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家居品牌logo设计(国外著名logo设计欣赏)速看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0-20
用字形做设计的更多可能
编者按:四开LOGO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我们跟随ZSDC发起的设计专栏,聊聊设计背后的故事——“用字形做设计的更多可能”某年某月某日,Z/S STUDIO 决定做一个全新独立的出版品牌,取名为“四开”ZSDC则受命要为它做一个LOGO,要求如下:。
1)要给人感觉有知识性,毕竟这是一个图书出版品牌;2)要比较有趣、活泼一点,区别于比较有学究气的出版,而更强调创意和生活;3)要尽量使用汉字笔划来演绎看起来有点矛盾的要求,让ZSDC的小伙伴顿感压力和困惑。
好在几番沟通论战后,大家都拿着最终方案满意离去也许当一个品牌的诉求和策略很清晰之后,设计就会少走很多弯路临近月圆之际,我们也邀请到了 LOGO 的相关创作者:牧之(创始人)、Ada(艺术总监)、左左(主创设计师)、张艺(出版编辑主管),(线上)围坐一起回溯 SIKAI 的源起故事。
四开LOGO动态 / 设计:龙龙©ZSDC
“四开”,是什么含义?
牧之:早期很多地图就是四开大小,是一个比较主流的尺寸,可能是因为这个尺寸比较好用吧,不大不小,方便折叠后携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依次为:民国三十四年,江都县地图;清代光绪,江苏地图;1988年,成都地图 / 素材来源于孔夫子旧书网对我们来说,“四开”代表的也许是“知识的尺寸”,当下的社交媒体很发达,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等等,信息很碎片化,而且很多还是二手信息。
四开想要把很多信息,用一种更系统和务实的方式来呈现张艺:四开也是一种编辑方式有一定边界感和尺度感的知识整理,以及我们强调平面内的编辑设计Ada:也是一种设计语言,因为四开就是一个设计中的常用词汇,所以四开给我很具象的感觉,像一个物,不会那么空。
左左:四开的比例(4-8-16-32)及其内容可以理解为“标准”的概念,4-8-16-32是尺度的标准,“四开”是内容的标准,它可以给读者一种信任感,这个标准是内容的专业、垂类的专业,这是一个出版品牌必需拥有且最为重要的品格。
印刷的时候,为了方便,一般是将固定大小的全张纸用多次对折的形式来分成多个小张来进行印刷、裁开、装订按照所分成的张数,有全张、对开、四开、八开、十六开、三十二开、六十四开等不同的开本由于全国各类印刷可能采用物理尺寸不同的全纸张,所以开本不对应一定的宽高尺寸。
有哪些你欣赏的国内外出版品牌?
牧之:现代出版品牌(包括图书和杂志),很多集中出现在一百年前左右,比如著名的企鹅出版集团诞生于1935年英国,图画杂志《Life》创办于1936年美国,还有《Domus》《TIME》《AD》,我们的中华书局、三联、商务印书馆,日本的讲谈社等等。
后来的一百年里,又陆续诞生了很多知名的出版品牌,TASCHEN很多人都知道,日本1980年代前后涌现的《POPEYE》《BRUTUS》,21世纪后出现的《Monocle》《Apartamento》《Magazine B》,我们工作室都有收集。
编者按///建筑、设计与艺术杂志《Domus》1928年创刊于意大利,新闻周刊《TIME》1923年创刊于美国,家与生活方式杂志《AD》1920年创刊于美国,中华书局1912年创立于中国上海,讲谈社1909年创立于日本……艺术书籍出版品牌TASCHEN(塔森)1980年创立于德国,潮流杂志《POPEYE》1976年创立于日本,《Monocle》2007年创立于英国,《Apartamento》2008年创立于西班牙,《Magazine B》2011年创立于韩国……
企鹅出版社在1935年推出的系列平装名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依次为:1969年7月25日,尼尔·阿姆斯特朗执行登月任务前拍摄的《LIFE》封面,随后乘坐“阿波罗11号”飞向月球,并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1928年1月15日第一期《Domus》的封面;《TIME》特刊:100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生活和思想;《AD》美国版、法国版、德国版、中国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依次为:TASCHEN的Bibliotheca Universalis 系列的一些有趣主题合集:《100 部 20 世纪最受欢迎的电影》《宝丽莱摄影集》《美国菜单设计》《摄影中的狗,从 1839 年至今》;《POPEYE》东京生活大调查;《BRUTUS》居住空间学2022;《Monocle》No.155期,25个全球宜居城市排行特辑;《Apartamento》2022年01期;《Magazine B》瑞士环保卡车篷布包品牌FREITAG
牧之:一开始只是喜欢,后来因为要做出版品牌,就开始研究,甚至还在筹划一个关于杂志的小展……Ada:总体而言,我们比较关注偏创意、设计、艺术与生活方式类的出版品牌张艺:我对日本文化比较熟悉,比如《BRUTUS》《POPEYE》是我很喜欢的,背后的出版社Magazine House作为日本杂志界长青的堡垒,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之前我也曾参与《知日》mook的编辑工作
理想国、未读、浦睿、读库、假杂志、POPEYE、BRUTUS、MONOCLE、Magazine B、d design travel的LOGOAda:因为要做LOGO,就对这些品牌的LOGO做了大量的调研,可能它们会有一些升级变化,但总体而言,都是很经典和耐看的形象,而且大部分直接用名称做了字体。
“四开”的特点是什么?与其他出版品牌有什么不同?
