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馆幸福生活电视剧剧情介绍_电视剧照相馆的幸福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4-04-16
家国情怀——我与祖国共成长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2019年9月,“新中国发展面对面”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了关于“家国情怀——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征稿活动自截稿时间为止,共收到来自各地投稿90余篇(点此可查看获奖信息)自今日起我们将选取其中部分优秀稿件陆续在本公众号推出,为新中国成立70年华诞献礼。
01
△资料图岁月如歌 匠心筑梦李爱玲我的家乡坐落在黄土高原的一个小村庄中,儿时最感兴趣的莫过于电视机了犹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全村只有村委会主任赵大伯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吸引着全村老老少少。
忙完农活后的晚上七、八点钟,赵大伯搬出一张桌子,将电视机放到上面,调好天线和频道,众乡亲尤其是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携带凳子来赵大伯家院子排队,熙熙攘攘,像赶集一样,但电视剧开始后,就渐渐沉浸在精彩的剧情中了。
我个子矮,有时不得不踮着脚尖,常常被前面的人挡住,情节都看不完整,好几次甚至被挤得掉下了凳子,但仍然坚持观看,直到动听的片尾曲唱响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村里拥有电视机的人家逐渐多了起来,但购买电视机的费用仍相当于当时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那一年的热播剧是我们年少时喜欢的《西游记》,孙悟空斩妖除魔,腾云驾雾,令人无限神往;猪八戒背媳妇,真假不分,使人捧腹大笑。
黑白电视机,为我童年贫瘠的精神生活注入了无限乐趣它的出现,开拓了我的视野,充盈了我的内心世界观后感流淌于我的笔尖,凝炼成了我小学时的日记和作文年少的我,渴望走出小乡村,去外面看看那斑斓世界的梦想在我的心中生出了嫩芽儿。
1990年,大舅家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便将他家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送给了我们母亲像对待宝贝一样,放在衣柜上,还脚踩缝纫机,专门缝制了一个电视机罩,每次要等电视机不烫了,才小心翼翼地盖起来虽然这台电视机是靠旋钮调节,频道也只有两个,但通过它,我观看了亚运会的开幕式,欣赏了搬上荧屏的四大名著,提升了素养,感受到了时代之变迁,社会文明之进步。
2008年,我用自己的工资为父母买了一台32英寸液晶彩色遥控电视机,可以挂在墙上,画质清晰接收的频道也很多那一年,刚好用这台新买的电视机观看了奥运会和一年一度的春晚,正如一首歌所唱的那样“带上笑容,带上祝愿,常回家看看”,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包着饺子,磕着瓜子,孩子们在玩闹中欣赏着电视机中精彩的节目。
万家灯火下,电视机使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那些年,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无数村民的梦想近年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家乡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崎岖的小路被宽阔的水泥路取代,通上了互联网,许多村民换上了智能手机,支付方式也变成了手机支付,淳朴的民风与大千世界相互碰撞。
2016年,弟弟结婚时购置了一台55英寸的智能电视机,具有“家庭影院无线联网”功能,我们充分体验到了“互联网+”的魅力这些年,富起来、强起来,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数亿农村人的“中国梦”!。
我家的“电视机系列更迭曲”犹如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华美乐章中一个极小的跳动的音符,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从手动到遥控、从模拟到数字,从高清到智能,一代新机换旧机,在一方天地间静静凝望着我儿时的欢乐时光,陪伴着我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引导着我不断变化的人生轨迹。
对千家万户而言,它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乡村社会变革、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乡村人拼搏奋斗、摆脱脱困、改善生活、走向富裕、攻坚克难共圆“中国梦”的真实写照!让我们用实干托起“中国梦”,这是富民的梦,是激扬的梦,是强国的梦;让我们携手并进,沿着复兴路,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
让我们催动脚步,一起拼搏,努力奔跑,在持续奋斗中书写“中国梦”的春暖花开!
02
△资料图飞往幸福里杨林9月,暖风中谷草的味道传递着收获的信号,院坝、村道边晾晒着刚打好的谷子看着眼前熟悉的场景,我仿佛回到了记忆中外婆的湾里在我的印象里,外公外婆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农活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屋里头的家电只有一个闪麻子的黑白电视和一个手提箱模样的照明电筒,因此每当天黑,外公外婆就要拉着我睡觉。
但最让我费神的事不是早睡,而是上厕所因为厕所和猪圈是连在一块儿的,除了味道不好受,还得注意脚的位置,所以我尽量都是一觉睡到天亮湾里有十几户人家,相互连通的都是泥巴小路和田埂道路由于四面环山,有时传递消息甚至都不需要面对面,只要声音够大就可以。
但想知道或接收爸妈的消息只能在屋后那户人家中,整个湾里只有他家有座机电话一声呼唤,我和外婆便急匆匆赶过去那时说的什么,印象并不深刻,但只知道这样联系的机会,对电话那头的父母和外婆来说都很珍惜他们总是在挂电话的时候,说了很多遍再见也不放下听筒。
