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生活资讯频道民生在线直播_苏州生活资讯频道民生在线直播节目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4-04-20
实际上,苏州台的成功值得所有地面电视频道学习。苏州台在节目编排上的资源意识、整体意识,是地面电视频道发掘有限的节目资源,占领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
传媒内参导读:苏州台组收视高峰期市场份额高达58.1%,达到绝对的垄断地位地面频道可以复制这个传奇吗?来源:有用才王道(略有删减)文/媒体1201、重要认知:电视不是不行了,而是从来就没有办好国内省级地面频道市场份额超过10个点只有7个,市级地面频道市场份额超过10个点是只有24个,所以,电视目前暴露的问题与新媒体的冲击,实际上关联度不大,硬要把责任往新媒体身上推,有些理由是站不住的。
传统电视作为被动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主动性,是两个不同路径,被动媒体一直以来吸引的或者说迎合的主要观众群是被动人群,这个人群符合收视数据调查的的支撑,60.3%的人是35岁以上的中老年观众,80.3%的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低收入人群,这个人群的基本轮廓也符合被动人群的特征。
而新兴媒体主要适应主动人群的需求,互动和参与成为新兴媒体迎合主动人群的主要工具电视从一开始也许是不分人群的,所以电视针对的人群是普适的,谈论的观众是模糊的,以观众的规模来变现其媒体价值一档电视节目收视做到5个点就觉得很满意了,就牛的像山一样。
实际上对一个巴掌大的县级台,5个点的收视,算个什么呢?按县级市市区人口10万的平均规模计算,理论推及人口也不过5000人,如果考虑开机率30%,实际上理论上有效收看节目的人口才1500人,这还不如一个中学教务处发的一个通知。
即使放在一个市级电视台,按照城市平均人口规模70万计算,5个点是收视,又是个什么东西呢?理论收视人口为35000人,算上开机率30%,有效收看人口为10500人还不如在朋友圈喊上一嗓子所以,电视目前的问题首先是自身出了问题,从来就没有办好,过去被高速发展掩盖起来的问题,现在遇到经济迟滞和广告结构变化,就全部暴露出来了。
对观众来说,媒体无所谓新旧,有用的就是需要的,新旧那是你媒体人的事情,这就像你打车,车子新旧对你来说不是重要的评估标准,安全和赶时间才是你优先考虑的要素2、苏州台垄断优势学得来吗
苏州台组收视高峰期份额分布情况苏州台组收视高峰期市场份额高达58.1%,达到绝对的垄断地位地面频道可以复制这个传奇吗?苏州新闻综合频道晚间节目,早期18:00点档播出的《天天山海经 》:是一档以苏州话为载体的平民新闻栏目,它不再是普通话新闻的简单翻译,而是真正从一个苏州老百姓的眼光出发,用平民的幽默来评说苏州自己的新闻,用平民的视角轻松解读厚重的苏州城市文化。
时长:29分钟,目的很明显就是为晚间节目打开收视之门,用意就在于吸引观众进入频道,后期改版成为《乐活六点档》,脱口秀生活娱乐资讯节目接着18:30播出的《苏州新闻》:这个各地大同小异,不同的只是苏州新闻收视率最近10年来一直稳居收视排行榜前列。
早期不转播央视新闻联播,苏州新闻以非常规思路把新闻版块延长到19:06,使得观众不至于被中央台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转移走,同时可以把聚集起来的观众人气顺延到19:10分播出《星空剧场》,在大多数频道都还在避让中央台新闻联播冲击的时候,苏州台抢先一步安排电视剧聚集了晚间大量的观众,后期由于转播央视新闻联播,苏州新闻从18:28到18:56,之后接4分钟本地天气预报。
接着在 21:00点档播出的《新闻夜班车》:关注民生、民情、民意,聚焦热点、重点、难点,追求人文情怀,凸现民生意识,以平民化的视角、个性化的语言解读新闻事件,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自己的夜班车”节目时长60分钟,形成又一个高峰,意图也相当明显——就是要承接其他频道分流的观众,聚集深夜时段的人气,确保22:00的《。
