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找茬王攻略消除全国各地美食(汉字找茬王解救动物)学会了吗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1-29
阅尽古今,读懂中国。
爱国的第一步,从“了解”开始今天橡树君整理出9部豆瓣高分的纪录片,从历史、文学、美食等领域展示了中国最真实的样子里面有大时代的缩影,也有小人物的故事那些因为时间或者空间所限,我们无法亲历的经典岁月和时代风貌,都能在纪录片中被还原,这个时间胶囊让。
孩子能多角度认识中国,读懂中国的辽远深厚,从心底为中国的今天感到自豪作者:橡树君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按评分高低排序一、《幼童》
1872年8月11日上海码头,30名平均年龄12岁的少年,告别父母登上前往旧金山的轮船,开始为期十五年的留学之旅。他们身穿缎袍,拖着长辫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第一批留美幼童在上海轮船招商局合影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平均年龄只有12岁,却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然而当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学业时,清政府却突然提前终止留学计划,全部留美幼童被招回国。
“留美幼童”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但这背后的曲折与忧伤,却鲜为人知。
他们当中有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詹天佑有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
唐绍仪有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
唐国安当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刻,他们恰好被送到了那场工业革命的最前沿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成为各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时他们也迅速适应了异国的文化,脱去了长袍马褂,活跃在各项体育运动的赛场上。
然而清政府派幼童们赴美的目的是,在政治和思想上保持封建文化传统的前提下,把美国的先进技术学到手,留美幼童们逐渐“西化”的表现让他们感到不安,最后甚至下令将他们全部招回,提前终止留学计划学业未成,前途迷茫,回国之后还受到了社会的指责,中国第一代留学生的命运在当时那个濒临亡国的时代显得尤为残酷。
1936年,留美幼童最后一次聚会他们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也为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那动荡的百年,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属于留美幼童浓墨重彩的一笔观看地址:https://tv.cctv.com/2011/03/23/VIDE1355589725710337.shtml。
二、《甲午》
中日两国都曾被迫开国,两个东方古国却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日本短时间爆发了革命,而中国仍然沉浸在天朝上国之中。距今两个甲子前的甲午战争,彻底改变了中日两个国家近代的命运。
《甲午》用客观的语言从中日两国军事力量对比、武器装备、战士战心、国际舆论、战争准备、国情等各个方面分析甲午之战纪录片将这段涉及中、日、朝鲜和韩国的近代化大变局放置到更为广阔的国际化背景中进行观察,视野扩展至战争以外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等领域,。
力图还原中日两国在近代化道路上的竞逐历程,从而对历史的教训做出中肯思考。
《甲午》利用近十年来自日本、英国、美国等地最新发掘的史料,对作为中国近代化象征的中国第一支海军的创建和其命运做了重点刻画,让那段120年前的历史重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观看地址:http://tv.cctv.com/2015/06/27/VIDE1435417014581651.shtml。
三、《乡村里的中国》
《乡村里的中国》一个小村庄为切入点,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环境保护、农民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等诸多社会现实话题,既生动有趣,又深刻感人。
导演焦波带着他的摄影团队,在山东杓峪村里待了整整373天,和当地村民一起吃、一起住,拍摄了将近1000个小时的素材,最后剪辑出了这部不到两个小时的纪录片导演说:“村里一共有167户人家,我们去了之后是第168户。
”
摄制组和村民
《乡村里的中国》的素材片段全片以一个村庄的一年二十四节气贯穿,三个农民家庭为线,记录了其一年中生活的点点滴滴。
片中有太平风物,也有外出打工者的猝死;有百年老树被卖进城的“农转非”,也有要查账的村民与村长的赤膊相向;有外出打工掉了15颗牙却一心想学琵琶的“文化村民”,也有姐姐将万把块钱的嫁妆留着给弟弟念书……
村民的春节活动
村民杜深忠借着透过门框射进来的光影在地上练习书法当五千年的农耕民族面对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当深沉厚重的乡土文化碰撞喧嚣繁华的城市文明,这里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多次执导央视春晚的金越认为,《乡村里的中国》。
