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集体婚礼(深圳集体婚礼2022)奔走相告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10
何向荣,一名青涩的农村少年,经历革命军营的淬炼,树立了为人民军队建功立业的理想,产生了为国家建设出力的豪情,在勇毅前行的人生奋斗中无畏生命的劫难,铸造了事业的辉煌。
何向荣
主要事迹:何向荣,一名青涩的农村少年,经历革命军营的淬炼,树立了为人民军队建功立业的理想,产生了为国家建设出力的豪情,在勇毅前行的人生奋斗中,无畏生命的劫难,铸造了事业的辉煌何向荣的不平凡人生和传奇故事,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好男儿,当自强,厚德修身,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的人生哲理!。
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原会长何向荣,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广州军区南方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总经理,以上校军衔转业,他一生充满着传奇,有许多不平凡的经历和故事何向荣是汨罗市古培镇南环村人何向荣家的老屋在原古培镇明月村5组。
古培镇因境内的古培塘而得名相传汨罗归义古镇有一条通往长沙的古驿,当地人称为“人马大路”这条驿道边有一口水塘,形状如鼓,当地人称为“鼓培塘”后人将“鼓”写成同音字“古”,遂演变为“古培塘”京广铁路建成后,在这里设立了古培塘车站。
明月村因境内有一座道观叫“明月观”而得名明月观又称“明月台”、“明月神祠”,是为祭祀唐代著名的忠勇之将许远而建2015年,汨罗市行政区划调整时,古培镇对各村进行合并调整,原明月村和课功村合并为“南环村”。
何氏家族
古培塘何氏由来有多种说法据井头祠何氏族谱记载,何氏源于姬姓,西周初,周成王姬诵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叔虞十一世孙在晋国做官,封于韩(今山西河津东北),称韩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以封地为姓战国初韩厥的七世孙韩虔既同赵氏、魏氏一起,三家分晋,分别建立了韩国、赵国和魏国,这三国后来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韩国子孙以国为姓秦吞并六国后,韩国子孙散居江淮各地时有名臣刑瑊,因害怕秦国追查,带着妻子姜氏逃到庐江郡东乡要津隐居起来,以造船摆渡为业后秦始皇密令全国搜捕六国遗族,欲行斩绝。
有秦吏到东乡津询问客居者姓氏,刑瑊指着冰冷的河水说:“姓此!”本意是以河水之“寒”代“韩”,秦吏却误理解为“河”,遂登记为“河氏”随后有人告知刑瑊此事,刑瑊大惊,感叹道:“我家免于刀祸,‘河’字之功也”于是将其姓氏“韩”改为“河”,后裔又将“河”写成“何”。
湘阴何氏,始祖施发公,担任山东通判,宋绍兴年间迁居湖北通城,子孙发达,遍布江淮、湖湘二十世传到心二公,明洪武初由平江瑯洞迁湘阴大众塅井头坪(今属汨罗市古培镇明月村),为居湘阴之始祖第四派衍为斗乾、斗坤、斗南、斗北、斗宿、斗真、斗仙、斗魁、斗罡、斗翼十大支,乾、坤分徙鄂、滇,其余八房共立汴塘东、汴塘西、井头、归义、桃林五祠,瓜瓞绵绵,成为湘楚望族。
何向荣的祖父何初生,1904年生,历经清末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政治变革他给地主做过长工,后学艺,做砌匠,为当地村民建房屋,饱经艰辛,对共产党充满了感激之情,积极投入到土改、互助组、低级社、高级社一系列社会变革运动中。
1958年,何初生病逝,终年54岁何向荣的祖母冯桂香,汨罗镇九雁村人,生年不详,1930年到长沙做上门女工(保姆),1971年去世何初生和冯桂香只生了一个儿子,就是何年胜何向荣的父亲何年胜,1927年生。
完小毕业后回家跟父亲学做砌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积极投身到土改运动中,打土豪、分田地,穷人翻身得解放由于表现好,何年胜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被招工到广东地质局地质勘探队,后提拔为机长20世纪50年代中叶,中共中央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的重大决策。
发展原子能就必须找到铀矿,当时国家组织了1万多人,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勘探铀矿,并号召共产党员带头广东省地质勘探队要抽调一些骨干去东北佳木斯工作,何年胜带头响应并得到组织批准佳木斯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纬度高,天寒地冻,南方人很难适应。
何年胜将妻子儿女送回老家,独自一人去了佳木斯何向荣的母亲黄泳兰,1925年生汨罗市罗江镇黄家湾人成年后,她经人介绍认识了何年胜,两人于20世纪50年代初喜结连理丈夫何年胜去东北佳木斯以后,她带着儿女在生产队参加劳动,作为“四属户”,一个人拖儿带女,生活十分艰辛。
