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弗事件(欣弗事件的启示感受)难以置信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13
2023年7月12日,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颁奖仪式在京举行,10名“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获得者和20名提名奖获得者受到表彰。
2023年7月12日,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颁奖仪式在京举行,10名“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获得者和20名提名奖获得者受到表彰王旭、尹飞、吴洪淇、宋亚辉、宋华琳、周尚君、赵骏、胡健、谢增毅、雷磊等10人荣获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王青斌、叶姗、朱虎、杨华、吴元元、何挺、宋志红、陈璇、陈福勇、林喜芬、竺效、郑春燕、郑智航、屈文生、段文波、姚建龙、徐阳光、喻海松、廖诗评、翟国强等20人荣获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
本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中的雷磊教授、王旭教授和吴洪淇研究员均为中国政法大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且同为一个宿舍的室友,一时成为“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群体的一段佳话本期以姓氏笔画为序,推送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代表作(著述和论文)。
资料来源为中国法学会官网《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推荐候选人公示公告》
一、专著三部(均为独著)1.《宪法实施原理:解释与商谈》(代表性著作),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29万余字)2.《行政法解释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27万余字)3.《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2年版(11万余字)
二、列举三十篇法学类核心刊物论文(均为独著)1.《作为国家机构原则的民主集中制》,载《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8期(2.8万字,被引72次)2.《公民参与行政的风险及法律规制》,载《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2.5万字,被引49次)
3.《法治中国命题的理论逻辑及其展开》,载《中国法学》2016年第1期(2.2万字,被引83次)4.《宪法上的尊严理论及其体系化》,载《法学研究》2016年第1期(2.5万字,被引59次)5.《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宪法规制功能》,载《中国法学》2013年第6期(2.5万字,被引144次)
6.《劳动、政治承认与国家伦理:对我国宪法劳动权规范的阐释》,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3期(2.1万字,被引87次)7.《合宪性审查中“相抵触标准”之建构》,载《中国法学》2021年第6期(2.4万字,被引8次)
8.《依宪治国的中国逻辑》,载《中外法学》2021年第5期(2.1万字)9.《我国宪法实施中的商谈机制》,载《中外法学》2011年第3期(2.2万字)10.《中国宪法学中的法实证主义命题及理论反思》,载《清华法学》2020第6期(2.4万字)
11.《自由主义中立性原则的虚弱》,载《清华法学》2012年第3期(2.6万字)12.《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及其展开》,载《法学家》2023年第1期(1.4万字)13.《论国家在宪法上的风险预防义务》,载《法商研究》2019年第5期(2.2万字)
14.《大一统国家观的中国宪法学原理》,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年第6期(2.2万字)15.《权利、理性与对话的宪法》,载《政法论坛》2010年第1期(1万字)16.《重大传染病危机应对的行政组织法调控》,载《法学》2020年第3期(2.3万字)
17.《论套取高校科研经费治理的国家监察法适用》,载《法学杂志》2020年第7期(1.5万字)18.《制宪的二元模式及其秩序同构》,载《环球法律评论》2021年第6期(2万字)19.《宪法实施的商谈机制及其类型建构》,载《环球法律评论》2015年第6期(2.8万字)
20.《作为公共理性之展开的宪法实施》,载《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第6期(1万字)21.《法的规则有效性理论研究》,载《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3期(2万字)
23.《宪法商谈论》,载《人大法律评论》2015年第1辑(3万字)24.《中国国家法学的基本问题意识》,载《中国法律评论》2018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8年第8期转载(1万字)25.《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中的合宪性审查规则建构》,载《中国法律评论》2019年第6期(1.1万字)
26.《论价值权衡方法在行政法适用中的展开》,载《行政法学研究》2010年第3期(1.2万字)27.《行政裁判中的利益衡量与合宪性解释》,载《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1.5万字)28.《行政法解释学研究》,载《行政法论丛》第12卷(3万字)
29.《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学思考》,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8年第1期转载(1.8万字)30.《论行政法解释中的实用主义思维》,载《法律方法》第10卷2010年(2万字)
三、列举十篇其他核心期刊中英文论文(均为独著)1.《宪法凝聚共识》,载《求是》杂志,2014年第24期(0.5万字)2.Governance Logicand Basic Systemsofthe New“Food Safety Lawofthe People’s Republicof China”:Focuson Social Co-Governance,Journal of Resourcesand Ecology 2018(1)(CSCD,2万字)
3.《法治思想的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载《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1.8万字)4.《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几个基本关系》,载《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1.8万字)5.《论我国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载《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1.8万字)
6.《当前生态环境责任落实的新思路》,载《人民论坛》2020年第34期(1万字)7.《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载《暨南学报》(哲社版)2022年第12期(0.8万字)8.《建构中国自主的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载《求索》2022年第6期(1.3万字)
9.《“五四宪法”的中国道路及其历史影响》,载《浙江学刊》2014年第6期(1.5万)10.《中国法教义学的挑战及应对》,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1.8万)四、报刊重要文章(均为独著)1.《厚培法治中国的人才根基》,《人民日报》2017年5月8日
2.《让法学研究打上强起来的时代烙印》,《人民日报》2017年11月6日3.《党内法规彰显科学治理逻辑》,《人民日报》2021年9月24日4.《将改革活力纳入法律秩序》,《人民日报》2019年8月9日5.《让宪法尊严成国家荣光》,《人民日报》2014年10月31日
6.《城市治理需要法治大局观》,《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2日7.《以立法凝聚公意和权威》,《人民日报》2015年3月16日8.《完善国家安全领域的预防性法律制度》,《光明日报》2022年7月4日9.《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增强我国反间谍工作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光明日报》2021年11月10日
10.《完善反间谍安全防范法律制度是践行国家总体安全观的体现》,《光明日报》2021年4月28日
重要学术成果汇览一、主持的代表性课题1.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重点项目:《民法典》实施背景下中国特色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建构与完善研究,2022年立项,在研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身份欺诈的民法效果与法律对策研究,2019年结项
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代理法律制度研究,2013年结项4.财政部项目:中国国有资产法律体系构建相关问题研究,2022年结项5.自然资源部项目: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重大问题研究,2019年结项二、代表性论文(均为独著成果)
1.《体系化视角下的意定代理权来源》,《法学研究》2016年第6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7年第3期转载;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9);被引46次2.《侵权法为他人行为责任的归责基础》,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5期,被引96次。