“是这个时代有记录意义的、不可多得的中国农村生活标本。”观看地址:https://v.qq.com/x/cover/i7sc2ih3x6qhzra/f0019al8ax5.html四、《西南联大》
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虽然短暂,却辉煌。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中,有两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八位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有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西南联大》记录的正是这样一所群星熠熠的大学,一段无法复制的时代,它以日记、文章、口述片段和人物访谈为载体,生动再现了西南联大从学校筹建、搬迁、选择校舍、正式建成,到师生日常教学、生活、研究的一系列历程。
除了珍贵的史料,创作团队花了两年时间走访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地,访问了49位西南联大学子,其中最年轻的受访者当时也已年满90岁,在节目尚未播出的时候,其中的3位已经离开了人世因此有人说,这是一部“再不拍就来不及了的纪录片”。
片头创意性地用了水墨风格的插画,与杜甫的《旅夜书怀》里的诗句契合欧美的教育人士称,当时世界的教育中心有三个,美国,英国,还有中国的昆明。
清华+北大+南开=西南联大
清华校长梅贻琦+北大校长蒋梦麟+南开校长张伯苓=西南联大超强班底那几年,成就了一个真正的百花齐放、璀璨耀眼的时代:华罗庚完成第一部学术专著《堆垒素数论》;费孝通构建社会学版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并写作《禄村农田》;王力出版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中国现代语法》;吴宓以课堂讲义为基础,用英文写作《世界文学史大纲》......
他们都曾是西南联大的老师,一个真正的无法复制的大师时代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条件的限制并没有阻碍大家对于学术的研究,反而让大家学会苦中作乐,更坚定着教育救国的理想时光荏苒,西南联大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它传承下来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的世界里。
观看地址:https://v.qq.com/x/cover/fw4hh6seulgqm3k/s0028sls87n.html五、《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
2002年的时候87岁的靖大爷应邀拍过以他的故事为蓝本的纪录片《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纪录片画面暗淡,色彩单调,却有着打动人心的吸引力无论拥有过多传奇的过去,在时代洪流中,一代人老去,有些手艺也终将衰落。
但所幸的是,他们存在过,也将在我们的记忆里永存。
靖大爷老北京是什么样?就是靖大爷的模样活了101岁的他,用一把剪刀见证了一个世纪靖大爷在北京什刹海附近经营着自己的理发生意,但随着时代变化这门手艺逐渐被边缘化了,来找他理发的多是些像他这个岁数的老人
这群老人中有的健谈、有的沉默、有的达观、有的已是弥留……对于靖大爷来说,对每位顾客的服务可能都是最后一次,“二十多年,送走四百多位,都剃没了”这是来自靖大爷幽默的自嘲他用日常的平凡的动作,守候着生命和时代的惜别。
他同时也怀着一颗平实达观的心,以仪式般的郑重送走每一个相伴多年的老主顾……
剪了大半辈子的发,他从不图什么财什么富。有时老主顾让他自己在抽屉拿张大票,他还是抽张5块钱就走。他说自己长寿的秘诀,就是不贪钱,也不怕死。
靖大爷的想法也很简单:“现在会剃头刮脸的人少了,挣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这项手艺坚持下去”观看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K4y1a7jZ六、《书简阅中国》。
《书简阅中国》从爱情、友谊、人生智慧、家风、家国等温暖而热血的角度出发,精心筛选了30封古人的书信,着重从中挖掘人物故事和历史细节,让观众能了解书信背后个体与时代的沉浮。
通过一封封家书,情书,官文,让我们得以从波澜壮阔的时间洪流里,窥见那些普通人生活中,能绵延千年依旧激起共鸣的共通情感。
有些思念,仅凭文字传递,有些深情,只有笔尖懂得。
《书简阅中国》还会运用当下口语甚至一些流行语,使标题、解说与独白,变得俏皮、风趣同时采用大量CG动画特效把电子游戏、微博热搜体、微信对话框等现代元素与历史故事相结合,趣味性极强每一封书信大概10分钟的时间,。
一个故事,一段历史,非常适合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历史的真相,在这些个体的描述中,变得更加生动。观看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520361七、《“字”从遇见你》
有一种和你朝夕相处的事物,你对它非常熟悉,甚至完全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你又对它非常陌生,完全不知道在它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又一个的秘密……它就是汉字《“字”从遇见你》以短小精干的5分钟单集片长,从哲学、文明、出行、生活及动物等五个方面,用影像解构出25个中国汉字背后的基因密码和历史文化典故。
汉字有着浓郁的文化趣味、深厚的情景智慧以及可爱的具象思维,每一个“字”背后都有先人非凡的想象力和浪漫情怀在《“字”从遇见你》中,孩子可以生动地看到每个字的原初形态及其含义,这些数千年前的甲骨文、金文文字,会化身为一个个会跳舞、卖萌的小人儿,借助样式多变的特效设计,魔性爆发,让人不禁感叹:。
汉字原来这么有趣!
