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难以置信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13
有一个现在存在感很低的北方省份,曾经坐拥中国第二大河下游的肥沃土地,有几千公里长的海岸线和深水良港,有物产丰富的中国第一大岛这些条件与当时拥有珠江下游、漫长海岸
有一个现在存在感很低的北方省份,曾经坐拥中国第二大河下游的肥沃土地,有几千公里长的海岸线和深水良港,有物产丰富的中国第一大岛这些条件与当时拥有珠江下游、漫长海岸线和海南岛的广东相似,因此被称为北方的广东。
现在这个省份已经失去了五分之四原有的土地,失去了大河,失去了宝岛,失去了海岸线和良港虽然距离海洋最近的地方只有几公里远,却只能局促在内陆,望洋兴叹它是谁?可能已经有很多人猜到了,可怜的吉林,是你是你就是你!。
吉林的辉煌时代:坐拥百万土地、大河、良港和宝岛1653年,清朝设置宁古塔将军,负责管辖整个黑龙江下游地区和库页岛后来治所移驻吉林城,改称吉林将军吉林将军管辖的这片区域,叫做吉林将军辖区这一省级行政区划,就是吉林省的前身,包括现在的吉林省大部,黑龙江省东部,俄国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南部和萨哈林州 ,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
从1653年建立,到1858年这两百年间,是吉林的辉煌时代当时吉林境内有黑龙江干流的下游,还有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大河 有整个三江平原,包括现在中国境内的内三江平原,和与之相连的,俄国境内的外三江平原有整个兴凯湖,有天然不冻良港海参崴。
有当时的中国第一大岛库页岛自然条件可谓是得天独厚啊这么好的条件,如果能好好发展,别说号称北方的广东了,广东也只能说是南方的小吉林了!毕竟,吉林的面积足足是广东的五倍!可是呢,凡事都怕一个可是清政府是一个少数民族王朝,满洲人的人口很少,他们总怕有朝一日,汉人会起来推翻他们。
为了防止到时候无路可逃,无处可去,清政府就留了个心眼他们在东北建立了柳条边,还宣布了一条禁令,禁止关内百姓进入东北垦荒定居东北原有的居民呢,辽东的汉人,被清政府入关前就屠戮的七七八八了其他的少数民族,女真啊,索伦啊,都被编入八旗带去关内了。
这样原有的居民杀的杀了,带走的带走了,又不准关内百姓进来,所以这东北,就变得人烟非常稀少,人口密度非常之低低到什么程度?当时吉林这么好的地方,沿海省份,近百万平方公里肥沃的黑土地,只有十来万人口!这密度比现在全国人口最稀少的西藏的人口密度还小二十倍!而且这十来万人,大部分还都集中在南部吉林城、宁古塔一带,还大部分都是官兵及家属和流放的罪犯!
你说这多憋屈?关内那时已经是人口爆炸从清初到19世纪两百年间,全国人口从两千万增长到4个亿,关内地狭人稠,很多老百姓无以为生但是,东北,包括吉林在内,人口不增反减这么广阔的肥沃黑土地,空闲着不让住人出现这么不正常的情况,原因不是东北不适宜居住,而就是那一家一姓的那点私心。
结果,封了两百年不让本国人居住,最后便宜了万里之外,远道而来的俄国人吉林的至暗时代:俄国割占外东北,痛失大河下游和出海口1689年签了尼布楚条约后,俄国人在外东北方向安静了一百多年但是到了19世纪初,俄国人又开始蠢蠢欲动。
他们偷偷摸摸派出一些匪徒潜入外东北修建据点,组织移民但是清政府呢,对东北的北部区域,完全是放羊式管理在内部,东北与关内的交界处,建立柳条边严密防范汉人进入东北在北边的国境上,清政府却压根就没什么边防部队守卫。
所以俄国人后来已经大摇大摆的在外东北常驻了,南边内东北的清朝地方驻军也没当回事,朝廷更是根本都不晓得这回事因此实际上后来瑷珲条约签订之前,俄国人早已侵入外东北了到了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起义风起云涌,整个南方都打成了一锅粥。
长江中下游都成为战场,惨烈的战争造成一亿人的死亡,清政府被折腾的丢了大半条命但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内部太平天国还正打的激烈,外面列强又来凑热闹英国和法国组成联军,来攻打清政府,想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清政府这时候是内外交困,正是最虚弱的时候东北的部队大部分都被调到关内攻打太平军和抵御英法入侵了,边防空虚趁这个机会,俄国人动手了俄国这时候呢,刚刚在克里米亚被英法土耳其联军打的惨败它就寻思着,英法太狠了这我是打不过,但这损失得到别的地方找个弱的把它补回来。
这么一想,北极熊就用它敏锐的嗅觉,马上发现了东边的清政府正处于虚弱的时候,可以趁机狠狠咬它一口,吃一大块肉于是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就领兵坐船到了黑龙江中游、瑷珲城下俄国人把炮船一摆,炮口对着瑷珲城,派人去威胁黑龙江将军奕山。