3.《不动产登记行为的性质及其展开——兼论民法典编纂中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载《清华法学》2018年第2期,被引52次4.《以法治手段优化营商环境》,《人民日报》2020年10月30日第9版三、代表性著作
1.《物权法·用益物权》,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38万字,获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优秀青年成果奖(2006)四、其他重要核心期刊论文(均为独著成果)1.《民法典编纂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载《中国人大》2020年第9期
2.《物尽其用:民法典物权编解析》,载《人民论坛》2020年第18期3.《论债权让与中债权移转的依据》,载《法学家》2015年第4期;获中国法学会第四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提名奖(2016),被引77次4.《论我国民法典中代理制度的类型与体系地位》,《法学杂志》2015年第9期;获中国法学会第十一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三等奖(2016)
5.《论隐名代理的构成与效力》,载《法律科学》2011年第3期6.《代理:体系整合与概念梳理》,《法学家》2011年第2期7.《时代需求与物权法之回应——兼论我国本土化用益物权体系之建构》,载《法学家》2006年第4期
8.《论义务帮工责任的独立地位》,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3期9.《合同成立与生效区分的再探讨》,载《法学家》2003年第3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03年第10期全文转载,被引64次
五、其他重要文章(均为独著成果)1.《在法治轨道上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是应财政部邀请撰写的解读文章,2021年3月18日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一并发布于司法部官网首页显著位置,后刊于《国有资产管理》2021年第4期
2.《明晰法律责任规范登记行为》,是应国务院法制办、国土资源部邀请撰写的解读文章,2014年12月22日与《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一并发表于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显著位置,后刊于《中国不动产》2015年第5期3.《民法典:为信息时代立法》,载《光明日报》2020-6-20
4.《合同编的体系和谐与规则优化》,《人民法院报》2020-6-115.《民法典合同编注重规则细化回应现实需要》,《民主与法制时报》2020-6-66.《从合同监督到对合同违法行为的监督处理》,《法制日报》2020-5-7
7.《房地产税立法应妥善处理热点问题》,《法制日报》2018-4-178.《从细节入手推进依法行政》,《中国国土资源报》2016-4-149.《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不宜收费、而应征税》,《检察日报》2016-04-27
10.《政府调处土地争议,“能力有限”未必是虚言》,《检察日报》2014-7-30六、合著专著、教材二十余部1.《中国民法典释评》(十卷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2.《民法学精论》(上中下),中国检察出版社2022年版
3.《中国民法典评注》(十二卷本),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版4.《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理解与适用》,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2017年第二版5.《民法总则详解》(上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版
6.《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与立法理由》(五卷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7.《人身损害赔偿疑难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8.《OutlinesofCivilLawofPRC》(时任司法部长主编),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9.《中国物权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10.《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主要法律问题研究》,当代世界出版社2010年版11.《民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2015年第二版
重要学术成果汇览一、代表性著作1.《转型的逻辑:证据法的运行环境与内部结构》,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字数25万字;知网被引用数55次2.《证据法的理论面孔》,独著,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21.5万字;知网被引用数33次
二、代表性论文1.《刑事证据审查的基本制度结构》,独撰,《中国法学》(CSSCI)2017年第6期,2.3万字;知网被引用数80次2.《证据法系统化的法理阐释》,独撰,《法学研究》(CSSCI)2019年第5期,2.1万字;知网被引用数32次
3.《司法改革与法律职业激励环境的变化》,独撰,《中国法学》(CSSCI)2019年第4期,2.1万字;知网被引用数28次4.《刑事诉讼专门性证据的扩张与规制》,独撰,《法学研究》(CSSCI)2022年第4期,2.2万字;知网被引用数2次
三、其他著作与论文1.《法律职业的危机与改革》,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26.5万字2.《刑事证据制度变革的基本逻辑》,独撰,《中外法学》(CSSCI)2018年第1期,2.4万字3.《律师职业伦理的评价样态与规制路径》,独撰,《政法论坛》(CSSCI)2018年第2期,1.7万字
4.《模糊的权利:新‘刑诉法解释’中讯问录音录像定位反思》,独撰,《法学》(CSSCI)2021年第12期,1.8万字5.《非法言词证据的解释:利益格局与语词之争》,独撰,《法学家》(CSSCI),2016年第3期,2万字
6.《刑事证据制度的体系化塑造及其隐忧》,独撰,《当代法学》(CSSCI),2021年第5期7.《印证的功能扩张与理论解析》,独撰,《当代法学》(CSSCI)2018年第3期8.《证据法的理性传统与理论维度》,独撰,《法学评论》(CSSCI)2016年第5期,1.8万字
9.《证据排除抑或证据把关: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的实证研究》,独撰,《法制与社会发展》(CSSCI)2016年第5期,2万字10.《边沁、威格摩尔与英美证据法的知识传统》,《比较法研究》(CSSCI),2009年第5期,1.5万字
11.《城邦如何构建:变迁中国的法律职业解说》,《政法论坛》(CSSCI)2008年第6期,1.4万字12.《美国律师职业危机:制度变迁与理论解说》,独撰,《环球法律评论》(CSSCI)2010年第1期,1.8万字
13.《阐释与理论:英美证据法研究传统的二元格局》,独撰,《华东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11年第1期,1.6万字
重要学术成果汇览一、学术专著(均为独著)1.《超越公私二分:风险领域的公私法合作理论》,商务印书馆2022,28万字2.《虚假广告的法律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29万字3.《社会性规制的路径选择》,法律出版社2017,30万字
二、法学核心期刊论文(CLSCI)(均为独著)1.《营利概念与中国法人法的体系效应》,《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被引15次)2.《风险控制的部门法思路及其超越》,《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被引89次)
3.《追求裁判的社会效果:1983-2012》,《法学研究》2017年第5期(被引58次)4.《环境管制标准在侵权法上的效力解释》,《法学研究》2013年第3期(被引99次)5.《社会基础变迁与部门法分立格局的现代发展》,《法学家》2021年第1期(被引31次)
6.《网络干扰行为的竞争法规制》,《法商研究》2017年第4期(被引155次)7.《回应商业模式创新的市场规制理论》,《环球法律评论》2022年第4期8.《风险立法的公私法融合与体系化构造》,《法商研究》2021年第3期
9.《食品安全标准的私法效力及其矫正》,《清华法学》2017年第2期10.《文化产品致害的归责基础与制度构造》,《法律科学》2015年第6期11.《新生权利的经济解释与法律配置》,《现代法学》2017年第1期
12.《网络市场规制的三种模式及其适用原理》,《法学》2018年第10期13.《广告代言的法律解释论》,《法学》2016年第9期14.《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模式研究》,《比较法研究》2019年第2期15.《经济政策对法院裁判思路的影响》,《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5期
16.《竞价排名服务中网络关键词审查义务研究》,《法学家》2013年第4期17.《市场规制中的执法权冲突及其解决路径》,《法律科学》2012年第4期18.《论公共规制中的路径选择》,《法商研究》2012年第3期
19.《广告管制规范在契约法上的效力》,《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20.《新权利的生成》,《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3期21.《公共政策如何进入裁判过程》,《法商研究》2009年第6期22.《广告荐证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司法认定》,《现代法学》2009年第5期
