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价格表(上海邮轮旅游价格表)墙裂推荐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0-29
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可任意支配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内游客选择集旅游度假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邮轮旅游作为旅游
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可任意支配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内游客选择集旅游度假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邮轮旅游作为旅游方式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运用大数据,聚焦国内主要邮轮母港,以及所在城市的经济能力、邮轮旅游、母港基础建设、旅游休闲服务等相关数据,深度分析、展示粤港澳三地邮轮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助推我国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邮轮业协同创新发展。
一、邮轮产业及邮轮经济现状2018年,我国13个邮轮港(上海、天津、厦门、广州、深圳、海口、青岛、大连、三亚、连云港、温州、威海、舟山)共接待邮轮976艘次,同比下降18.22%在接待邮轮类别中,接待母港邮轮898艘次,是2008年母港邮轮艘次(28艘次)的30多倍;接待访问港邮轮78艘次,与2008年相比则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在邮轮游客接待量方面,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88.69万人次,是2008年(48.7万人次)的10倍,其中母港旅客471.39万人次;访问港旅客173050人次
数据来源:《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9)》图1 2008年-2018年13个邮轮港邮轮艘次和游客量情况2018年,邮轮市场规模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天津和广州13个邮轮港的接待情况数据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9)》注:2018年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未开港,故采用广州港南沙国际邮轮码头201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图2 2018年国内主要邮轮港口邮轮接待情况二、国内主要邮轮母港
(一)国内主要邮轮母港邮轮经济发展本报告根据科学性、综合性、相对独立性、数据可获取性等原则,设置经济实力、旅游规模、基础设施以及旅游服务等四大维度作为邮轮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衡量国内主要城市邮轮经济发展情况。
表1邮轮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注:基础设施指标数据为现已投入运营的基建数据,正在建设中的目标计划未包括在内本报告选取国内主要邮轮母港进行指标分析,分别为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广州港南沙国际邮轮码头和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
01 经济实力从经济实力上来看,我国主要邮轮母港城市经济实力较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五座城市人均GDP均已超8000美元,且具有较强的城市影响力,具备发展邮轮业的经济实力。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图3 国内主要邮轮母港城市人均GDP02 旅游规模2018年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共接待邮轮出入境游客量为271.56万人次,同比下降7%与此同时,一些邮轮母港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邮轮客运量增长翻番,超32万人次;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出入境旅客吞吐量增长了一倍,达36万人次;广州港南沙国际邮轮码头出入境旅客吞吐量为48.12万人次,同比增长19%。
数据来源:《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9)》、相关政府部门数据平台注:2018年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未开港,故采用广州港南沙国际邮轮码头201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图4 国内主要邮轮母港出入境旅客吞吐量
2018年国内邮轮母港接待邮轮船次总体上有所下滑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共接待邮轮375船次,同比下降20%;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接待邮轮116船次,同比下降34%;广州港南沙国际邮轮码头接待邮轮94船次,同比下降23%(但出入境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9%);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接待邮轮船次迅速增长,2018年接待邮轮89船次;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接待邮轮96船次,同比增长26%。
数据来源:《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9)》、相关政府部门数据平台注:2018年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未开港,故采用广州港南沙国际邮轮码头201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图5 国内主要邮轮母港接待邮轮船次
03 基础设施从港口基础设施分析,主要邮轮母港建设邮轮泊位2至4个,各主要邮轮母港均可接待世界最大的22.5万吨级邮轮。表2国内主要邮轮母港邮轮泊位建设情况