汉字为何如此神奇?汉字的生命力为何如此顽强?人类古文明中,为什么只有汉字能一直流传至今?......这些关于汉字的文艺,《“字”从遇见你》或许可以告诉你答案。
汉字不仅是一种语言,它凝聚了中华文明的千年历史,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与信仰,在这个提笔忘字的大数据时代,不如和孩子一起走进汉字的世界,了解它,爱上它观看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669680。
八、《我是中国的孩子》
《我是中国的孩子》 讲述了各民族孩子的真实成长故事,跟随影片的镜头,不光可以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还可以领略到不同民族的风俗与文化哈尼族的十月年和彝族的火把节,佤族的拉木鼓和赫哲族的鱼皮画,瑶族的孩子吃鼠肉,苗寨的狗狗很特别......。
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古老脉搏与现代血液的融合,一新一旧,一更一迭,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生息,经久不灭。
不同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孩子既是他们自己,也是这个时代、这个民族所有同龄孩子的缩影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孩子们,他们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各民族的孩子,他们学习、生活、信仰和梦想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在这部纪录片里可见一隅。
塔吉克族女孩凯巴努的梦想是走出帕米尔高原,到北京学跳舞;
苗族少年金鸿文希望自己能像《荒野求生》节目中的贝尔一样,成为一名探险家;
纳西族男孩和康豪梦想着有一天能在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踢一场球赛……《我是中国的孩子》记录了以各民族孩子作为主角的真实成长故事,从儿童的视角用第一人称叙述作旁白,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时代在变,孩子的梦想也在变。
但无论孩子的梦想如何变化,都源于他们心底对世界的美好期待以及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憧憬
观看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261776九、《早餐中国》
《早餐中国》——又名跟着节目组吃遍全中国,目前已经拍摄了三季,一季比一季的评分更高,每集只有短短5分钟,但每一集都令人痴迷不已纪录片取景于全国各县乡的早餐店,没有精致的菜肴,但每一碗热腾腾的早都带着扑面的市井烟火气,还有只在老店聚集着的人情味。
早餐,最具幸福感的存在。《早餐中国》的特色是用早餐复苏味蕾,用烟火赶走阴霾,用家乡食温暖家乡胃,片中通过讲述各地早餐摊的温情故事,这部百集美食短视频纪录片尝试在高速奔流的时代中寻找不变的存在。
中华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煎、炸、烹、煮、再加上炖,再简单平凡的食材都能化身人间美味。也正因为如此,导演陈晓卿和他的团队才能走遍全中国,搜罗出全国各地美食,为全世界呈现出一场饕餮盛宴。
用一碗早餐向生活索讨诗意,开启一天生活的仪式美学,是为我们赋予早餐的价值与意义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吃过一顿早餐了?不如就从现在开始,和孩子一起,用一顿早餐遇见一天的美好观看地址:https://v.qq.com/x/cover/9ryv0hiwni3r1ck/b0030174e4a.html。
「蓝橡树教育日历2023」预售开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