数学老师,因为在城里
读书笔记生活有艺术这是9月份阅读的第5本图书,国庆第二天才看完还是人文社科类 我上初中的时候,从上面派来了一位新的年轻的数学老师,因为在城里教过书,满满的优越感,对我们这些农村学生并不亲近 一堂数学课,就是他的独角戏,没有点名提问、也没有点人上台做题,就是完全没有互动,整堂课,他在上面自我陶醉地讲着,基础解答、举一反三、课后作业、至少两黑板的板书,他做得非常完美,据成绩好的学霸和其他老师说,他的数学课讲得非常好。
但淡然无趣,我们大多数同学是不喜欢上他的课的 他只做了“师者,授业解惑者”中的授业,没有解惑。他以一个学问丰富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一堂又一堂知识灌输。我用一个词形容这种授业形式:“布道“。
《生活有艺术》 民国大师林语堂先生这部著作《生活的艺术》,在我看来也是如此这算一部大部头哲学普及书,前半部讲了人性与人生和社会的哲学 ,后半部讲了享受生活的哲学,不,这一部分,更应该称之为享受生活的学问,以及古代名人对享受生活的态度,还有生活中物件器具的艺术鉴赏分享,如果对林语堂先生推崇的那些生活享受派古人人的故事和学问有兴趣,这下半部分倒是有趣得多。
之所以让我有上面那种林大师这部著作没那么生动有趣的感觉,主要还是这部作品,本是先生写给美国人看的,旨在宣讲中国文化,作为中国读者,就有了“听课”的感觉并且,这部书是用英文写的,先生用的是美国的表述习惯,后来译回中文时,自然少了些中国读者喜欢的亲切感。
先生去美国的目的就是专用写作,宣扬中国文化,那个时期的作品大多以英文写就,包括我最喜欢看的他写的《苏东坡传》也是英文译回中文的因为这个翻译的年代和译者的理解,这本《生活的艺术》中,看不到新文化运动将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那种民国文风,虽然他与鲁迅是同时代作家,与鲁迅先生、梁实秋、胡适等大家齐名,但在这种译作中,完全没有民国风,更适合现代读者无障碍阅读。
在生活美学知识这块,我更喜欢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著作,朱先生的作品读起来更有趣味,收益良多林先生的作品,要精读,要耐着性子读 他的《苏东坡传》是第一部系统研究苏轼的传记,因为是向美国读者推介苏轼,对苏轼作品讲解得并不深,毕竟让老外能听懂、鉴赏中国宋代诗人的诗词,那对读者的门槛太高,起不到普及和宣传的作用。
但这部传记,至今仍是东坡居士传记中最好的一部,无人超越,对喜欢居士的我们来说,很期待有人写出超过林先生的东坡传
生活的艺术总结 书是一部好书,人文理论类的图书,需要静得下心来品读,不推荐对人文兴趣不太高的读者在开始阶段选读,阅读一些200页以内的作品后再慢慢向这种有年代感的图书过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