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图片简介(红楼梦中的美食图片加简介)学到了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20
统计一下前八十回出现的小吃,如果出现遗漏,还请大家及时指出。【原文摘录】——《接外孙贾母惜孤女》贾母首次招待黛玉吃晚饭,书中原文“熙凤安著,王夫
统计一下前八十回出现的小吃,如果出现遗漏,还请大家及时指出1.羹(3回)【原文摘录】——《接外孙贾母惜孤女》贾母首次招待黛玉吃晚饭,书中原文"熙凤安著,王夫人进羹"
羹【考证分析】 羹,汉族传统食物,指五味调和的浓汤主要由肉、菜及勾芡调和,亦能加面成为面羹,亦如如豆沙、糖等做成的甜食或者食材都是肉类的菜羹2.茶果子(8回)【原文摘录】——宝玉的奶母李嬷嬷因说道:“天又下雪,也好早晚的了,就在这里同姐姐妹妹一处顽顽吧。
姨妈那里摆茶果子呢”
干果茶点果食【考证分析】 茶果子一般是指南方饮茶时吃的果子,有两类一类是指干果和鲜果,另一类是茶点果食 3.豆腐皮包子(8回)【原文摘录】——宝玉笑道:“好,太渥早了些”因又问晴雯道:“今儿我在那府里吃早饭,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着你爱吃,和珍大奶奶说了,只说我留着晚上吃,叫人送过来的,你可吃了?”。
豆腐皮包子【考证分析】 豆腐皮包子是《红楼梦》中一美食,豆腐皮,又叫“豆油皮”把不加凝固剂的豆浆煮沸,待其冷却时拿出面上结的一层皮,再晾干就可亦有把煮好的豆浆加凝固压成薄皮而成(次一等的做法)豆腐皮蛋白质含量丰富,含钙、铁等矿物质,中医认为可以止咳、清热、养胃。
豆腐皮在北方很罕见用料:豆腐衣、肉馅、木耳、香菇、青菜、韭菜【制作方法】 把豆腐衣泡软,肉馅、木耳、香菇、青菜做成馅,在锅里炒熟,将炒熟的馅用豆腐衣包起来,用韭菜打结,蒸8分钟4.枣泥山药糕(11回)【原文摘录】——秦氏说道:"好不好,春天就知道了.如今现过了冬至,又没怎么样,或者好的了也未可知。
婶子回老太太,太太放心罢,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馅的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倒象克化的动似的."
枣泥山药糕【考证分析】 枣泥山药糕是一道甜品,制作原料有枣泥、山药、枸杞等,易于消化,味道清甜,可以健脾胃,烹饪简单,营养丰富用料:山药 500克,红枣 400克,玉米淀粉 100克,糖 20克【制作方法】。
1、红枣放温水浸泡15分钟2、将玉米淀粉放进微波炉高火加热两分钟,待用山药去皮,切成小段,放在碟子里,撒上白糖.3、将山药和红枣放到蒸锅里蒸1个小时.4、将山药稍稍放凉,放到搅拌机里打成山药糊,红枣放到一个筛子中,用勺子不断积压,过筛得到细腻的枣泥
5、手上沾一些玉米淀粉,拿一小块山药泥捏扁,放进枣泥,6、滚圆将滚圆的山药团放到玉米淀粉里滚一下,再放进饼模里压成型拿出来即可5.粽子(31回)【原文摘录】——林黛玉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地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
粽子【考证分析】 《本草纲目》,有“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之形,故曰粽”的记载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是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制作方法】“竹叶粽”:“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艾香粽”:“糯米淘净,夹枣、栗、绿豆,以艾叶浸米裹,入锅煮。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软,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莲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松仁粽”:“去皮包小粽”“火腿粽”:“入火腿块包粽,火腿要金华者,精肥适均。
