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land是什么药(ecoland是什么牌子)全程干货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29
这句“广告词”曾因一部同名城市形象短片不胫而走,停留在许许多多人的记忆里,成为他们出行的冲动与憧憬。而支撑这句“广告词”的内涵,则是被人们普遍认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句“广告词”曾因一部同名城市形象短片不胫而走,停留在许许多多人的记忆里,成为他们出行的冲动与憧憬而支撑这句“广告词”的内涵,则是被人们普遍认可、名扬天下的“成都四美”:美食,美景,美酒,美女。
如今,天府绿道,正在为那句“广告词”注入新的内涵,成为成都的“第五美””一条小道穿过绿地、公园、景区、湿地、村落……由点及线,再由线到面,织就一张密网,链接起城乡间的生态、产业、文化和生活,更寄托着城市绿色发展与人们美好生活的期许。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绿道建设近年在国内城市掀起热潮——2010年,广州市率先响应广东省关于绿道建设的规划,开始城市绿道网的建设;随后,深圳提出建设三级绿道网络理念,上海计划“十三五”期间建设1000公里绿道,武汉、杭州、南京等城市也纷纷开始大规模的城市绿道建设。
▲2017年4月12日,天府新区鹿溪河生态区摄影 张直2016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构建绿道系统,住建部还组织编制出台了《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建绿道,成为各大城市在生态发展实践中的热词然而,伴随着绿道建设的大规模上马,中国式绿道建设的诸多“痛点”也逐步显现住建部在《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中指出,我国绿道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绿道在生态环保、社会与文化、旅游与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功能还有待完善提升,绿道空间分布还有待拓展,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可达性及配套服务设施还有待改进等等。
更有专家指出,作为大投入的公共服务产品,在政府投资建设之外,如何形成绿道自身的“生命力”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成都在启动建设世界上最长的绿道——天府绿道近一年后,近日从绿道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三大层次提出了绿道建设的全新思路,试图破解中国式绿道的上述“痛点”。
▲2018年6月14日,鹿溪智谷植被茂密摄影 张直从自行车道到绿色动力全世界的绿道建设,几乎都以生态功能为基本出发点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绿道理念并付诸实践的国家,也是目前建设绿道最多的国家其在绿道的评价上,一方面是考虑自然资源、环境质量和美学价值等内在价值,另一方面则关注其人类使用、可达性、市场需求与土地利用等外在价值。
相较于公园湿地而言,由于绿道的连接线型特征,所以土地成本较低、土地占用较少并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也成为众多大城市纷纷依托绿道建立“环境走廊”的重要原因
▲“翡翠项链——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被视为史上第一条真正意义的绿道但是,国内的“绿道”往往仅仅是被仅作为城市绿化和慢行设施而建“ECOLAND”易兰规划设计院副总裁唐艳红曾这样表达她对于绿道的理解——首先,绿道不只是一个线状公园。
它是一种更生态的概念,指城市中呈带状的绿色开放空间串联起需要保护的生态敏感绿地,并形成一个系统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分析说,国内绿道建设对其休闲功能的需求体现得更为突出,由于城市内缺乏慢行空间,于是国内在进行绿道规划建设时“自然而然”地就向自行车道这一功能有所倾斜。
▲2018年6月16日,锦城绿道桂溪生态公园目前已部分开放太极表演团等也在里面教授市民们打太极锻炼身体图为:桂溪生态公园里学习太极的市民摄影 陶轲但实际上,绿道建设更是一个长期的、生态修复的发展进程,并非简单地等同于绿色出行的林荫自行车道,而是人与自然共存的绿色开敞空间,更是城市实现低碳绿色转型发展的助推器。
