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美食图片 分布图(中国各地气温分布图)快来看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0-27
日喀则市,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
日喀则市,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经纬跨度在82°00′~90°20′E和27°23′~31°49′N之间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衔阿里地区、北靠那曲地区、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市,外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国接壤,国境线长1753公里,国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20公里。
日喀则大体处于喜马拉雅山系中段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中段之间,南北地势较高,其间为藏南高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日喀则地形复杂多样,基本上由高山、宽谷和湖盆组成,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横亘全境南部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高大的山系,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其中位于日喀则与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雄居世界之巅,昂首俯视群山,还有7000米以上的高峰14座。
藏南谷地上段的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流域的河谷平原,主要由拉孜——仁布宽谷和江孜——日喀则平原、朋曲河谷平原以及其一些零星的河谷平原组成这些谷地坡度平缓,土层深厚,气候宜人,水源较充足日喀则大致有3种区域性气候。
总体气候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偏低,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少;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烈雨季分明,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干旱多风,低温少雨雪,为干(旱)季或风季5至9月,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降水量集中在七、八月份,为雨季,此时多夜雨,多雷暴冰雹。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较多,西北部偏少,东部降水比西部早,降水年际波动大
日喀则有大小湖泊40多个,以西部的仲巴县、昂仁县境内分布最多这些湖泊多为内陆湖,大多是咸水湖或盐湖,湖水含盐、硼、钙、钠等矿物质成分,不宜饮用和灌溉在喜马拉雅山脉的雪峰冰川区,还分布有众多大小不等的冰川湖、冰碛湖,其中长芝冰川附近有一小湖,海拔6116米,被列为世界“悬湖”之最。
日喀则有河流100余条,西藏第一大河雅鲁藏布江发源于日喀则市仲巴县杰马央宗冰川,由西向东流经日喀则、吉隆等10县,境内长度为700公里,流域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河流水源由地下水、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水温偏低,含沙量小,水质好。
径流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小
距今已有500年历史的日喀则,是当年后藏的政教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交相辉映的神山、圣湖、草原,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名寺古刹,独具特色的后藏人文风习,一切都是日喀则的历史痕迹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是中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是该地区最大的寺庙
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的扎什伦布寺,3000多米的宫墙沿山势蜿蜒迤逦整个寺院依山坡而筑,背附高山,坐北地向阳,殿宇依次递接,疏密均衡,和谐对称大弥勒殿和历世班禅灵塔殿是该寺最宏伟的建筑,一座座金铜像栩栩如生,威严庄重。
堂内珍藏大量的金银玉器,还保存着封印、佛像、瓷器、织品等重要文物扎什伦布寺的壁画也很有特色,其形式变化万千,色彩鲜艳夺目,用笔细腻工谨,是佛教艺术的又一杰作值得你仔细端详一番
桑珠孜宗堡桑珠孜宗(乃东藏区13宗之一)的宫堡,这座宏伟的山巅宫堡建筑是日喀则的地标式性建筑,位于桑珠孜区(老日喀则市的新名)的宗山上,人称日喀则小布达拉宫宗堡建于1360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位于日喀则市东部的桑珠牧区,在这里有一栋像极了"布达拉宫"的建筑,高高的坐落在(桑珠孜宗)宗山之巅,是这座区域一个醒目的标志它东西长280米,高92米,共五层,建筑面积有1.2万平方米日喀则宗山博物馆,里面主要分为了若干个展馆,这里介绍了日喀则的历史及各个县的文物古迹,收藏了各类藏品4000多件,其中珍贵文物60多间,平时也会展览一些书法字画。
了解一座城的最好去处,我想当地的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山巅城堡式建筑群,有着红白相间墙面的"小布达拉宫",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显眼,不论再远都能看得到它那伟岸的"身影",不管是从前还是现今,它都是日喀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一座宏伟的宫殿式建筑傲然耸立在城北的宗山之上,俯视着这座历经600多年风雨的后藏重镇。
。
樟木口岸樟木口岸:位于西藏日喀则聂拉木县樟木镇的樟木沟底部,在喜马拉雅山中段南坡,东、南、西面与尼泊尔接壤,为国家一级公路--中尼公路之咽喉,距拉萨736公里,距加德满都120公里,是中国和尼泊尔之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中国通向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开放口岸。