又,肉丁包粽亦可”“蛋黄粽”:“中间一个蛋黄,蛋黄必须采用上好鸡蛋,入口甜咸而不反感”粽子有的粽子体积很小,样子“如出生菱角”,长约寸许,形如枕头,小巧清鲜,颜色翠绿,玲珑可爱6.糖腌的玫瑰卤子(34回)。
【原文摘录】——只拿那糖腌的玫瑰卤子和了吃,吃了半碗,又嫌吃絮了,不香甜。
糖腌的玫瑰卤子【考证分析】 玫瑰是蔷薇科直立落叶丛生灌木,以其艳丽的花朵和浓郁的香气为人们所喜爱到了清代,玫瑰的栽培已经很盛行了 有诗云:“隙地生来千万枝,恰如红豆寄相思玫瑰花放名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时”玫瑰花的用途很广,花是酿酒、制糖、做酱、窨茶和制香精的原料。
花及根都能入药,有理气、活血、收敛的作用在我国民间早就有用玫瑰花加工为饮料的习俗【制作方法】 将鲜玫瑰花去掉花蕊,把花瓣捣成膏状,后去涩汁,加入白糖腌制,瓷器收贮饮用时随时冲之,清香四溢7.桂花糖蒸新栗粉糕(37回)。
【原文摘录】——袭人听说,便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
桂花糕【考证分析】 见于南宋《武林旧事》一书,足见以栗子制糕为时甚早清袁枚《随园食单》也有“栗糕”条云:“煮栗极烂,以纯糯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此重阳小食也”又云:“新出之栗烂煮之,有松子香厨人不肯煨烂,故金陵人有终身不知其味者。
” 桂花糕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在明朝末年,新都县城有个叫刘吉祥的小贩,从状元杨升庵桂子飘香的书斋中得到启示,将鲜桂花收集起来,挤去苦水,用糖蜜浸渍,并与蒸熟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合,装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
三百多年来,继承制作桂花糕的糖果坊不断改进工艺,该产品具有洁白如玉,清甜爽口,细腻化渣,桂香浓郁的特点 贾府用新栗制糕上加桂花,一定是极讲究的美味佳点原料:栗子、糯米粉、桂花糖(栗子和糯米粉比重为2:1)
【制作方法】1 将栗子去壳,用水煮极烂2 加糯米粉和桂花糖揉匀3 入热屉中旺火蒸熟即可8.菱粉糕(39回)【原文摘录】——那婆子一时拿了盒子回来说:“二奶奶说,叫奶奶和姑娘们别笑话要嘴吃这个盒子里是方才舅太太那里送来的菱粉糕和鸡油卷儿,给奶奶姑娘们吃的。
”又向平儿道:“说使你来你就贪住顽不去了”
【考证分析】 菱粉糕为清代南方地区一味汉族特色名食菱就是菱角,水生植物的一种,又名芰、水栗子性甘味凉,有抗癌功效由老菱角加工成的菱粉,洁白带甜,口感较滑菱粉混合面粉做糕(菱粉约占1/3),加上桂花、糖、干果等蒸熟,就成了不同种类的菱粉糕。
清《调鼎集》载扬州之法:“老菱肉晒干,研末,和糯米粉三分,洋糖,印糕蒸,色极白润”用料:菱角米,糖,炼乳【制作方法】 把菱角米冲洗干净,用水泡到一掰就开了连水一起打成茸放进锅子里小火煮稠,要不停得搅动,不然很容易出现小疙瘩和结底我放了糖和一点炼乳,放到盒子里冷却后在冰箱里冷藏,吃时倒出来切块就行了。
9.鸡油卷儿(39回)【原文摘录】——那婆子一时拿了盒子回来说:“二奶奶说,叫奶奶和姑娘们别笑话要嘴吃这个盒子里是方才舅太太那里送来的菱粉糕和鸡油卷儿,,给奶奶姑娘们吃的”又向平儿道:“说使你来你就贪住顽不去了。
”
鸡油卷儿【考证分析】 鸡油卷儿是《红楼梦》中的一道卷制菜点,此味是笼蒸面食,用鸡油所制,风味更臻上乘这是用鹅油或鸡油和面制成的酥饼点心,大观园中所食卷酥点心更配以福、禄、寿的图案造型,以示吉利、富贵之意。
鸡油不但是上等调味品,还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之功常吃鸡油可使头发长得油润光亮,且这光亮是从内部长出来的,比擦上去的头油要好得多原料:面粉、鸡油、鲜酵母、葱花、盐、少量奶粉和糖【制作方法】1、先等面发起来,加一点奶粉和白糖,揉匀,再放一会儿,用刀切开看看,里面有很多小孔,就可以做了。
2、擀成椭圆形面皮,比昨天的贴饼更厚一点先在上面涂一层鸡油,再撒上盐、胡椒粉、葱花然后折起来、切块3、下锅烙,或者说煎倒点油,在平底锅里转一圈,再倒出去先用稍大一点的火,煎至一面发黄,锅里加一点水,水能盖住锅底就行了,加盖,水烧干了改中小火,不要勤翻动,一面成黄色再煎另一面,几面都黄了就可以出锅了。
