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拼音是什么(缄默的拼音是什么)真没想到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03
↑点击上方“王补平”免费订阅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2分)说理总是让人看到思考的力量,陶行知强调教育是创造,平凡单调不能创造,只是
↑点击上方“王补平”免费订阅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2分)说理总是让人看到思考的力量,陶行知强调教育是创造,平凡单调不能创造,只是懒惰者之dùn()词;毕淑敏自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小屋,。
盛()放爱恨、事业和自身;顾颉刚告诫我们要保有怀疑的态度,不能mò()守前人的旧说;鲁迅先生说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因为有一大批社会“脊梁”在前仆()后继地战斗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B.像你这种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的做法,迟早会被明眼人识破C.不认真学习,就不能取得好成绩,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D.一场大雨过后,空气异常清新,燥热的感觉。
荡然无存3.对下面的文段中的病句类型的判断及修改有误的一项是()(2分)①第三届“留动中国”活动面向来华留学生,组织定向越野、篮球三对三、体育艺术展示三类比赛,丰富了在华留学生,②增强留学生对中国社会的融入感和认同感。
③记者在大赛现场看到,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8个省市、23所高校的大约24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④《汉风皖韵》《相亲相爱》《红色芳华》等节目精彩纷呈,导致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A.第①处成分残缺,。
“在华留学生”后增补“的文化生活”B.第②处语序不当,应将“认同感”和“融入感”互换位置C.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大约”或“多”D.第④处语意重复,应删去“掌声”或“喝彩”4.下列有关《水浒传》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
是()(2分)A.林冲,绰号豹子头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被当朝权奸高俅所害,蒙冤刺配沧州后看守草料场,高俅又派人纵火,企图将他烧死被迫投奔梁山农民起义军,屡建战功B.徐宁原是禁军金枪班教头,善
使钩镰枪,绰号“金枪手”在其表弟汤隆的引荐下,投奔梁山,大破连环马,击败呼延灼C.在宋江因题反诗而遇险时,晁盖与其他梁山好汉一同劫法场相救;后在讨伐曾头市战役中,晁盖被毒箭射中面颊而亡D.武松武艺高强、爱
憎分明,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情节可以看出他血性的一面5.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在诗歌《我爱这土地》中“土地”象征着(2分)6.默写(8分)①面对“左迁”的现实,诗人韩愈借“。
,”坦陈心志,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面对“赐金放还”的处境,诗仙李白摆脱歧路彷徨的苦闷,发出“,”对未来信心与展望的强音②苏轼的豪放体现在《江城子·密州出猎》里“鬓微霜,又何妨!”他的旷达体现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但愿人长久,。
”③,秋容如拭(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④溪云初起日沉阁,(许浑《咸阳城东楼》)二、综合性探究(共5分)2018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发热议下面是两则相关材料,请认真阅读,完成7。
~9题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汽车、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
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被誉为“大国工匠”、历上百万次錾刻而制出“和美”之作的孟剑锋曾表示,在他看来“做事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一辈子只干一件事”。
对于作品“梦和天下”他说“雕漆月季花钮是手工雕刻,花托则采用3D打印,手工尺寸和机械尺寸一定要配合好,花不能大也不能小”7.根据材料一,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2分)8.综合两则材料,用词语归纳工匠精神的特点。
(2分)9.有人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宝剑锋从磨砺出”,请将以下词语连成下联(1分)词语:细琢精自和美来下联: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0~14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①,辄以水沃面②;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③,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欧阳公事迹》)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辄:就。
沃:浇这里是“洗”的意思③食不重肉:不多吃肉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右备容臭()②或异二者之为()③父母岁有裘葛之遗()④少有大志()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今诸生学于太学/假诸人而后见也B.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日再食C.不以物喜/每以天下为己任D.当余之从师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2.用现代汉浯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3.甲文中宋濂“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丙文中范仲淹“被谗受贬”的原因是:(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14.“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结合选文,你认为宋濂、欧阳修的“初心”是什么?(2分)。