重要学术成果汇览一、学术著作1.宋华琳:《药品行政法专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版(独著,专著,334千字,被引20次)(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奖、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成果奖、方德法治奖等)(被引65次)。
2.[英]约翰·科根、基思·赛雷特、A.M.维安著:《公共卫生法:伦理、治理与规制》,宋华琳、李芹、李鸻等译,译林出版社2021年版(第一译者,翻译2.1万字,共28万字,校对全书)(被引3次)3.[英]罗伯特·鲍德温、马丁·凯夫、马丁·洛奇主编:《牛津规制手册》,宋华琳、李鸻、安永康、卢超译,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12月版。
(第一译者,翻译32万字,共72万字,校对全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成果)(被引289次)4.[美]杰里·L.马肖(JerryL.Mashaw)著:《被遗忘的美国行政法百年史(1787-1887)》,宋华琳、张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版。
(第一译者,翻译28万字,共45万字)(被引28次)5.[美]格里高利·西达克、丹尼尔·F.史普博著:《美国公用事业的竞争转型:放松管制与管制契约》,宋华琳、李鸻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版(全书53.1万字,第一译者,翻译15万字,校对全书)(被引23次)。
6.[美]史蒂芬·布雷耶著:《打破恶性循环:政府如何有效规制风险》,宋华琳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7月版(全书10.3万字,独译)(被引121次)7.[美]史蒂芬·布雷耶著:《规制及其改革》,李洪雷、宋华琳、苏苗罕、钟瑞华译,宋华琳统校。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2022年1月重排印刷(全书共52万字,翻译12万字并负责全书统校)(被引211次)8.[美]小约翰·威特著:《宗教与美国宪法治理经验》,宋华琳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1月版。
(全书30万字,独译)(被引20次)9.[美]凯斯·桑斯坦著:《偏颇的宪法》,宋华琳、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一译者,翻译22万字,共37.8万字)(被引89次)10.《规制研究》第1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主编)。
11.《规制研究》第2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主编)二、论文12.《论行政规则对司法的规范效应——以技术标准为中心的初步研究》,《中国法学》2006年第6期(独著,20000字,被引137次)。
13.《政府规制改革的成因与动力——以晚近中国药品安全规制为中心的观察》,《管理世界》2008年第8期(独著,20000字,被引72次)14.《美国行政法中的独立规制机构》,《清华法学》2010年第6期。
(独著,22000字,被引62次)15.《论政府规制与侵权法的交错——以药品规制为例证》,《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2期(独著,15000字,被引70次)16.《政府规制中的合作治理》,《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8期(独著,11000字,被引272次)
17.《作为宪法具体化的行政法》,《中外法学》2003年第5期(独著,15000字,被引26次)18.《基层行政执法裁量权研究》,《清华法学》2009年第3期(独著,13000字,被引74次)19.《公用事业特许与政府规制——中国水务民营化实践的初步观察》,《政法论坛》2006年第1期。
(独著,11400字,被引108次)20.《功能主义视角下的行政裁量基准》,《法学评论》2016年第3期(独著,7000字,被引25次)21.《现代行政法学的建构与政府规制研究的兴起》,《法律科学》2005年第5期。
(第二作者,8000字,被引178次)22.《药品不良反应与政府监管制度改革——从安徽欣弗事件引发的思考》,载《法学》2006年第9期(独著,9000字,被引89次)23.《自由、知情权和公共话语——透明化在公共生活中的意义》,《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秋季号(独译,16000字,被引614次)
24.《美国的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制度》,《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独著,14000字,被引55次)25.《良法善治民尊囯范——“公法中的法理”暨第四届“法理研究行动计划”学术研讨会述评》,《法制与社会发展》(CSSCI期刊)2019年第1期。
(第二作者,撰写行政法部分,27000字,被引7次)26.《关注真实世界的行政法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4期(独著,7000字,被引13次)27.《美国宪法上的福利权论争——学理与实践》,《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3期(第二作者,11000字,被引40次)
28.《电子政务背景下行政许可程序的革新》,《当代法学》2020年第1期(独著,14000字,被引29次)29.《部门行政法研究与行政法总论的改革——以药品行政领域为例证》,《当代法学》2010年第2期(独著,13000字,被引56次)
30.《制度能力与司法节制——论对技术标准的司法审查》,《当代法学》2008年第1期(独著,10000字,被引73次)31.《禁入的法律性质及设定之道》,《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独著,18000字,被引35次)。
32.《国务院在行政规制中的作用——以药品安全为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独著,17000字,被引28次)33.《国家建构与美国行政法的史前史》,《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独著,18000字,被引21次)。
34.《恩斯特·弗罗因德与美国早期行政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独著,17000字,被引10次)35.《营业自由及其限制——以药店限制距离事件为楔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独著,10000字,被引41次)
36.《英国的行政裁判所制度》,《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独著,13800字,被引127次)37.《中国政府数据开放法制的发展与建构》,《行政法学研究》2018年第2期(独著,12500字,被引118次)
38.《跨国公司如何影响中国行政规制政策》,《行政法学研究》2016年第1期(独著,12000字,被引9次)39.《中国药品审评法律制度的行政法改革》,《行政法学研究》2014年第3期(独著,14000字,被引18次)。
40.《英国行政决定说明理由研究》,《行政法学研究》2010年第2期(独著,12000字,被引61次)41.《论技术标准的法律性质——从行政法规范体系角度的定位》,《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独著,11000字,被引166次)
42.《美国广播管制中的公共利益标准》,《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独著,14000字,被引40次)43.《全球规制与我国政府规制制度的改革》,《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第4期(独著,8600字,被引25次)。
44.《转型时期中国行政程序立法的几点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9期(独著,9000字,被引15次)45.《中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法律制度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独著,10000字,被引28次)。
46.《铁路事故调查法律制度的建构及反思》,《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独著,6000字,被引4次)47.《行政许可审查基准理论初探》,《浙江学刊》2010年第5期(独著,12000字,被引25次)
48.《规则制定中的多元角色——以技术标准领域为中心的研讨》,《浙江学刊》2007年第3期(独著,11000字,被引49次)49.《中国的美国行政法研究》,《浙江学刊》2005年第6期(独著,13000字,被引19次)。
50.《行政法学视角下的认证制度及其改革——以药品GMP认证为例》,《浙江学刊》2018年第1期(独著,15600字,被引17次)51.《当代中国技术标准法律制度的确立与演进》,《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独著,11000字,被引29次)
52.《风险规制与行政法学原理的转型》,《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独著,8000字,被引115次)53.《中国食品安全标准法律制度研究》,《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第2期(独著,21000字,被引112次)。
54.《街道办事处在社会救助行政中的职权及其法治化》,《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合著,第一作者,20000字,被引8次)55.《中国行政法学总论的体系化及其改革》,《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独著,16000字,被引12次)
56.《中国行政法学分论研究:体系、课题与立场》,《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独著,16400字,被引5次)57.《权利保障视角下的基本医疗卫生立法》,《求是学刊》2020年第1期(独著,6700字,被引18次)
