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怒怼(韩寒怼人语录)深度揭秘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13
罗永浩的锤子,这次砸向一堵看不见的墙和一群没有名的人。
罗永浩的锤子这次砸向一堵看不见的墙和一群没有名的人11月19日,国内金融证券业最权威的媒体之一《证券日报》,发布了一篇关于老罗的报道,引发轰动报道引用某些未具名人士的消息,称老罗已经无法支付锤子科技的员工工资,并暗示锤子。
没有能力再发布新产品,锤子手机将成绝唱。《证券日报》还煞有其事地表示收到了锤子科技对此消息的回应:“公司的确有危机,但请给锤子时间。”
老罗当天即通过微博对该报道做出了回应,明确表示这是媒体在造谣传谣,锤子科技的员工工资已经发放,并且公司没有同事接受过《证券日报》的采访最后,老罗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表示有不便透露身份的内情人士告知:《证券日报》的老板有一堆私生子。
老罗的回应十分强硬,选择的用语也堪称激进,甚至显得有些低俗。看得出来,老罗这次被逼急了。
作为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证券日报》恐怕从来没有受到过来自报道对象如此赤裸裸的挑衅,因此也不甘示弱,对老罗发起了反击微博成了战场,双方在两天之内密集交锋数个回合到目前为止,《证券日报》尚未公布准确的消息来源,而这一场权威媒体与知名公司之间的商业对话,也逐渐演变为一次充满市井味道的骂战。
《证券日报》讽刺老罗在为自己炒作,老罗则将《证券日报》称作不要脸的流氓和叫花子。
老罗说到:“你81万粉丝,我将近1600万粉丝,我跟你这叫花子炒作什么呢?帮你卖报纸吗?”他也许是如此公开称呼官方大媒体的第一位知名企业家和著名相声演员,但微博上的信息告诉我们,老罗说的数据的确没错《证券日波》的微博粉丝数是811658,而老罗的微博粉丝数是15968493,双方相差近20倍,谁更有影响力、谁在绑着谁炒作似乎不言自明。
而这已经不是近期老罗与媒体的第一次交恶就在一周之前的11月13日,网易旗下的知名科技媒体——网易科技,发表了一篇题为《锤子生死劫》的报道报道称锤子的供应链金融贷款将被停前中断,锤子科技的资金链即将断裂,这篇报道和《证券日报》后来的报道一样,所有的消息都来自一些未具名的所谓内部人士。
报道引用使用化名的“前锤子员工”的说法,称老罗是个自负又自卑的人,患有重度社交恐惧症和抑郁症,害怕在电梯里遇到员工和合作伙伴,在产品发布会前需要吃抗抑郁药报道写得声情并茂,配图则是老罗标志性的笑脸加上“认怂”两个字。
短短几天,报道的阅读量就达到了数百万
尽管报道的作者——网易科技资深记者崔玉贤,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表示非常尊重老罗,但老罗对这篇报道仍然怒不可遏他当天连发数条微博,称自己没有抑郁症,也不是精神病患者,网易科技的报道是自己创业六年来见过最失实的报道,是彻头彻尾的耍流氓。
老罗还指责作者是“耍完流氓又假惺惺地提尊重”,发誓这次一定要用法律手段来解决。
看起来,媒体成了老罗现在最大的敌人。而曾经,它们却是他最好的朋友。
1972年,罗永浩出生在吉林延边,从小就表现得与众不同17岁的时候,因为无法忍受学校的规矩,他主动从高中退学踏入社会当时,年轻的他渴望成为一名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了很多诗,无奈现实没有诗歌那般浪漫,靠写诗他养不活自己。
在此后的几年里,罗永浩做过期货、倒卖过汽车、烤过羊肉串……但都没有成功直到2000年12月,困顿之中的罗永浩毛遂自荐,给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写了一封求职信在两次试讲失败之后,他在第三次试讲时应聘成功,成为了新东方的一名英语老师。
6年的英语老师生涯,在热衷于挖掘新热点的媒体不断地推波助澜下,罗永浩自强不息的求职之路、风趣幽默的段子和极富理想主义色彩的语录广为流传,罗永浩终于成了知名IP——“老罗”老师老罗成了媒体追捧采访的对象,甚至两次被评为“百度十大年度风云人物”。
