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智能家居怎么添加海尔空调(oppo手机智能家居怎么连接海尔空调)深度揭秘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1-30
2015年,对于经过爆发式发展的智能终端产业来讲,可谓是平稳发展的过渡年。总体来看,在这一年里,中国俨然成为全球智能终端领域表现最抢眼的国家之一,以及最大的智能终端制造国和消费国。
2015年,对于经过爆发式发展的智能终端产业来讲,可谓是平稳发展的过渡年总体来看,在这一年里,中国俨然成为全球智能终端领域表现最抢眼的国家之一,以及最大的智能终端制造国和消费国,所以,对于国内的智能终端市场来说,虽然具有向缓的发展趋势,但参与者仍源源不断地涌入,不断地深耕现有市场、开辟新市场。
当然,2015年智能终端市场上也不乏有“乱象”、“入冬”之说,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层面尚未标准化的智能穿戴层出不穷,移动智能终端增长率在降低;国家层面政策上也对电视盒子发展做了一定地把控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之前智能终端的发展热潮,正使得终端创新的思维和动作变得日趋活跃。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能看到终端企业对智能家居平台的搭建和对智能穿戴的探索,以及互联网到物联网的延伸,这都说明了智能终端的创新远未技穷,乱象可能是一时,但入冬还为时尚早在此,本文将智能终端市场切分为家庭智能终端和移动智能终端两个子领域,结合行业、市场、热点、趋势一起来回顾终端的2015年。
“聚焦一:家庭智能终端”在家庭智能终端领域,电视仍然以电视盒子与互联网电视为主体,在进一步完善其业务模式的基础上,大多数企业都注重加强内容的合作和创新,根据政策及市场需求不断做出调整变化同时,在2015年,智能家居成为家庭智能终端领域不断探索的热门,智能家居产品的层出让我们看到,每一家企业都想从产品出发,追求其智能家居生态的构建。
智能电视:格局未定,仍在变化之中据格兰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制造的机顶盒数量已达全球80%以上,国内累计销售的智能电视已经超过6000万台,智能电视的渗透率达到60%在国内智能电视的市场上,广电、互联网、传统家电等各方利益参与交织,所以虽然传统电视的价格体系、运营体系、制造体系和价值判断已然被打破,但因为各方力量及相关政策的影响,新的稳定的市场格局仍然没有形成。
电视盒子从无序到有序的构建作为家庭智能终端的开端,电视盒子在2015年过得并不算太好与2014年2200万台左右的销量相比,2015年的电视盒子销售状况如同遭遇滑铁卢,而其下滑的起点便是2014年广电开始出台相关政策对电视盒子进行限制的时候。
从格局上看,从2012年起经过三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厂商、广电机构及互联网企业涉足到电视领域中来,造成电视盒子的市场竞争激烈、格局变化较大不过,虽然电视盒子在2015年的发展放缓,但这也有利于这个行业更加清晰地界定产品产业链中自己的产业位置和产品边界。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市场各方的合作,推进产业从无序进入有序的状态总的来看,电视盒子或许仅仅只是走向智能电视的一个过渡型产品,但在一些企业的规划中来看,电视盒子也扮演着切入智能家居先行军的重要角色;扮演着智能家居的核心处理器的角色,链接不同的智能终端。
传统的家电企业创维便是以电视盒子为中心展开收购、频繁出手,先是收购创维液晶,再出手创维汽车电子和Strong集团,在终端覆盖和渠道上扩大其链接的范围,在业务和系统上进行拓展与升级互联网电视将用户重新拉回客厅。
在互联网电视这一方面,市场上则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与趋势2015年互联网电视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两类:一类是互联网企业,有乐视、小米、暴风等;另外一类是传统电视厂商,如创维、康佳、三星、索尼等在这两类参与者的努力下,互联网电视正在逐渐的将用户重新拉回客厅。
重新吸引用户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其互联网视频资源的海量和多样性以及在收看时的便捷;其二是因为其较为完备、多元化的业务,如生活缴费、游戏、购物等等,业务的丰富再加上优化的智能操作系统,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2015年互联网电视领域的发展可以用合作与融合来概括,互联网电视牌照方、电视厂商、互联网企业以及内容资源方几方的合作,快速地推动着互联网电视的发展。
