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美食图片简笔画(广西三月三特色美食简笔画)不看后悔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23
没吃过猪肉还不能看猪跑么?小编今天将要带着同学们一起去看看三月三广西各地的传统美食让同学们一饱眼福!(附有南职官微征稿信息~)
征稿了!!!三月三,可能你在祭祖,可能你在旅游,也许你宅在家中,或许你身处他乡可不管怎么样你都可以将你是如何欢度三月三的经过告诉我们小编,我们小编会从中选取几篇做成推文的形式,让南职的同学们都能分享到你的喜悦,感受到你的快乐,心动不如行动!你还在等什么赶快向我们投稿吧!!!。
投稿方式:扫描右上角的二维码添加我们南职小编的微信号,把你在三月三当天是如何度过的照片以及事情简要发给小编。发送成功即为投稿成功,感谢大家的参与!
三月三吃,是了解风土人情的一种方式今天我们广西“三月三”节,不仅民俗活动人气旺,特色美食也格外挑动人的味蕾在阳春三月,晒着春光,去品味舌尖上的“三月三”,岂不是一种身心享受?!小编今天搜罗了一些广西各地的“三月三”美食,是否已让你味蕾大动了?不过在我们看美食之前应该有很多同学都没了解三月三的由来吧,更有一些外省的同学可能现在还是云里雾里的完全不知道三月三是什么节日就这样迷迷糊糊的就放假过节了,所以在介绍美食之前就让小编带大家认识认识三月三的由来让大家都来涨涨姿势~。
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其中以壮族为典型,一提到三月三,人民就会联想到“中国广西”,2014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功, 三月三将广西壮族及各民族文化推上了国际舞台,每年三月三广西全区人民享有两天假期。
三月三古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
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农历三月三日三月三的神话传说窝埠坡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
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特掘扫墓相传古时候,有一个老妪,没有子嗣,后来救了一条受伤的小蛇小蛇伤好后不肯离去,老妪便对小蛇说:人畜有别,我们人是没有尾巴的,你若想跟我在一起,就要舍弃你的尾巴后来老妪就把小蛇的尾巴斩掉一小截,小蛇的尾巴变短了,于是人们就把小蛇叫做“特掘”。
后来,老妪年老去世了,那时正值三月三,所以每逢三月三前后,大明山地区出现极端天气,暴风雨或者下冰雹,当地的人就认为是特掘回来扫墓祭拜他的妈妈了
韦达桂很久以前,状乡有个叫韦达桂的人在一个土皇帝手下当臣相达桂年纪不大,但学识渊博,才能过人而且,十分关心壮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给他的俸禄他都拿回乡分给百姓,自己两袖清风,一无所有土皇帝因一次韦达桂给壮乡人民禀告要免皇粮而憎恨韦达桂,于是千方百计要陷害韦达桂。
皇兵上山搜索,重重包围,只见山林里有剩下的糯米饭,就是不见人,皇上下令放火烧山,这天正好是三月初三为了纪念达桂,乡亲们又在墓旁边建造了庙宇,名曰:“达桂堂”因为达桂生前喜欢喝酒,吃糯米饭和鸡蛋,所以到了三月初三,状乡家家户户都拿着米酒、糯米饭和熟鸡蛋到达桂墓前祭奠。
三月三之美食篇
八宝鱼生八宝鱼生料是武鸣的特色但实际很多武鸣人吃的鱼生料远不止“八宝”,还包括花生、木瓜丝、萝卜丝、酸姜丝、香菜、紫苏等另外,自腌的柠檬、酸梅是武鸣鱼生中特有的将这些配料与鱼生拌在一起,可谓五味杂陈
红薯糍粑红薯糍粑是扶绥龙头乡一带壮家的独特风味食品红薯糍粑就经常成为壮家人在节日或者农闲时的美食另外,它还可以作为老人寿宴上的“寿饼”送给亲戚朋友红薯糍粑的主料是红薯,糍粑馅可以放花生、芝麻糖、韭菜、蒜苗秧等。
做好后的红薯糍粑可以油炸也可以放在蒸笼里蒸油炸后的红薯糍粑黄灿灿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在口中轻轻一咬,甘甜味沁人心脾;用蒸笼蒸出来的红薯糍粑则呈淡黄,有亮泽,口感润滑爽口、柔软细嫩,香而甜的天然味道让人百吃不厌。
凭祥竹筒饭竹筒饭是广西少数民族常见的特色食品之一,岭南一带盛产竹子,凭祥的气候和环境十分适宜竹子的生长,境内气候属亚、热带过渡型,阳光充沛,热量较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应多种植物生长,尤其是竹子的生长。
凭祥有着悠久的种竹、用竹和加工竹子的历史据记载,凭祥使用竹子加工工具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而竹子作为加工食品的一种工具是非常有特色的,因为竹子有清香味,而竹筒饭是把大米和水放到竹子的节中,密封后烤熟,更能保持竹子的香味。
鸡屎藤籺鸡屎藤虽然芳名不雅,但北海人却对它的味道难以抗拒每逢三月三,鸡屎藤便会勾起北海人味蕾的瘾,似乎不吃一碗鸡屎藤籺糖水,便愧为北海人而如今,更多的鸡屎藤籺糖水出现在糖水铺或者流动摊点上,作为“三月三”的主打风味出现在街头巷尾。
只有尝过的人,才能消除在字面上对鸡屎藤的误会
壮棕宁明壮粽是用糯米、猪肉等煮制成的一种大粽粑,是壮族“三月三”特制的传统食品壮家粽子起源于宋代,叫“风莫”它是一种特大的粽粑大年夜,姑娘们便把煮熟的“风莫”从铁锅里捞出来,以备正月食用正月十五,出嫁姑娘都要回娘家吃风莫饭,父母打开风莫,分给全家人。
儿女须将风莫吃完,以示孝敬父母,祈求父母高寿
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选好优质糯米,采来紫蕃藤、黄花、枫叶、红蓝(红丝线),浸泡出液,分别拌着糯米,然后合而蒸之,不仅色彩斑斓,而且味道香纯,象征生活美好。
杜甫曾为之写下"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之佳句
总编|赵迪琼副总编|梁国越主编|周聪小编|宁铁毅、马协栋、陈允立内容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