58.《行政调查程序的法治建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3期(独著,13800字,被引32次)59.《行政协议识别标准的再探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第一作者,15000字,被引10次)
重要学术成果汇览一、个人专著1.《法学观念史论稿》(独著),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26万字2.《自由主义之后的自由》(独著),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20万字二、论文3.《地方政府的价值治理及其制度效能》,《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
截至2023年1月31日,被引次数23次4.《地方法治竞争范式及其制度约束》,《中国法学》2017年第3期截至2023年1月31日,被引次数83次5.《地方法治试验的动力机制与制度前景》,《中国法学》2014年第2期。
截至2023年1月31日,被引次数123次6.《党管政法:党与政法关系的演进》,《法学研究》2017年第1期截至2023年1月31日,被引次数86次7.《中国立法体制的组织生成与制度逻辑》,《学术月刊》2020年第11期。
截至2023年1月31日,被引次数14次
重要学术成果汇览一、代表性论文与专著1.《全球治理视野下的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独著,约21000字,被引用195次(引用该成果的学者包括黄进、肖永平、石静霞、刘敬东、何志鹏、蔡从燕等国内知名学者,引用成果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等国内顶尖法学学术期刊上,并被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15年第3期)
2.《国际法的守正与创新——以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规范需求为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独著,约28000字,被引用28次3.Developed Countries’ Cap-and-Trade Border Measures: China’s Possible Reactions,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ume 12, Number 4(2013),独著,约15030字
4.Human Rights Accounta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A Potential Response from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Journal of East Asia and International Law, Volume 8, Number 1(2015),独著,约11200字
5.《变革中的国际经济法——中国的角色、态度和路径选择》,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独著,约261000字二、重要中文论文与专著1.《补偿博弈与第三方评估》,《法学研究》2012年第3期,第一作者,约17000字,被引用32次
2.《“皇冠上明珠”的黯然失色——WTO争端解决机制利用率减少的原因探究》,《中外法学》2013年第6期,独著,约10840字,被引用33次3.《中国法律实证研究的回归与超越》,《政法论坛》2013年第2期,独著,约17400字,被引用48次
4.《国际法视角下新型大国关系的法律框架》,《法学》2015年第8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2016年第2期,独著,约17000字,被引用13次5.《国际投资仲裁中“投资”定义的张力和影响》,《现代法学》2014年第3期,独著,约19100字,被引用104次
6.《“一带一路”数字经济的发展图景与法治路径》,《中国法律评论》2021年第2期,独著,约17400字,被引用12次7.《体用兼具: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性释义》,《清华法学》2018年第1期,独著,约13800字,被引用13次
8.《气候变化治理技术方案之中国路径》,《现代法学》2013年第3期,第一作者,约13900字,被引12次9.《动物福利政策在WTO规则下的拓展空间——经济、环境、文化间的冲突和协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2016年第1期,第一作者,约22000字,被引10次
10.《国际投资仲裁透明度改革及我国的应对》,《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第一作者,约14000字,被引75次11.《跨境电子商务建设视角下个人信息跨境流动的隐私权保护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第一作者,约19000字,被引用35次
12.《人工智能对国际法的挑战及其应对》,《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2020年第12期,第一作者,约19000字,被引7次13.《“一揽子交易”为何难以达成“最佳共识”——多边国际造法的实践难题》,《探索与争鸣》2022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2022年第11期,第一作者,约17700字
14.《变革中的国际经贸规则与跨境电商立法的良性互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第一作者,约18200字,被引16次15.《最高人民法院与条约司法适用机制的完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一作者,约25200字,被引12次
16.《管辖权扩张的启示——兼论渐进主义视域下的中国路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一作者,约21900字,被引45次17.《国际法律斗争的攻防策略与法治破局:以国内法为视角》,《太平洋学报》2022年第7期,第一作者,约20000字,被引1次
18.《WTO法治和中国法治的砥砺与互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一作者,约23000字,被引9次19.《国际法中的国家博弈:小国挑战大国的视角》,《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第一作者,约20457字,被引4次
20.《论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中的角色与作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一作者,约14300字,被引46次21.《国际法中“权威学说”功能的流变与当下意义》,《太平洋学报》2020年第7期,第一作者,约16000字,被引2次
22.《国际法视角下的中国伙伴关系战略:内涵、指向与路径》,《东南学术》2022年第4期,第一作者,约13153字23.《论双边投资条约中最惠国待遇条款扩张适用于程序性事项》,《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独著,约8500字,被引27次。
24.《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自利性并购的隧道阻遏研究》,《现代法学》2012年第4期,第一作者,约24300字,被引48次25.《行为法经济学在中国的挑战与机遇》,《浙江学刊》2011年第5期,独著,约11000字,被引16次
26.《董事勤勉义务研究:从域外理论到中国实践——以行为法经济学为视角》,《浙江学刊》2013年第2期,独著,约13700字,被引45次27.《论全球治理中的G20软法治理》,《浙江学刊》2018年第5期,第一作者,约11100字,被引3次
28.《“数字丝绸之路”国际规则体系逻辑架构——以实体化“一带一路”实践为鉴》,《商业经济与管理》2022年第7期,第一作者,约22000字29.《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规则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基于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互动的视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第一作者,约20000字,被引13次
30.《变量与量度——国际合作达致的因素解构》,《浙江学刊》2015年第2期,第一作者,约10000字,被引3次31.《亚投行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定位、澄清和协调》,《太平洋学报》2017年第5期,第一作者,约17800字,被引21次
32.《蒙眼的朱斯提提亚:评》,《学海》2013年第6期,第一作者,约9082字,被引1次33.《禁止儿童乞讨的法经济学分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1期,第一作者,约15000字,被引5次
34.《国际民商事协议管辖制度理论的源与流》,《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第二作者,约15200字,被引21次35.《国际法体系的不平衡特征分析》,《理论探索》,2016年第6期,第二作者,约15500字,被引3次
36.《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法功能的时代要义》,《武大国际法评论》2022年第4期,第一作者,约21500字37.《新时代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形态——以统筹与协调思维的法治运用为视角》,《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1期,第一作者,约29000字
38.《数字法学论:原则、路径与架构》,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年,主编,约470000字三、媒体刊载文章1.《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的互动及启示》,《光明日报》2015年5月13日第14版,独著,约2342字
