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以东(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4-09-09
前言:清朝咸丰年间,中国签订了一份条约,这份条约没有惊天动地的战争,没有轰轰烈烈的谈判,甚至连一声枪响都没有,但就是这样一份“平平无奇”的条约。
阅读前,请伸出您的贵手点击一下关注,希望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讨论和分享哦感谢您的支持!
文|知史通今编辑|知史通今前言:清朝咸丰年间,中国签订了一份条约,这份条约没有惊天动地的战争,没有轰轰烈烈的谈判,甚至连一声枪响都没有,但就是这样一份“平平无奇”的条约一份历史条约导致中国丧失了堪比20个台湾面积的领土,这片土地被割让已长达160载,至今未能收回,这份条约究竟是什么来头?。
从康熙到咸丰的百年角力要说这个故事,得从康熙爷爷那会儿说起,那时候的沙俄,就跟一只饿狼似的,盯上了我们东北的大片土地康熙爷爷可不是好惹的主,他带着兵马就把沙俄打得抱头鼠窜,1689年,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算是暂时划清了界限,但是沙俄这个老毛病可改不了,总想着怎么占我们的便宜。
从康熙到乾隆,再到嘉庆、道光,沙俄一直在边境上搞小动作,他们派间谍来打探情报,派商人来做生意,其实都是为了将来的大动作做准备到了道光年间,鸦片战争爆发了,清朝的军事实力被英国人揭了老底,沙俄看准了机会,觉得时机成熟了。
咸丰年间,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得正热闹,清朝政府焦头烂额,沙俄觉得这下可真是天赐良机啊!他们派了个叫做穆拉维约夫的家伙来当远东总督这个穆拉维约夫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一到任就开始琢磨怎么从中国这里占便宜,他派人沿着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一路探查,还美其名曰“科学考察”。
他哪是在考察什么科学,分明是在为将来的侵略做准备,穆拉维约夫还给沙皇写了份报告,说东北这地方物产丰富,战略位置重要,咱们得想办法把它弄到手沙皇看了报告直点头,他给穆拉维约夫下了道密令:无论用什么办法,一定要把黑龙江以北的地方拿下来。
就这样沙俄的野心越来越大,他们开始在边境地区大肆活动,清朝政府虽然察觉到了不对劲,但是顾此失彼,根本没精力去管这些“小事”这哪是什么小事啊!这可是关系到国家领土的大事啊!当时的清朝政府已经被西方列强打蒙了,根本没意识到危险正在悄悄逼近。
就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叫做《瑷珲条约》的东西,就这么横空出世了,这个条约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的条约之一,它是怎么签订的?
《瑷珲条约》的签订与内容说到这个《瑷珲条约》,那可真是一言难尽啊,1858年5月,也就是咸丰八年,沙俄趁着清朝政府焦头烂额的时候,派了个叫尼古拉·穆拉维约夫的家伙来到黑龙江北岸的瑷珲城这个穆拉维约夫啊,可不是来做客的,他带着军舰,带着大炮,摆明了就是来讹诈的,当时负责谈判的是黑龙江将军奕山,奕山本来是个文官,对军事一窍不通。
他看到沙俄来势汹汹,吓得六神无主,连忙派人去北京请示,可是北京那边正忙着应付英法联军,哪有工夫管这边,于是奕山就自作主张,跟穆拉维约夫签订了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个条约一共才七条,可每一条都让人心痛,第一条就规定,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都划给沙俄,这是多大的面积啊?相当于20个台湾那么大!。
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成了中俄共管,这下可好一下子就失去了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可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啊!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个条约居然规定,只有俄国商船可以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上自由航行,我们自己的船反倒不能在自己的河上跑了,这不是赤裸裸的侮辱吗?
