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智能家居app(海尔智能家居app下载)真没想到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21
杀死小米的,只能是小米plus,性价比,这该死的甜美诱惑
前言这篇竞品分析是去年在美的IoT实习的时候写的,初次了解产品经理,希望通过撰写竞品分析加深理解锻炼技能,现在回看,无论是数据的收集还是提出的观点都太嫩,尴尬如果你对于智能家居特别是相应的App和设备配网等流程不甚了解,阅读本文,你或能有所得。
但我也要提前说明本文的不足:没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全文只立意2点:小米牛逼小米之所以牛逼,因为它是小米“小米超前的布局和庞大的生态链让其他厂商难以望其项背”,这是唯一观点,甚至没有提到便宜/性价比等字眼,实在是过于浅薄了。
当然,时至今日,我还是不否认当时的观点,不过亟待完善使其更丰满,后话了阿里和京东都在做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但他们拿出的是整合方案,其自身更多是平台属性,对下游硬件厂商几乎没有控制力,这样会导致什么?他们就像是复仇者联盟,但观众有人喜欢美队,有人喜欢钢铁侠,有人喜欢黑寡妇,因此对于单独个体IP的热爱大于联盟IP;但是小米是灭霸:
小怪喽啰,战舰,无限拳套,它们都是灭霸实力的一部分,追根溯源都是要回到灭霸身上的华为的智能家居布局似乎还是散兵游勇,OV直接说我不造家居,只做平台和中控而对于美的和海尔这样的传统企业,我就其现状十分不看好。
诚然,传统家电巨头积累了技术和用户,但同时也给自己打造了坚实的围墙,想在物联网这盘新棋局中突围,居高不下的价格是难以跨过的天堑老牌制造业的各项流程,各种势力盘根错节,而且,硬件利润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而小米之流互联网品牌的低价策略是它们万万不能饮下的毒药,可能还没止渴就已先身亡。
而IoT的发展现状是,智能家庭解决方案依然不甚实用,没有切中实实在在的痛点,主力消费者只是愿意尝鲜的年轻用户,便宜的小电器才是他们的心头好,也是支撑App下载量或DAU的大头,传统厂商的技术和经验在此显得没那么重要。
正如去年的小米荣耀电视大战,就算问题百出也只是两个互联网品牌的狂欢,传统电视品牌因为价格高昂,纵使有更高品质,在网友评论中也不过落得个“没必要,够用就行”的判词,杀死小米的,只能是小米plus,性价比,这该死的甜美诱惑
正文智能家居App竞品分析一.分析目的二.竞品选择三.产品分析-1.产品定位2.用户分析 2.1用户人群 2.2用户需求3. 功能介绍 3.1功能概览 3.2主要功能对比。
3.3核心功能4.结构分层5.交互设计四. 总结分析一.分析目的随着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逐步走入大众的生活,但是在缺少统一通信协议或控制方式等标准的情况下,不同厂商各自为营,开发自己的产品和生态,百花齐放的智能设备和家居App互不兼容,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其普及和发展。
在目前行业整体处于群雄割据、瓜分地盘情况下,完善产品功能提升用户体验以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是我们努力的主要方向本文将挑选两款智能家居App,从市场,用户,功能,体验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美居App的改进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竞品选择市面上智能家居App多如牛毛,但多数都是小型厂商为自己独立或少量智能设备开发的应用,没有较为完成的生态链,且自身体量较小,没有成为智能家居统一平台的潜力,在此挑选了四款大厂开发的App, 并汇总了不同平台的下载量。
百度应用宝IOS米家2936万9944万6.17万海尔优家300万283万2150华为智能家居/834万162阿里智能164万276万1470数据来源:百度应用助手,应用宝,苹果应用商场(2019.06.27)