再次回到湾里是刚上大学的时候,那时正值农历新年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土院坝、门前的泥巴路都硬化了,外婆说这是国家的政策,现在村村通公路,家家都可以修到户的水泥路,整个湾里基本上都实施了看着眼前环山抱田、宛如银龙的水泥路,它好似为过去那些窘困的日子划上了句号。
汽车下了高速就可以开到家门口,猪圈厕所变成了水冲厕所,黑白电视换成了彩色电视,有了随身携带的手机……这些年还跟着舅舅去过外滩、看过东方明珠塔,用外婆的话说,就是“几十年前谁能想到现在的幸福生活”工作后,我见过很多异乡风景,它们有着同样的美称叫“绿水青山”。
银龙般的入户路、现代化的小洋楼……外婆的幸福在农村里变得普遍在我看来,一个人的幸福也许是不可预测和知晓的,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幸福却是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中国成立70年来,这一切正在实现!中国农民的幸福是必然的!中国人民的幸福更是必然!。
03
△资料图家乡的商店周其运小时候,处于大别山区的家乡物资匮乏,家乡方圆十里内仅有一家代销店而且货物并不多,大多时候仅仅供应常用的食盐、白糖、汽水和品种稀少的糖果,偶尔有点苹果、水梨和蔬菜,也一定早已脱水,皱皱巴巴的,口感也极差,更不用说救急物品。
在我入学后,很长时间里,连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都经常断货那时经常用橡皮头,要用手捏着一点使用,铅笔头也要经常用竹管套着使用,这除了因为家中经济窘迫外,与代销店缺货也有着很大关系倘若家里有急用物品,碰到喜事或丧事,需要举行仪式和办流水席,就要提前拟好单子,或直接让家人到几十里外的县城采购,或委托代销店到供销店代为采购。
货物多,就要乘坐柴油机带动的三轮车,路况不好,车的性能也差,纵然起的早,也依然随便就要耗费一天时间曾有一个家庭采购时,回家晚了,司机开车快一些,三轮车出现翻车事故,掉进河里,开水流出,司机身体大部位烫伤,喜事中多了一些忧愁。
再后来,货郎担兴起,多数时候由一个个子高大的中年男子用一根长扁担挑着两个木格子,上面扣着既可以看清里面商品又可以移动的玻璃虽然都是针头线脑糖果之类的小物件,但送货上门,物美价廉,又都是家庭常用物品,因而受到广泛欢迎。
每次远远摇着拨浪鼓,吆喝两嗓子,立即就会聚来许多人,老人用鸡蛋换针线,媳妇和姑娘用手绢层层包裹的几张积攒的毛票买皮筋、梳子,一个个喜气洋洋对我来说,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几粒糖豆,小心翼翼含在口中,为了让甜蜜保持更长时间而舍不得一口吞咽的场景总是成为特殊年代记忆的特殊片段。
随着时代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起来,交通条件也不断改善,同时受到多种商业模式浪潮的冲击,代销店的经营者每天清晨早早骑着自行车,带着两个大麻袋到县城进货,然后装得沉甸甸鼓囊囊的绑在车子后面返回,代销店的商品不断丰富起来,人们逐渐开始有了外出打工经商的门路,钱袋子日益饱满,经营状况极大好转的代销店也悄然间更了名称,改为商店。
然而,商店的主人却在一天发生不幸,自行车掉进路边地中,坡度并不大,但因为车把的钢筋刺穿眼睛,伤及要害,很快便去世了 他的儿子接过他的衣钵,也是每天到县城,只是车子拖的麻袋换成两个固定的竹筐,后来自行车也被摩托车取代,一路风驰电掣,极其方便快捷。
而今,他的商店改名为商行,曾经的砖瓦房也改建成楼房,为了方便,还专门买了一辆小中巴但配货成为一种新兴行业,有人每天开着大货车,拉着种类丰富的商品四处送货只需要一个电话,很快需要的货物便全部到位,一应俱全。
因而,中巴车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货物琳琅满目间,商行也如同雨后春笋般接连开了数家,再购物时不用担心买不到东西,反而要担心都是熟人,不知道该进哪家商行而烦恼家乡商贸的发展,见证的是家乡发展的历程,而丰富的物质生活和便捷的消费方式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缩影,生动记录着每一份光辉成就。
04
△资料图林林照相馆廖力镇上有一家“林林照相馆”,取这个名只因照相馆女主人的名字中有个“林”字父母与林姐是熟人,我也常串门从上小学开始,我每天会路过“林林照相馆”,久而久之,照相馆在我脑海中有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如今,林姐的照相馆依旧营业,20多年过去了,我见证了它的兴衰更迭翻看家里的旧照片,有姐姐和我的合影,还有几张全家福,这些都是在林姐照相馆拍摄的与姐姐合影的照片,时间在2000年照片里,我们俩打腮红,涂口红,眉心还点上一个“美人痣”,头上扎起两个小辫子,辫子绑了一朵大红花,穿着一套花裙子,但最终定格的瞬间,姐姐和我略显严肃而木讷。
那个年代,像我一样的花儿少年,络绎不绝地走进林姐的照相馆类似这样的照片,成为了珍藏的回忆2006年,我16岁,需要办理身份证,林姐的照相馆是镇上派出所指定身份证证件照拍摄点我去林姐照相馆,不大的照相馆里,人头攒动,排队都排到门外好几米远。
因为国家更新了二代身份证,很多人都要更换镇上只有一个照相馆,林姐的生意自然好在之后几年,林姐的生意兴隆,听长辈说,她家里修起了楼房2013年,一代身份证禁用,二代身份证基本办理完成,林姐享受国家政策的红利结束。
加之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很多家庭买起了数码或单反相机这一年,也是智能手机换代高峰期,很多品牌的手机拍照功能逐渐强大这一年,我也买了人生中第一部智能手机小米,家里还买了一款卡西欧的数码相机如今,家家户户有手机,相机也大为普及,人人都是摄影师。
……(有删减)(来源:学习出版社)监制/陈玮 责编/杜曙晔 编辑/朱宝娟 技术编辑/朱宝娟推荐你看
优秀征文展示|我与祖国共成长(一)
优秀征文展示|我与祖国共成长(二)
优秀征文展示|我与祖国共成长(三)
关注公众号,免费获取《新中国发展面对面》微视频、《新中国发展面对面》音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音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音频、《新时代面对面》微视频、《新时代面对面》音频
!
新中国发展面对面聚焦新时代解读十九大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