地处川西平原的成都一直就拥有良好的自然禀赋,这也是中国首批农家乐起源于此的原因绿道的雏形在这里的三圣乡、农科村已然能找到,2011年启动建设的环城生态区也绕城市形成了成形的绿道但除了这些,绿道还应该怎么建? 。
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正式提出建设世界上最长绿道的宏伟目标在稍后出台的《成都市天府绿道规划建设方案》中,不仅提出了全域规划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道”的四级绿道体系,更重要的是,提出了绿道建设“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的规划理念。
“可进入、可参与”,要解决的,正是绿道可达性不足、与居民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而四级绿道体系的打造,则是要将绿道变线成网,解决绿道空间分布不足、连接性较差的问题
▲在温江绿道望雪山摄影 田相和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在阐述对绿道生态价值时说,要把绿道建设作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城市实践,深入挖掘其价值,让绿道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永续发展的源动力从简单的“自行车道”到城市绿色发展的源动力,对绿道生态价值的认识飞跃,决定了绿道建设的效果。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点赞成都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点赞锦江水治理锦江水治理,正是与锦江绿道建设一体推进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随着锦江绿道一期建成78公里,一个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生态绿环正在形成。
而在天府新区,绿道线上的兴隆湖一带,优越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珍稀鸟类,其中不乏黑天鹅、青头潜鸭等珍稀品种
▲2018年6月14日四川省成都市,兴隆湖绿道摄影 王效从“消耗品”到“聚宝盆”曾有城市分析自身绿道建设“远远落后”的原因时,归结为“由于地方经济底子薄、财政十分困难、专项资金缺口大”政府投资不足,构成了城市在绿道实践中的一项普遍问题和局限。
而即便政府大手笔投资,许多也未能避免后续管理维护缺失、工程虎头蛇尾等僵局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给这种困境点明了出路但是,“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绿道如何从耗费财力的“消耗品”变为城市发展中崭新的 “聚宝盆”?。
美国城市也曾为绿道“以生态功能还是休闲功能”作为更主要价值有过争论,但从一开始,美国的绿道就被视为一项重大经济产业进行规划曼哈顿滨水游憩道将一个废弃的滨水地区变成游憩性绿道,并为步行、自行车、轮滑以及其他非机动交通所使用,成为人气最高的城市空间。
新加坡也将公园与绿地的休闲、游憩与保育功能结合,让绿道成为享誉世界的品牌
▲2018年06月13日都江堰市柳街镇黄家大院图为游客骑行在黄家大院附近的绿道上摄影 王红强成都在2017年全面启动绿道建设时,就将其与新经济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紧密结合,提出要让绿道成为多功能叠加的高品质生活场景和新经济消费场景,并强调要以商业化逻辑推进绿道的规划设计、投资建设、产业孵化、管理运营。
在产业的整个链条中,无论是“投资模式”还是“消费模式”,都被赋予了极大创新位于成都崇州集贤乡山泉村徐家渡林盘的“凡朴生活”生态圈,如今已是不折不扣的“网红”而这个项目的成功打造,便源于成都市对徐家渡林盘的文创业态引流。
针对徐家渡林盘改造后“产业单一、治理乏力、活力不足”等痛点,当地引进了“凡朴生活”创客团队,致力将林盘打造为“国际范、原乡味、可持续”的生活社区如今,凡朴生态圈里,不仅有轻食餐厅、荒岛书吧、木屋、树屋,还有胶囊旅舍,谷仓酒吧等;村子里,还有自然学校、成立了乡青社。
创客团队还与国际社会(社工)组织合作,引入42个国家116名国际义工参与建设运营,打造集乡土教育、农事体验、文化交流为一体的、颇具国际范儿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凡朴生活摄影 刘海韵这个端午,从南通组团前来成都进行“绿道”三日游的游客孙淼,“崇州桤木河湿地绿道—道明竹艺村—凡朴农场”、“锦城绿道—桂溪生态公园—白鹭湾湿地公园”、“明月村—大溪谷旅游度假区”这三条绿道线路排满了她的行程。