四、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3分)木笛赵恺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他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场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木笛,有请朱丹先生”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
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着朱丹。
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
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回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大师问:“为什么?”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久久,久久,一片沉寂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珍惜”朱丹说:“可是——请原谅——”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
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
坚韧是童稚的坚韧,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广,仿佛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去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回旋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
”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诚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15.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的木笛手文中哪些内容可以证明?请结合选文内容,分点概述。
(3分)16.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17.请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18.探究“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3分)19.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小说以木笛作为全文的线索结构全篇选材独特,结构安排也有新意,可谓匠心独运。
B.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群在雪地里纪念碑前追思的“孩子”,他们与朱丹是否录取无关,与文章的主题也无关,只是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C.文中音乐大师先是拒绝换曲,后来却改变主意录取朱丹,前后态度的对比中凸显出。
朱丹不仅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的人,也是一位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的人D.这篇小说在艺术技巧方面很有特点: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细节描写生动细致如文中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是运用动作描写,从细节处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10分)品茗行令添雅趣展华 ①酒有酒令,众所周知但若说到茶令,可能就鲜为人知了茶令是我国古代先贤创造出的一种饮茶助兴的游戏,是我国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品茶行令,最早流行于盛产。
茶叶的江南一带翻阅《中国风俗辞典》,其中记载有:“茶令流行于江南地区饮茶时以一人令官,饮者皆听其号令,令官出难题,要求人解答或执行,做不到者以茶为赏罚”②据考证,“茶令”一词虽始见于宋代,但这种以茶为内容的行令形式,其实在唐代就已经出现。
它以续诗“接龙”形式,令三五诗友促膝围坐,围绕茶的主题续成茶诗,续不上诗句者就当场受罚如唐代有一首别具风格的茶诗《五言月夜啜茶联句》,就是当时参与“接龙”的颜真卿、陆士修、张荐、李萼、崔万、谢皎然6人,在品茗行令中共同创作的。
诗曰: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③诗中引用的诸如“泛花”“代饮”“醒酒”“月桂”“流华”“疏瀹”“不似春醪”“素瓷”“芳气”等词皆与饮茶有关,而品茗行令时宾主间的融洽气氛,也提高了饮茶的品位。
④南宋龙图阁学士王十朋,精文通诗,也喜好行茶令他曾在诗中写道:“搜我肺肠着茶令”他经常向茶友推介茶令及其行令的形式,且在诗文中写有:“余归,与诸子讲茶令,每会茶,指一物为题,各举故事,不通者罚”⑤同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不仅爱茶,也嗜好行茶令。
她与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在汴京结婚时,住在清雅幽静的“归来堂”,他们在“酒阑更喜团茶苦”的生活中,更是喜欢饮茶行令李清照独创了一种妙趣横生的茶令夫妻二人泡茶行令一般是问答式,以考经史典故知识为主,如某一典故出自哪一卷、册、页等。
⑥茶助文思,通过饮茶行令,予人兴奋、清醒、机智,增识广闻,对创作萌发灵感大有裨益赵明诚写出了一部长达30卷的《金石录》,成为我国考古史上的著名人物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记叙了她与赵明诚共同生活,行茶令的趣事佳话:“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杯中,反不得饮而起……”可见,茶令为他们的书斋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
⑦茶令与酒令大不一样,赢家方可饮茶,而输者不许品茗对此,清代著名学者俞正燮的《易安居士事辑》中亦有详尽记载鲁迅在杂文《喝茶》中亦写有:“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品好茶不单是泡饮质量好的茶叶,而且注入了。
文化味,丰富了“品好茶”的内涵⑧近代,作为一代学界泰斗的钱钟书,终年伏案潜心于著述,笔耕劳作之余,则与著名文学家杨绛戏仿南宋李清照和赵明诚行茶令之雅举不论谁输谁赢,每斗罢一局,彼此相视,捧腹大笑钱钟书在《槐聚诗存》中写道:“翻书赌茗相随老,安稳竖牢祝此身。