例如,2015年乐视相继发布了多款型号的超级电视,迅速地拓展市场,自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达到400万台而同为互联网企业的小米在互联网电视上的发展便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2015年,小米虽然请来陈彤(原新浪网总编辑)助阵,并砸下10亿美金做内容生态,但小米电视的发展仍与小米内部对其的期望值仍相差较大。
就整个2015年整个市场来看,虽然互联网企业做电视一时名头正盛,但传统的电视厂商也正在依靠产品转型,在互联网电视的市场上依然占据主流位置中关村在线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互联网电视的热门品牌和热门销量仍然以三星、TCL、海信、创维等传统的电视厂商为主。
互联网营销可能不是传统电视厂商的强项,但其渠道与硬件实力确实是互联网企业暂时所不能比拟的智能家居:拉开帷幕的持久战智能家居无疑是2015年的互联网中的热门话题之一,从互联网巨头到传统的家电企业,都在智能家居这盘棋上纷纷落子。
互联网企业方面:腾讯开启QQ物联智能硬件开放平台,并发布了 TencentOS,以智能硬件开发平台 TOS+ 的形式落地;阿里巴巴借助阿里云推出了阿里小智,并成立阿里巴巴智能生活事业部;京东启动了JD+计划,并开发京东微联APP;
小米联合13家照明企业,共同推进智能照明在家庭的落地;360发布了基于360智能家居开放平台的互联互通解决方案——“360智连模块”;谷歌于开发者大会上提出Project loT——物联网计划,继续巩固其智能家居发展生态链;
苹果HomeKit的应用落地,通过与第三方智能硬件设备供应商合作的方式落实智能家居相关硬件设备,构建HomeKit平台智能家居生态链传统家电企业方面:美的启动M-Smart的同时与小米进行资本联姻;TCL
推出了智能家庭战略——“双+”战略(产品+服务、智能+互联网) ,涵盖了云端、智能终端、APP应用、智能网关“四合一”;海尔在力推U+系统的同时,与华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共同打造智能家居生态体系;
华为也推出了10MB的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在智能硬件层面上,大批的智能家居产品被开发出来:智能环境监测器、智能空气净化器、智能净水器、智能门锁、智能大电器、智能插座、云摄像头、路由等产品层出不穷2015年的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可谓精彩,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层面来看,智能家居平台的搭建和完善以及市场的不断扩大仍将是场持久战。
从产品出发,搭建平台与生态2015年,各种类型的智能家居产品开始频繁在市场上出现小到台灯、插线板、路由器,大到电视、空调、冰箱,各家企业都开始以产品为出发点,布局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及生态圈在平台搭建方面,多数的企业的平台战略落到实处都以APP的形态出现,通过APP连接和控制家庭智能终端。
海尔推出“海尔优家”,阿里推出“阿里智能”,京东推出“京东微联”,通过智能APP平台的基础搭建与产品的扩充,完善整个智能家居的生态系统
以海尔为例,海尔在2014年提出U+智能系统的战略背景下,陆续推出新型智能家居产品,应用在客厅、卧室、厨房等各种场景之中其U+系统在2015年已经有超过80多个品类,接入产品数量达到百万级,建立了包括洗护、用水、空气、美食、健康、安全、娱乐等七个领域的智慧生态圈,给用户提供了完整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具体来看,在洗护生态圈方面推出了新水晶洗衣机;用水生态圈中推出了尊越燃气热水器;空气生态圈中推出了由天樽空调、空气魔方等硬件、云服务和APP等软件等组成的“空气套装”,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系统化的健康空气解决方案;同时也推出了智慧厨卫和智慧浴室解决方案。
海尔自家产品的多维度产出,以及基于U+平台建立的生态圈加速了海尔智能家居市场的布局跨界合作,控制权的归属2015年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家电企业,都在围绕“智能家居”这一概念积极寻求着跨界的合作,以对方之长弥补己方之短。
