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相告深圳第一现场新闻(深圳第一现场新闻回顾2009年4月光明新区圳美村)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17
很多圳美村的老人记忆里还留存着这样的画面:早晨的奶牛养殖场烟雾缭绕,女工忙碌着为奶牛添加饲料…不过在不久的将来,在这片曾经是牛场的土地上,中山大
很多圳美村的老人记忆里还留存着这样的画面:早晨的奶牛养殖场烟雾缭绕,女工忙碌着为奶牛添加饲料……这种场景早已难得一见不过在不久的将来,在这片曾经是牛场的土地上,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及附属中学小学、光明科学城、天安云谷等重大项目将会崛起。
圳美,将会以大美村落、科教新城的面貌面向世人
当然,这一重大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总有众多矛盾需要解决据了解,新湖街道圳美社区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北部,地理区位特殊、人口结构复杂、组织形态多元、社会诉求多样那么,社会治理要如何整合力量,凝聚人心,寻找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最大公约数?。
经过多年探索,圳美社区建立了以党委为核心,通过党建联盟有机联结区域内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问题共商、机制衔接的系统化管理治理方案。下面就来一一破解其中的密码吧!
解码一:身份之变从农场职工到社区热心人,凝心聚力谋发展耄耋之年的陈坤容依然热心地奔走于社区的大小事务,关心着乡里乡亲的柴米油盐酱醋茶30年前,坤容叔还是这里远近闻名的“牛场书记”作为土生土长的圳美人,陈坤容的身份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转变。
光明农场20世纪50年代年建立, 随着发展的需要,1980年光明农场在原有奶牛场上再建立了现代化城市型牧场——圳美牛场在这个过程中,陈坤容也经历了从农民到职工的转变如今,坤容叔的新身份是圳美社区退休支部书记、社区股份公司监事会成员。
圳美社区党工委书记梁福财和坤容叔是老搭档,说起这位老前辈的认真负责,梁福财十分钦佩,“他经常提出很细致的建议,公园哪里种什么树,哪里加几个椅子,哪里应该做宣传栏,还会来到在现场督促工程的执行”在圳美社区退休支部,共有23位像坤叔这样的老党员。
近年来,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圳美社区把党建工作放在社区工作大局的首位,把政治素质高、群众认可、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包括退休党支部在内,社区党委下设园区党委、居民党支部等21个党组织,共吸纳党员149名
以扩大党组织覆盖为硬任务,圳美社区抓牢 “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今年上半年,对社区内的292家非公企业摸底排查,共组建87家“两新”党组织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要核心,圳美社区逐渐完善了社区服务治理新机制,形成了7个领域服务人群全覆盖与N个社区资源有效整合的。
1+7+N的多元服务模式7个服务领域包含老年人、青少年、残障人士、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妇女儿童以及其他服务领域同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络和整合社区现有资源,如社区党、团、工会、妇联组织、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及企业社会组织等,通过党员引领、群众参与、社会协同,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解码二:民生之变社区管理精细化,手段日趋信息化或许你不了解圳美牛场,但你一定知道它生产的新鲜牛奶——晨光牛奶回忆当年圳美牛场精益求精的管理,陈坤容如数家珍,“每一头奶牛都有专门的档案,编上编号存档,清楚记下奶牛的来源、品种、体重、产奶量等信息。
”虽然牛场已是历史,然而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在圳美的城市治理中一以贯之如今,在圳美新村农贸市场附近,有3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划分113个小车位供辖区居民免费停放,解决了电动车辆乱停放的问题,社区面貌大为改观。
据了解,圳美社区有8个居民居住点,“六小”场所约600间,大小工厂企业一百多家,这让安全管理成为难题梁福财表示,面对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圳美社区在街道党委的支持下,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不断努力创新创优基层党建工作方法,为辖区党员群众提供精细化、精准化的服务。
关于精细化管理,新湖街道层面已在各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了从社区、居民小组到楼栋三级管理网格与此同时,在“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要求下,街道着力完善各部门单位、社区信息互通渠道,增强部门协同联动能力,切实为社区老百姓解决实质性问题。
多部门联动助力社区治理已经发挥了实效在圳美社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定期牵头联合街道派出所、安监办、网格中心、城管办、社区品质办等部门开展隐患排查工作今年上半年,清查居民自建房及三小场所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违规停放行动,发现隐患218条,现已全部整改。