而她最大的感触,是“设计者的智慧”,将再造的景观挖掘和赋予更多内涵,打造成新的旅游名片,“这可不就是新的旅游消费增长点么!”根据官方数据,端午小长假三天成都共接待游客946.5万人次,其中就有一半“打卡”成都天府绿道。
“竹艺村”、“明月村”、“凡朴农场”、“锦城绿道”……这些刚刚在旅游领域诞生不久的名词,一时间让各地游客趋之若鹜,让人想到了上海的迪士尼刚刚开业时的盛况同样是刚刚兴建,同样引来游人大潮这正是绿道商业价值和经济潜力的最好证明。
如今,锦城绿道已对接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商家百余家,构建了锦城绿道商家企业资源库通过签订框架性合作协议、商业合作计划书等形式,锦城绿道锁定了多个业态的大量优质商家合作,涵盖文创、服务、配套设施运营、体育赛事等等领域。
▲2018年6月16日四川省成都市,市民在锦城湖边跑步摄影 王效从城市财政的“消耗品”,到城市经济的“聚宝盆”,成都用市场化的逻辑,赋予了绿道生命力从“天赋异禀”到深度挖掘此前,国内较为成功著名的城市绿道,包括武汉东湖绿道、珠三角绿道、杭州绿道等等。
在许多人看来,这需要“天赋”倚靠东湖西湖或珠江三角洲的风光美景,绿道建成之初已经“天赋异禀”,并非其他城市的先天条件所能及但这同时折射出国内绿道打造当中的另一处“内伤”,缺乏对“天赋”的挖掘美国绿道大多严格河岸海岸山脊线而建设,但与此同时,它们还需要为人们提供接近和体验历史文化遗产的路径,甚至直接将自然与文化统筹兼顾。
比如黑石河谷国家遗产廊道,它串联起早期定居点、社会变革、工业发展及衰退等13个城市发展主题,成为鲜明特色文化的光辉,在自然风光的融合下,似乎能起到1+1大于2的效果其实,绿道的打造,何尝不是给当地历史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扬一次极佳的机会?而文化的弘扬,又何尝不是绿道建设中的重要责任呢?。
▲空中俯瞰竹里摄影 王勤许多人是从一栋叫做竹里的建筑,开始知道成都竹艺村的从空中俯瞰,那建筑宛如一个精致的竹编大草帽,扣在林林绿荫之中从空中俯瞰竹艺村全貌,几乎见不到农家建筑的痕迹,只见得到绿树翠竹之间,精巧点缀其中的“竹篮”、“草帽”。
今年5月,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范例,竹艺村代表中国农村,走进了堪称国际展示当代艺术的最高展会——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走入村落,遵生小院、三径书院、闲来酒馆、青旅无间、竹编博物馆……这一系列根据原有农家院落改造而成的功能区,不仅清新文艺,且在建筑的包装设计上,处处运用了“竹”的细节。
竹篱、竹墙、竹灯、竹窗等等元素,让所到之处的建筑,各个都能与自然相融,与“竹艺”相融
▲竹艺村摄影 刘海韵其实,这个刚刚打造完成并开放仅两三个月的村落,曾经鲜少有人光顾严格来说,竹艺村并不是一个行政村,它指的是崇州市道明镇龙黄村九、十一、十三组所在区域,包括86户村民这里有许多村民家里传承了竹编手艺,但此前并不驰名。
但通过深刻挖掘与智慧打造,竹编文化造就了竹艺村
▲竹艺村摄影 刘海韵其实,竹艺村的成功背后,离不开其发展模式一庐艺术总监韩冷,当代艺术家刘伟福、巴金文学院签约作者马嘶、“竹里”的设计师袁烽,这些鼎鼎有名的人物都成为第一批入驻竹艺村的新村民他们所发挥的作用,其实就是“挖掘”,挖掘文化,挖掘创意,再融进自然里。
在成都天府绿道的建设中,神来之笔,要数“川西林盘”许多人将川西林盘定义为,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区农家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它是绿道的一部分,却又像绿道链条中点缀的一个个珠翠,给生态的长廊上,增添了人文的光彩。
除了竹艺村,成都还有近年来赫赫有名的明月村、战旗村、凡朴农场等等一众林盘村落,各自因地制宜,各自创新模式,各自成为了绿道网络之中,闪烁着不一样光辉的明珠。
▲2018年06月13日都江堰市柳街镇黄家大院摄影 王红强而住建部曾在解读《绿道规划设计导则》时还提到了绿道建设的另一重意义,绿道建设可与乡村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相结合,同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升乡村环境风貌。
绿道可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构建联系城乡的纽带,带动乡村旅游与经济发展,有利于创造就业与增加农民收入在这一点上,成都无疑给出了好的示范。END红星新闻记者丨王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