用鸡油做饼,有一种很特别的香味,完全不同与菜油或猪油10.蟹肉小饺儿(41回)【原文摘录】——那盒内一样是只有一寸来大的小饺儿,贾母问是什么馅儿,回答道是螃蟹馅儿贾母听了皱眉,说:“这油腻腻的,谁吃这个!”。
蟹肉小饺儿【考证分析】 蟹肉味美,有散诸热、治胃气、理经脉、消食之功效因螃蟹性寒,食用时应加姜醋汁调味或饮酒以暖胃蟹肉小饺儿属江南名食主料:蟹肉150克、澄面(洗去面筋的面)250克配料:大油50克、姜末、冬笋共50克。
调料盐3克、绍兴黄酒25毫升、鸡精0.3克、清汤100毫升、花生油50克、葱油15克【制作方法】1、将澄面用沸水烫熟,用少许大油揉搓,使面团光滑不夹生粉,冬笋切小丁备用2、锅置火上烧热,放入少许油煸炒姜末出香味时,放入蟹肉、冬笋丁煸炒,并加入盐、绍兴黄酒、清汤略烧入味后收汁,并再加入鸡精、葱油,出锅冷却后备用。
3、将烫好的面团揪成小剂子,面案上抹少许的油,用一把不锈钢刀把面剂碾成圆皮,用花戳子刻出一个有花边的圆皮,把馅放在中间,对边捏好后放入小竹笼中蒸熟,蒸约10分钟即可11.松瓤鹅油卷(41回)【原文摘录】——丫鬟便去抬了两张高几来,又端了两个小捧盒。
揭开看时,每个盒内两样:这盒内一样是藕粉桂糖糕,一样是松瓤鹅油卷【考证分析】 “松瓤”是松树子仁,气味芳香,具有润肠通便的功用,可防治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用面粉加松子、奶油烤制出的酥卷香甜酥脆又适口,卷形蓬松,层次分明。
原料:去皮的松子100克,鸡蛋1个、鹅油50克,此外还有大油200克,芝麻50克,生面粉500克,还有白糖100克【制作方法】1、将松仁洗净,焙干擀成碎粒;芝麻漂洗焙干备用2、把鸡蛋、大油、芝麻、盐、鹅油、松仁、白糖和成馅备用。
3、面粉放和面盆内,四周撒入适量泡打粉,然后分成二份,一份和成水油面团,一份和成油酥面团4、将水油面团制剂后包入油酥面团剂,擀成长方形迭成四折,再擀开,约擀成长20厘米、宽8厘米、厚0.5厘米的面片待用。
5、把馅擀成与面皮大小一致的长方形盖在面皮上,对头卷成如意卷形,用快刀切成大小均等的块放入烤盘入炉,烤熟即成奶油松瓤卷酥12.藕粉桂花糖糕(41回)【原文摘录】——丫鬟便去抬了两张高几来,又端了两个小捧盒。
揭开看时,每个盒内两样:这盒内一样是藕粉桂糖糕,一样是松瓤鹅油卷【考证分析】 藕粉和桂花糖都是杭州的著名特产,所以这是一道江南风味的精美糕点 《本草纲目拾遗》称:“冬日掘取老藕,捣汁澄粉,干之,以刀削片,洁白如鹤羽,入食品。
先以冷水少许调匀,次以滚水冲入,即凝结如胶,色如红玉可爱,加白糖霜掺食,大能营胃生津” 藕粉不便单独蒸糕,通常要与面粉或米粉混合使用,并用白糖和糖桂花或蜜饯调味具体做法可参考菱粉糕、山药糕以及栗粉糕13.奶油炸的小面果子(41回)
【原文摘录】——那一样是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考证分析】 这些小面果子玲珑剔透,其中还有“牡丹花样”的各式菜点,是江南烹饪的优良传统但秦一民先生认为:这是北方点心 理由是南方的中式糕点历来就很少使用奶油 南宋迁都临安后,南方虽出现过“乳酪”、“乳饼”和北方点心,但以后也被南方的食风所同化,竟渐渐地销声匿迹了。
南方人过去没有饲养奶牛的习惯,原料缺乏而且就“小面果子”的形状来看很像满族食品14.鸽子蛋(41回)【原文摘录】——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考证分析】 为清宫御食,有清宫老档可查鸽子蛋有多种制法,《童氏食规》上载扬州制整煨鸽蛋之法:“煨鸽蛋:法如煨鸡肾同”——“煨鸡肾……又,鸡肾数十枚,煮微熟去膜,同鸡汤、作料煨之,鲜嫩绝伦”扬州盛行鸽馔,鸽肉、鸽蛋为高档筵席常用之物。
【制作方法】 把鸽蛋煮微熟,去皮,用鸡汤加作料煨炖,令入味15.洁粉梅片雪花洋糖(45回)【原文摘录】——就有蘅芜苑的一个婆子,也打着伞提着灯,送来 一包洁粉梅片雪花洋糖【考证分析】 这里的“梅片”可不是梅花瓣儿,而是另一种常见中药——冰片的别名冰片在古代医籍中又名“龙脑”、“梅花片脑”、“梅片”等,是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
