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专用地图(贵州自驾游专用地图)真没想到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17
2019贵州行,非常独特的一次旅行,这里没有著名景点,没有人山人海,没有排队,只有我喜欢的地方和我感兴趣的内容。\x0a这次,我尝试着把所有内容写在一篇文章里,包括游记、视频、攻略、鸟、昆虫、两爬等等,所以这篇文章也特别的长。
前言: 我母亲曾经在贵州插队落户,待了十多年现在一直想再回到曾经挥洒青春的那个贵州的小山村,见一见当初一起干活的伙伴;想着再去一下曾经在县城和贵阳工作和读书过的地方,看望当初的老同事 于是,今年暑假期间,我们全家陪着母亲去了贵州。
我之前在地图上找到了母亲所描述的几个地点:黔南罗甸的对门寨是我母亲曾经待过的村子;罗甸县人民医院是我母亲工作过的地方;贵阳医学院是我母亲学习过的地方 此外,黔南荔波的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块原生态的未开发的喀斯特森林,里面有许多纯天然的溶洞和广阔的森林,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
这块宝地非常合我的胃口,是我这次贵州行的重点之一 自去年年底开始,b站(哔哩哔哩)流行起了一股古生物热潮,涌现出了大量古生物相关的科普向视频这些视频迅速把我和我闺女拉进了生物进化的大门,从寒武纪到二叠纪,无数的生命竞相争艳演化出了千奇百怪的生命形态。
我们从中了解到了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的争霸历程,以及脊椎动物是如何从“战五渣”进化到能够吊打所有动物的霸主我查了资料,在贵州的凯里曾经发现了大量寒武纪时代的化石(具体介绍可以百度“凯里生物群”),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从为数并不多的资料中找到了位置信息,并在地图上定位到了最初发现化石的地点——位于黔东南凯里市的巴郎乡。
既然找到了地点,那么在这次行程中的古生物之旅也就确定了 黔东南除了吸引我的古生物,还有那对我来说非常神秘的苗族我对苗族的认知最早是一款叫做“仙剑奇侠传”的游戏,游戏里白苗和黑苗那解不开的恩怨令人唏嘘。
因此苗寨我是肯定要去的,除了很商业化的西江千户苗寨外,我又找了几个原生态的苗寨我坚信,要充分体验苗族人的生活,必须去未开发或少开发的地方**********几维鸟专用分割线*********大视频: 进入正文前先放个本次贵州行的视频剪辑,片头的茂兰森林和片尾的苗族锦鸡舞可是我的最爱哦

**********几维鸟专用分割线*********正文:整个行程如下:贵阳机场-黔灵山公园(自然、观鸟)-贵州省博物馆(古生物)-罗甸县(插队落户)-对门寨(插队落户)-红水河(自然)-罗甸县(插队落户)
-天眼天文体验馆(天文、临时增加)-茂兰自然保护区(溶洞探险、自然、观鸟、两爬、昆虫)-荔波县城(受伤意外)-西江千户苗寨(苗族)-季刀苗寨(苗族)-郎德上寨(苗族)-台江县(古生物)-屯州村(古生物)-贵阳黔灵山公园
