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小报图片大全(生活中的分数小报图片大全)快来看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0-24
2023年4月27日,中英“同上一节课”课程共建共享与交流活动进入到第三天的说课议课阶段,走向整个活动的高潮!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教育集团及成都
2023年4月27日,中英“同上一节课”课程共建共享与交流活动进入到第三天的说课议课阶段,走向整个活动的高潮!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教育集团及成都市第三联盟DC学校发展共同体学校多所学校通过现场和在线的形式参加!
首先是英国柳树学院诺金汉姆小学的副校长马克.汉森先生就自己执教的第一节课进行说课他介绍了诺金汉姆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在前期对分数有过初步的学习这一节课关注以视觉分数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数学思维。
付颖老师介绍她执教的这节课是三年级分数学习的第一节课,是建立在生活实际上进行的学生从只会一半到学会二分之一来表示学生借助实物和各种图形理解二分之一,接着创造不同的分数,最后回到生活中去感受分数,比如吃蛋糕和喝饮料中涉及到的分数,学生感知分数的大小和加减运算。
孩子们最后了解了分数的发展史,激发对分数探究的兴趣
随后,活动进入了令人期待的议课问答环节,通过交流答疑,两校数学教师可以更好地比较和认识中英两国数学教学的异同现场的棠湖小学教育集团的老师们提出了以下问题,得到了伙伴学校的一一解答问:罗传英老师: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学习分数吗?学习分数教材安排了几个学段让孩子学习?分别安排在哪些学段,哪些年级,每个学段和年级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下节课会上什么内容。
答:英国小学学生从5岁入学,11岁小学毕业在四年级有国家级的测试孩子们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分数了,四年级大概会用4-6周对分数进行学习,本阶段主要是从视觉的角度,结合图像进行分数学习本节课是第一阶段第一周的学习,在之后还会有系列加减计算的练习。
在五年级会增加新的内容
问陈莎莎老师:在正式讲授新课分数之前,老师请孩子们思考:学习这一节课,我们可能会用到哪些技能?这些技能分别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答马克·汉森老师:我们有一个学习技能表格,包含问题解决能力、反思能力、适应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每一种能力都有具体的评价指标
问叶林梅老师:数学练习题形式多样化,要求从不同情景和方式让孩子们表达分数,并且体会分数表达的含义,注重让孩子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解决的实际问题但是我们看到作业单里基本都是涂色,或者填空题和问答题,通常孩子们通过怎样的方式自己对本课知识认知的表达?平时的教学中是怎样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的?动手操作能力的?。
答马克·汉森老师:会有数学书的题目练习;教师也可通过互动问答观察反馈;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会为孩子们设置挑战任务等。
问:邓莉老师:感觉一节课的容量有点大,从认识分数到后面的练习跨度较大,孩子们都能理解吗?如有不能理解的,老师是怎么帮助他们的?如:像“种子”那道题,是属于本课的基础练习,还是拓展练习呢?答:马克·汉森老师:不同孩子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学校会提供多样的材料和工具辅助,老师也会提供必要的辅导。
我们重视孩子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力的锻炼问:黄发红老师:英国学校如何使用“Surf”课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只在现阶段训练还是持续整个小学阶段?答:马克·汉森老师:“Surf”课程从一年级贯穿到六年级,包含三个方面:复习旧知,新知教学和实践运用。
其中新知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通过日常教学,周教学重点等关注乘法、除法及计算能力的培训问:简阳新星九义校:英国如何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评价?答:马克·汉森老师:通过日常作业评价,两周一次的测试、板块学习测试、学期测试,以及二、四、六年级国家标准测试。
英国诺金汉姆小学的老师们想要了解交流的问题也得到了棠小老师们的耐心解答与分享问:Ms Louise Greenwood:这个课时的后续课程会是什么?学习的顺序是什么?孩子们具备有多少分数相关的知识?是否有每天可遵循的数学课程结构?。
答:付颖老师:下一课的内容是把多个部分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本次课程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分数在小学阶段,三年级上期,五年级上下期,以及六年级上期都会学习分数,难度逐步递增小学阶段都有课程标准指导,老师都会按照课程标准,计划教学纲要,按照教材每一课安排的内容分课时开展教学,但是也会结合整个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问:Ms Louise Greenwood:中国数学课堂上是否总是在每节课中使用实际的材料、工具、设备等?在教授分数时,是否使用测量设备来准确测量液体,而不是估计?答:付颖老师:教师会根据每一课的实际进行选择和准备,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点的呈现;结合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生活中的很多实际物品也都可用于让孩子们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本次学习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分数,喝饮料的活动安排估计,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量感,二是为了提高孩子们估算的意识,感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估一估,再动手操作本次学习不需要孩子们准确的测量估算也是实际生活中需要的的技能,除了估算与实际测量外,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也会引导并提供更多的数学学习的方式。
问:Ms Louise Greenwood:学生们的学习评价和成果收集是如何开展的如何进行学业跟踪测评的?答:唐琦老师:在课堂上我们会展示学生的作品,有时是让孩子语言描述;有时是上班黑板写出自己的想法并阐述;有时使用实物投影展台展示。
关于学生课后的成果以及跟踪测评,例如教材练习,练习册,学生数学小报、数学趣味活动、期末数学闯关等,也将会在后续交流中和伙伴学校交流分享问:马克.汉森老师:这么大的班额,中国老师是如何观察到不同个体孩子的不同的学习需求,并进行教学的?
答:邓莉老师:通常特殊需求的孩子有两种,一种是本节课的内容稍显简单,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我们会对这部分孩子设计拓展联系;一种是对本课内容不能理解的,我们会让孩子们再通过微课、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也可寻求老师的帮助,让这些孩子理解本课学习的内容。
老师对任务的设置也有分层,有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对能力很好的孩子,我们会设置探究性作业,根据教师引导孩子们可以探究和本节课相关联的更丰富的内容,或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数学知识。
问:Ms Jane Fearnley:中国的孩子是几岁入学?你们三年级的孩子是不是比我们的三年级的孩子大一岁?答:张帅老师:中国的孩子6岁入学,是的,比起5岁入学的英国孩子,三年级的中国孩子是比三年级的英国孩子大一岁。
问:Ms Jane Fearnley:你们如何监测学生学业质量?如何保障学生达到国家数学学习要求?答:唐琦老师:通过平时学习作业布置,教师可以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反馈在3-6年级有区级层面的期末测试,省市及国家层面也有质量抽测保障学生达到国家数学学习要求。
通过这次中英“同上一节课”课程共建共享及交流活动,教师们团结协作,齐心协力,为伙伴学校呈现了精彩的课堂老师们也近距离的感受到了中英两国之间各自独具特色,又有共通之处的教学策略本次活动,双方老师都表示从对方的新思路、新观念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得到了令人惊喜的收获。
以课程共建共享及合作交流推动中外教学研究,取长补短,裨益无穷!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到达,期待下一次中外新学科新主题的“同上一节课”!责编:小谨来源: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