黄泳兰曾在大队幼儿园工作,后来儿女多了,丈夫又不在家,只好回到生产队,边操持家务,边出集体工1970年,时任汨罗县县长的夏国基和公社干部许慎国在古培公社明月大队第五生产队办点,了解到何年胜、黄泳兰夫妻异地分居,一家生活十分困难,夏国基县长亲自出面,向组织人事部门提出申请报告,将何年胜从东北佳木斯调回汨罗,安排在新建的汨罗县水泥厂担任副厂长。
何年胜在水泥厂工作时,办事认真,廉洁奉公,水泥厂的产量产值都大幅度提升20世纪80年代初,何年胜退休退休后,何年胜没有休息,继续打拼,利用自己当过泥工的技术优势,先后参加了汨罗市公安局办公大楼、汨罗市广电局岳峰尖电视塔等工程的建设。
何年胜十分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20世纪80年代,古培公社明月大队建学校,他写信给大儿子何向荣,要求他捐两万元建设大队的学校,而且必须完成任务何向荣当时月工资只有几十元,家里只凑了5000元,剩余的1.5万元只好向单位借,多年后才还清欠款。
何向荣带着凑合的两万元钱回到家里,还未落座,父亲就喊拿钱给大队书记何年胜自己没有钱捐,就到学校做了40多天义工一次,何年胜在广州搞到了一项基建工程,他马上回家带领家乡120多位乡亲,出来承担建设任务,并如期如质完成了任务,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
何年胜和黄泳兰共生育4个孩子1952年,大儿子何向荣出生1955年,二女儿何淑芬出生何淑芬成年后嫁城郊乡何文球,何淑芬一直在汨罗市水泥厂工作,已退休1958年,三儿子何再荣出生何再荣1978年考入湖南省公安学校,毕业后分配在湖南省公安厅工作,至副厅级行政职务退休。
1964年,四女儿何爱萍出生。何爱萍成年后嫁长沙赵岳云,一直在湖南省公安厅工作,也至副厅级行政职务退休,住长沙。何年胜于2007年去世,终年80岁。黄泳兰于2015年去世,终年90岁。
孩提时代
何向荣,1952年出生,1958年6岁时入大路铺完小读书小时候的何向荣调皮、顽劣他经常约一些小孩到周边水塘玩水,将衣服脱掉放在岸边,几个孩子在水塘中打水仗母亲发现后,将孩子们的衣服收了拿回家孩子们只好光着屁股找到他家,母亲将他们教育一番,希望孩子们不要玩水,怕出危险。
此后,何向荣又和小孩子玩水,机灵的他想了个办法,用3根木棍交叉,用绳子缠绕,将衣服放在杈子上,插在水塘中,这样衣服就不会被人拿走了何向荣还喜欢和同龄孩子一起爬树掏鸟窝,偷摘桃子、橘子、黄瓜,十分调皮一天晚上,天很黑,何向荣去邻居家偷柚子,柚子树在水塘边上,他爬上树,不小心将一个柚子碰掉到塘中,“咕咚”一声,惊动了主家,他也吓得掉落到了塘中水里,好在他会水,淹不死,也未被主家发现,但回家后挨了母亲一顿臭骂。
何向荣有时也带几个小伙伴偷乡亲地里的红薯吃如果想吃烤红薯,他们会把田墈挖一个洞,盖上瓦片,下面用干牛粪烧,烤熟后,大家分着吃一次,正在烤红薯的他们被母亲发现,母亲当场教育了他们后,又带着何向荣和几个孩子登门向主家道歉,好在乡亲们对这种事从来不计较,但何向荣回家后还是被母亲骂了一顿。
20世纪60年代,我国农田施用农药化肥少,生态环境较好,鱼、虾、黄鳝、泥鳅、青蛙到处都有由于生活艰辛,何向荣便千方百计弄到这些东西回家当菜吃他把缝衣针扎成两排,做成扎子,晚上到田边、塘边,用手电筒照着,扎泥鳅、鳝鱼,有时能扎上半桶。
平时他也喜欢钓青蛙、钓鱼,特别是钓才鱼最有趣才鱼又名“黑鱼”,每年四五月份才鱼繁殖时,水塘、圳边有水草的地方,才鱼仔聚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极易寻找砍一根竹竿,用缝衣针做成钩子,穿上小青蛙或泥鳅,在小才鱼聚集的地方,上下抽动,这时隐藏在旁边保护鱼仔的才鱼父母凶猛地窜出来咬钩,一条大才鱼就钓上来了,过两个钟头,再去,还能钓到另一条大才鱼。
有时一天可钓几条大才鱼,全家人可以美美地吃一顿何向荣淘气,有时还逃学,这是母亲绝不允许的,如果母亲发现他逃学,就会变得更严厉,会用狗根刺抽打他何向荣就在这种有苦有乐、家教十分严厉的家庭环境中慢慢长大1965年,何向荣考入古培人民公社课功中学,但未去读,因为他家没有劳动力,必须回生产队参加劳动,挣工分过日子。
到了1969年,17岁的何向荣已长成帅小伙,在生产队,插田、扮禾、中耕、挑粪,样样农活都能干,还被选为政治队长
从军之旅
1970年,不满18岁的何向荣光荣地参军入伍,当时古培公社参军的有30人“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全家都欢欢喜喜何向荣戴上大红花,由大队的乡亲们敲锣打鼓送到公社,集中在高兰仓库,后坐上向南的火车,到广州后,何向荣被安排到广州部队后勤部警通连。
警通连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机关警卫和通讯在部队,何向荣表现十分优秀,样样工作都很突出,还被评为“五好战士”1971年下半年,何向荣被组织上提拔为班长,10月,他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71年9月,何向荣进入广州军区后勤部当通讯员。
1973年,何向荣从广州军区后勤部调入湖南衡阳物资供应站任财务助理员(以职代干)1974年年初,何向荣被调回广州军区后勤部物资供应部任助理员1975年底,何向荣到广州军区后勤部衡阳第十九分部政治部“清查办”任干事,当时“清查办”班子成员4人,他们的任务是为“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集团迫害的老干部平反。