(自然、观鸟)-贵阳医科大学(插队落户)-贵阳机场DAY1:机场-酒店-夜排档 我们一行五人,晚上到的贵阳我把酒店安排在了贵阳著名的黔灵山公园的门口,这样第二天一早便可以去公园游玩拍鸟了 由于几维鸟宝宝8月份还要完成钢琴的考级,平时的练习可不能拉下,于是我在闲鱼上收了个手卷钢琴,琴键部分是硅胶做的,可以卷起来,非常的便携。
不过代价是手感差了好几个档次

练完钢琴后,我和老婆自然是待不住的,带着闺女深夜到附近逛逛。贵阳的美味有很多,都是我喜欢的。我们找了家丝娃娃的夜排档治了治胃里的馋虫

(丝娃娃,别名素春卷,是贵阳一种常见的地方传统小吃之一。)
DAY2:黔灵山公园-贵州省博物馆-罗甸县城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去了黔灵山公园。现在正值贵州省旅游促销,外省市的游客景点门票半价、外牌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半价。
黔灵山公园是贵阳著名的观鸟胜地,里面住着各种各样的鸟类和猕猴。 灰喜鹊,这在黔灵山公园倒不多见,就见到了两三只。
领雀嘴鹎,在公园靠近大门口的树上有几对。
大拟啄木鸟,这个是偶遇的,飞过来在树上停了10秒钟又飞走了。
黔灵山公园里有着非常多的猕猴,它们在公园里“横行霸道”,没人敢惹它们。 这位甚至公然在树上开起了车

。
出了黔灵山公园后,我们直奔古生物行程的第一个目的地:贵州省博物馆里的古生物王国。
前言中说到的凯里生物群中的许多化石就在这里展出,我们在这看到了很多寒武纪等时代的生物,有奇虾类、三叶虫类、腕足动物、棘皮动物中的海百合、海扁果、软体动物中的角石、菊石等等。
除了古生代的动物外,古生物王国里还展示着许多中生代的爬行类和鱼类。贵州在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部分时候是海洋,所以这里的海洋生物很多,包括各种鱼龙、蛇颈龙等。
相比海爬类,路上的爬行类就屈指可数了,全馆只有这两个。
几维鸟宝宝和鱼龙的亲密之“吻”。
在逛完古生物王国后,我们离开贵阳,驱车前往黔南,去找寻母亲插队落户的地方。
到了罗甸,时间尚早,我们就先拜访了母亲曾经工作过的罗甸县人民医院。
在医院里顺利地找到了当初一起工作过的同事。
DAY3:罗甸县-对门寨-红水河-罗甸县 一早起来,我带着几维鸟宝宝先去了之前地图上找到的一个生境比较好的地方,不过等我们到了后却大失所望,应该是郁郁葱葱的绿色的地方实际却是残败不堪后来看了施工牌子才知道这个区域正在建设新城区,而我站的地方将要建设成湿地公园……。
虽然成了废墟,但我们还是去逛了一圈,拍到了一些鸟。 斑文鸟,这只是在刚出酒店时在酒店门口拍的。
白喉红臀鹎,从我们面前快速飞过,没有停留。
褐翅鸦鹃,有一小群,它们待在成了废墟的村子的几棵大树上,叫声非常特殊,几维鸟宝宝已经彻底记住了这个叫声“呼呼呼呼,虎虎虎虎”
灰胸鹪莺,喜欢唱歌的小鸟,在黔南到处都有。
逛完了废墟,发现鞋子上全是泥,赶紧找了个树枝清理清理。
收拾心情上路,终于到了对门寨这个原始又朴素的小村子。
看到我母亲,村里的人都出来了,大家围坐在我母亲周围叙着旧。
村子里的儿童,天真烂漫。
道别了依依不舍的村民后,我们从对门寨出来,开往贵州和广西的交界处:红水河。 沿路的小贩正在售卖刚从树上摘下来的香蕉和火龙果。
这座横跨红水河的大桥连接着广西和贵州。我们从桥上开了个来回,是不是相当于去了次广西?