”如此赌茗,给他们晚年读书著说乃至生活,都增添了乐趣⑨品茶行令亦为时下文朋诗友所钟情,每逢闲暇假日,文友相聚一起品茶行令,涉及内容丰富多彩泡饮好茶,制猜佳谜,彼此在行茶令中增长知识,增添乐趣在我国这个饮茶大国,逢年过节、亲朋相聚用茶待客时,若能将茶令推陈出新,便能其乐融融,其情悠悠,增加茶事活动的喜悦气氛。
20.请简要说说什么是“茶令”?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茶令”这一雅趣的?(3分)21.第①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22.通读全文,本文介绍了品茶行令的哪些作用?(3分)23.阅读第⑦段,鲁迅在杂文《喝茶》中写的“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24~28题(12分)难得淡定①苏轼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淡定,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个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②东坡对自己的淡定是很有自信的,一生坎坷,几经浮沉,就是靠淡定情怀才没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很潇洒不过,还有比他更淡定的。
一天,东坡坐禅,茅塞顿开,悟出“八风吹不动”一语,非常满意忙遣书童把字送到江对岸的老和尚佛印那里指正佛印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屁”字苏轼不由恼火,过江来评理佛印一笑,又添几字,成了“一屁过江来”看来,苏轼在淡定上比佛印还差了一大截。
③淡定,是指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的镇定态度昔日,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镇定自若,方寸不乱,别出心裁地唱了一出“空城计”,化险为夷,留下千古美谈2011年2月11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在联合国发言时,念错了稿子,引起底下一片骚动,那是相当的尴尬。
可克里希纳却镇定自若,微微一笑,颇有大将风度地说:“啊,文件太多了,忙中出错,看来文山会海真是害死人哪?”淡定的一句话就巧妙地化解了被动局面,台下传来了善意的笑声和掌声④淡定,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乾隆问和珅:“运河上千帆竞发,船来船往,都运的是什么?”和珅答曰:“一为名,一为利”可见,自古至今,能轻名利者不多东汉将军冯异算是一个,他为人谦逊低调,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就坐在一起争功,冯异却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人称“大树将军”。
这是在名前的淡定东汉大臣甄宇也是一个,每年腊月祭祀后,皇帝要赏赐给博士每人一头羊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争执,甄宇就主动牵走了最瘦小的羊,人称“瘦羊博士”这是在利前的淡定⑤淡定,还指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
东晋时,淝水之战的捷报送到京城时,主帅谢安与客人正在下棋他拿过捷报阅过,便随手放在一边,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就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他淡定如水,客人却忍不住问道:“前方战事如何?”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孩子们已打败了敌人。
”依旧从容安详这便是淡定的涵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败都是过眼云烟⑥淡定,还有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千古艰难唯一死”,面对死亡仍能保持淡定,尤为难能可贵金圣叹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泰然自若,临刑不惧,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嵇康遭人陷害,临行前,神色不变,如同平常,还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
曲毕,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就戮⑦时下,戾气太重,使人总处于紧张之中,幸福指数大打折扣有了淡定情怀,大家才能心平气和,轻看身外之物,直面灾害和困难,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24. 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25.文章开头引用了《定风波》,词的第一句写到了“穿林打叶”之雨,是眼前自然界中的雨,那么,“一蓑烟雨任平生”写的是什么雨呢?苏轼对这种雨怎么看待?(2分)26. 文中开头引用苏轼的词有什么作用?(2分)。
27. 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28.作者说,“淡定,是指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的镇定态度”,若为这一分论点补充论据,下列不能作为分论点论据的一项是( )(2分)A.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B.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C.雷霆起于侧而面不惊D.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五、作文:(50分)29.小作文(10分)《舌尖上的中国2》解说词有云:“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那么我们身边有哪些美食记忆?请就你熟悉的家乡某一种特色美食写一段介绍文字。
要求:①为上文的省略号处续写;②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③字数150左右30.大作文(40分)“顺着风,我们可以像帆船一般速度更快;而逆着风,我们也可以像风筝一样飞得更高前进的道路,取决于风,更取决于我们自己。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顺风前行”或“逆风前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①在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②确定立意③符合文体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带答案完整版试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