他们内查外调,何向荣先后到北京、沈阳、吉林通化、浑江等地,认真查实,为20多位在“文革”中被迫害的老干部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1979年,何向荣调到了广州军区后勤司令部任参谋(正连职),很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从1979年到1981年,何向荣被广州军区后勤部选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后勤指挥学院学习,他十分珍惜难得的机会,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指挥能力和军事素质有很大提高1982年,何向荣毕业后回军区后勤司令部,升为副营职参谋。
1985年,何向荣升任军区后勤司令部正营职参谋这段时间,他刻苦学习,认真调研,为总部起草了《部队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有关规定》等文件,经总部领导审批,发布全军试行何向荣还十分关心干部、战士,千方百计为他们解决夫妻分居和家庭困难等问题。
志愿兵李某某,1970年参军,长期在工程团执行任务,他们在深山作业,十分辛苦,任怨任劳其老婆孩子又在乡下农村,长期分居两地何向荣通过协调各方关系,将他转业回本地,并安排好工作1987年,组织上选送何向荣到北京经济干部学院学习一年,毕业后回广州军区后勤司令部任副团职参谋。
1988年,何向荣被授予中校军衔1990年,何向荣又晋升为正团职参谋,被授予上校军衔从1983年至1986年,何向荣参加了广东省社会科学大学组织的自学考试,通过3年的自学,获得了本科文凭。
经商历程
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是当时全球发展的两大主题,为了给我国的改革开放战略决策让路,需要裁减我国的军队人数和节省军费开支,因此,军队经费紧张逐渐成为当时中央政府和各级军队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一背景下,1985年,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高层通过讨论,提出了允许军队通过经商活动,增加军费的意见,同年5月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关于军队从事生产经营和对外贸易的暂行规定》,鼓励军队从事生产经营和对外贸易。
1993年,上级组织安排何向荣和部队一批战士到新组建的广州军区南方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任职,何向荣被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1994年2月,何向荣担任总经理在此期间,何向荣带领他的团队开发承建了许多房地产工程,为军队建设提供了大量经费。
1999年底,何向荣积极响应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号召,带领所在的广州军区南方房地产总公司人员集体转业到广东省广晟集团2000年,何向荣带领广州军区南方房地产总公司在广州开发建设,先后建设了广州市银威花园、棠下花园。
并投资开发花地湾碧桃园项目,2栋33层,近8万平方米,但该项工程,由于广东省国投公司破产,迟迟没有动工2002年10月,因一次特大的煤气管道突发爆炸事故,何向荣被严重烧伤住院,康复治疗达6年之久2007年,何向荣通过治疗和休整,病情已基本好转,他是一个事业心极强的人,他带着伤痛又回到了广州南方房地产开发总公司,这时公司已处于极其困难、无法维持的境况。
何向荣面对公司的困境,向上级提出了公司改制的建议,经上级批准,2008年初,公司挂牌竞售,一个月后,仍无人问津有关领导做何向荣的工作,他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个债务高达2亿多元,已经倒闭的公司接手后,何向荣将公司更名为“广州市南江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亲自担任法人代表和董事长。
何向荣接手公司后,首要任务就是扭亏为盈,清还债务他采取了几条措施:一是公司进行体制改革,精简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充实到一线;二是千方百计开辟新的市场;三是处理一些项目,回笼部分资金;四是盘活公司资产,进行物业出租、产权出让、转让,同时凭着个人的人际关系借贷一部分资金,还清部分债务。
2009年,何向荣带着全身伤痛,撑着拐杖,带着面罩上北京,与福建老板协商谈判偿还债务的问题,谈判过程十分艰难,何向荣最终和他们达成和解和谅解意向,想方设法还了一部分钱,所剩债务在2010年底还清上海和广东老板,他们深知何向荣的艰难,加之以前与何向荣有过交往,知道他的为人和办事能力,是一个说一不二、十分诚信的人,大家都相信他。
双方很快达成分年归还债务的协议何向荣就这样凭着一个军人的坚强意志和人格魅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企业得以生存,员工得以生存。通过10余年的努力,基本还清了债务。