红水河的景色,非常秀美。
这座大桥是在建的银百高速的红水河特大桥,高速尚未竣工,现在来往的车辆还需要走省道前往贵州或广西。
红水河上的游艇码头,不过已经关闭了。
这么大的河,自然少不了钓鱼人,这位刚钓了条大鱼,正开心地把鱼放进桶里呢。
在红水河游玩结束后,我们回到罗甸县。找了一家清汤鹅料理的店,味道真不错。
DAY4:罗甸-中国天眼-茂兰自然保护区 终于要去整个行程的重头戏茂兰保护区了,我照例早早起床在酒店周围逛了一圈。
酒店门口的红耳鹎热闹极了,比如下面这只压断树枝的红耳鹎。
沿路经过景点,平塘天坑群景区,不过我们没进去。
一路上好多指示牌,说是您已进入天眼电磁波中间区,禁用无线电什么的于是我查了一下,原来这个天眼是一个大型的射电望远镜,直径为500米当地还特地做了景点和天文体验馆我对天文兴趣不大,不过几维鸟宝宝听到后非常感兴趣,死磨硬泡要去天眼看看。
我看了下路线和时间,去景区是来不及了,好在天文体验馆还比较顺路,时间也够,于是就先去天眼天文体验馆看看
天文体验馆内,一开始介绍的各种星系。
世界各地的各种射电望远镜。
终于到了中国天眼的介绍(几维鸟宝宝看得很认真)。
翻拍一下天眼的照片。
这张照片为天眼未造之前的样子,那时还是一个小村子。
天眼的模型,看上去非常的宏伟呢。
虽然是模型,几维鸟宝宝还是非常激动,急着和它合影呢。
逛完天文体验馆后,我们继续出发前往茂兰,沿途风景非常宜人。
高速公路服务区,终于想起来拍张车子的照片了,雪佛兰科鲁兹,租金便宜动力足,非常实惠的选择。而且还是外牌,享受贵州高速通行费半价的优惠。
接近黄昏,终于快到茂兰了。这是保护区入口前的小村子。
一行人下车,几维鸟宝宝正好活动活动筋骨。
旅馆老板娘的姐姐开车出来带路,我们又开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位于茂兰自然保护区内的景湖山居农家乐。当天晚上老板娘给我们烧了只鸡,味道非常美味。
吃完晚饭,我们开始了保护区内的夜巡之旅。
当天晚上收货了多种蛙类,这是花臭蛙。
两只叠在一起的花臭蛙,貌似上雄下雌。
据说花臭蛙身上会分泌很臭的粘液,不过我用手试了下,并不臭。
泽蛙,一面之缘。
沼水蛙,褐色的背部很有隐蔽性。
这个怪怪的是广翅蜡蝉的若虫,它身后会长出丝状物。
DAY5:茂兰自然保护区溶洞探险之旅 茂兰保护区里有许多天然的喀斯特地貌的溶洞,我们预订了今天的穿越溶洞的行程。这个行程总共会穿过四个溶洞,共计需花费3-4个小时。
溶洞之行属于户外探险,父母就不去了,我们一家三口一起上阵。
一路上全是羊肠小道,翻越难度挺大的。
这是我们这次的向导,走起山路健步如飞,而且知识渊博,一路上给我们介绍各种珍惜植物。
一转眼已经爬到半山腰了,看山下风景秀丽如画。
这是第一个溶洞,当地人管它叫叫“黑洞”,我们休整一下就要进去了。
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另外两组“驴友”也来进行溶洞探险。
进洞。
洞里伸手不见五指,幸好早早准备了强光手电,一个手电用四节18650电池的那种。
溶洞内的钟乳石。
随处可见的钟乳石。
洞里还有小水潭,非常清澈,不过这里的水由于含矿物质太多,不能饮用。
出洞了。
这是第二个洞,名字叫神仙洞。这个洞里供奉着神明,当地人建了一座小小的祭坛,经常来许愿。
牌子上书:“有求必应”。
祭坛内柱子的顶部看上去非常像一只猴子。
走过祭坛没多久就出洞了。
第三个洞:“九洞天”
洞口石缝中生长的树木。
洞口之一,不过这个爱心形状的洞口是出不去的,不过用来拍照正合适。向导说现在没太阳效果不好,如果有阳光的话会非常漂亮。可惜啊
继续钻洞。
又一个水潭。
洞中一景,这个很像梯田。
强光手电真是靠谱。
水滴从上面的钟乳石滴下来,形成了下面的美景。
本人难得露一次脸,正在拍摄水花中。
伸手摸一下。
各式各样的钟乳石。
又是一处“梯田”。
出洞,继续向第四个洞穴开进。
最后一个洞,也是最大的溶洞“金狮洞”。
这里的钟乳石渐渐“宏伟”了起来。