仅从下载数据可知,米家一骑绝尘,下载量远超同类App, 其他产品之间差距较小简单体验过各款App后,发现同质化严重,其他厂商望着小米的项背,一边模仿米家的布局,一边加入自己的创新点在此,选择市场规模最大的米家和与美居背景相似(传统制造商转型之作)的海尔优家作为竞品进行分析。
三. 产品分析1.产品定位a. 米家2016年3月29日,小米在北京发布全新的生态链品牌,mijia,中文名为"米家",“米家APP”集智能设备控制、商城购买等功能于一身,一体化满足用户操作和购买的需求。
产品定位于为用户提供控制智能硬件设备的统一管理平台,联动操控玩法多样,并接入有品商城,一键购买精致生活b.海尔优家2015年4月2日,海尔优家vV01.01版本上线(数据来源:豌豆荚),整合了多种海尔智能家电的接入绑定、远程操控、信息查询等功能,实现一个App掌控全屋智慧家电。
同样的,海尔优家为用户提供了智能设备管理平台,接入商城推销自家产品,不同于米家的是,加入了社区模块作为智能家电使用经验分享平台,希望给优家打上社交属性2.用户分析2.1 用户人群a. 米家(数据来源:百度指数2018.06.27~2019.06.27;360指数2019.05.29~2019.06.27)。
用户地域分布
(百度指数)
(360指数)用户年龄分布
(百度指数)
(360指数)用户性别占比
(百度指数)
(360指数)结合百度指数和360指数给出的数据,在地域和性别占比两项上几乎一致,用户多属于北上广等发达地区,米家的男性用户几乎占到总人数的80%,这些都是符合经验常识的结论但是在年龄分布上,百度指数给出了“接近60%的感兴趣人群年龄在30~39岁之间”的数据,考虑到智能设备用户和小米发烧友多为年轻人的情况,这一数据的可靠程度有待考证。
事实上,当使用百度指数搜索关键词“蔡徐坤”时,给出的数据依然是60%左右的用户年龄在30~39岁之间,考虑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百度搜索的用户年龄偏大而导致,所以在此参考360指数从360指数给出的用户年龄分布可知,59%的米家用户年龄在25~34岁之间,从经验来看,智能家居的用户特征应具备“较为年轻”,“有一定经济实力”,“经营自己的家”等特点,25至34岁非常符合这些特点。
综上,米家的用户定位在发达地区25~34岁之间和更年轻的消费者,其中男性远多于女性用户,他们勇于尝试,喜欢科技设备,有一定消费能力b. 海尔优家(数据来源:百度指数2018.06.30~2019.06.30;360指数2019.05.29~2019.06.27)。
用户地域分布
(百度指数)
(360指数)用户年龄分布(百度指数)(360指数)用户性别占比
(百度指数)
(360指数)两个指数平台皆没有收录海尔优家的数据,在此用关键词“海尔智能家居”替代在用户地域分布上,海尔优家大抵同米家一样,山东的用户数跃居第二,在用户性别和年龄占比方面,百度和360给出数据偏差较大,参考360指数,海尔优家用户男女比达到6:4,值得注意的是,在年龄分布上,海尔优家19-34岁用户仅占81%,而米家达到了90%。
海尔作为传统家电企业巨头,凭借积累的用户基础和可靠的硬件质量,除了争取年轻用户,一部分愿意尝试智能家居的年长用户可能成为海尔的潜在客户,男女比达到6:4说明有更多女性选择了海尔(推测她们年龄稍长且已成家立业),这是海尔优家在用户定位上不同于米家的地方。
2.2 用户需求仅从智能家居App本身来看,用户需要一个管理自己智能设备的平台,这一需求无论是米家还是海尔优家都满足了,而且事实上,对于作为智能家居控制平台所提供的功能,二者的表现相差无几笔者认为用户下载智能家居App更多原因在于购买了相应的设备,米家App的市场占有率能远超同行是因为小米的智能设备带来的优势。
3.功能介绍3.1 功能概览a.米家 米家一共有四个模块:【米家】,【有品】,【智能】,【我的】【米家】作为所有设备的集成控制面板,智能家居依使用场所归类于导航栏,同时提供家庭选项,点击设备图标后可进入该设备控制页。
【有品】有品商城本来是米家的内置商城,经过发展于2017年4月成为小米独立电商平台,依托小米生态链体系,用小米模式做生活消费品【智能】推荐产品使用场景,设置打开条件或设备一键联动,同时可以自定义场景,并在日志中显示出使用记录。
【我的】功能模块,消息、设置、帮助等栏目集合在此页中。
b.海尔优家海尔优家由五个模块组成:【智家】,【社群】,【生活】,【商城】,【我的】【智家】:集合了设备的控制和分类,场景模块,小应用【社群】:以社群为单位,用户可以在不同分组发言,沟通讨论【生活】:用户可以在此栏发布动态。
