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平台有哪些(智能家居平台有哪些 绿米)深度揭秘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17
Matter是个很好的搅局者,且看小米和华为怎么选?
大米的第0424篇原创大家好,我是大米,感谢阅读我的文字最近各个厂家出新品的速度都挺快的但是,新品很多都是新瓶装旧酒换个外观的智能开关,换个灯珠的智能筒射灯这些能叫新品吗?这只是产品升级罢了真正能叫做新品的,可能也就是绿米的fp2了。
当人在传感器有了分区+多人感应的能力的时候,才让家庭场景使用人在传感器变得可行起来。
不过这些都不算是什么大动作真正的大动作是,绿米的m2网关推了matter的固件更新了matter这东西在国内叫了好几年了,今年一月的时候算是从名义上落地了有了1.0的版本但是国内用户完全无法感知这东西有什么用,因为根本没有可以支持的产品可买。
国内叫的最响的绿米和易来,都说要第一时间支持matter。最后还是绿米拔了头筹。这次m2升级了支持matter的固件之后,部分,注意是部分接入m2网关的产品,就可以支持matter了。
但是matter在国内能用的平台就只有homekit,而绿米本身基本上全系都支持homekit那这不是闲的吗?不对,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不同的地方matter是一个大一统的应用层协议,没有自己独立的app主要参与者像苹果,谷歌,亚马逊,三星,这几大家是有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的。
当然国内的话就只有苹果homekit了以前,想玩homekit,只能选绿米,易来,小燕这种产品线相对齐全的厂家打底然后再配合一些支持homekit的单品,比如米家的吸顶灯,床头灯,台灯这些但是问题也来了,因为homekit的调试并不友好,学习成本较高。
那么如果全屋做了绿米或者小燕,基本上调试的主体还是绿米或者小燕自家的apphomekit的家庭app基本上就是个控制单个设备的方式也就是用苹果全家桶的用户,可以很方便的调出单个设备的控制页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用户会根据自己用的手机及相关全家桶数码产品去选择智能家居平台和产品。
比如我如果是小米全家桶用户,有小米手机,手环手表,电脑,电视,平板,我肯定是首选米家而如果我只有一台小米手机,平板是ipad,那我大概率还是选择米家也就是说,手机还是很重要的一个智能家居入口但是matter让苹果那么积极参与的原因,就是这个决策以后会反过来了。
如果我在未来matter的产品大量上市之后新装修或者旧改,想要弄一套智能家居增加生活便利性和体验那么我怎么选平台和产品?绿米的这第一步给了答案那就是全部选支持matter的产品不用管这个产品是绿米的,还是易来的,还是欧瑞博的。
因为最终我都要去homekit的家庭app里做调试和联动但是为啥明知道homekit的调试难度高,还要去呢?因为在未来,厂家之间基于matter开发的产品,会进入充分竞争阶段绿米之所以敢快速踏出第一步,想必也是认为自家的产品竞争力不错。
比如欧瑞博这个厂家,他家主打的是啥我没有感知,我就知道他家的开关和全面屏好看。
但是在没有支持matter以前,他家就是个自家的封闭app,我断不可能去选择但是一旦全系支持matter了(哪怕只是把自家的优势产品先行支持matter)那他家的开关和全面屏就会跨过绿米成为我的首选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消费者选择更自由了,厂家的产品力竞争更充分了(产品了必然会提升),小而美的厂家有生存空间了全屋智能再也不是一个品牌能做下来的了这其实和现在的米家有点像米家之前一直都没有人体存在传感器但是突然一个子擎,一个领普,作为米系里名不可见经传的品牌。
