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正剧(符合历史的历史正剧)学到了吗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12
一边是网传的从制作、播出等方面都对古装剧加大了管控力度的总局“升级版限古令”,另一边是慈文传媒宣布重新启动《大秦帝国》影视项目,两个消息联系起来,不得不让人产生“历史正剧的春天是否就要来了”的疑问。
来源:传媒独家原创一边是网传的从制作、播出等方面都对古装剧加大了管控力度的总局“升级版限古令”,另一边是慈文传媒宣布重新启动《大秦帝国》影视项目,两个消息联系起来,不得不让人产生“历史正剧的春天是否就要来了”的疑问。
想当年高口碑的历史正剧,如今为什么越来越少?
曾几何时,我们也被《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汉武大帝》等一大批优秀的历史正剧刷过屏,直到现在,豆瓣上排名最前的电视剧依然以历史正剧为主,基本上都是8、9分的成绩似乎是从7年前《宫锁心玉》和《甄嬛传》播出开始,也可能是更早一些的时候,历史正剧出现在电视荧幕上的机会越来越少,代之而起的是《武媚娘传奇》《芈月传》《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类似的大女主、宫斗、传奇(XX传)、仙侠玄幻类型的古装剧。
这些剧的特点是政治战争戏少、感情戏多,常常以一个或几个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人物为主线,讲述的故事却与真正的历史相悖甚远,大部分都是原IP作者或者编剧的杜撰,仅仅是为了增加故事的戏(吸)剧(睛)性(点)仙侠玄幻剧就更不用说了,架空的背景、虚幻的人物,作者想怎么发挥就怎么发挥。
总之后果就是,近几年的国产古装剧市场,极富商业元素的电视剧产量激增,却极度缺少思想内涵和审美品格俱佳的作品,过度商业化的市场环境让电视剧制作者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古装剧也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所幸总局早已开始注意到这一现象,先后发布了一些针对古装剧制作和播出的限令,如剧名不能以“XX传”命名,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每月以及年度播出古装剧总集数不得超过当月和当年黄金时段所有播出剧目总集数的15%等。
只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制作公司和电视台总有办法达到各自的目的,比如将一部古装剧分成上下两部播出……
历史正剧回归荧幕早有预兆
制作公司都不喜欢拍历史正剧,无非就是担心没有市场,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市场毕竟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我们更容易接受的是题材轻松篇幅又短的内容但这就意味着历史正剧完全没有市场了吗?当然不是其实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出现了历史正剧回归荧幕的苗头。
先是十年前收视惨淡的《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卫视复播,接着《大秦帝国之崛起》也在积压了三年之久后终于播出,虽然这两部剧在画质、收音等方面均不如当下制作的剧那样精良,但口碑却都不差,《大明王朝1566》豆瓣9.6分,《大秦帝国之崛起》豆瓣8.5分。
尤其是《大秦帝国之崛起》,竟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上引发了强烈反响,单集就有三四千弹幕刷屏6月,《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播出再次将大家的视线聚集到了这部历史正剧上面这部剧的播出甚至采用了先网后台的方式,在优酷上会员付费收看19.5小时后,才登陆江苏、安徽卫视。
如此看来,历史正剧并没有失去市场,更没有失去年轻人的市场,问题所在,是制作者能否在内容上保质保量,在营销方式上有所创新。碎片化时代,历史正剧能否再现经典?
今非昔比,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什么样的历史正剧才能成为爆款呢?《大秦帝国之崛起》《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等剧的制作和营销都可以作为前车之鉴首先是内容方面,什么才是真正的历史正剧?《大秦帝国》原著作者孙皓晖提出了三个标准:。
第一,从故事框架来说,至少70%的剧情都应该是真实的也就是说,编剧要么自身对历史相当了解,要么就必须在剧本创作中查阅大量的资料和史书,以确保剧本内容的真实性而那些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事件或细节,才被允许在符合历史逻辑的前提下进行一些杜撰,不过也不宜过多。
第二,就历史人物而言,必须尊重史书和考古所发现的一些东西,比如一个历史人物的籍贯、出身、文明史说到这一点,今年播出的《秦时丽人明月心》就是一个典型的反例嬴政、荆轲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荆轲刺秦的故事几乎人人都在历史课上学到过。
但是在这部剧中,编剧竟将嬴政与荆轲写成了“情敌”关系,儿时的荆轲救过嬴政的性命,成年后的嬴政抚养荆轲的孩子……虽说这只是一部古装爱情偶像剧,但对历史的篡改实在是让人出戏,也极有可能对还不了解历史的年纪较小的观众造成误导。
第三,历史正剧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必须开发积极、健康、阳光的价值观孙皓晖先生认为,很多古装剧败就败在没有寄托好的价值观,“比如说我们写商鞅变法,我们没有必要去写他的法律,我们需要传承的是变革精神,以及他对变法不懈的努力和追求。
因为历史正剧应该是根据历史需求来产生的,而当代最大的历史需求就是要从历史中寻求可以继承的东西”在保证了作品的高品质之后,就是如何对历史正剧进行营销不难发现,今年《大秦帝国之崛起》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年轻观众追剧,除了剧中体现的大国精神和年轻人的价值观相契合外,很大原因在于网络上流行起来的各种梗,比如“1080P的白起”“举鼎绝膑而亡”等。
换个词来说,就是要有网感网感可以理解为由网络社交习惯建立起来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而一部电视剧要做到有网感,就是要符合90、00后一批网生代的审美需求,也就是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将一部历史正剧的精神和价值观表达出来。
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一旦成功了,就很有可能成为年度爆款。
历史正剧可以说是所有电视剧题材中最有价值并且有正确价值观导向的一类,我们很期待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的历史正剧播出。不过历史正剧到底能不能借着今年的热度重新回归电视荧幕,还看影视制作者们的决心如何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