牧之:其实国内出版发行的,有很多我们喜欢的小而美出版品牌,读库、理想国、单向街、未读、一页、后浪、文景、浦睿、见城识邦、假杂志……杂志书我们也特别关注,知日/知中、目客、d design travel、谷物、物外……
相对理想国、单向街这样的人文向出版,我们的定位可能更偏设计一些,而相对设计艺术向的出版,我们又希望更大众化一些在四开的简介里,除了提到“知识尺寸”,我们还很关注“基于现实生活”这一点四开简介——新生代创意出版品牌,基于现实生活,关注文化、创意、设计、建筑、艺术、时尚等领域,为大众打开适合的“知识尺寸”。
四开LOGO效果图 / 设计:左左©ZSDC
在设计四开LOGO时经历了哪些过程?在定案之前还做过哪些有趣的尝试?这样的“造字”方式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左左:四开作为一个出版品牌,同时囊括业务范围非常丰富从品牌精神上进行延展,构建的是包含但不局限于出版品牌的品牌包含了生活方式、深浅不一的阅读,有书,有礼物、摄影、影像,三维立体丰富多彩四开不仅是尺度和内容的“标准”,基于此我们还加入了另一个概念——“聚散”。
四开定案LOGO的设计过程稿 / 设计:左左©ZSDC左左:在构思LOGO的时候我先在纸上写写画画设计往往是理性和感性并行的,感性可能是灵光乍现,理性是沿着灵感继续深入我将“四”和“开”进行了结合,创作出一个生创字,(最后这个LOGO的呈现,大家一直在做认字的动作),同时形象像一个“四儿”的IP,像一个小人到处跑。
顺着灵感的线索继续深入,也做了很多关于“四儿”的变形,和“包含但不局限于”的概念进行了结合还可能变成“四儿家族”,可能有长腿的、短腿的、扁的,还有一个对眼的,或者说是怎么样让它更开心一点,就没那么严肃,而是可以玩起来。
Ada:其实我们一开始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更接近一筑一事的传统风格,更加严谨,另一个就是最终定下来的,更跳脱和活泼一些。我们以为第一个方案会入选,没想到最后定了后面一个哈哈哈。
四开LOGO第一个设计方案 / 设计:左左©ZSDC
四开LOGO第二个设计方案 / 设计:左左©ZSDCAda:这种活泼的状态也会延伸到别的环节中,比如我们希望把四开的封面和不同的摄影师合作,比如我们每一期的四开大小随刊的海报,可以跟不同的插画师创作这样每一期都会有一个更自由的状态,而不是刻板的印象。
牧之:话说回来,用汉字字体做LOGO,如果有“造字”的成分,是很难注册商标的,因为会对公众造成误导,尤其是小朋友所以四开这一版LOGO可能是无法注册的Ada:所以只能申请著作权了吧牧之:这大概也是因为汉字的独特性。
汉字是由表形文字进化而成的表意文字,跟英文的表音文字不同,因此我们可能很看重字形的应用规范全国各地的口音是五花八门的,有些相互之间根本就听不懂,但汉字是要统一的
“四”“开”从甲骨文到汉字编者按///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从古至今不断演变发展却从未间断过的文字形式早在商代时期,文字是钻凿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用于祭祀占卜的仪式这个时期的文字已经初成系统,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像图画一样十分生动形象,已具有汉字的象形特点。
张艺:从甲骨文以来,汉字也经历了很多变化演进,大陆现在用的简体字在几十年前还出现过现在不再应用的“二简字”,很多80后都不知道。
编者按///《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发布之后,总理主持修订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这份方案于1977年正式公布,其中规定的简体字俗称"二简字"二简字主要选取当时在群众中广泛流行使用的简化字在推行短短九年之后,二简字被叫停。
1986年国务院宣布废除二简字,报纸和教科书上也不再使用二简字
为什么选择主VI色为橘色?
Ada:橘红色,代表着年轻与活力,让人联想起起小时候喝的橘子汽水同时也区别于Z/S过往的沉稳冷静,她像一个新生的小女孩,在慢慢生长,代表着各种可能性和多元,这也是我们想通过视觉给每一位读者带来无限想象
色彩灵感
四开LOGO效果图 / 设计:左左©ZSDC
四开在未来除了书的设计,还可能设计什么?
牧之:可能会有更多与书有关的纸品设计,围绕书来做,比如文房具相关的,阅读空间相关的,也可能与家居品牌联名做一把很适合坐在上面看书的椅子左左:我们也会结合另外一个同样新创的兄弟品牌xxx(㊙️)来做一套周边吧。
Ada:四开更像一个设计师品牌,未来可能有四开大的地图,四开大的展览……有一切的可能性,可以做各种好玩的事情。
未来关于“四开”的更多可能性 / 设计:左左©ZSDC-内容监制 |「四开」编辑部&营销策划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