把这产品做出来了领普还没赶上头筹,但是对于品牌拉动作用已经很明显了我们可以把米家视为一个自建独立体系的“matter”只不过基于国内的特殊环境,不用面对完全体的matter的竞争但是米家有米家的客群,基于matter的homekit有homekit的客群。
这总的来说,对消费者也是好事对苹果来说,其实是更大的好事因为可能会有人因为要做全屋智能,而专门去换手机了那为什么像绿米这样一个已经通过加盟铺设了大量线下门店的品牌,愿意做这个先行者呢?看起来,产品的充分竞争会导致中短期来看,影响自家产品力不那么强的产品的销售。
实际上,这是个格局问题智能家居的这个蛋糕,在国内完全还没有做大绿米又不像易来,抱着米家的大腿不松手这是个早早的就想自立门户的品牌但是立门户没那么容易,绿米官网现在还是主打全系homekit,就表明自己的平台力还远不能和米家抗衡。
对于绿米来说,最实际的还是卖产品,产品基数是一切的根本有了用户基数,才有数据,才有反馈,才有自传播工业产品,上了量才能降成本(你以为s1e为啥要卖那么便宜,看看支持米家的全面屏开关都是啥价格?)什么手段可以为卖产品服务就上什么手段,至于这句话怎么理解,懂得都懂。
现在主动的快速迈出第一步既换了个好名声,给homekit递了最有诚意的投名状也给同行示了个威,我这边不惧怕产品竞争然后也算是牵了个头,大家一起来把matter的市场做大只要蛋糕做大了,那大家分起来也没那么辛苦了。
关键是,matter做不起来,国内厂家永远要考虑米家的存在米家的低价,是所有智能家居厂商的利润紧箍咒哪天把米家弄死了,大家才能在自己的优势产品上享有定价权当然,这个对消费者来说是不是好事呢?那是最终市场博弈的结果了,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也许是matter最终水土不服,最终被米家干趴下了总之,大一统是好事,曹操还是刘备最终称王其实都无所谓了就算他俩分治天下,也不见得有啥不妥说不准哪天,米家app想通了,主动支持matter接入,那就更有趣了。
我们从前面homekit的视角来看看,苹果自己是不做智能家居产品的,只做平台和homepod这种智能音箱也就是把握住智能家居的入口就行了为此,carplay这种车机端的新版本也准备和主机厂深度植入了有点类似于鸿蒙车机和主机厂的合作深度。
现在米家在国内一家独大,自己又有相当完整的米家产品线,看起来好像不会太乐意matter产品进来分硬件利润但是我们要看到,Iot的产品营收,2022年整年只占了小米集团营收的27%,而这里面还有大量的是空冰洗这样的大家电。
实际上智能家居产品,比如灯具,开关,传感器占的比例会更小而米家app本来就是个类似matter的国内版,支持大量第三方厂家的设备,比如前面说的领普,在出人在传感器这个爆品之前,就是做智能开关的有人会在米家智能开关和领普智能开关之间做选择吗?当然有,因为米家智能开关就一个外观,一种手感。
而第三方厂家,换面板材质,做超薄开关,都是分内之事。
这么一看,其实对于米家来说,并不存在让更多的第三方厂家涌入的障碍而一旦米家app对matter产品全面接入,可想而知,前面说的苹果享受的红利,米家背后的小米一样可以吃到会有苹果手机用户因为要基于米家app做全屋智能而去考虑换小米手机及全家桶产品。
而小米集团到目前为止,营收的重点,还是手机业务手机业务的量,又直接决定了相关的平板,笔记本电脑,甚至是互联网收入的增量总之,想象空间很大,米家不走这一步,如果让华为先走了,那安卓阵营的手机用户,就不用看着matter干着急了。
固步自封和拥抱开放,应该不是一个很难的选择题提供aqara绿米、yeelight易来及小米/苹果全屋智能家居的咨询服务如果是打定主意要来一套那么我的服务可以让你选购不吃亏,面对服务商的方案不懵圈,和服务商砍价更有底,最后省的钱绝对几十倍于咨询费。
当然,简单的问题可以私信我。另外,提供方案设计服务,根据面积阶梯定价,咨询费可折抵,还附送购买渠道哦。(我只赚咨询和设计费,购买渠道纯友情提供,近乎腰斩香不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