星光剧场》继续保持高的收视人口形成针对大众口味的频道特色,观众只要进来了就有兴趣看下去这个频道单频道份额高达16个点而在另一个主频道社会经济频道,早期晚间节目从18:30安排播出的是时长60分钟的《社会传真》开始,这是当地的一档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节目,11年如一日,牢牢定位于民生新闻,业已形成惊爆头条、政策资讯、社会新闻、新闻连续剧、大龙评谈、环球搜索等版块的1小时全新布局。
现在在《社会传真》之前,安排了一档《新闻一锅鲜》从17:48分开始导入观众到18:18,作为预热板块,《社会传真》提前至18:18分播出,这个编排很显然受到了湖北经视的影响这种安排目的十分明确:18:00-19:30这一时段,对地面电视频道所处的媒体环境而言,必须面对的是两个强势对手,一个是省级台一个是中央台,所有的收视数据都表明,这一时段是晚间收视的第一个高峰,要想把地面电视频道的份额做上去,就必须有一个强势的栏目,用来从竞争频道争取观众,分流了竞争频道的观众实际上就是增加了自己的份额。
而且传统的新闻和民生类新闻之间,谁更有亲和力大家都心知肚明
大众新闻聚集人气的作用非常明显,《社会传真》贡献的市场份额达到33.77%,改版延长时间后,该节目贡献高达35%以上到19:33播出时长8分钟的《谈天说地》 气象脱口秀,在时间上和中央台同步,每天为观众深入浅出解释当日天气,介绍丰富生动的气象知识、健康知识、奇闻逸事,关注明日天气情况,提醒明日生活注意要点。
节目以全新的角度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去演绎天气预报,用轻松快乐的心情“说”天气,风格清新自然至19:45播出电视剧,结构非常流畅在接近2个小时的电视剧之后,早期苏州台在21:30 播出时长30分钟的 〈〈法眼天下〉〉,改版后电视剧一直播出到10点接《施斌聊斋》。
并和随后播出时长30分钟的《时事夜总汇》,构成长达一个小时的大版块大容量节目,后来只保留施斌聊斋节目,砍掉了时事夜总会节目最近一次改版把生活资讯频道作为突破口,将原新闻频道的李刚评话,与之前的联播苏州和乐活苏州,之后的张鑫秀,娱乐秀等一起打造一个脱口秀形态节目主打的频道。
从苏州台的频道总体设计和空间分配,我们可以看出,苏州台 两个主频道节目编排和广告播出突出的是卡位意识,而且相互之间是错位竞争的,使得苏州台的观众在本系统的四个频道内封闭环流,从而确保垄断性的市场份额苏州台频道组在苏州市的晚间市场份额,高峰期稳定在50%以上。
无可争辩地达到市场主导地位实际上,苏州台的成功值得所有地面电视频道学习苏州台在节目编排上的资源意识、整体意识,是地面电视频道发掘有限的节目资源,占领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节目的编排对地面电视频道而言,既有共性的东西,又有个性化的东西。
在节目编排上的共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必须考虑频道的卡位意识,不能偏离频道的结构和特色,主频道的节目编排和辅频道的编排立足点和角度都要有差异;其次是必须考虑节目的自身定位,小众性的节目安排在窄播时间就更有竞争力,民生性的节目安排在大众时间收视率就有保障。
窄播时间和大众时间是依据观众的收视习惯相对来说的数据显示:在一个收视日的时间段里,早间、下午时段的收视率比较低,晚间6:30到22:00黄金时段中,收视率达到一天中的高峰值传统的收视黄金时间18:30—21:30是大众时间,窄播时间则是黄金时间以外的所有个性化时间,比如在城市市场,上午是老年时间,中午是次大众时间,下午(14:30—16:30)是女性时间,傍晚(16:30—18:30)是青少年时间,晚间(18:30——21:30)是大众时间,晚间(21:30—24:30)是青年时间。
依据这些调查,我们可以尽量把新闻、影视和娱乐节目等收视率高、观众面广的节目安排在大众黄金时间,并针对不同观众的作息习惯和收视爱好,充分开发非黄金时段同时,可以仔细研究竞争对手,当竞争对手较弱时,以强势节目争夺其收视观众,可以迅速达到目的;当竞争对手较强时,可以选择避免与它的直接冲突,播放性质完全不同的节目,争取另一种欣赏口味的观众;当然,地面电视频道可以通过一些民生类节目,进行对抗性编排,正面和竞争频道争取观众,只要节目具有竞争力,产生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
而且,可以利用好上下节目之间的带动关系,把需要隆重推出的节目、需要进行自我宣传的节目及最需要提高收视率的节目放在高收视率的节目后面或者两档强势节目中间播出这些常规编排手段对地面电视频道而言都有一定参考价值。