镇洞之宝——金狮。
这个上下快要接在一起了。
“杨过和大雕”。
像极了一只哈巴狗。
色彩斑斓的石柱。
终于结束了行程,由于我们比较墨迹,又要拍照又要找虫子,算了下一共用了5.5个小时。
下面分享下在山上拍到的部分虫子、哺乳类和爬行类: 丽棘蜥,我们发现它时它抱着树枝一动不动,自以为伪装得很好呢。
靠这么近都没事,这掩耳盗铃的本事也没谁了
。
北草蜥,分布范围很广的一种蜥蜴,非常灵活。
盲蛛,它们长着长长的脚,和蜘蛛是近亲。一眼看去会觉得有点恶心,不过用微距放大看的话还是萌萌哒
。
棘腹蛛,这个一看就有毒,身上的尖刺让人望而生畏。
竹节虫,这个拿在手里非常好玩的。
布莱荫眼蝶,翅上的“眼睛”非常醒目。
广翅蜡蝉的成虫,昨晚那只是幼虫。
箭环蝶,又一种漂亮的蝴蝶。
大名鼎鼎的枯叶蛱蝶,翅膀合拢起来就是一片枯叶。
同是枯叶蛱蝶,不过枯叶的伪装在这里就起不了作用啦。
目夜蛾,又是一种翅上点缀着眼睛的鳞翅目。
有溶洞就有蝙蝠,虽然数量不多又难拍,但还是拍到几只。 三叶蹄蝠,嘴上有非常明显的特征而不会认错的一种蝙蝠。
菊头蝠,又一种“恐怖”的小动物。
回旅馆后发现墙上挂的照片,原来贝爷在2015年就来这里拍摄《跟着贝爷去冒险》啦
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啊
贝爷旁边那位是那个明星啊,恕我不认识
吃过晚饭,本来想去继续夜巡的,结果被老板娘和旅店里刚认识的广东大哥拉来拍星空了
。
才拍了一会儿,就来了一大片乌云
。星空是没法拍了,就玩玩光绘吧
。
拍完光绘继续夜巡,在一片玉米地里找到了两种蛙。 华西雨蛙,绿绿的很可爱,上回在宽阔水拍了很多了。
无声囊泛树蛙,怪怪的名字,书上说雄蛙是没有声囊的,也就是没法叫的。
DAY6:茂兰自然保护区-石上森林-荔波县城 先补一张旅店内的茂兰自然保护区导游图,地图标出来的地方是对游客开放的。
我们起了个大早,要抓紧在茂兰最后的一个清晨拍些鸟。 赤红山椒鸟,这是第一位前来欢迎我们的小天使。
黑鹎,我之前拍到的都是白头型的,这回终于拍到了黑头型的黑鹎。
栗背短脚鹎,比较少见的一种鹎。
斑胸钩嘴鹛,意外的惊喜,加新
。
乌鹃,意外的惊喜之二,又加新。多说一句,这是一种杜鹃,也是巢寄生的鸟类。
拍完鸟后赶回旅店吃了早饭,然后去了旅店旁的青龙谭,景色还不错的说。
青龙潭发现的又一种盲蛛,背上花纹和昨天两种明显不同。
青龙潭回来后,老婆和闺女在村子里玩起了篮球。
吃完中饭,我们要离开旅店,出发前往保护区内的另一个景点“石上森林”。老板娘家的狗狗太可爱了,临行前好好玩玩。
半路上偶遇一只白斑黑石鵖。
石上森林,要到着山顶上需要爬一条很陡很长的山路,整个茂兰保护区都是喀斯特地貌的森林,从山顶看去非常漂亮。
山顶上有一个观景平台,大约三层楼高,不过我觉得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因为这个观景平台不是敞开式的,四周有铁柱和铁丝挡着,影响拍摄和观感。
虽然一路上小心翼翼,但还是出了变故:我们下山时突然下起了雨,这使石头台阶变得非常滑,我一不留神就滑了一跤,直接导致有一根粗粗的木条插到我的右手小指的指甲里,直接把指甲撬起了将近一半当时只能强忍着痛楚先下到山底,到了山底问当地保护站借了急救包和曲别针。
先用曲别针把木条给挑出来,再消个毒接着老婆开车带我们赶往最近的荔波县人民医院,医生把剩余在指甲里的木屑都挑干净后,给我打了破伤风 全部弄好后已经晚上十点多了,原先计划去西江千户苗寨已经不可能了,只能临时更改计划,现在荔波住一晚,第二天再去。
DAY7:荔波古镇-西江千户苗寨 既然到了荔波,那就随便逛逛,地图搜了一下,在荔波县城中央有个荔波古镇,随便去看了看,也就上海七宝老街的样子然后在古镇里找了家饭店,点了个当地特色豆花烤鱼,味道十分鲜美。
吃完午饭,看了下我的伤口没啥大问题,于是继续旅程。今天的目的地是西江千户苗寨。 沿途都是高速,途中看到一处梯田,顺便停下来看一眼。