签完条约后,穆拉维约夫乐得合不拢嘴,立马派人去圣彼得堡报喜,沙皇听说后高兴得不得了,还给穆拉维约夫加了个封号,叫“阿穆尔伯爵”,这个阿穆尔就是黑龙江的俄语名字奕山战战兢兢地把条约送到北京,结果可想而知,朝廷大怒啊!可是木已成舟,覆水难收,清政府虽然不愿承认这个条约,但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我们失去了大片的领土,而且一枪都没放,但事情还没完,这个《瑷珲条约》的签订,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给中国带来了一连串的灾难。
《瑷珲条约》后的连锁反应可别以为《瑷珲条约》签完就完事了,这条约就像是一块巨石,扔进了历史的湖面,激起的涟漪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平息的这条约给其他列强打了个样儿,他们一看不打仗就能占地盘?这买卖也太划算了吧!于是乎,各国使节蜂拥而至,都想来分一杯羹。
其中最积极的就是英国人,他们的公使额尔金勋爵,听说沙俄占了这么大的便宜,眼珠子都红了,他二话不说,立马跑到天津,逼着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外国人有了在中国内地自由传教的权利,还在北京设立了使馆,这不是等于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安了个钉子吗?。
紧接着法国、美国、俄国也来凑热闹,他们一个个都跟清政府签了条约,把中国的主权啃得渣都不剩,这些条约合起来,史学家们给起了个名字,叫“不平等条约”我们还有一大片土地是跟沙俄“共管”的呢,说白了就是个笑话,沙俄趁着清政府焦头烂额的时候,一点一点地蚕食这片土地,到了。
1860年他们又逼着我们签了个《北京条约》。
这个条约可真是雪上加霜,它不仅承认了《瑷珲条约》,还把乌苏里江以东的40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都划给了沙俄,我们在东北的出海口全没了你们可能会问,清政府就这么软弱可欺吗?其实不是,当时的清政府也想反抗,可是实在是力不从心啊,一边要应付太平天国起义,一边还要对付英法联军,哪还有精力顾及东北边疆?。
这些条约签订之后,大批的中国百姓被迫离开世代生活的家园,有的人选择南迁,有的人则留在原地成了“俄国公民”,这种骨肉分离的痛苦,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失去了大片领土,国家主权遭受严重损害,老百姓流离失所,这个《瑷珲条约》,可以说是打开了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大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段屈辱的历史虽然让人心痛,但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那么这160年来,我们失去的土地现在是什么情况呢?
《瑷珲条约》160年后的今天160年过去了,当年那片被割让的土地,现在是个什么光景呢?说起来还真是令人唏嘘那片相当于20个台湾大小的土地,如今已经完全融入了俄罗斯,原来的“海参崴”,现在叫“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了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
当年的“黑龙江”,现在俄国人叫它“阿穆尔河”,河的北岸建起了一座座俄罗斯城市,南岸呢,还是我们的,可是已经物是人非了。
这片土地上的华人并没有完全消失,据统计,现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大约有20万华人,他们有的是当年留下来的后代,有的是近年来去做生意的,这些华人成了连接中俄两国的一座桥梁再说说中俄关系吧,这160年来,可谓是跌宕起伏,从沙俄到苏联,再到现在的俄罗斯联邦,两国关系经历了敌对、同盟、交恶、再到现在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991年,中俄双方终于在边界问题上达成了协议,2004年,两国又签订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议》,算是彻底解决了边界争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把那片土地忘了,每年到了《瑷珲条约》签订的日子,总有人会发文纪念,提醒大家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我们为什么不要回那片土地呢?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国际法有个“既成事实原则”,就是说长期占有就会形成所有权,强行收回可能会引发战争,这显然不符合和平发展的国策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
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弱小就要任人宰割,所以我们要铭记历史,但更要面向未来,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结语:历史不能忘记,但也不能沉湎于过去,《瑷珲条约》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它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要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160年前的中国。
参考资料[历史上的今天]1958年5月28日中俄签订《瑷珲条约》-中国广播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