3、编排是竞争资源是生产力我们知道影响节目和频道收视效益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节目因素,节目的定位和节目的受众规模、节目的吸引力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观众的喜好二是竞争因素,同样的节目往往受到同时段其他节目的影响;而且不同时段其他更有看点的节目也会影响观众的分流。
第三是市场环境的影响,包括流行的因素、市场的导向、舆论的炒作、心理的预期第四是节目编排的因素,这涉及到节目所处的时段、节目所处播出周期的影响,而且季节性因素、节目安排的空间位置以及前后节目的关系等,也影响到节目的传播质量。
第五是受众认知的因素,包括观众对频道的满意度、对节目的认知度第六是受众习惯的因素,观众的生活节奏、生活习惯以及社会事件对观众的影响等这些因素都会对观众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就决定了节目的达到率和忠诚率地面电视频道节目编排最大的问题是对频道的时间资源、观众资源及媒体生存环境的认识不够,节目编排缺乏清晰的思路,只是满足于把时间填满,电视节目编排的空间、时间资源观不强,无法满足和适应某一时段观众的需求,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地面电视频道还没有最大限度地获得节目的最大收视率和传播效果最大化。
在这方面苏州台做得相当成功苏州台明确提出电视媒体广告卖的不是时间,更不是时段,卖的是节目资源和节目品质,卖的是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因此,广告经营离不开节目平台建设苏州广电总台一直致力于冲破传统的粗放式营销,向集约式营销过渡,提升经营质量,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
苏州台在地面电视频道率先强调“策略卡位,封闭环流”的节目应对措施,对电视频道布局进行优化将有限的人力、物力所打造出来的节目资源用活4、编排是节目有效传播的关键但是,对地面电视频道来说,最主要的还不是如何设计节目的问题,而是节目如何传播的问题。
所以相对来说,怎么播比播什么更重要因此节目的卡位意识,实际上面对的就是怎么扬长避短的问题,这比节目的本身怎么做还要重要地面电视频道难以把所有的节目都做到最好、最强,但是地面电视频道可以针对城市市场的变化,通过节目的调整及时填补市外频道组无法具体、细致、周到的不足。
在这一点上苏州台应该是做得很成功的以下是地面电视频道频道周期及其节目编排策略的对照:频道所处周期应对策略节目编排节目类型观众类型竞争环境培育期节目以大众化节目为主,小众化节目为辅观众构成比较宽没有明确的观众定位
节目形式竞争阶段依据竞争频道的节目设计竞争性编排成长期节目个性化差异化程度高针对性强观众构成比较完善观众满意度高节目内容竞争阶段竞争性编排和差异化编排结合成熟稳健期 节目具备自我创新能力较强核心竞争能力
拥有相当的市场号召力和观众忠诚度频道份额竞争阶段特色化编排集中性设置节目群老年期频道特色和节目形式老化观众流失竞争多元化编排没有特色和节目没有针对性从商业的角度分析,节目编排就是电视台产品营销的一种形式。
产品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节目编排自然也应该有各自的个性手段比如,观众定位和节目定位相对比较窄的节目,受众特征一般要求消费能力较高的群体,节目就得安排在针对性强的时段 对观众越了解节目就越有针对性,个性化就体现在对受众的了解上。
从城市电视媒体自身的处境看,市场留给我们的空间,就是要在城市市场上同时与央视频道组、省级频道组以及省级地面频道组争取份额,纯粹理想型的城市市场定位显然不符合地面电视频道生存的需求,因此只有采取竞争性的、补位式的编排战略才会出奇制胜。
地面电视频道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及时根据城市观众的反馈,最短时间调整节目的播出安排,与城市观众的收视需求保持同步,这是任何卫视频道组所无法做到的在频道布局方面,整合剧场资源,集中打造主力频道的黄金时段改变以往剧场战线过长、精力分散的格局。
这是保证城市电视台收视进一步提高,节目品质改善的基础电视剧的优化编排是电视台确保高收视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目前看来,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地面电视频道还必须依赖电视剧来争取频道的收视和扩大频道的创收尽管地面电视频道在投资电视剧上的资金相当有限,但是在城市的针对性上,地面电视频道可以做到让一个城市都一起喜怒哀乐的电视剧编排、炒作。
