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有哪些(物联网技术智能家居论文)这样也行?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19
为进一步推动国内企事业单位的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院校的物联网专业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物联网高级技术人员和师资的技术培训······
暨物联网应用高级工程师研修班通知 各会员单位、有关企事业单位及相关院校:为进一步推动国内企事业单位的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院校的物联网专业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物联网高级技术人员和师资的技术培训,满足广大从业人员学习深造的要求,定于2016年7月18日-7月23日在江苏省宜兴市荆邑南路99号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全国物联网最新技术、教学和就业等若干问题研讨会暨物联网应用高级工程师研修班”。
本次研讨会和研修班由中国嵌入式系统产业联盟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物联网技术杂志社主办;无锡国家物联网中心、物联网智库、IT高管会、无锡物联网产学研联盟、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中兴物联网科技公司、大唐移动科技有限公司、江南大学、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工业学校等单位协助支持;无锡泛太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本次研讨和研修活动结合物联网技术在各行业的实际应用需求,将组织学员学习物联网基础理论、最新技术、行业物联网应用架构以及产品开发技能等授课专家将着重从“端、网、云、端”四个层次进行系统分析与讲解,便于学员迅速掌握物联网技术基础及行业物联网系统开发部署方法,为各行业协助培养开展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所需的人才同时,系统地介绍相关的解决方案与关键技术。
邀请贵单位及时与我们联系,派人参加此次培训和研讨特此通知中国嵌入式系统产业联盟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物联网技术杂志社无锡泛太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5月16日附:本次研讨会和研修班的有关事宜附件:
本次研讨会和研修班的有关事宜一、 时间:2016年7月18日~23日二、地点:江苏省宜兴市荆邑南路99号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7月18日全天报到)三、参加对象:1、各企事业单位技术负责人、高校主管教学或科研的相关领导;
2、从事物联网、传感网、无线射频技术、嵌入式系统教学和研究的带头人及骨干技术人员;3、从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自动化、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教学的带头人及技术人员、骨干教师、就业部门负责人;
4、相关专业实训室、电教中心负责人及骨干技术人员、教师四、培训师资:国内著名物联网专家、资深项目经理、院校专职教师等五、培训条件和设备:无锡泛太(SeaIOT-DP06-C)实训台、物联网智能交通沙盘、智能家居样板间、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颁发证书: 对有需求的培训合格的院校学员,颁发新加坡国际IDETCO机构的国际物联网师资培训证书该证书在国内外物联网行业具有一定权威性七、报名方式:请将报名回执(附件2)填好,加盖单位公章后,于7月1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发至我物联网技术。
八、《物联网技术》杂志社联系方式:地址:西安市金花北路176号科研楼六层 物联网技术杂志社联系人:丁 立 邮编:710032电话:029-85241792-8619 传真:029-85241792-8618 wechat:2766182144
E-Mail: web@iotmag.com 九、报名费用:培训费用2980元/人(含培训费、实验费、考察费、教材费、考试费、证书等相关费用),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报名费可会前汇到承办单位银行帐号,报到时出据汇款单复印件即可报到。
承办单位:无锡泛太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地址:无锡市新区坊前坊兴路19号江溪科技园3楼开户银行:建设银行无锡开发区支行 账号名称:无锡泛太科技有限公司 账 号:320 016 154 360 525 134 46
税 号:320 200 694 546 509十、附件:1、内容安排2、部分主讲专家介绍3、报名回执表附件1、内容安排:第一部分 物联网办学经验交流、毕业生就业形势研讨(4小时理论)7.19上午
1. 物联网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方向2. 物联网专业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探讨3. 物联网与大数据处理4. 物联网与云计算5. 物联网标准及规范探讨6. 物联网专业申报程序与申报方法
7. 《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主要内容8. 物联网专业课程设计规划及各校教材选用情况9. 物联网专业应有哪些核心课程?依据什么开设核心课程?哪些课程应建设实验室?10. 建立物联网实验室应遵循的准则
第二部分 物联网最新技术与应用(4小时理论)7月19日下午物联网产业分析与专业规划设计1.中国物联网发展战略与产业链全景分析2.物联网的商业模式与机会3.物联网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规划设置4.物联网产业链的人才需求
5.物联网技术相关新专业建设指导6.物流实验室及实践基地设计与建设7. 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物联网与云计算1.云-网-端计算架构2.传感器云/设备云与区域数据汇集3.分布式计算模型4.中间件技术:RFID中间件、WSN中间件、设备中间件
5.智能体技术:Agent、MAgent6.区域情境智能7.大规模数据挖掘、社会计算及其行为分析、区域自治系统、服务的发现、组合面向智慧城市的物联网方案设计1. 智能家居与安防应用方案设计
2. 智能交通应用方案设计3. 智慧水利应用方案设计4. 智慧环保应用方案设计5. 智慧健康应用方案设计物联网及其大数据处理1. 物联网与大数据2. 大数据处理方法
3. 基于物联网的敏感信息分析系统4. 结论物联网专业规范1. 物联网专业规范构建方法2. 物联网专业实施及成果3 物联网专业问题及对策科研项目申报技巧1.科研项目申报渠道2.科研项目类型及特点3.科研项目申报前的准备工作