樟木地处中尼边境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沟谷坡地上,海拔2300米,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镇周围自然环境很美,现代化建筑和一些古老的木结构房屋依山交替地散落在盘山而下的公路两侧樟木境内有世界第14高峰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奇特的冰川和几十个大小湖泊,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可供观光旅游。
依坡而建的樟木镇,街道拐弯很多,整个镇的房屋布置较为随意,高低错落明显,层层紧挨,全由街道和石阶相沟通各种风马旗、小花园布满屋顶,将整个城镇打扮得花花绿绿的作为一个非常繁忙的通商口岸,镇里车水马龙,常常水泄不通。
公路两旁,商店密密麻麻约有几百家,经营着各种各样的物品,能看到不少印度、尼泊尔等地的商品,琳琅满目除藏族和汉族外还有很多印度人和尼泊尔人,各种肤色的游客、商人来来往往
青山绿树掩映下的边陲小镇樟木,一座座红色小楼格外醒目曾经祖祖辈辈靠在林间开垦出少量的土地维持生计的夏尔巴人,如今纷纷走出山林,借助日益繁荣的边贸市场做起生意来曾经羞于出门、终日围着锅灶转的夏尔巴妇女,如今勇敢地走出深山密林,在樟木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
夜幕降临了,樟木镇灯火辉煌,无数的灯光撒落在绿树之中从中尼友谊桥往上看去,宛如天上的星辰歌舞厅悠扬的歌声,使樟木充满了一种旺盛的生机
日喀则美食1. 血肠:藏族血肠吃时不脱皮,清香软嫩,既有血香,又不腻口,又香又嫩,品尝一口,满嘴生香,十分解馋,别有风味。
2. 火烧蕨麻猪: 蕨麻猪为甘南草原特产,因当地人所饲养的猪常在草原觅食蕨麻,猪肉质嫩而味鲜美,少脂肪。该菜肴皮脆肉嫩,味道特别鲜美。
3. 朋必:朋必是一种只有在西藏日喀则才能买到吃到的美食,相当于日喀则舌尖上的代表,是日喀则美食的名片它是一种由豌豆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小吃将豌豆熬汁,待豌豆汁熬成糊状后,添加藏葱、盐巴和咖喱粉等调料调和撇掉上面的一层油脂,室温下自然放凉至果冻状。
朋必的原型就出来了,做好的朋必呈金黄色,带着一个浓郁的豌豆清甜香气,闻着味道就有种让人垂涎欲滴的感觉食之口感粘滑爽口
练一练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西藏自治区下辖5个地级市、2个地区和73个县(市/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下图为西藏各地市人口及主要城镇分布图(图中数值为各地市人口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百分比)。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西藏环境承载力最低的是A. 阿里地区 B. 那曲地区 C. 拉萨市 D. 吕都市2.日喀则市人口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百分比最大的原因是A. 区域面积最大,居住空间大B. 海拔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
C. 河谷面积大,利于农业生产D. 河谷地区面积大,水源充足3.西藏自治区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A. 地形复杂,人口增长慢 B. 消费水平高,人口数量少C. 资源短缺,人口密度低 D. 河谷地带人口数量较多
答案:1.A读图可知,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西北地区,海拔较高,且人口数量占自治区人口数量的比重最小,说明环境承载力最低,故选A2.C读图可知,日喀则市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附近,由于河谷地区面积大,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有利于农业生产,环境承载力大,所以人口分布较其他地区密集,故选C。
3.D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与资源有关,与地形关系不大,A错西藏地区经济落后,消费水平低,B错西藏地区,资源丰富,但是由于高寒的气候,所以人口密度低,C错河谷地带由于热量条件好,农业发达,人口数量较多,D对。
故选D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日喀则东部是青稞的主要分布地之一,这里的青稞穗大粒饱,2014年6月26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下图分别为西藏自治区简图与日喀则东南某河谷夏季气温分布情况图,结合图示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适宜发展农业的两个地点是A. 甲、丁 B. 甲、乙 C. 乙、丙 D. 丙、丁2.日喀则设市后,可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其优势条件主要有①毗邻印度、不丹、尼泊尔,沿边优势明显②边境线长,贸易通道较多
③经济较发达,各类商品丰富 ④人口密度较大,市场潜力大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答案:1.C解析: 1: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农业发展的温度条件较差,所以在高原的河谷地区适合发展河谷农业;右图中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可知,乙、丙两地的温度较高,发展种植业的热量条件较好,故最适宜发展农业,C项正确。
2.A 解析:2.根据左图可知,日喀则市毗邻印度、不丹、尼泊尔,沿边优势明显,故①正确;边境线长,贸易通道较多,有利于开展边境贸易,故②正确; 该地区的贸易以农产品为主,故③错误;该地区地广人稀,入口密度较小,故④错误。
结合选项,A项正确— 往期精彩—考前每日练 | 里下河处多洪涝,垛田工程消灾闹(2022届018)地理赏析 | 阿拉斯加,不仅仅是狗而已考前每日练 | 鲑鱼鲑鱼三文鱼,台湾人民为之谜(2022届017)
地理赏析 | 昌盛之地,华东江西
诚邀您关注地理蹊公众号的哔哩哔哩官方账号!
图片及部分搜索资料均来源网络(侵删)图片 | 中国国家地理(侵删)文字 | 柒 月编校 | 鄢 然审核 | 利之王投稿邮箱:dilixi2020@126.com
地理蹊地理爱好者的家园欢迎关注 | 分享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动力转载需注明来源
将地理简单化、生活化、趣味化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