2.《学科交叉视角下的国际法研究》,《光明日报》2016年7月9日第11版,独著,约3377字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法治变革》,《光明日报》2019年5月10日第11版,独著,约2184字4《法律花园与法律实验室——哈佛法学院图书馆印象》,《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9月23日,独著,约1563字
5.《互联网法院的成效分析》,《人民法院报》2020年10月25日第2版,独著,约2247字6.《系统思维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中的应用》,《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月13日,独著,约2881字
总体而言,候选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当前国际法的最新发展与中国国内法治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协调进步,研究内容与国家战略决策有密切联系,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同时,候选人所从事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学术、实务和政策参考价值,已获得多项省部级荣誉和奖项。
注:本节知网被引次数统计截至2023年1月30日
一、独著1.《地区平等问题研究: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视角》,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30万字(法律出版社首届青年学术资助项目,中国法学会第九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一等奖)2.《常识的力量:香港法政观察》,新华出版社2018年版,25万字
3.《法治的底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25万字二、合著1.《中国国家治理:机构、机理和逻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3年版(即出,与王振民教授等合著)2.《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即出,与王振民教授合著)
3.《人民至上》,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4.《经国之本》,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沈春耀、许安标主编,“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国家出版基金2022年专项主题出版项目)
5.《大智立法》,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沈春耀、许安标主编,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2020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项目)6.《我国改革开放40年立法成就概述》,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国家社科基金2019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7.《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课题)8.《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9.《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编》,中国民主法制社,2013年版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读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版11.《人大代表行权履职读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年版12.《国家对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三、部分学术文章(核心期刊2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10余篇;中国知网文献总被引数超500次,篇均被引数超15次)
(二)有关宪法及宪法相关法的论文1.《死刑起源探究》,载《政法论丛》2003年第2期(被引15次)2.《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化的执政党》,载《南都学坛》2004年第1期(《中国法学文档》2005年全文转载)
3.《从齐明案看人大代表的职务权利保障》,载《法学》2005年第7期(被引15次)4.《村民自治中“贿选”的法律规制和综合治理》,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5年第12期全文转载(被引25次)5.《衰亡还是重生:英国大法官的历史演进》,载《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制史学》2006年第4期、《中国法学文档》2006年全文转载)(被引16次)
6.《公务员如何不服从上级命令—公务员法中相关条款评析》,人大复印资料《宪法、行政法》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被引12次)7.《遏制“贿选”:法律规制和社会治理》,载《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被引44次)
8.《论村民自治中罢免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行政法》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被引32次)9.《村民自治中罢免制度的立法完善》,载《法治论坛》2007年第1期(被引12次)
10.《2010-2011:中国宪法与法治政府》(中英文),载《中国法律》2011年第4期11.《我国选举权平等的实现路径及其完善建议》,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被引10次)12.《尊宪守宪,行宪护宪:纪念现行宪法三十周年》(中英文),载《中国法律》2012年第6期(与王振民教授合作)
13.《宪法平等权对立法者的拘束力及其实现方式》,载《南都论坛》2012年第2期14.《试论国家结构形式对地区平等的影响:单一制国家与联邦制国家的比较》,载《学术评论》2015年第4期(被引10次)15.《如何看待“两高”的反对票》,载《人大研究》2016年第5期
(三)有关立法制度和立法工作的论文1.《立法听证热的“冷思考”》,载《上海法学研究》2005年第6期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听证制度?》,载《中国人大》2007年第3期(与郑辉合作)3.《美国法律规范的成本与效益评估简介》,载《中国人大》2010年第10期
4.《在新起点上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载《求是》2011年第6期(被引10次)5.《巴西、阿根廷的立法制度》,载《人大研究》2016年第1期6.《考察德国、捷克立法工作的几点启发》,载《人大研究》2017年第3期
7.《红色文化的立法保护亟待加强》,载《人大研究》2018年第9期8.《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开篇布局概述》,载《人大研究》2018年第10期9.《澳大利亚环保立法的情况和启示》,载《人大研究》2019年第5期
10.《基层立法联系点要融入和助力人大工作——以昆山为例》,载《人大研究》2022年第4期(四)有关破产法、反垄断法等的论文1.《破产立法二十年:回顾与展望》,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被引16次)
2.《德国破产法历史发展、现实状况和制度创新》,《德国研究》2005年第4期(被引45次)3.《企业破产法:完善市场经济立法的坐标》,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第6卷第2期4.《关于破产法的若干思考》,载《破产法论坛》(第一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个人破产制度》,载《经济与法律》(香港)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海外法学》2009年第1期转载)6.《论内地与香港跨境破产的法律冲突及协调机制》,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第1期7.《论个人破产法律制度》,载《经济与法律》(香港)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海外法学》2009年第1期转载)
8.《内地与香港跨境破产中的法律问题》(中英文),载《中国法律》2009年第4期9.《反垄断立法的回顾与展望》,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被引11次)10.《欧盟反垄断法执法经验综述》,载《中国并购法报告》(2007年卷)
11.《韩国限制企业结合制度综述》,载《中国并购法报告》(2007年卷)12.《澳大利亚反垄断法律制度综述》,载《中国并购法报告》(2007年卷)13.《反垄断法经营者集中的立法解读》,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第1期14.《反垄断法尚待亮剑》,载《中国改革》2008年第9期
15.《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全为本》,载《经济与法律》(香港)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海外法学》2008年第10期转载)四、部分重要报纸文章(总被引数超500次)1.《统一卫生立法刻不容缓》,《法治日报》2005年9月12日评论版
2.《手机实名制:争论背后的思考》,《解放日报》2005年12月15日视点3.《积极赋予民众安全感更多内涵》,《法治日报》2006年1月16日法治时评4.《应急预案是政府行政能力的“试金石”》,《法治日报》2006年1月25日法治时评
5.《法治框架内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改革》,《法治日报》2006年3月20日法治时评6.《整治行人违章:文明法治既是目标也是轨道》,《解放日报》2006年5月16日观点版7.《区域立法协调的法治示范意义》,《法治日报》2006年7月20日特约评论员文章