战胜病魔
2002年,正当何向荣准备将广州南方房地产开发公司做大做强,进行体制改革时,灾难却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这年10月,何向荣带领公司几个骨干到深圳考察,想借鉴深圳经验对广州南方房地产公司进行改革当时住在深圳龙岗名苑别墅,10月5日晚,别墅的煤气管突然发生爆炸,4人严重受伤,他们被紧急送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抢救,住院过程中1人死亡。
何向荣当时被诊断为全身煤气火焰烧伤,面积为86%Ⅱ°-Ⅲ°烧伤,低血容量性休克,吸入性损伤医学上,烧伤总面积超过50%;或Ⅲ°烧伤20%以上,称之为特重度烧伤在我国比较大型的综合性三甲医院烧伤科,80%以上面积的烧伤患者存活率是非常低的,何向荣命悬一线。
当时医院成立了以朱志祥主任为核心的专班抢救小组,采取抗感染、抗休克、促进伤口愈合等治疗措施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抢救下,昏迷了40多天的何向荣终于醒了过来就在何向荣烧伤住院时,因抢救需家属签字的问题,才知道何向荣已经离婚。
何向荣的前妻武裕湘与何向荣是部队战友,通过自由恋爱于1978年结婚,并于1979年生育了儿子何巍何巍在汨罗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广东暨南大学,现在广州工作何向荣与武裕湘两人因性格不合于1998年初协议离婚而已离婚4年的前妻武裕湘,听说何向荣被烧伤后,二话不说第一时间从广州赶到深圳,张罗操持何向荣在医院的抢救事宜,当时医疗费用巨大,武裕湘拿出自己的名片,说明她是有单位的,要求医院尽一切力量抢救,她还有一套住房,可卖200万元作医疗费。
武裕湘当时是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为了抢救何向荣,她向单位请假两个多月,一直悉心照料何向荣,直到转院到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在这期间,武裕湘日夜守护在床边,并给予何向荣足够的精神心理支持,她说:“你如果站不起来,我接你回家,你如果能站起来,咱们还是分开的好。
”何向荣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治疗了2个多月,医生先后在他的头上取皮6次,为他输血3万多毫升,终于保住了性命,何向荣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于2003年1月7日转到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原广州工伤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何向荣用军人的毅力,坚强地面对疾病带来的痛苦,他说:“不死就重来”像儿童一样,开始重新学坐、学站、学走路,从依赖别人喂饭到自己动手吃饭,从需要别人帮助照料日常生活到自己自理,何向荣以顽强的意志,勇敢地战胜了病魔,坚强地站了起来。
伤后重生
在烧伤康复的同时,何向荣意外地收获了美好的爱情何向荣转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后,从医院院长到护士都很重视,并帮助他制订了详细的康复治疗方案因何向荣曾经是一个很帅气的男子汉,烧伤后面目全非,怕他一时承受不了这个打击,护士特地把卫生间的镜子用报纸贴上。
在康复治疗期间,何向荣有时候心情不好,容易对医护人员发脾气,搞得主管医生和护士都有些害怕其实这是人受伤后的一种情绪反应,尤其是当一个人从高处突然跌落到谷底、难以接受现实的时候,容易发生这时,作为护士长的邓文华,积极主动找何向荣谈心聊天,谈人生过程的顺境和逆境,聊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人生的经历和艰苦都是财富,鼓励他与病魔做斗争,提高他面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之后两人也经常在空余时间或者下班后沟通和聊天,慢慢地接触多了,沟通多了,两人互相都加深了对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在住院期间,何向荣的外甥一直在医院照护何向荣,有一次其外甥因有事突然离开了医院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何向荣为了尽快康复,努力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没再请陪护照顾,在年迈父母的陪伴下,白天自己去治疗室做康复治疗,下了班邓文华就到病房帮忙照顾他,帮他在病房做些康复训练,以及帮他做一些自己还无法完成的日常生活活动。
这段时间的接触和相处,也为他们两人日后的结合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邓文华,湖南益阳人,1975年生,1994年毕业于湖北省咸宁市卫校,毕业后分配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工作,后来又受聘到广州金太阳康复医院担任护士长。