在现有的条件下,地面电视频道的竞争力百分之九十来源于节目的编排和推广,地面电视频道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资源的优势就会大打折扣 一般情况下,本地频道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5%--60%,本地的广告投放才会被本地频道垄断。
反之,本地频道如果没有做到足够强势,广告商可能在省级卫视和地面频道中加大本地广告投放量所以地面电视频道要借助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缘优势,提高城市频道组的收视竞争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城市电视机构,缺乏科学的内部架构,无论是总台制、频道制,还是频道中心制,都没有建立完整的与之相适应的评估考核机制,频道与频道之间缺乏宏观的调控,采取内耗性、对抗性的节目编排,它们的收视份额总和就很难达到掌控本地收视资源的程度。
由此看来,地面电视频道节目编排存在的最大问题,还不是节目能不能直接体现频道的差异化和频道的特征的问题,而是频道缺乏宏观调控、节目缺乏总体布局、甚至没有规划的问题节目的总体布局就是频道的整体安排,新闻频道要做什么、生活频道做什么、公共频道做什么、影视频道做什么得有一个整体的安排。
说简单一点,就是每个频道你准备拿什么来打天下这是战略问题,地面电视频道因为小所以就常常忽视战略上的考虑,一味强调“节目精品化、栏目个性化、频道特色化”是远远不够的,方向如果偏了,花的精力越大目标偏离的就越远。
因此节目编排要有针对性,这比频道之间的差异化更重要针对谁?当然,针对的不是地面电视频道内部,而是外部,所以首先要考虑外部有那些影响因素比如:我们以地面电视频道为例,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一是中央频道组,二是省级频道组,三是当地的平面媒体,四是户外媒体,五是网络媒体,六是正在做的移动电视媒体,这些外部因素我们在客观上是无法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节目编排的策略,改变地面电视频道被动的局面。
对地面电视频道来说,至关重要的是要对强势节目开发性利用在竞争对手的强势节目播出之前,安排一个更强势的、历时较长的节目抢在对方节目播出之前安排播出,先声夺人,及早把竞争频道组的观众注意力吸引过来,并将观众的收视兴趣努力保持在自己的频道组内部流动,比如许多地面电视频道在18:30就启动长达1个小时的民生类新闻节目,用意相当明显,就是针对这个时候省级台的新闻节目和此后中央台的新闻节目对收视市场构成的威胁。
这种开发性利用,就是要借助地面电视频道强势节目的长度,依赖地面电视频道节目的贴近性和独特性,和观众的高忠诚度,来留住观众,防止观众“溢流”,从而封锁其他台的节目其次是实现节目的无缝隙编排,两档节目之间不插播广告,让第一档节目无缝隙地过渡到下一档节目,以防止观众转台。
甚至在前档节目结束后,预先播放后档节目中的精彩片段,吸引并留住观众不少地面电视频道一天开机16个小时,广告就达到5个小时,广告品类的数量是上来了,但是收入并没有多少增长,广告时间增加了,观众也流失了,所以无缝编排的观念对地面电视频道就显得相当重要。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传媒内参研究组和今日头条-传媒内参欢迎添加微信15901183732与微主编交流探讨投稿请发送至邮箱wenjing-cmnc@qq.com
觉得不错,请随手转个发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评论,与小编和参友交流互动!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传媒内参TV+研究群,要实名(注明姓名、工作单位)才能加入欧~~
欢迎长按二维码订阅北京指尖族科技旗下品牌:传媒内参、传媒大眼、广电头条、影视深水,一网打尽传媒娱乐界。(点击放大识别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