到了千户苗寨,我们找了个带美人靠的房间。下午一直在下雨,也就没出去,在房间里面玩玩。
听说西江千户苗寨的夜景很美, 晚上一看,的确挺漂亮的。
晚上雨停了,赶紧出去租两套苗族盛装拍美照
。
苗寨里又发现一种蛙,查了下叫黑斑侧褶蛙。
DAY8:西江千户苗寨-季刀苗寨-郎德上寨-台江县 清晨终于雨停了,赶紧把小飞机放出去,风景真是漂亮极了
。
上午趁雨停,赶紧在西江苗寨里逛了一圈,结果又租了另一套苗族衣服
。
逛完西江苗寨后,我们出发前往季刀苗寨。大约半个小时就到了季刀苗寨,苗寨规模不大,在小河对岸。
苗寨的特点之一:出入口都有一个牌楼。
季刀苗寨完全没开发,没有一点商业气息。
村子里的小道,两边都是当地村民的房子。
依山而建的寨子,越往里地势越高。
村子里的一只公鸡,站在这个石壁上好有气势的感觉,脑中想到了一句诗:雄鸡一唱天下白
。
牌子上写的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看来这是全村人喝水的水井,不过用栏杆围成这个样子倒是第一次见到。
走着走着就到了苗寨的芦笙场了,这是苗族人过节集会的地方,很空旷。
位于芦笙场边上的纪念碑,看内容是关于建造这个芦笙场的事情,芦笙场是2012年11月17日建成的,下面详细列了每人出资情况我仔细看了下,里面出钱最多的几个都姓潘,而且所有人里面姓潘的人数也最多,看来这个寨子潘家是大户,祖上应该都姓潘。
逛完了季刀苗寨,我们来到了郎德上寨。郎德上寨是今天的重头戏,这里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商业开发,不过同时还保留了大量的原生态内容,具体我在后面会对这次的三个苗寨做一个对比的。
狭窄的石板小道和苗族屋子里最有特色的美人靠。
郎德上寨的芦笙场,这里每天都会进行歌舞表演,而且表演节目的都是村民哦。
下午四点半村子表演正式开始,首先是村子里所有的年轻女性都盛装在村口排队迎接,每人手里还捧着一杯酒。游客进去时她们会向你劝酒。
在所有游客都(当天也就二三十人)进入到芦笙场后,这些村里的苗族女性们又跳起了苗族舞蹈。我最喜欢的是锦鸡舞,特别好看
。
在表演的最后,全村老少都出来了,老者们还在芦笙场中央吹起了苗族特有的乐器:芦笙。
小结一下,这次一共逛了三个不同的苗族村落:西江千户苗寨、季刀苗寨和郎德上寨 西江千户苗寨是商业化很成熟的景点,和许多古镇一样,吃的玩的住的买的都有很多,住宿条件好,不过相对价格较贵。
进入景点需要买门票,出入景点需要乘坐景区专用车辆缺点也很明显,商业化如此成熟的地方见不到一点原生态的东西,景区里面住宿、吃饭、购物、看表演都是商业化的少数的西江本地人穿着打扮也都已经现代化了 季刀苗寨就是一个标准苗族寨子,非常原生态,只有当地村民,没有游客。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真正的苗寨是什么样子的,真正的苗族人是怎么生活的缺点是没有住宿、没有饭店、没有看到小卖部(不过也是废话,一个普通的村子里怎么可能有这些呢) 最后说说郎德上寨,它在保留大量原生态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商业开发,你可以看到当地村民开的饭店、旅店和商店以及观看当地村民的表演。
游客不多,当地人都穿着苗族传统服装,也挺热情的缺点是住宿条件较差(也不需要住在这里,可以去周边镇上住) 三个苗寨我最喜欢的是郎德上寨,这里商业气息不浓,而且我比较喜欢原生态的东西 在郎德上寨的边上有一条小河,眼尖的几维鸟宝宝一下子就看到小河中央的水牛了。
那么好的场景,一定要多拍两张啊
结束了一天的苗寨之旅,我们来到了台江县,没想到立即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
下面这100平米,一室一厅两卫且装修豪华的超大套房只要398一晚上,这可真是便宜啊
晚上我们去了边上美食街,品尝了苗族的特色“五彩姊妹饭”。这个色香味俱全,而且饭店还有淘宝店,赶紧买一点寄回家里
