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四大类(生活垃圾分类四大类介绍)居然可以这样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21
上海垃圾分类已经实施快四年了,总体来说,市民还是非常配合,效果也算不错。当然开始时确实有一些不适和混乱,在各方的协调完善下,现在基本形成了一种习
上海垃圾分类已经实施快四年了,总体来说,市民还是非常配合,效果也算不错当然开始时确实有一些不适和混乱,在各方的协调完善下,现在基本形成了一种习惯这里简单说一些对上海垃圾分类的看法和建议一,始终不理解为什么要把湿垃圾破袋处理。
众所周知,湿垃圾主要包括含有汤汤水水的厨余垃圾,倒出来的话,一方面影响小区的环境,容易滋生蚊虫苍蝇,另外,在搬运时也会一路滴滴答答影响市容真的不知道当时决策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策尤其在夏天,湿垃圾桶散发出的这个酸爽味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湿垃圾不破袋,无非是垃圾处理部门在终端处理时增加一定人手处理的问题(或者增加设备进行预处理)但是破袋了,对一个城市的负面影响(蚊虫滋生,异味,环境影响等)也不容小觑一定的人力成本和城市多方面综合的负面影响,孰轻孰重,需要决策部门好好权衡,但更希望他们多听听市民们的呼声。
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市民们理解并全力配合的运动。说实话,如果市民们消极对应,把一些湿垃圾当成干垃圾随手扔到干垃圾桶里,对整个垃圾分类运动又有多大的益处呢?所以,多站在市民们的立场想想,才是最重要的。
二,干垃圾湿垃圾的区分标准太过复杂对干垃圾湿垃圾的区分标准搞得太过复杂,导致很多人,特别是年纪大的人搞不清楚听说有些基层工作人员曾经和居民纠结大骨头小骨头到底算干垃圾还是湿垃圾的问题好像是说大骨头算干垃圾,小骨头算湿垃圾。
那么就要问了,什么算大骨头?多少重量有标准吗?还有,如果有些动物的大骨头是很脆的,一咬就碎,这些也算干垃圾吗?
其实,真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这么教条很多时候,只要定一个大原则就可以了,比如,搞不清楚的(或者没有定义)垃圾都算干垃圾因为我们现在干垃圾的处理也不一定能达到这么细的标准,你一定要在源头让市民们搞得这么清楚,分的这么清楚,其实真的意义不大。
特别是这种面向全民的垃圾分类运动,一定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认知水平因此,定一些简单的规则,反而可以让事情做得更简单更顺畅关于这一点,举个例子在2015年左右,我有一次拿着几节旧电池在小区里到处找废电池收集箱。
因为实在找不到,就问小区清洁工她随手就把旧电池扔到普通垃圾桶,说,最后和其他垃圾都一样处理的所以,干垃圾,包括一些特殊垃圾的区分,其实是要看一个城市的垃圾处理的实际情况的没必要一步到位这里插一句话,建议决策部门增加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参与,让很多决策更容易让人理解,便于实施。
三,希望能多拍一些垃圾分类后如何处理的相关宣传片并经常播放这样可以让市民们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比方说,可以介绍一下每天的湿垃圾,干垃圾的旅程也可以多宣传现在的湿垃圾干垃圾分别是怎么处理的还可以介绍现在上海垃圾处理的水平,和世界先进的垃圾处理水平的差距,以及今后的目标等等。
很多时候,这些宣传科教片看了以后就会成为市民处理垃圾的最大动力
四,现在的垃圾处理方式,感觉最得益的是每个小区的垃圾处理工人这些垃圾处理工人现在可以堂堂正正的把市民的垃圾进行一些预处理把能卖钱的整理出来卖钱我觉得这样挺好的,一方面可以对一些湿垃圾干垃圾做一个检查,另一方面可以让这些最辛苦的人得到一些经济上的实惠。
五,有些人诟病垃圾分类以后,街面上垃圾桶越来越少。我觉得这个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毕竟街面上的垃圾桶,影响的不光光是上海的市民,也影响了到上海参观旅游工作的非上海人。
最后总结一下上海的垃圾分类总体来说四年来效果还不错,在全国范围也是属于做的比较好的,比起二十年前的“超市塑料袋有偿供应”要成功的多当然,这也体现了上海市政府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以及市民的配合和支持期望今后在和公众的沟通交流宣传方面能继续加强,多听取市民们的意见和建议,让上海的垃圾分类越做越好。
备注: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