因此,可以推测“洁粉梅片雪花洋糖”是加入了冰片等药材的小零食,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薄荷糖、润喉糖,气味清凉甘甜,可以在口中慢慢噙化16.炸鹌鹑(46回)【原文摘录】——王熙凤劝邢夫人不要因大老爷先生(贾赦)要娶鸳鸯的事去找老太太(贾母),临了说了一句:“才我临来时,舅母那边送来了两笼鹌鹑,我吩咐他们炸了。
”
炸鹌鹑【考证分析】 常食鹌鹑肉,可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糖尿病、贫血、胃病、肝大、肝硬化、腹水等多种疾病一般人都可食用,是老幼病弱者、高血压患者、肥胖症患者的上佳补品 由於鹌鹑有食补的价值,所以在红菜研制中也大显身手。
鹌鹑肉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极好的营养补品,有动物“人参”之称据本草纲目记载:鹌鹑肉能“朴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结热”“炸鹌鹑”口感外脆里嫩、香酥可口,是广受大众喜爱的一道红菜。
17.如意糕(53回)【原文摘录】——男东女西归座,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毕,贾母起身进内间更衣,众人方各散出。
【考证分析】“如意糕”是利用面粉或者糯米粉做成的, 但不管用什么原料都必须能显示出两种颜色,才能做出“如意”图案呈~形,像“玉如意”,亦取其吉利意【制作方法】1、把芝麻炒熟2、将干净炒锅上火,放入清水600g、白糖、香精,待锅内水沸糖化,徐徐倒入糯米粉,边倒边搅拌,待锅内起大泡时倒入40g麻油搅拌成熟离火。
3、取一只方瓷盘,盘底抹上麻油,再撒一层芝麻,将熟粉面倒入,用不锈钢小刀抹平,刮上豆沙馅,顺长两边向中间卷,成两个圆筒相连的如意形,再撒上芝麻,改刀装盘18.元宵(54回) 【原文摘录】一时上汤后,又接献元宵来。
贾母便命将戏暂歇歇:“小孩子们可怜见的,也给他们些滚汤滚菜的吃了再唱”又命将各色果子元宵等物拿些与他们吃去
寿桃【考证分析】 元宵节既然是要彻夜不眠,当然不能饿着肚子玩,人们就用又香又甜的原料做出圆形食品充饥这是为了求取“吉利”,即取“月圆”之形,寓“团圆”之意,并祝愿今年的日子过得香甜 据说此俗在唐朝以前就有了,可是真正普及到全国却是唐朝以后的事了。
它的名称各地不一,前后也有别 北方现通常叫“元宵”,但在宋朝也叫“焦锤”、“锤子”、“牢丸”、“浮圆”; 而南方则有“汤丸”、“汤团”、“圆子”、“团子”、“元宵”等称呼传播这样久和这么广的食品在“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时自然是不能少的。
【制作方法】 元宵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具体的做法却又大同小异, 即:通常是用猪油、白糖、桂花、玫瑰、豆沙、枣泥、芝麻等等做成圆球形的馅芯, 外面洒水并滚黏上糯米粉 19.热糕(60回)【原文摘录】——芳官才进来,忽有一个婆子手里托了一碟糕来.芳官便戏道:“谁买的热糕?我先尝一块儿。
”蝉儿一手接了道:“这是人家买的你们还稀罕这个”【考证分析】 热糕又叫"炸糕",是极普通的食物主要用面粉加上糖馅,油炸而成20.寿桃(62回)【原文摘录】——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二人相同。
王子腾那边,仍是一套衣服,一双鞋袜,一百寿桃,一百束上用银丝挂面
寿桃【考证分析】 祝寿所用的桃,一般用面粉做成,也有用鲜桃的神话中,西王母娘娘做寿,设蟠桃会款待群仙,所以一般习俗用桃来做庆寿的物品 为什么用桃祝寿,称为寿桃,这首先得从桃本身来说起,作为水果甜、鲜、纤维素含量高,含有维生素E,这是抗氧化抗衰老的,果糖有滋补强身的作用,特别是纤维素对老人的常见病如动脉硬化,便秘都有好处。
民间早有“桃养人”和“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的谚语 《神农本草》上“玉桃服之,长生不死”的文字,《神异经》说“东方树名曰桃,令人益寿”这些书也是根据民间的众说,共识而总结出来的《王贞农书》认为桃为“五木之精”,驱邪必自扶正,用桃祝寿也就有了祝颂的意思了。