。
DAY9:台江县-屯州村-贵阳终于要前往古生物化石发掘地了,心里还有点小激动的说呢。 首先开到八郎村,问了当地村民后得知从山上的屯州村过去更近,于是开车上山,到达屯州村。
屯州村有停车场有农家乐,据说还是电影《剑河》的拍摄基地,应该也开发过,不过现场除了我们一个游客都没有。
问了下村民,找到了古生物发掘地的入口。根据资料,贵州省成立了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建成景区把化石发掘地保护了起来。
通往发掘地的小路,修建得整整齐齐。
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块展示牌,介绍这里的古生物化石的相关内容。
这块牌子上写了保护区的相关规定,严禁破坏。
这里是古生物化石的核心区。
通往发掘地的小路,边上是村子里种的水稻。
又一块牌子,介绍的是这里的凯里生物群。
这块牌子上介绍了新发掘的剑河生物群。
这快被遮挡了,介绍了比剑河生物群更早的杷榔生物群。
这块牌子介绍了一块化石里的某种节肢动物,它的肠道里还有未消化的三叶虫。
美国的专家也到过这里。
慢慢接近目的地了,这里的数字标志着各个年代的底层剖面。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科联)以全票的表决结果,批准把全球寒武系第三统和第五阶共同底界的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建立在中国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 这是我国继2011年后获得的第11个“金钉子”。
终于到了目的地,就是这。
拍张照纪念一下。
老婆兴趣浓厚,捡起路边的石头看看
这块石头上有痕迹啊,不知道是哪种古生物啊。
一路上各种动物也有很多,这只是绿罗花金龟。
晓褐蜻的壳,稻田里有很多。
栎黄枯叶蛾的幼虫,长相非常霸气有木有啊。
由于下雨,石板路上到处都是这么大小的蛙,我们走路都小心翼翼地,生怕踩到它们。
结束了古生物之行后,我们返回到屯州村,找了家农家乐吃午饭。老板娘告诉我们,屯州村属于红苗。
农家乐二楼屋檐下有一个金腰燕的巢,两只亲鸟轮流抓虫来喂食巢里的宝宝。
简单又美味的午餐,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了,大家都饿坏了,吃起来简直风卷残云一般。
吃完午饭(准确说是下午饭),我们启程返回贵阳。高速上遇到了一阵暴雨,好在平安到达了贵阳。 贵阳的老凯里酸汤鱼,人气很旺,既然来了总要吃一次的。
贵阳的地标之一:甲秀楼,既然来了总要逛一下的
。
DAY10:黔灵山公园-贵州医科大学-机场 最后一天了,早上还是去黔灵山公园拍鸟。由于下着小雨,于是我就成了打伞的
。
几维鸟宝宝正在拍的是白颊噪鹛,它们胆子挺大的,可以靠的很近。
一只褐胁雀鹛在一块灌木丛里窜来窜去,我们等了半天终于窜出来露了会脸,没几秒钟又窜进去了。
黄臀鹎亲鸟哺育幼鸟。
逛完下面,我们乘缆车来到了黔灵山顶,鸟瞰贵阳城。
山顶的猕猴更多,还出现了猕猴宝宝
。
不得不说,贵阳的肠旺面真好吃,我早上中午吃了两碗还不过瘾呢
。
吃完午饭,陪我母亲来到了他曾经学习的贵州医科大学,以前叫贵阳医学院。
贵阳医学院环境不错,几维鸟宝宝发现了黑胸鸫宝宝
。
这就是黑胸鸫宝宝。
逛完贵州医科大学后,我们所有行程都已结束,开开心心地驶向机场,登机回到上海后记: 这次贵州行,是非常独特的一次旅行,这里没有著名景点、没有人山人海、没有排队,只有我喜欢的地方和我感兴趣的内容。
我的旅行中有生态、有民俗、有自然,不拘泥与某一种单一的旅行目标,而是一种我喜欢的东西的大杂烩。我觉得,这才是属于我的旅行方式。 写的不好,请多见谅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