2002年,邓文华调入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原广州工伤康复医院)担任护士长,现任社会康复科主任,副研究员因与前夫感情不和,于2003年离婚,5岁的女儿归邓文华抚养随着时间的推移,何向荣的身体康复得很快,于2003年底出院回家休养。
出院后两个人在交往中感情越来越深,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但面对何向荣当时的状况,邓文华的压力特别大,何向荣比她大23岁,又严重烧伤,医院从领导到她的朋友、同事都不看好,特别是邓文华的亲属和父母都极力反对但邓文华抛开了世俗的眼光,坚持自己的选择,她认为何向荣是军人出身,从交往中感觉何向荣为人正派、善良、领导能力强,从来看望他的人中也可以看出,与他打交道的领导、战友、朋友做事说话都充满着正能量,有担当,个个志存高远,而且与自己的三观也很一致。
同时,何向荣对邓文华的女儿特别宠爱,两人相处也很融洽,看到他与年幼的女儿开心逗乐的样子,邓文华从心底感到高兴,也让她坚定了要与何向荣厮守终身的决心原本两人商定于2008年年中举办婚礼,恰逢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抽调1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灾区康复工作,邓文华踊跃报名参加了这次抗震救灾支援活动,远赴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参加震后恢复支援工作,婚礼只能延期举办。
在邓文华奔赴灾区后,何向荣也积极赶往成都,看望和慰问灾民及邓文华和其他医务人员在经过6年的爱情长跑之后,邓文华于9月底从四川抗震救灾回来,何向荣与邓文华两人于2008年10月28日在广州新荔枝湾酒店举办了婚礼,喜结连理。
何向荣与邓文华两人十分恩爱,家庭幸福和谐,儿子何巍在广州创业成立了公司,女儿满了18岁之后,自己主动提出跟继父姓何,将名字改为何玮璐,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研
乡梓情深何向荣一直关心着家乡,1996年,为了支援家乡的经济建设,他联络广东老板携资1000万元来汨罗,投资开发建设汨罗市南江市场2005年,何向荣的战友杨德建(已转业在汨罗工商银行工作)来广州看望女儿,战友相聚十分高兴。
在叙旧时,何向荣突然谈起自己以后的想法和打算,他说自己受伤如此严重,不知是否还能站立起来?如果有一天站立起来了,要想回到原来的岗位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是不可能了他沉思了许久之后,突然站起来说:“我还想为家乡做点事情。
我可以把在广东做企业的老板和打工的汨罗籍老乡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商会,使这些老乡在广州漂泊和打拼时有一个小小的港湾;我还可以通过商会,组织联络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家回乡参与家乡的经济建设,或通过商会为家乡建设招商引资,为家乡的发展做点事情。
”于是,何向荣从那时起,就开始做前期的筹备工作,他走访了许多在广州的汨罗籍企业老板,征求大家的意见,大家都赞成何向荣的想法2012年,何向荣联络了12家发起单位2014年春节聚会时,在广州的原驻港部队参谋长周炳昆、原广东省建委副主任黄柏如、原广州羊城铁路局局长杨毅云、原广东省广晟集团副总经理陈辉林、原广东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姜家初等汨罗籍的企业家和在广州工作的汨罗籍领导都参加了。
何向荣提出在广州成立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的倡议得到大家的认同在何向荣的牵头组织下,经过3年的筹备,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于2016年12月31日在广州东方宾馆正式成立汨罗籍企业家汇聚一堂,汨罗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人武部五套班子主要领导都到会祝贺。
大会选举何向荣为商会会长,同时还选出了执行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若干人,都是汨罗籍在广东的企业老板大会明确了成立商会的8字理念:“团结奉献,创新发展”也确定了商会的32字宗旨:“创建平台,凝聚乡情,信息共享,资源互补,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回馈社会,回报家乡。
”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成立后,何向荣认真负责地担当起会长的责任,完成了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动员全体会员,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和经济发展献计出力从2017年至2022年,何向荣担任会长的5年时间内,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为汨罗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诸多的贡献。