这种跨界合作既体现在硬件、软件两个方面的互补,也体现在资本、战略方面的互助在这种跨界合作之中,虽然双方在硬件产品及终端系统方面已经各有成果输出,然而由于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的“侵略性”,不得不让传统企业对产品、用户、数据的控制权有所担心,尤以数据为甚。
在智能家居领域,真正吸引互联网巨头的部分其实是家居/硬件智能化之后的数据价值在这一方面,小米CEO雷军曾表态:未来的硬件连接中可以得到与用户生活、运动、健康相关的数据,为此他赌上一切进军智能家居阿里巴巴副总裁涂子沛在相关的发言中也过表示:硬件连接到云上会产生活的数据,才可以始终互联互通,才可能产生新的价值。
智能化带给家电市场的溢价会随着市场发展而被消耗掉,最后剩下的就只有数据最具有价值所以基本所有的家电巨头对于数据的控制权都呈积极态度,对数据的开放和利用都在逐渐探索对于控制权最大化地争取,关系着市场上每一个参与者的利益,不同的企业对于家电的联网、控制、互联都自成一体,采用不同的标准、协议,相互打通的情况还没有出现。
上文中所提到的海尔的U+智能家居平台,将智能产品统一在一个平台之上,将数据留在自己手中;与之相同的还有美的集团的M-Smart系统;创维集团也在2015年里打造着自有的操作系统以及标准协议,这种情况成为
2015年智能家居市场发展提速的障碍之一,而这种对于控制权归属的争夺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智能家居来说,虽然行业内发展资本涌动,概念层出,但对于用户来说,其实智能家居的普及度还没有那么高从产品设计到平台搭建再到生态圈构建,智能家居的大发展才刚刚开始。
“聚焦二:移动智能终端”2015年,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超过电脑成为主流上网终端的大背景下,移动智能终端的市场的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一方面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智能终端稳定发展,针对品牌市拓展和新技术不断发力。
另外一方面,智能穿戴的实践产出和车联网概念的不断炒热,让移动智能终端的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智能手机:稳定发力,推陈出新2015年智能手机的市场从用户层面来看,用户数量快速增长,用户结构从3G快速向4G转变,移动宽带用户总数达到7.3亿户,带来了高速增长的移动流量和持续扩张的应用规模。
从参与竞争层面来讲,据HIS Technology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国内手机销量排名为:小米、华为、苹果、VIVO、三星、OPPO等品牌,并且格局持续稳定在整个智能手机与平板的市场格局比较稳定的状态下,我们发现智能移动终端市场上有两点值得关注:。
一是国产品牌不断的拓展市场,进行品牌深耕,向中高端市场发力二是不少终端企业在细分市场上进行新技术的探索与融入国产品牌发力,深耕市场据Trend Force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华为、小米、联想已经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第三、四、五位,上升势头十分迅猛。
国内市场中,同样在2015年第三季度,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达到11412.0万部,市场份额从上季度的82.88%上升至84.85%,表明国产品牌手机产业态势发展良好,市场竞争力得到加强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品牌也发力中高端机型,成功转变品牌形象。
2015年,是华为在褪掉运营商定制的枷锁之后轻装上阵的第二年在这一年里,华为一路高歌猛进,推出Mate系列、P系列等中高端的机型,采用“以行鉴言”的大牌营销方式,顺畅的销到海外市场同时华为也推出“荣耀”这个电商品牌,以荣耀和畅玩两个系列来主打低端市场,采用更具互联网特色的营销方式成功打响品牌,在销量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高中低端三个市场的同时发力,让华为在)2015年的移动终端市场风生水起
魅族在2015年的表现也尤为出彩在获得6.5亿美元战略投资(其中阿里巴巴投资5.9亿美元)之后,魅族一口气连续发布了MX系列、魅蓝系列以及PRO等六款新机型,大大丰富了其产品线在新机型上,魅族不仅在硬件上做出了大量的迭代更新,在软性的系统上也发布了基于Yun OS的Flyme系统,这样的改头换面以及成功的营销让其在中低端市场上大获成功,出货量已经超过了2000万台。
