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椰枣(椰枣树图片)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0-19
走马中东和北非,印象最直观、最深刻的,就是在路边和荒漠里生长着的椰枣树,枝干挺拔高大,二株三株或四五株,鹄立在土黄色的绵绵的沙丘中,突兀,单调,
椰枣 杨府/文
走马中东和北非,印象最直观、最深刻的,就是在路边和荒漠里生长着的椰枣树,枝干挺拔高大(大概有二三十米高吧),二株三株或四五株,鹄立在土黄色的绵绵的沙丘中,突兀,单调,荦荦孑立黑黢黢的枝干,披拂着像蓑衣一样的外衣,形象极似裹着肮脏袍子的衰朽的牧羊人,孤独地站在原上,抻长脖子望着远处。
但它大部分枝干的底部是光滑的,灰白的,显然是有着人为修整过的痕迹从枝干你一点儿也看不出生机,甚至靠近了看,在根部甚至现出枯槁的风干的褐色,尤其是有着漫漫黄沙的底色的映衬,这种感觉便愈加分明但是,那树顶上迎风摇动的几簇簇修长纷披的叶子,却是青葱色的,就像是专门来给这荒古沉寂的沙漠带来些许希望似的。
令人在疲惫的行旅中,不至于觉其绝望之甚了,也慨叹自然界生命力之顽强更妙的是,在纷披的叶子与叶子之间,生长着那么多成嘟噜成嘟噜的椰枣,红红的,黄黄的,垂挂下来椰树微微倾斜着,让人似乎联想到这微微的倾斜就是被他们那丰硕的成熟所压弯了的结果。
沙漠强劲的粗粝的风,也只拂动起修长的叶子,而成嘟噜的椰枣则紧贴着树干,或者,疏疏的叶子就是它负重的挂钩,流苏似的,悬垂在半空中,纹丝不动
椰枣树像极了我所见过的南方的棕榈树,它的躯干,它的妆容,它在厉风中飘飞的摇曳为此之故,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一直困惑不已,南方的棕榈怎么不长椰枣呐!或许是雨水之多,土地肥腴之因吧!而唯有生长在干燥、高热、贫瘠的沙漠地带,才变异而为椰枣树的!大概,也许,的确是的吧。
我此时的认知只能说,这或许是棕榈树在特定气候与环境之下的变异的因果正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物种的进化,其决定作用的,并非种属的同一性,而是由其地理、气候、水质、土壤以及适宜生存的环境所致。
因为,万物皆是环境的产物,生态环境不同,物种自会呈现出差异性的,以利于生存和繁衍也正因为有了这种差异,才有了自然界中南北异种,东西异物的物种的多样性俗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样的道理,一方水土自会善养一方的植物,成就一方的璨烂。
适有知情者为我解惑,云:其实,椰枣树就属于棕榈科两者的区别或只在叶子,你看椰枣树的叶子,是单片散开的,短而狭,更像铁树的叶子而棕榈树的叶子则像蒲扇一样,阔大,骈连在一起的两者虽都不耐寒冷,但椰枣树的生长环境更为奇特,更为恶劣。
阿拉伯沙漠以及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终年少有降雨,且蒸发量极高,高光热,高矿化,然而它却能成串成串的结果,一串足有十几斤之多,生命力之顽强令人佩服两者若互换位置,皆会枯亡唯有这片广漠的贫瘠的沙漠地带,才是椰枣树生长的故乡,世界上其他地方鲜有。
据说,椰枣树我国也有引种,但好像没有成功,“水土异也”我闻之恍然
犹记得少年时,我即尝过椰枣如今,置身于椰枣树的故乡,我那沉睡的久远的记忆被骤然唤醒了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镇上的供销社就有一种椰枣售卖,当时叫伊拉克椰枣形象有些像我们村头枣林里结的那种长长的马牙枣我们在田野里寻找、挖掘一种叫莎草的草,其根部的核是一味中药,晒干了卖给中药铺,然后就去供销社买伊拉克椰枣吃。
二分钱一颗,有时五分钱能幸运地买到三颗,很甜很甜的,像在蜜里泡过后来我品尝过一种叫蜜饯的东西,亦甜似椰枣,但却是加工泡制过的,其中的色素和添加剂自是免不了的而据说椰枣的甜是纯天然的,得益于阿拉伯地区强烈的阳光和蒸腾干燥的气候。
我听后将信将疑在埃及的滨海城市亚历山大,我第一次看见椰枣树红红的椰枣高罥在亭亭的椰树的顶端,地上的草坪上也掉了很多,有鸟在啄食我跨过低矮的蓝色的栅栏,在草间捡了几颗饱满些的,尝了一下,果然,特别的甜又捡了一颗略有些干瘪的,也尝了一下,依然很甜。
我仍犹未信,想,或许是晾晒的结果吧!后来,我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见宾馆院子里有几棵低矮的椰枣树,结果不多,大概是作为风景树的装点吧!为了验证之效,在窥隙无人之际,我掷石子冲下几颗新鲜的椰枣,尝了尝,犹是甘甜如饴。
至此我始信,沙漠地带充裕的日照,无冬无霜的极端的气候,才造就了这种天然的甜只是区域不同,颜色的深浅约略有别罢了,或深红,或赤黄,或赤褐在中东和北非的阿拉伯世界的商店里,最醒目的商品就是堆积如山的椰枣在没有发现石油以前,椰枣是阿拉伯人的主粮。
在发现石油以后,椰枣依然是阿拉伯人的主粮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口感好、口味甘甜,而且有淡淡的椰奶味,在不长其它植物的荒漠沙丘里,唯有椰枣是他们的禾麻菽麦椰枣树在阿拉伯世界中具有重要地位,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嘱咐其弟子说:“你们要尊敬你们的姑祖母——椰枣,因为椰枣和人祖阿丹是用同一种泥土造成的。
”故此,椰枣就成为穆斯林喜爱的食品了阿拉伯人的先祖就是吃着椰枣远征北非及小亚细亚的埃及诗人曾写诗赞美椰枣:椰枣是穷苦人的食物,富人的糖果,也是旅行者和出门在外的人的干粮即使贵为迪拜的富豪们,对这种传统食物也异常喜欢。
据分析,椰枣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甘蔗糖以及少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即不多食,亦可以满足人体一天的能量,故被誉为“沙漠面包”,大人小孩食之皆宜
在阿曼首都马斯科特,我去参观了阿曼国家博物馆,馆不大,藏品也不丰,馆里陈列着阿拉伯先祖开拓殖民历史的图片及实物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十多米长的独木舟,阿拉伯半岛能有这么巨大的树?我提出了我的疑惑馆长说,这独木舟就是用巨大的椰树做的。
椰树生长到一定年限之后,会慢慢枯死的人们便刳木为舟,剡木为楫,驾着独木舟,慢慢航向远方阿曼人就是驾着这样的船队,远航至东非的桑给巴尔和南亚次大陆(今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就曾是阿曼帝国征服的领土,后卖给巴基斯坦的),陆续征服了这片蔚蓝色的浩瀚的大海,建立起了庞大的阿曼帝国。
成就了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征服史、航海史,从这一意义上说,椰树虽小,其用大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