成为老罗后的罗永浩,需要更加彪悍的人生,于是他离开新东方,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2006年,老罗创立牛博网,这个博客平台曾一度聚集了梁文道、韩寒、连岳、柴静等人,被称为中国的“自由主义大本营”因为经常出现一些敏感的时政评论,牛博网在2009年1月被关闭。
随后,老罗上线了新平台“嫣牛博”,寓意为去除了时政内容的牛博网,但随后也被关闭2008年,罗永浩创办“老罗和他的朋友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始投身老本行——英语培训虽然口碑做得不错,但这家公司却从创办后就一直没能盈利,连年亏损之下于2015年1月彻底停业。
创业间隙,老罗也顺手干了点别的事2011年,老罗家的西门子冰箱出现了关门不严的问题,于是在微博上发文吐槽西门子起初没有给出满意的处理,老罗一怒之下两个月时间连发800多条微博对西门子进行抨击,还召集了韩寒在内的其他遭遇西门子冰箱质量问题的用户,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维权活动。
在西门子北京总部的门口,老罗抡起铁锤,当场砸碎了3台冰箱,这3台冰箱来自于作家冯唐、音乐人左小祖咒和老罗自己。
当时,媒体蜂拥而至、争相报道,最终西门子电器中国区总裁出面道歉,并承诺免费对问题冰箱进行维修。这一事件被称为“冰箱门”,老罗第一次和锤子发生了联系。
2012年5月,老罗开启了自己迄今为止最宏大的一次创业,他创办了一家生产手机的科技公司,名字就叫锤子,也许灵感就来自于几个月前砸冰箱时的快感所有人都对说相声的英语老师去做手机这事感到不可思议,但又对会发生什么充满好奇。
因此,锤子科技的每一场新品发布会都一票难求,黄牛票的价格被炒到翻了几番,媒体都以能现场参加发布会、第一时间体验锤子手机为荣立志于做个工匠的老罗,依然稳定地占据着头条,锤子手机还没真正面世,却已经名声鹊起。
到现在,6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老罗的每次出场依然热闹,他主讲的发布会甚至创造了“现场观众最多的科技发布会”吉尼斯世界纪录,但锤子科技的处境却不太美妙在老罗的操盘下,锤子科技有着激进性感的理念、充满个性的产品和宽容忠实的拥趸,但就是没能取得规模化的商业成功。
几经沉浮的锤子,事实上已经成了行业里无足轻重的参与者
但是老罗依然有价值,因为媒体最喜欢塑造两种故事:一种是草根的崛起,一种是偶像的坍塌此前,老罗属于前一种,而现在媒体正在竭力将他描述成后一种,手段正是借助那些“未具名的消息人士”其实,我国的新闻法规有着明确的规定。
:除危害国家安全等特殊原因外,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必须注明消息来源,标明采访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姓名、职务和单位名称,不得使用权威人士、有关人士、消息人士等概念模糊的新闻消息来源但为了吸引眼球,媒体需要让故事朝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因此那些概念模糊的消息人士,在各大平台都得到了充足的出场机会。
老罗这个家伙,也喜欢怼人,除了西门子,他还怼过苹果、怼过方舟子、怼过高晓松、怼过王自如,甚至怼过广大网友但是,老罗每次都是先自报家门,崇尚明刀明枪地你来我往,这也许是他对媒体总是借用“消息人士”说话异常不满的原因之一。
这次老罗挥起锤子,砸向的是一堵看不见的墙和一群没有名的人,他根本没有胜算。
然而,就像前面说的,现在落井下石的敌人恰恰是以前锦上添花的朋友老罗也应该很清楚,这种转换不会是一次性的,只要他和锤子稍有起色,这些敌人又会马上变回朋友,他又可以作个英雄老罗还是那个老罗,只是他可以根据需要被塑造成“老师”、“相声演员”、“工匠”、“创新者”、“自卑又自负的人”和“抑郁症”。
媒体还是那个媒体,需要的只是新鲜、刺激的故事,不管这故事是来自一个真实的人,还是来自“消息人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