其中主打入门级市场的魅蓝手机销量超过了1000万台,剩下的1000万则由MX系列和新发布的PRO 5贡献当然,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的竞争力仍不容小觑,每次新品的推出均会对国产品牌和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但从2015年的发展来看,国产品牌在移动智能终端市场将具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细分市场新技术融入由于移动智能终端及其市场发展的成熟,原有的市场领域基本已经完全拓展在这种环境下,2015年移动智能终端在4G网络基础环境建设、云计算与大数据基础技术发展、个性化新技术的不断创新中,推动移动智能终端进入新的增长阶段。
这种增长主要体现在一些细分市场上,如安全、续航、支付、摄影等国内的一些终端企业针对这些细分市场推出了不少特点鲜明的产品,其特点可能体现在摄影摄像、曲面/柔性屏幕、快速充电、生物识别、NFC等方面这些新技术在终端上的应用,成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的利器。
国产智能手机的创新先锋OPPO就是依靠在电池续航方面的技术创新,使得自身在2015年里的品牌影响力以及产品销量得到提升随着跑男、极限挑战、偶像来了、女神的新衣等一系列冠名节目的播出,OPPO的“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已经成为2015年智能手机域脍炙人口的广告语。
“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指的是OPPO的VOOC闪充技术,该技术是OPPO独立自主研发的手机快速充电技术,它创新的采用了的低电压大电流快速充电方式,通过加快手机的充电速度来提升手机电池的续航
VOOC闪充技术早在2014年OPPO Find7中就有应用,在2015年又推出多款支持该项技术机型N3、R5、U3、R7和R7s等,该项技术不仅仅应用在手机上,OPPO后续还推出了包括车载闪充、闪充移动电源在内的多项闪充产品。
以单一闪充新技术去触达移动智能终端用户的痛点,使得OPPO在2015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在2015年,移动智能终端也在软件层面进行了更多新技术的运用拓展,比如指纹识别、NFC技术的应用在2015年就被广泛扩展到移动支付领域。
包括支付宝、微信、天猫等APP都在支付环节接入了指纹支付智能穿戴:独立发展,缓慢融合2015年,随着智能穿戴第一股Fitbit的上市,智能穿戴的概念被越炒越热,整个可穿戴设备的市场也不断升温虽然该市场仍处于酝酿阶段,但是各方企业都已纷纷产出初级产品试水。
据思锐达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智能穿戴的零售量达到1680万台,而这个数字在2014年仅为430万台,市场的主要推动力为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因为整个市场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就整个市场格局来讲,各方力量的发展比较独立,即使有合作也是处于磨合期,融合缓慢。
2015年里,小米依靠推出了数款百元手环成功成为智能手环市场的领导者;阿里在10月推出了YunOS for Wear的智能手表操作系统,并以支付和运动为主打点,与硬件厂商合作分别推出了沃邦PAY WATCH与inWatch Run智慧马拉松腕表;
京东方在12月11日宣布拟出资1亿元设立京东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搭建智能穿戴业务发展平台,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虚拟现实眼镜、智能机器人等除了智能穿戴之外,2015年其他智能硬件生产也引人注目,涵盖到人们生活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智能穿戴和智能硬件的市场上发展的活跃一方面使得整个市场变得火热,另外一方面也造成了市场各方都在垂直化发展其产业链,为整个产业的互通互联造成阻碍未来的发展方向,值得我们持续关注本微信号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媒介》杂志独家运营版权所有,违者必究获取更多详情,可订阅《媒介》杂志,010-65450238长按下图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快速关注“媒介杂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