俄国人说,赶紧的,利索点,把你们的黑龙江以北的土地都割给我们俄国,你们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暂时我们共管条约我都准备好了,赶紧的给我签字,不然的话,我们就出兵帮英法一块打你们!其实啊,穆拉维约夫本来是想直接要求割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全部土地的。
后来一想,好家伙,这合起来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城里这老头要是心理承受不了那也麻烦乌苏里江以东的那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就暂时按共管吧,其实还是我们占领,名义上还需要个过渡而已奕山本来不想答应,但听说如果不答应,俄国人就要大举出兵,帮助英法联军,这就把他唬住了。
实际上当时俄国刚刚在克里米亚惨败,根本没能力大规模出兵远东但是闭塞的清政府哪里知道,这奕山就稀里糊涂签字了他也不想想,他一个地方官员,哪有权力签署这对外割地的条约?何况,这其中有一半都是属于吉林的土地,他是黑龙江将军,凭啥签字割让吉林的土地?。
清政府听说了这事,咸丰帝也非常生气,就把奕山给撤了,拒不承认这什么瑷珲条约可是过了两年,到了1860年,英法联军竟然北上攻陷了北京天津,火烧圆明园咸丰帝狼狈不堪地逃到承德南面太平天国如火如荼,整个南方糜烂不堪,沿海又有英法耀武扬威,首都竟然都被他们攻陷了,清朝两百年几代人的心血圆明园也被他们烧了。
咸丰帝终于撑不住了,心力交瘁病倒了英法提的什么割地赔款通商口岸,答应!俄国要求割占外东北,答应!于是又和俄国签了个北京条约,不仅确认了瑷珲条约的内容,而且又正式把乌苏里江以东割让给俄国从此以后,吉林没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连带库页岛和海参崴都没了,面积缩水了一大半,从沿海大省、北方的广东变成了憋屈的内陆省份。
俄国人心够黑,够狠,从外兴安岭那边,沿着黑龙江割了一圈土地到了乌苏里江继续割,割到乌苏里江都快到源头了,越过兴凯湖还要往南割一直割到中国和朝鲜的边境,包了一圈,把吉林的几千公里海岸线全部割完,一米不剩,真的够狠。
最歹毒的是,割到最南边,中朝边境那里,中国剩下的土地离大海只有几里远,但就是不让你过去,就是不让你有海岸线,就是要让你憋屈生气这俄国人可以说是坏的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真不知道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俄粉热爱俄国爱到骨子里。
吉林的新生时代:人口增加、区划调整,受困内陆、渴望海洋外东北丢了之后,清政府终于醒悟过来了如狼似虎的俄国人已经来了,把东北占了一大半了这剩下的内东北不让关内百姓居住,自己也保不住,所谓保住龙兴之地完全是做梦。
于是,清政府亡羊补牢,取消了禁止关内百姓到东北垦殖定居的禁令禁令一撤,好家伙,如同堤坝开闸洪水倾泻,地狭人稠的关内百姓蜂拥而至仅仅三十年时间,剩下的内东北已经有了两千万人口等俄国人消化了外东北,想进一步割占内东北时,一看,傻眼了,内东北已经住满了中国人。
这,就不是轻易的外交讹诈就能割占的了了但是俄国人对土地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这点困难挡不住它的野心。1900年,俄国出动二十万大军侵入东北,消灭了东北的清朝驻军,把内东北也一口吞下了。
但是这时的国际形势,已经不同于19世纪50年代了其他列强一看,你俄国这也太过分了,像你这样瞎搞,全中国都是你的了,我们还有啥?于是大家纷纷向俄国施加压力,要它把东北吐出来俄国人扛不住列强的压力,和清政府签了条约同意撤军。
可是之后却一再出尔反尔,找借口拒绝撤军俄国还在东北设立行政机构,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就是要吞并东北这要让俄国得逞了,别说之前的沿海大吉林,现在没了出海口的内陆小吉林也没了结果这时候同样对东北抱有侵吞野心的日本跳了出来,发兵同俄国大战一场。
俄国人战败,被迫撤出了东北而日本由于当时实力不足,只获得了一些侵略权益,无力吞并东北这样,在两大列强争夺的夹缝中,中国勉强保住了东北主权,吉林也幸存下来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撤销驻防将军,改设行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整个东北被日本占领。
1949年解放后,国家调整了东北的行政区划原属吉林的松花江以东地区被划给黑龙江省,原属黑龙江的呼伦贝尔一带被划给内蒙古,原属内蒙的白城松原一带划给吉林,吉林省会从吉林城迁到长春这样,就形成了延续到现在的吉林省区划范围。
最近,听说俄国在乌克兰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开始允许中国使用海参崴港口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远远不够希望我们能早日收回包括海参崴在内的整个外东北,使吉林省恢复到它最初的模样,使吉林人民能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