数据来源:邮轮母港官网、媒体报道整理广州和深圳邮轮母港距最近地铁站的距离均小于一公里,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成为我国内地第一家与地铁无缝接驳的邮轮母港。表3国内主要邮轮母港周边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情况
数据来源:百度地图厦门国际邮轮母港距离机场和高铁站在10公里范围内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与机场、高铁站的距离在三十公里内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有地铁接驳,旅客转乘高铁和飞机便利表4国内主要邮轮母港交通情况。
数据来源:百度地图04 配套服务厦门国际邮轮母港距鼓浪屿四公里,周边吃喝玩乐及景点较多,三公里范围内三星级以上酒店数量达58家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三十公里范围内有23个3A级以上景区广州、天津邮轮母港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相对较少。
数据来源:百度地图图6 国内主要邮轮母港周边休闲旅游资源(二)国内主要邮轮母港特色01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母港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母港是我国首家“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2019年获批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作为我国邮轮门户港,是亚太地区最为繁忙的国际邮轮母港之一,具备“四船同靠”运营能力,年总通关能力达357万人次。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母港率先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和国际邮轮旅游团15天入境免签政策,首创邮轮通关条码、邮轮旅游合同示范文本、中国邮轮综合保险、邮轮船票制度;开通邮轮直通车、设置入境免税店、出境免税店,形成“吴淞口”邮轮服务品牌。
02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是中国第二家“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位于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港口基础设施优良,年总通关能力达到92万人次天津市是我国环渤海区域的重要中心城市,腹地广阔,背靠北京、天津两大核心市场,拥有华北、西北两大地区市场。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依托规划布局建设以邮轮休闲与航运服务为主的休闲商务区,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港区通过保税贸易方式开展邮轮配送业务,以母港为点,打造“邮轮旅游岸上配送中心”03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位于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是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邮轮母港是目前国内东南亚航线最多的邮轮港口,邮轮产品多样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以南沙为中心,周围60公里半径内有14个大中城市,腹地广阔。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地铁、公交、港澳水上客运等交通方式紧密结合,是国内第一家实现与地铁无缝接驳的邮轮母港紧邻的南沙客运港可乘坐快船前往香港中港城码头、香港国际机场以及澳门04 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太子湾邮轮母港又名蛇口邮轮中心,太子湾邮轮母港创新“邮轮+”模式,在深圳及珠三角地区全面启动“邮轮+”的宣传和体验;借力整合OTA及其他旅行社代理等资源,创新“邮轮+飞机”“邮轮+高铁”“邮轮+巴士”“邮轮+渡轮”的邮轮销售新模式,创新水路与陆路相结合的交通接驳新模式;打造“邮轮+主题活动”的营销新体系,探索跨界资源整合的新模式。
05 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厦门国际邮轮母港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城市定位,凭借独特东南亚历史“侨乡”优势及深厚闽南文化底蕴,打造“一带一路”邮轮特色航线,深化“邮轮+文化”创新运作模式中远海运集团和中国旅游集团出资成立的中国首家国有邮轮企业运营总部星旅远洋国际邮轮(厦门)有限公司落户厦门,公司第一艘邮轮“星旅·鼓浪屿”号已于2019年10月投入以厦门为母港的中国港口运营。
三、粤港澳大湾区邮轮母港现状与前景(一)经济实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香港、广州和深圳均有邮轮母港从人口数量分析,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超过7000万,其中香港748万,广州1450万,深圳1250万,为邮轮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游客资源。
图7 香港、广州、深圳人均GDP(二)基础设施香港、广州、深圳三地服务配套设施较为完备其中,香港启德邮轮码头设有天台公园、香港旅游发展局游客咨询中心、免税店、婚庆公司、中式茶楼、港式茶餐厅、欧陆美食及葡萄酒和香槟吧等;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综合体规划配套海景住宅公寓、主题酒店、免税商城、高端餐饮、艺术展览、游艇俱乐部等;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航站楼内已设有少量商店,后续将完善商务公寓、写字楼、酒店宾馆、欢乐岛、历史文化博物展示等配套设施。
图8粤港澳大湾区邮轮母港分布图表5港口基础建设
数据来源:邮轮母港官网、媒体报道整理(三)旅游规模随着深圳、广州邮轮母港先后投入使用,依托华南及腹地广阔的客源市场支撑,广、深邮轮旅游市场呈现较强增长势头老牌邮轮母港城市,香港邮轮旅游表现活跃,2018年香港接待邮轮旅客87.5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09%。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广州和深圳三地邮轮旅客数量)邮轮旅客总量为172.1万人次