8.《电脑量刑与法官的理性局限》,《法治日报》2006年8月4日评论版法意专栏9.《企业破产法: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解放日报》2006年9月2日观点版10.《信访必须也只能在法治框架内进行》《法治日报》2006年9月19日特约评论员文章
11.《正视立法中的利益博弈》,《人民法院报》2006年9月26日12.《创新利益协调的“东方经验”》,《解放日报》2006年10月17日观点版13.《让我们从开会开始》,《解放日报》2007年4月21日观点版
14.《把民情民意民声带上“两会”》,《法治日报》2007年3月1日评论版15.《代表议案“入法”的标本价值》,《解放日报》2007年7月10日观点版16.《反垄断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之法律利器》,《法治日报》2007年8月30日评论版
17.《城乡选举权平等:渐进的过程,必然的方向》,《解放日报》2007年10月23日观点版18.《法律是最底线的道德道德是高标准的法律》,《法治日报》2007年9月21日评论版19.《劳动合同法绝非是“吃力不讨好”的法律》,《法治日报》2008年1月24日评论版
20.《促进好心善报需要法治保障》,《法治日报》2010年3月10日评论版五、部分译作1.《当代外国破产法》(美国破产法部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2.《美国行政立法的成本与效益评估简介》《英国立法和规制改革法案》《英国立法后评估制度简介》等,载《国外公众参与立法参阅资料》
重要学术成果汇览一、个人专著(5部,前2部为代表性专著)1.《劳动合同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24.7万字2.《Labor Lawin China:Progressand Challenges(中国劳动法的进步与挑战)》(英文),Springer(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2015年版,151页
3.《劳动法的改革与完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30.1万字4.《劳动法的比较与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21.3万字5.《公司制证券交易所的利益冲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22.9万字
二、中文权威、核心期刊论文(共60篇,被引用次数统计截至2023年2月)(一)在权威期刊(“三大刊”)发表的论文(10篇)及其他代表性论文(前5篇为代表性论文)1.《我国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被引次数257)2.《民法典编纂与雇佣(劳动)合同规则》,《中国法学》2016年第4期(被引次数115)3.《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劳动合同法的修改》,《法学研究》2017年第2期(被引次数169)4.《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6期。
(被引次数362)5.《互联网平台用工劳动关系认定》,《中外法学》2018年第6期(被引次数309)6.《董事会委员会与公司治理》,《法学研究》2005年第5期(被引次数139)7.《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理念、制度与挑战》,《法学研究》2008年第5期。
(被引次数54)8.《劳动法与小企业的优惠待遇》,《法学研究》2010年第2期(被引次数59)9.《劳动法上经济补偿的适用范围及其性质》,《中国法学》2011年第4期(被引次数91)10.《职代会的定位与功能重塑》,《法学研究》2013年第3期。
(被引次数33)11.《劳动者社交媒体言论自由及其限制》,《法学研究》2020年第4期(被引次数17)12.《远程工作的立法理念与制度建构》,《中国法学》2021年第1期(被引次数28)(二)社会法类核心期刊论文(35篇)。
13.《社会法的概念、本质和定位:域外经验与本土资源》,《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5期(被引次数74)14.《社会法学在中国:任重而道远》(合著,第一作者),《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5期(被引次数22)。
15.《对〈劳动合同法〉若干不足的反思》,《法学杂志》2007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4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8年第2期全文转载(被引次数167)16.《美英就业歧视构成要件比较研究:兼论反就业歧视法发展趋势及我国立法选择》,《中外法学》2008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
(被引次数102)17.《英国反就业歧视法与我国立法之完善》,《法学杂志》2008年第5期(被引次数89)18.《“工作过程”与美国工伤认定:兼评我国工伤认定的不足与完善》,《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
(被引次数144)19.《英国的最低工资制度:经验与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6期(被引次数19)20.《劳动关系的内涵及雇员和雇主身份之认定》,《比较法研究》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
(被引次数275)21.《社会保险立法值得关注的三个问题》,《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被引次数13)22.《雇主不当解雇雇员的赔偿责任》,《法律科学》2010年第3期(被引次数77)23.《劳动行政机关责令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责任研究》,《当代法学》2010年第3期。
(被引次数27)24.《公共租赁住房法律问题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第2期(被引次数44)25.《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关系的再认识:基于实体和程序的双重视角》,《法商研究》2011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9期转载。
(被引次数48)26.《德国妇女劳动权保护的立法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第4期(被引次数11)27.《超越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规则:家政工保护的立法理念与制度建构》,《清华法学》2012年第6期。
(被引次数52)28.《退休年龄与劳动法的适用:兼论“退休”的法律意义》,《比较法研究》2013年第3期(被引次数112)29.《中国社会救助制度:问题、趋势与立法完善》,《社会科学》2014年第12期。
(被引次数104)30.《劳务派遣规制失灵的原因与出路》,《环球法律评论》201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5年第5期全文转载(被引次数93)31.《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现状及其完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年第2期。
(被引次数21)32.《用人单位惩戒权的法理基础与法律规制》,《比较法研究》201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6年第5期全文转载(被引次数124)33.《就业平等权受害人的实体法律救济》,《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7期。
(被引次数22)34.《公司高管的劳动者身份判定与法律规则》,《法学》2016年第7期(被引次数94)35.《用工成本视角下的劳动合同法修改》,《法学》2017年第11期(被引次数34)36.《我国劳动者辞职权的法理与制度构建》,《法学评论》2018年第4期。
(被引次数34)37.《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价值及其规制路径:以〈劳动合同法〉第14条为中心》,《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4期(被引次数33)38.《二孩政策与社会法及其制度的完善》,《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被引次数11)39.《民法典引入雇佣合同的必要性及其规则建构》,《当代法学》2019年第6期(被引次数42)40.《劳动者因疫情无法正常劳动的工资支付分担机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0年第3期。
(被引次数20)41.《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价值、基本原则及立法路径》《比较法研究》2021年第3期(被引次数35)42.《职场个人信息处理的规制重点:基于劳动关系的不同阶段》《法学》2021年第10期。
(被引次数19)43.《平台用工劳动权益保护的立法进路》,《中外法学》2022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2期转载(被引次数36)44.《电子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则建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
45.《离线权的法律属性与规则建构》,《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11期46.《劳动法典的体例结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北方法学》2022年第6期(三)经济法、民商法类等的核心期刊论文(13篇)47.《经济法和行政法的角色分工和互动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1年第12期全文转载。
(被引次数19)48.《一部颇具经济法理念的产品质量法:兼评我国〈产品质量法〉的修改》(合著,第二作者),《法学家》200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2年第2期全文转载(被引次数26)。