4.一般项目评审标准5.项目申请书的撰写第三部分 企业实战全国高等院校物联网技术与ZigBee应用师资培训班日程安排(提供动手实战环境)培训时间内容具体内容考核方式4天4学时7.20上午六型柜六型柜结构简介,六型柜拓扑
CC2530基础实验:1. IAR开发环境安装,配置;2. CC2530接口技术基础实验:点亮LED等、按键检测、串口输出、LCD显示、定时器、射频通信等;分组实验4学时7.20下午基于Z-Stack协议栈组网实验:
1. Z-Stack协议栈的安装、工程建立;2. Z-Stack协议栈的数据采集与控制透明传输实验:编译、更改信道、PanID、通信模式、长短地址,烧写组网、信息显示与控制3. 网络通信实验:(1)点对点数据通信实验。
(2)广播通信实验(3)组播通信实验)分组实验4学时7.21上午物联网网关Linux系统烧写1. 开发前的环境准备,SD卡的制作2. uboot、内核、文件系统的烧写分组实验4学时7.21下午嵌入式网关Linux应用程序开发
1. 虚拟ubuntu Linux宿主机交叉环境的建立:串口设置、网络连接、NFS网络文件系统搭建、交叉编译器的安装、系统启动脚本分析、QT图形开发库的编译、Qt-Creator工具安装等(提供编译好的ubuntu环境);
2. 应用程序框架概述:Qt-Creator集成开发环境配置;3. Qt应用程序编程基础:(1)Qt基础实验:常用控件的属性;(2)QT信号、槽函数机制实验;(3)Hello World的编写(图像界面编写);
(4)串口通信实验:光线采集与开关控制实验;分组实验4学时7.22上午物联网网关Android系统烧写1. 开发前的环境准备,SD卡的制作2. uboot、内核、文件系统的烧写分组实验4学时7.22下午
嵌入式网关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1. Android开发环境建立:(1)JAVA环境建立,安装JDK(2)Eclipse安装(3)Android SDK安装(4)ADT安装(5)创建、删除和浏览AVD
2. Android应用程序编程基础:(1)Hello World Android应用程序示例;(2)Android串口通信实验:温湿度实时采集与继电器联动控制实验;分组实验4学时7.23上午RFID技术应用
1. RFID近距离ID卡读取2. 智能货架实训系统的设计分析3. 高频RFID的智能货架实验分组实验2学时7.23下午上位机应用程序开发1. PC 上位机开发环境搭建(VS2010)2. PC应用程序编写(C#):
2.1 PC 应用程序框架概述;2.2 PC应用程序串口编程;分组实验2学时7.23下午物联网实训项目剖析1.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系统实验(1)QT界面设计;(2)数据库应用开发;(3)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自动控制;
2. 智能农业大棚环境监测系统实验(1)QT友好界面设计;(2)数据库应用开发;(3)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自动控制;分组实验附件2:部分主讲专家介绍
1、张堂贤,国立台湾大学教授,于1983考上土木技师执照,并於1986年获国立台湾大学博士学位其后担任过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研究员、淡江大学交通管理系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美国加州大学UCLA电机资讯系自动控制实验室研究学人(1993-1994)。
2000起回国立台湾大学土木研究所交通组任教迄今,负责ITS暨N-Fi实验室专业领域在交通工程、运输规划、智慧运输系统(ITS)、交通量测与控制(影像、雷达、线圈、Prob、号誌、动态系统)、自动控制及智慧车(ADVANCE-F)、车联网、车载资通讯系统暨近场通讯系统(N-Fi)、BRT技术、物联网(PVTnet)、云端技术等。
发表论文百餘篇,拥有美中台多项专利,并有数项已市场化產品目前担任(台湾)中国工程师学会&土木水利学会等学术期刊编辑、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ular Technology、Journal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Urban Planning等国际期刊编辑及IEEE ITSC副编辑(since 2008.) 担任(台湾)中华智慧型运输系统协会创始理事长(1998-2000)、担任世界ITS大会理事长达十餘年(1997-2008)及第四届亚太ITS协会执行长(2002-2003)。
目前担任台湾车载资通讯產业协会(TTIA)理事及台湾物联网联盟(TIOTA) ITS召集人
2、李士宁,男,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计算机系统与微电子系主任,陕西省物联网与智能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物联网,移动计算,网络化嵌入式系统在电信科学研究院从事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研究10余年,主持与参与开发了中国数字无绳电话通信系统,LMDS通信系统,农村无线接入通信系统等多种无线通信系统。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传感器网络专委会委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展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目前主要从事工业无线网络软硬件设计及移动计算理论的研究,课题组承担着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防预研、省科技攻关等项目,成功开发了基于ISA100.11a标准的工业无线网络系统,并针对工业控制、精准农业、环境监测等领域研制了可推广应用的系统。
成果参加了“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
3、杨恒博士:530计划海外领军人才,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香港科技大学访问专家、美国UTSI技术专家,曾应邀在美国及新加坡等地讲学,主讲内容:物联网技术架构及新发展、物联网专业建设及发展等。
上图杨恒博士应邀在深圳市委党校技术报告
4、李伟博士:曾应邀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商业职业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讲授物联网技术及物联网产品开发课程主讲Zigbee 技术ANDROID物联网应用开发。
附件3:报名回执表单位名称 邮编 通讯地址姓 名性 别职务/职称手机号码 E-mail 发票抬头住宿预定标 间:住宿日期: ;预定房间数: ; 要求:领导签字 单位公章
备 注请将本报名回执填好,加盖单位公章后,于7月1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发至我协会和联盟办公室《物联网技术》杂志社联系方式:★地址:西安市金花北路176号科研楼六层 物联网技术杂志社联系人:丁 立 邮编:710032。
电话:029-85241792-8619 传真:029-85241792-8618wechat:2766182144E-Mail: web@iotmag.com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