【商城】:内置商城,销售海尔产品。【我的】:多种功能的集合模块。
在基础功能方面,米家提供了控制、商城、场景、设置四大模块,海尔优家的设计和米家几乎一致,其独有的社区和生活模块功能重合且实际效果较差,可以明显看出大多动态都是内部运营发表的海尔优家希望以社交功能来吸引用户,但是实际效果不佳,不仅内容没有闪光点,用户量较少也限制了社群的发展。
参考了几大厂商的智能家居App,功能模块大都分为四大模块,同质化严重一方面,米家作为行业的领头羊,友商竞相模仿十分正常,另一方面,当各个智能家居App有了首创的亮点设计,为业界广泛认可接受后,大家互相借鉴也是常态。
3.2 主要功能对比米家海尔优家家庭选择√√家庭环境√√在线客服√语音√√设备分类√√设备控制√√商城相关√√场景相关√√社区相关√金融服务√耗材提示√消息中心√√设备共享√小组件设置√第三方平台接入
√在家庭,设备,场景,商城等功能上,无论是操作模式还是内容展示,二者完全一致,而在在其他小应用点上各有特色海尔优家不仅推出了有社交功能的社区模块,更是加入了信用借贷,布局之大,野心之昭然,可见一斑,当然期望虽大,但是实际效果与发展前景有待考证。
相对的,米家更关注设备相关的应用,比如耗材提示,小组件设置(在iphone下拉信息栏插入设备小组件),这些小应用更能提升用户体验,更专注服务于一个智能家居App3.3 核心功能设备的连接与控制:作为智能家居App, 设备的连接和控制是最为核心的部分。
a.米家
b.海尔优家
在设备的添加和控制方面,米家和海尔优家也近乎一致目前业界所有App添加设备的手段无外乎三种:扫码,列表查询,附近搜索(蓝牙连接),不得不提的是,除了附近搜索,另外两种方法都比较繁琐,而后续的配网流程也颇为复杂,所以笔者认为简化设备添加配网操作应该是目前各大平台努力的方向。
在设备的控制方面,除了通过点击相应模块打开插页外,支持语音控制已是智能家居App的标配功能,下达的语音指令可以开关设备,进入场景,还支持一定程度的模糊输入,例如“我回来了”或“下班了”会打开【回家】场景。
同样的,业内App都具备这样的语音功能4. 结构分层从产品的功能结构来看,米家的分级更为细致,脉络更为清晰,而且相较于海尔优家把设备控制主页与场景模块糅合的设计,米家的结构显得更简单纯粹。
5. 交互设计在此讨论首页的设备添加
首先,在第一层级,用户进入设备添加页的方式都是点击右上角的“+”符号或设备模块的添加提示因为海尔优家在首页展示的内容较多,可能会影响初次配网的用户体验,米家稍显简练进入第二层级,米家将设备检索和清单作为设备添加页首要内容,扫码和蓝牙被收敛于首栏的小图标并下沉到第三层级,说明米家希望用户更多的去通过检索方式添加设备,笔者认为原因有二:目前,扫码方式比较繁琐,而蓝牙搜索功能不够成熟,成功率不够高,并涉及到设备信号广播的问题,所以推荐直接检索;用户在检索时,会看到其他米家设备,从而起到推广的作用。
海尔优家则把三种方式并列于第二层级,且检索栏只提供设备大类,在第三级页面中才显示具体设备及型号,这种会复杂化用户操作的设计,实际上是海尔同一品类有过多产品造成的,这导致它不能像米家一样简单地将设备罗列出来。
总体来说,从开启添加的触发键到添加方式分类,两个App添加设备的交互设计十分相近,在第二层级开始产生少许差异,但基本逻辑流程并无不同四.总结分析在行文中多次提到智能家居App同质化严重,无论是选择的两款竞品,我们的产品美居,还是参考过的其他App,大都使用相似的逻辑,提供差不多的功能。
单纯的从App本身来说,在当前设备硬件条件的局限下,更简单的操作,流畅的转换,清晰的引导等基础属性是值得去开发的比如我们正在推动的简化美居设备配网流程,在已有功能和硬件模块的基础上,简化配网流程,降低使用门槛,提升用户体验。
受制于硬件条件是智能家居App不可避免的弱点用户购买了相应的智能设备才会去下载使用App,在各大厂商各自为营,产品平台互不兼容的情况下,智能家居App自身没有明显的竞争力当然,并不能把所有矛盾都推向硬件设备,提升App使用体验依然十分重要,比如因为程序框架的限制,美居的页面切换不流畅,特别是设备控件页的展开速度较慢,虽然并不影响核心功能的实现,但未能提供给用户更好的体验,仍有提升的空间。
作为一位产品经理,站在用户的角度,把握住可能存在的一切细节去优化产品,或许我们还没有能力去创造一款革命性产品,但修饰雕刻从而完善手中项目亦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