数据来源:《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9)》和相关政府部门数据平台图9 粤港澳大湾区接待游客量和接待邮轮船次(四)旅游特色01 消费群体发达的经济、充足的客源市场与较高水平的旅游消费能力是邮轮旅游发展的必要条件。
粤港澳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居民出游消费能力强,为粤港澳邮轮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支撑香港力推“邮轮+购物”的组合产品,发挥购物之都的目的地优势以吸引更多的内地邮轮游客;广州大力开辟“银发团体”与“家庭团体”市场,错位发展丰富与完善邮轮消费市场深圳力推商务会议邮轮产品,吸引“公司团体”。
02 航线产品香港邮轮产品丰富,航线类型多样,国际化程度较高国际邮轮公司于香港开设有前往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国 际 航线,航行天数在18至56天之间无目的地“公海邮轮”旅游线路也是其特色航线产品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和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的航线主要以前往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航线为主,远洋航线产品相对缺乏。
香港、广州和深圳三地邮轮旅游客源市场存在叠加,须协同创新发展03 交通网络香港拥有发达海陆空交通网络,香港机场国际 航线丰富,同时实行自由港政策,多达170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可免签入境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的区位优势明显,周边汇集广深港高铁、京港澳高速、珠三角南环高速、佛莞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一小时车程可达广州市区及珠三角其他主要城市,半个多小时可达广州南站。
四、粤港澳大湾区邮轮旅游腹地(一)腹地经济在中国邮轮旅游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逆势保持增长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邮轮旅客总量达172.1万人次,同比上升15.04%但粤港澳邮轮旅游业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渗透率还很低。
粤港澳邮轮业在继续扩大、经营好粤港澳大湾区邮轮市场外,充分挖掘腹地省份客源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这十省(市、自治区)直接或间接地与珠江流域的经济流向和文化相关,且在资源、产业和市场等方面有较强的互补性,是粤港澳邮轮旅游的重要潜在市场。
本报告将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简称为“腹地省(市、自治区)”,“腹地省(市、自治区)”的主要城市称为“腹地城市”
注:2019年11月1日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0.14195图10 腹地省份人均GDP
数据来源:各城市2018年统计年鉴图11 腹地城市人均GDP(二)腹地交通腹地城市乘坐高铁到广州时间不超5小时,形成“四小时经济生活圈”腹地城市中南宁、桂林、南昌、宜春、长沙、株洲、湘潭、衡阳、武汉、厦门、泉州这11座城市与广州形成高铁“四小时经济生活圈”。
随着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为大湾区旅游带来了新活力,也为“邮轮+”带来了新机遇未来可推出“邮轮+高铁”“邮轮+飞机”等多种组合休闲旅行出行方式表6腹地城市到广州高铁、飞机的时间和金额
注:高铁票价是二等座位金额,飞机票价是全价经济舱金额数据来源:飞猪旅行
图12 粤港澳大湾区邮轮旅游腹地“四小时经济生活圈”分布图五、粤港澳大湾区邮轮经济协同创新发展为推进粤港澳共享区域旅游资源,构建大湾区旅游品牌、构筑休闲湾区,三地邮轮母港如何协同发展成为关键一是进一步夯实大湾区邮轮旅游发展基础,协同创新发展形成合力。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深耕广州市内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家庭游客群体,大力开辟“银发团体”和“家庭团体”市场;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则重点发展企业团体客户包船;香港发挥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吸引本地居民和澳门居民选择邮轮为旅游目的地并发展远程航线邮轮停靠港。
与此同时,借助高铁、飞机的交通便利,拓展腹地省份(腹地城市)的客源,协同研究航线布局、航线特色、宣传推广、交通接驳、码头体验、成本费用、一站式服务等邮轮旅游市场发展要素探索实施“香港+广州”“香港+深圳”“广州+深圳”双母港甚至多母港运作方式,发挥各城市客源优势,降低邮轮公司在同一港口需达满船要求的风险。
二是旅游主题形式多样化,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感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邮轮基本上是以“切舱分销”模式为主,其产品设计以邮轮公司产品主题策划为主邮轮公司与邮轮分销商应该发挥协同效应,以提高游客的体验感满意度为目标,针对产品主题进行合作策划,特别是要围绕产品主题亮点、中外文化融合性、游客体验性方面进行设计。
如船上主题活动、船上服务细节贯穿、岸上游行程的设计及服务把控等,以较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使游客有更强的归属感三是合力打造大湾区旅游品牌,打造休闲湾区依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逐步简化及放宽内地邮轮旅客的证件安排,研究探索内地邮轮旅客以过境方式赴港参与全部邮轮航程。
探索“邮轮+高铁”、“邮轮+飞机”等休闲旅游产品,吸引腹地城市居民来大湾区邮轮旅游优化珠三角地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利境外游客在大湾区旅游观光,探索设置以大湾区为特色主题的“大湾区一日游”邮轮项目,带动湾区旅游业等行业的发展。
六、建议●进一步丰富邮轮产品,建立多样化、差异化邮轮旅游产品矩阵●全面提升周边旅游服务配套,进一步延长邮轮旅游产业链●实施税收优惠,培育邮轮产业和消费市场●注重粤港澳大湾区母港协同合作发展及腹地联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