49.《论经济法的基本价值》,《浙江学刊》2001年第5期(被引次数11)50.《德国〈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及其新启示》,《当代法学》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2年第7期全文转载。
(被引次数39)51.《诚实信用原则与合同义务的扩张》,《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被引次数15)52.《宏观调控法基本原则新论》,《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被引次数25)53.《论经济法的社会性》,《江海学刊》200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
(被引次数7)54.《公司CEO的法律地位》,《法学家》2004年第5期(被引次数6)55.《物业管理合同的当事人》,《法学杂志》2005年第3期(被引次数37)56.《论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在经济法中的地位》(合著,第二作者),《现代法学》2005年第4期。
(被引次数118)57.《证券交易所组织结构和公司治理的最新发展》,《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6年第8期全文转载(被引次数44)58.《政府对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论》,《法学杂志》2006年第3期。
(被引次数38)59.《我国证券交易所的组织结构和公司治理:现状与未来》,《财贸经济》2006年第6期(被引次数26)三、在重要报纸发表的代表性文章(13篇)1.《社会建设与社会法》,《光明日报》2008年9月23日第11版。
2.《完善劳务派遣:劳动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3日第10版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法治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1月26日第A06版4.《如何重点打造专业化智库》,《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30日第3版
5.《研究制定社会救助法:用法治手段助力精准扶贫》,《人民日报》2016年4月18日07版6.《贯彻法治原则保障境外非政府组织合法权益》,《经济日报》2016年5月3日要闻2版7.《加强重点领域民生法治建设》,《人民日报》2017年8月8日理论版
8.《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蓝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27日第4版9.《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人民日报》2018年2月26日理论版(7版)10.《加强职业培训立法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光明日报》2018年6月24日第7版
11.《进一步完善带薪年休假制度》,《学习时报》2019年6月10日第A5版12.《建设职场个人信息的“安全港”》,《光明日报》2022年1月8日13.《加力增效促进民生改善》,《经济日报》2022年9月26日
重要学术成果汇览一、专著(10部)1.《法律体系、法律方法与法治》(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版,30万字(代表作,被引101次)2.《规范、逻辑与法律论证》(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版,31.5万字(代表作,被引65次)
3.《“法的渊源”意味着什么?》(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15万字4.《类比法律论证:以德国学说为发出点》(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35.5万字5.《规范理论与法律论证》(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21.5万字
6.《德国法院与司法制度》(参著),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55万字(承担3万字)7.《法学方法论》(参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31万字(承担16万字)8.《法治中国建设与法律体系完善》(参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版,70.3万字(承担3.2万字)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研究》(参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版,26万字(承担6万字)10.《法制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参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8月版,25万字(承担6万字)二、论文
(一)权威期刊论文(11篇)1.《重构‘法的渊源’范畴》,载《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2.5万字(代表作,被引32次)2.《指导性案例法源地位再反思》,载《中国法学》2015年第1期,2万字(代表作,被引341次)
3.《法的一般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载《中国法学》2020年第1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20年第5期;摘录版:《法学文摘》2020年第1期;《法制日报》(法学院专刊)2020年2月12日第10版,2020年7月8日第11版),2.5万字(代表作,被引14次)
4.《法律概念是重要的吗》,载《法学研究》2017年第4期,3.2万字(代表作,被引152次)5.《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载《法学研究》2013年第1期,3.2万字(代表作,被引183次)6.《法律推理基本形式的结构分析》,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3.1万字
7.《新科技时代的法学基本范畴:挑战与回应》,载《中国法学》2023年第1期,2.5万字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的方法论反思》,载《法学研究》2023年第1期,2.4万字9.《法理论:历史形成、学科属性及其中国化》,载《法学研究》2020年第2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20年第7期),3万字
10.《法教义学与法治:法教义学的治理意义》,载《法学研究》2018年第5期,2.5万字11.《适于法治的法律体系模式》,载《法学研究》2015年第5期,3.1万字(二)我国台湾地区权威期刊(TSSCI)论文(2篇)
1.《法律规范的同位阶冲突及解决》,载《台大法学论丛》(台湾)第38卷第4期(2009年),4.5万字2.《逻辑推断抑或意志行为?》,载《政大法学评论》(台湾)第130期(2012年),2.9万字(三)核心期刊(CSSCI)论文(55篇)
1.《法社会学与规范性问题的关联方式:力量与限度》,载《中外法学》2021年第6期,2.3万字2.《法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有助于部门法学》,载《中外法学》2018年第5期,2.5万字3.《法教义学的基本立场》,载《中外法学》2015年第1期,2.6万字
4.《为涵摄模式辩护”,载《中外法学》2016年第5期,2.7万字5.《法律程序为什么重要?》,载《中外法学》2014年第2期,2.4万字6.《法典化的三重视角》,《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年第2期,2.4万字
7.《探寻法治的中国之道:中国法治理论研究的历史轨迹》,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20年第6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21年第3期),2.3万字8.《什么是法教义学?》,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4期,4.1万字
9.《走出‘约根森困境’?》,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年第2期,2.6万字10.《再访拉德布鲁赫公式》,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年第1期,2.3万字11.《法律权利的逻辑分析:结构与类型》,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第3期,2.8万字
12.《原则理论与法概念争议》,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2期,2万字13.《法律论证何以可能?》,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2期,1.6万字14.《法律论证的问题与立场》,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2期,0.8万字
15.《什么是法律逻辑》,载《政法论坛》2016年第1期,2万字16.《反思司法裁判中的后果考量》,载《法学家》2019年第4期,2.2万字17.《法律方法、法的安定性与法治》,载《法学家》2015年第4期,2.3万字
18.《融贯性与法律体系的建构:兼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融贯化》,载《法学家》2012年第2期,2.2万字19.《法律规范冲突的逻辑性质》,载《法律科学》2016年第6期,1.9万字20.《法律论证中的权威与正确性》,载《法律科学》2014年第2期,1.8万字
21.《法的渊源理论:视角、性质与任务》,载《清华法学》2021年第4期,2.1万字22.《法律逻辑研究什么?》,载《清华法学》2017年第4期,2.3万字23.《司法裁判中的事实及其客观性》,载《现代法学》2022年第6期,2.7万字