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刚刚成立后,何向荣就与商会负责人商议决定,安排秘书长何威和常务副会长刘艳新、刘刚乾以及秘书何伟一行到汨罗,与汨罗市教育局联合实地考察摸底,收集到716名贫困学生的资料,最后确定对符合商会资助条件的603名小学至高中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连续3年,每人每年标准为1200—1600元,资助资金共计261万多元。
另外,商会考察团的同志还与汨罗市教育局的领导达成协议,商会还向家乡的贫困学生捐赠衣服、鞋子、雨伞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等图书数千册,共计价值约400万元2018年,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在汨罗市捐助资金10万元建设红军小学,全体会员还捐款17万多元援助汨罗大荆镇建学校。
2018年9月2日,何向荣与在广州办企业的古培镇人彭门玉等企业家,接待了来广州考察的古培镇党政负责同志,并观看了由古培镇政府组织拍摄的全镇学校教育现状的专题录像片,对古培镇贫困落后的教育状况、办学条件及一些贫困学生读不起书的情况加深了了解,大家都决心助力家乡教育的发展。
何向荣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他提议,在广州成立汨罗市古培镇教育专项基金大家热烈响应,两天时间内,在广州打拼的古培镇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就自愿捐款155万元,创办了汨罗市第一个乡镇教育专项基金“落蔸图书馆”是由汨罗民间爱心人士徒步跋涉千里、筹措资金建立的汨罗市第一家公益图书馆,发起人徒步来到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表达自己的公益愿望和诉求,何向荣代表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积极响应,为汨罗市公益图书馆“落蔸图书馆”捐款24.8万元。
2017年,汨罗市部分乡镇遭受水灾,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立即发动会员积极救灾,共计捐款31万余元,由何向荣带领商会的8名成员到实地考察慰问,开展救灾和扶贫帮困工作2018年,汨罗市原古仑乡有一户人家,因液化气爆炸,3人烧伤,何向荣亲自来到医院了解情况并慰问,发动会员为他捐款12万多元,其中何向荣个人捐款2万元。
另外,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还为汨罗市助残帮困捐助善款24万元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会员艾林的母亲患尿毒症,需要换肾,部分会员捐款近10万元,艾母的手术很成功,重新获得了生命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会员杨长谨因车祸受伤,在何向荣的倡议和发动下,会员向其捐赠救助款达18.4万元。
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会员在新冠疫情期间,为武汉与汨罗家乡抗疫捐款达21万多元2018年,汨罗市委市政府发出“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倡议,欢迎在外的汨罗乡友回来参加家乡建设何向荣是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的领头雁,他带头响应汨罗市委市政府的倡议,完成了多个重大项目工程,体现出他的家乡情怀。
2022年1月,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按照章程规定,换届选举何向荣考虑到商会的新老交接和商会的长远发展,主动辞去会长职务,彭门玉当选为会长,顺利过渡,但何向荣仍然关心商会的发展和壮大,他相信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会越办越好。
何向荣从一个农家的孩子成长为部队军官、企业老板、商会会长几十年风雨兼程,经受了许多的磨难,特别是在烧伤面积达86%的情况下,战胜病魔获得新生,康复后,他没有气馁,勇挑重担,使企业获得新生,还清了欠债他热爱家乡,以广东省湖南汨罗商会为平台,发动乡友捐资筹款,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教育发展、乡村振兴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何向荣有着军人的勇毅担当和家国情怀,充满爱心、充满阳光,具有坚韧不拔的性格,在部队是优秀的军人,在商海是优秀的企业家,在为社会为家乡作贡献中,永远充满着正能量。
本文作者:彭祥图文责任编辑:杨桂华公众号编辑:周礼联系电话:13607407231(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