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为什么要吃荔枝(莆田大暑吃荔枝)居然可以这样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30
在莆田民间,这一天要吃热性的食物,俗称“过大暑”。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荔枝飘香中,迎来大暑日。大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二个节气,亦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莆田民间,这一天要吃热性的食物,俗称“过大暑”。其中吃羊肉、啖荔枝堪称最经典的搭配。
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着祖先的智慧,历数十二时辰中瞬息万变的月升日落,秉着莆田人的大暑习俗,过上盈满朝晖夕阴的一天吧。
大暑的清晨,夏风似浪,朵朵拍岸,蝉语若风,丝丝入耳。
饭桌上,大暑的主角——荔枝,甜美登场。一碗甜甜的荔枝饭,让自己的心情都能美上一整天。
一日中,最生机盎然的时刻。此时食温汤羊肉最为适宜,因其营养丰富,成为莆田人食补过大暑的另一个主角。
阳光穿过树荫,洒下树影斑驳,小船穿过荔枝林,美人仿若画中来。
荔枝熟,红了一次又一次。大暑热,井水凉,荔枝过水家家尝。
骄阳半落,酷暑未消。树林里、古桥上、荷花池旁,孩子们吃着荔枝,学大人做荔枝灯笼,是最欢乐的时光。
日落的时候,柔风拂过脸颊,心中万千思绪。暑风中吹来的是家乡的温暖,也有令人难忘的天真烂漫……
朦胧夜色,多了一分静谧之美,在心里种下安静和恬适。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白居易的《销夏》道出了此刻心境。
莆田的大暑,“吃”是最重要的事情“吃”虽是细枝末节,却也是莆田大暑习俗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欣赏和品味莆田大暑的美景与美食,就像在解读她的历史和文化荔城大暑,香飘何处?(节选)文 / 李婧 莆籍旅居广州 职业作家、诗人。
不知何处吹来暑风,带着若有若无的荔枝之香,经过我的身,来到我的梦故乡……不说咱福建,岭南不也是荔枝的故乡嘛!一想到这两处,又莫名的,耳边总似哒哒哒的响起“一骑红尘”那日夜的马蹄声……为这杨贵妃的灿然一笑,甚至有一首诗不辞劳苦载着荔枝,从唐朝奔赴千年之后的荔城,来到一个女孩手捧的书里,还有她摇头晃脑稚气的吟诵之中……那时她只觉得这首诗很美,美到误认为世上除了莆田,根本没有别的地方会有荔枝……还有来自莆田的梅妃,她就奇怪了,为什么这两位被唐玄宗宠爱的妃子,都这么爱吃荔枝呢? 。
啖荔枝时的“全息图景”不动声色地在我之内展开,察觉时又不由得笑自己,真是不在大暑时,我也竟能将荔枝吃得像在故乡的大暑中一样的香甜呢! 在广州,大暑之后荔枝就逐步下市了,所以我就偏偏记挂着大暑这件事,何况我曾为了大暑而错过荔枝……
在莆田,大暑之日必吃荔枝,这是雷打不动的风俗,而家中长辈也只有在大暑日会买荔枝,所以小时候的我,年年就盼着大暑这一天其实,在大暑之前荔枝就已经上市了,可妈妈就偏偏不给我买来吃,说是大暑之前的荔枝太上火,小孩身体受不了,不能吃。
我只好留着口水,掰着手指头,盼呀盼,盼到大暑那一天,爸爸妈妈早早地买上一箩筐的荔枝,早早地在大院子里打好井水,将一粒粒娇艳欲滴的荔枝泡在井水中,让垂涎三尺的我——再等一等,还没泡够时间呢!你知道小孩子那日日盼望的,小小的煎熬吗?
我也不记得要等多久……总之,当妈妈将一盆荔枝哐当放在桌子上的时候,我那不足挂齿的煎熬就烟消云散了!招呼来姑姑伯伯奶奶堂兄弟姐妹们,围坐在院里或是厅堂中一起吃荔枝,这等大暑时节四世同堂啖荔枝的壮景,如今我的女儿是再没机会感受到了。
大人和小孩一起吃荔枝,可好玩了,因为小孩要玩,大人们才有机会跟着玩嘛!比如,从一大串新鲜的枝上剪下一个小枝,枝条末端垂着的荔枝远看就像灯笼,为了让它更逼真,爸爸就会就掏出小刀,轻轻的在红壳腰间划上一圈,轻重可要分明喽,不能坏了里面包裹荔枝肉的的那层薄膜!接着再小心地将上面的荔枝壳向上卷一点儿,下面的荔枝壳向下卷一点儿,翘翘的顶部和底座像两个小碗粘在荔枝肉上,整个儿自然地在枝上下垂,一个无比生动的红灯笼就诞生了,这还真叫人舍得吃啊!?
舍不得也要吃,一边玩一边吃,可带劲儿了荔枝核也是颇有讲究的若只是为了吃,我们都喜欢核小肉厚的荔枝小核有时候只有一粒小葡萄干那么大,长长扁扁的大核可能就是椭圆的,胖胖的如果正好是吃到大核的荔枝,伯伯又有事做了,他的巧手,不知怎的,用刀具在核上来回弄弄,就能神奇地将硬核里掏出一个洞来,再小心地整一整,一个弧形的小提手也弄好了,再整一整,就活脱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水桶。
要说做荔枝灯笼,小孩儿学着也不难,可荔枝核做成水桶,我就只能看着大人玩了,最后能留下玩的就是水桶,灯笼呢?不经用,早吃啦!你说,我们这样过大暑,能不叫人期盼、激动与怀念吗?那时候啊,时间走得很慢、很慢、很慢……等待是漫长的,经过也是漫长的。
漫长里有暑风中吹来的亲人间的温暖,也有令人难忘的天真好玩的滋味……如此这般,无论我身在在何处,又在何处吃着荔枝,我都能带着“莆田大暑吃荔枝”的这种全景式情怀,熟练地啖,默默地忆,不动声色地神游……当我行走天涯,心就是我的故乡。
故乡的大暑,依稀中,依然是我熟悉的模样夏天至,荔枝熟,红了一次又一次。大暑热,井水凉,荔枝过水家家尝。2019年7月4日 广州(青春莆田)责任编辑:王 敏 沈 琳 陈恒山值班主任:林双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