24.《法教义学能为立法贡献什么?》,载《现代法学》2018年第2期,1.8万字25.《德国的调解观念及其启示》,载《法商研究》2014年第2期,1.5万字26.《习惯作为法源?以第10条为出发点》,载《环球法律评论》2019年第4期,1.6万字
27.《再论法律解释的目标》,载《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6期,2万字28.《如何理解‘同案同判’?——误解及其澄清》,载《政法论丛》2020年第5期,2.1万字29.《司法人工智能能否实现司法公正?》,《政法论丛》2022年第4期,2万字
30.《为权衡理论辩护》,载《政法论丛》2018年第2期,1.3万字31.《新修辞理论的基本立场”,载《政法论丛》2013年第2期,1.2万字32.《‘宪法渊源’意味着什么?——基于法理论的思考》,载《法学评论》2021年第4期,1.8万字
33.《法教义学观念的源流》,载《法学评论》2019年第2期,1.6万字34.《新兴(新型)权利的证成标准》,载《法学论坛》2019年第3期,1.6万字35.《从‘看得见的正义’到‘说得出的正义’:基于最高人民法院的解读与反思》,载《法学》2019年第1期,1.7万字
36.《域外法学方法论论著我国大陆传播考略线》,载《东方法学》2015年第4期,2万字37.《论依据一般法律原则的法律修正》,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1.8万字38.《为权利而斗争:从话语到理论》,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3万字。
39.《法律渊源、法律论证与法治》,《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1期,2.1万字40.《开放社会中的个案公正》,载《西部法学论坛》2011年第5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2年第2期),1.5万字
41.《科学的真伪与法律判断的界限》,载《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7年第1期(合著,第二作者),0.8万字42.《人工智能时代法律推理的基本模式:基于可废止逻辑的刻画》,《比较法研究》2022年第1期,2.2万字
43.《作为科学的法教义学?》,载《比较法研究》2019年第6期,2.7万字44.《法律原则与法律的界限》(译著),载《比较法研究》2009年第6期,1.3万字45.《法教义学的方法》,《中国法律评论》2022年第5期,2.2万字。
46.《论德国判例的运用方式》,《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2.1万字47.《当代中国法学学科评价机制的问题与重建:以德国法学学科评价机制为参照系》,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12期,1.4万字
48.《权利的地位:一个逻辑-规范的分析》,载《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1.2万字49.《德国判例的法源地位考察》,《社会科学研究》2022年第3期,1.9万字50.《法教义学:关于十组问题的思考”,载《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第2期(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21年第8期),2万字
51.《司法裁判中的价值判断与后果考量》,载《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2.1万字52.《实践法学思维的三个层面》,载《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1.2万字5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智慧法治建设论纲”,载《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1.8万字
54.《国家监察机关的设置模式:基于独立性的比较研究》,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1.8万字55.《立法的特性:从阶层构造论到原则权衡理论》,载《学术月刊》2020年第1期,1.9万字(四)重要报刊论文(9篇)
1.《什么是我们所认同的法教义学?》,载《光明日报》2014年8月13日,0.3万字2.《从法哲学层面思考法的理念与法治》,载《检察日报》2016年4月21日,0.2万字3.《释法说理成就‘说得出的正义’》,载《人民法院报》2018年7月2日第2版,0.2万字
4.《调解,国家治理的技术》,载《法制日报》2011年4月6日,0.3万字5.《法学的除魅与返魅》,载《法制日报》2007年5月13日第15版,0.3万字6.《自然法学如何进入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之争》,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7月20日第5版,0.3万字
7.《数据法学的学科定位与培养模式》,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27日第8版,0.2万字8.《科学革命与近代自然法的方法论转向》,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0月30日第5版,0.2万字9.《借鉴域外法治文明的方法论原则》,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8日第4版,0.3万字
【以上未注明者,均为独著】三、译著1.《德国判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23年4月版2.《法律方法的科学》,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35万字(合译,承担4万字)3.《为法律科学为斗争:法理论论文选》,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18万字(合译,承担13万字)。
4.《一般法学说的要素》,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18万字(独译)5.《正确法:法伦理学基础》,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13.6万字(独译)6.《法哲学导引》,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6万字(独译)
7.《纯粹法学说》(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40万字(独译)8.《法哲学入门》,商务印书馆2019年5月版,16万字(独译)9.《写给学生的法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版,14万字(独译)
10.《法理论有什么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9万字(独译)11.《法是什么?法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版,15万字(独译)12.《法哲学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版,12.5万字(独译)
13.《像法律人那样思考》,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6月版,22万字(独译)14.《法律逻辑》,法律出版社2016年3月版,30万字(独译)15.《拉德布鲁赫公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版,40.5万字(主编、合译,承担10万字)
16.《法律获取的程序:一种理性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版,12.5万字(独译)17.《指令与规范》,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6月版,22.9万字(独译)18.《法:作为理性的制度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7月版,28.5万字(独译)
19.《法、理性、商谈》,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3月版,22.1万字(合译,承担13.5万字)20.《为法学而奋斗:法的定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1月版,12.9万字(独译)四、重要译文1.《法与道德:告别演讲》,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转载于《新华文摘》2016年第4期),1.2万字(独译)
2.《论法学方法与社会学方法的界分》,载《研究生法学》2022年第2期,1.7万字(独译)3.《法律科学与社会学》,载《荆楚法学》2022年第1期,1.9万字(独译)4.《正义问题》,雷磊译,载《中德法学论坛》第17辑上卷(2020年12月),3.2万字(独译)
5.《法教义学的道路》,载《法理》第4卷(2018年6月),1.4万字(独译)6.《作为法律思维形式的事物本质》,载《法律方法》第22卷(2017年12月),1.8万字(独译)7.《世纪之交的德国方法大讨论——科学理论式的精确化努力抑或对法与司法功能变迁的回应?》,载《法学方法论论丛(第一卷)》,2012年12月,3万字(独译)
8.《法律原则与法律的界限》,载《比较法研究》2009年第6期,第132-148页;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0年第3期,2万字(独译)9.《法哲学与世界哲学大会百年历程》,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十六期,2009年12月,1.5万字(独译)
10.《欧洲法中的类比推理》,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十六期,2009年12月,2.2万字(独译)11.《法律实证主义:五个半神话》,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十二期,2007年12月,2万字(独译)
12.《法律原则的结构》,载《公法研究》第七辑,2009年10月,1.3万字(独译)来源:中国法学会官网、中法图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董盼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