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经络养生的好处(夏季经络养生的好处)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05
调整阳气 “春夏养阳”要求人们顺从自然界春主升、夏主长的规律,重视保养阳气,以达到健体延年的目的。 除了饮食上需要注意养护阳气外,我们还可以通过
调整阳气“春夏养阳”要求人们顺从自然界春主升、夏主长的规律,重视保养阳气,以达到健体延年的目的除了饮食上需要注意养护阳气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刺激经络来达到疏通经络、调整阳气的目的中医经络学中督脉为人体奇经八脉之一,总督一身之阳经,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所以又称“阳脉之海”。
督脉走行特点: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如果督脉阳虚则会表现为背脊畏寒,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少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舌淡,脉虚弱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所以运用提捏督脉法,会有助于提升阳气、防治疾病,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中焦虚寒者。
提捏督脉操作法:建议采用俯卧位为宜,让背部平坦松弛,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自下而上提捏,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一般捏3-5遍,以皮肤微发红为度,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
提法目的在于加大刺激量,提升阳气如果不能耐受提法,可以只采用捏法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伴有高热、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者,要慎用;有脊柱部皮肤破损、患有疖肿、皮肤病者,不能用本法健脾除湿《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养生之法四季皆有不同,夏季雨水丰富,湿邪多易致病,加之夏日人们好食寒凉瓜果,脾胃功能低下,导致“内湿”生成,所以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肢体酸重疼痛等,因此“祛湿”便成了夏季养生的关键所在。
建议吃一些如红豆薏米粥等健脾利湿的食物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来起到健脾利湿的功效下面介绍几个可健脾祛湿的穴位及其按摩方法(一)足三里穴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操作:可将五指并拢呈半拱形空掌状态,拍打足三里穴周围,当感到酸胀、发热感时再坚持拍打2分钟。
本穴为胃经的合穴、下合穴,对健运脾胃疗效很好(二)曲池穴定位: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操作: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功效:可帮助祛大肠经的湿浊之气。
(三)丰隆穴定位: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操作:可用拇指顺时针点按丰隆穴,有酸胀感后继续点按三分钟左右,也可以用大拇指偏峰一侧沿丰隆穴向下单方向推按,有发热感为宜。
功效:丰隆穴是健脾祛痰的主要穴位,刺激丰隆穴可以调和脾胃,后天之本强盛则内湿自除(四)委中穴定位:位于腿窝横纹的中心点操作:可用拇指拨动或者空掌敲打此穴,有穴位周围发热及下肢轻松感为宜功效:有助于促进膀胱经祛湿排毒。
每天坚持穴位按摩,不仅对夏季除湿有疗效,也会为秋冬季节的过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