【制作方法】主料:粳米(600克) 糯米粉(400克)调料:白砂糖(200克) 红曲(5克) 玫瑰花(5克)1、将糯米粉,粳米粉放入盛器,加白糖,红曲粉,清水300克拌匀,放入蒸桶内,入锅上旺火蒸20分钟左右,至米粉呈玉色时取出,倒在案板上。
2、待熟粉稍冷,趁热用手工搓揉,分成20个小团,再用手搓圆,并捏成桃形,放上一些玫瑰花即成 21.上用银丝挂面(62回) 【原文摘录】——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二人相同王子腾那边,仍是一套衣服,一双鞋袜,一百寿桃,一百束上用银丝挂面。
银丝挂面【考证分析】 将和好的湿面团搓成小手指一般粗的面条,盘挂于木头架子上,下坠一个较短的圆形木棒,粗面条在木头的压力下逐渐被拉细拉长,并自然风干,就成为挂面此法始于元朝(1206-1368) 谢墉《食味杂咏》:“北地麦面既佳,而挂面之入贡者更精善,乃有翻嫌其太细者。
”这种太细的入贡挂面,即所谓上用银丝挂面今扬州、盐城一带,亦称银丝挂面【制作方法】1、大葱、西红柿、菠菜洗净备用,100g宫面备用,西红柿改刀切成小滚刀块,大葱切末备用、菠菜切成小断备用.2、将葱末放置碗里,加入少许芝麻香油、酱油腌五分钟.
3、锅中添入适量的水大烧开,将100g宫面放入锅中煮半分钟.4、加入西红柿煮1分钟,将菠菜和腌制的葱倒入锅中,搅拌一下关火,一碗清淡又爽滑的银丝挂面汤上桌了.22.奶油松瓤卷酥(62回)【原文摘录】——说着,只见柳家的果遣了人送了一个盒子来。
小燕接着揭开,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
奶油松瓤卷酥【考证分析】 貌似和前面提到的“松瓤鹅油卷”有点相像 “松瓤”是松树子仁,气味芳香,具有润肠通便的功用,可防治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用面粉加松子、奶油烤制出的酥卷香甜酥脆又适口,卷形蓬松,层次分明。
主料:面粉500克 配料:芝麻100克、奶油100克、松仁200克、鸡蛋4个 调料:大油200克、白糖300克、泡打粉、盐各适量【制作方法】1、将松仁洗净,焙干擀成碎粒;芝麻漂洗焙干备用2、把鸡蛋、大油、芝麻、盐、奶油、松仁、白糖和成馅备用。
3、面粉放和面盆内,四周撒入适量泡打粉,然后分成二份,一份和成水油面团,一份 和成油酥面团4、将水油面团制剂后包入油酥面团剂,擀成长方形迭成四折,再擀开,约擀成长20厘米、宽8厘米、厚0.5厘米的面片待用。
5、把馅擀成与面皮大小一致的长方形盖在面皮上,对头卷成如意卷形,用快刀切成大小均等的块放入烤盘入炉,烤熟即成奶油松瓤卷酥23.椒油莼齑酱(75回)【原文摘录】——王夫人笑道:“不过都是家常东西,今日我吃斋没有别的,那些面筋豆腐老太太又不大甚爱吃,只拣了一样椒油莼齑酱来。
”贾母笑道:“这样正好,正想这个吃”鸳鸯听说,便将碟子挪在跟前
椒油莼齑酱【考证分析】 莼菜,又名马蹄草莼菜还是一味有相当药用价值的中药《本草纲目》中曾说,莼菜主治"消渴热痹,和鳃鱼作羹食,下气止呕”【制作方法】 将新鲜莼菜切碎了,拌上盐粒姜末葱末椒油等精心腌制而成。
24.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76回)【原文摘录】——第七十六回写到:“说着,便将自己吃的一个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又命斟一大杯热酒,送给谱笛之人,慢慢的吃了再细细的吹一套来。”
【考证分析】 “内造”是指宫廷御制;“瓜仁油松瓤”则是指馅料中加入了瓜子仁、松子仁【制作方法】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记载了一种“刘方伯月饼”:具体的制作方法:“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和猪油作馅。
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另外如“杨中丞西洋饼”,做法是这样:“用鸡蛋清和飞面作稠水放碗中,打铜夹剪一把,头上作饼如碟大,上下两面铜合缝处不到一分生烈火烘铜夹,一糊、一夹、一熯,顷刻成饼,白如雪,明如绵纸。
微加冰糖、松仁屑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