此外,信息技术在精细化治理中运用,已经是现代化治理的必然要求圳美社区工作站有个微信群, 100多户社区常住居民已经加入该群,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梁福财告诉记者,前些日子阴雨连绵,一处下水道堵塞造成路面积水,居民第一时间现场拍照发在微信群里,社区工作站人员看到信息后,立刻联系街道相关部门前来处理,对方从接到信息到赶到现场,仅用了15分钟。
解码三:民风之变保护旧村遗风,融入时尚新城陈坤容老书记站在自家阳台上,可以看到大半个圳美的面貌,如今新楼林立老房子所剩无几,零零散散隐藏在“石屎森林”之中其中,德淳书室建于乾隆年间,是光明区历史最悠久且唯一保存下来的清代书院。
“清朝给秀才住,后来成了革命根据地,中共游击队曾经在这里面印报纸……”在当地老人们的追溯中,时光仿佛倒流,旧书室、老祠堂里的人和事物又鲜活起来陈坤容书记还代表社区党组织牵头成立了文物保护小组,希望这里的德淳书室和遗爱陈公祠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圳美的老人们对旧村旧人充满怀念,也对新人新事满怀热情梁福财表示,根据 “百姓点菜、政府买单”的要求,圳美社区党委开展民生微实事活动,去年在荔山公园组织了20对自愿报名的老夫妇拍摄婚纱照,其中年龄最大的马丰夫妇已有82岁,“他们说自己年轻时没这个条件,如今也想赶一回时髦,让晚年生活多一些精彩记忆。
”“如今的圳美旧习俗与新时代发展需要冲撞,本土文化与侨民文化并存,要想提升圳美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就得脚踏实地的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梁福财说据悉,圳美是个典型的混合型社区,外地居民占比约95%,其中大量人口的是归侨和侨眷。
近年来,归侨的基本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他们更关注下一代的培养教育问题为了给归侨家庭输送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圳美社区党委组织开展了“金色朝阳——和谐社区家庭教育计划”项目,援助归侨子女成长,改善家庭教育现状,同时促使归侨及侨眷观念转变,增强能力建设,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改革带来的结构性变迁。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强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在抓牢社区治理的同时,圳美社区党委不断提升服务的意识和水平,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吸引更多群众参与除了走访、调查征集民生微实事项目,圳美社区还有部分民微项目由居民自主策划,自主安排。
例如,合唱队、气排球队、太极柔力球队,社区通过这些活动建立了以老年人为主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梁福财表示,通过这些团队更有效地发挥了老年参与社会事务、监督社区工作、促进社区和谐的作用,为社区服务做贡献,更好的回馈社区。
解码四:格局之变重大项目落户,大美村落起航时过境迁,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日新月异;牛场变迁,则是生息发展的必然环节2016年,圳美牛场迁至惠州龙门,梁福财忘不了牛场搬迁时老工人们的依依不舍,那栋二层办公楼历经近40年风吹雨打,斑驳的墙面刻满时光的印记。
随着旧的记忆渐行渐远,牛场曾经屹立的这片土地即将开始新的征程近年来,在圳美社区周边,多个备受市民关注的重大项目正在陆续开展,包括中山大学深圳附属配套设施项目、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项目、光明科学城项目、圳美五路项目、天安云谷项目等。
这些重大项目集中布局于此地,圳美社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同时圳美社区的土地整备工作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由于圳美社区党建工作扎实有力,党员在关键时刻都发挥出了模范带头作用,给群众树立了榜样莫桥生是一名有着41年党龄的老党员,在这次科学城项目土地整备工作中表现出了一名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圳美社区土地整备部门的陈瑛棋告诉记者,莫老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党员,科学城项目去年9月15日进场测绘、评估时莫老就说他要第一个签约,坚决不给政府提任何无理要求。
在他的影响下,被搬迁户纷纷签约,科学城提前9天完成签约目前,光明科学城、赣深客运专线涉及圳美社区的土地整备工作已完成阶段性任务,现在正大力推进大美特色村落、光明云谷片区项目据了解,新湖街道选取圳美新旧村作为大美光明特色城中村试点项目,在城中村综合治理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实际,对圳美新旧村环境进行进一步提升改造。
说到此处,梁福财兴奋不已,“将来社区地面、立面要焕然一新,有更好的商业区;地铁6号线出口,我们要打造一个市民广场;光侨路灯光的打造,会让开车经过的人们感受到这里的现代化……”此外,按照全域景区理念,大美村落项目将结合各村落业态、历史文化、生态禀赋等特征,进一步挖掘其营商环境、生态文明、旅游开发等软环境,着力凸显光明特色。
“未来圳美环绕着的都是一流的学府、科研基地,还有最美的旅游度假区,会吸引无数优秀人才和游客来到此地”梁福财表示,“圳美历史悠久的村落不经历一次脱胎换骨,怎跟得上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步伐!”【撰文】穆玉洁。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