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了吗迎香的准确位置图片(肺俞的准确位置图片)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30
名称:肺俞穴别名: 肩中外俞、肺念出处: 《灵枢·背腧》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位置: 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主治: 咳嗽、气
肺俞穴肺俞,经穴名出自《灵枢·背腧》别名肩中外俞、肺念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3、4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3、4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第3、4胸神经后支的肌支。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骨蒸潮热、盗汗、瘙痒、隐疹斜刺0.5-0.8寸热证宜点刺放血名称: 肺俞穴别名: 肩中外俞、肺念出处: 《灵枢·背腧》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位置: 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骨蒸潮热、盗汗、瘙痒、隐疹功能:
养阴润肺,清热补虚,开窍醒神
操作: 斜刺0.5-0.8寸主要配伍: 配列缺穴治百日咳名词释义穴为肺脏之气转输、输注之处,是治肺疾之重要腧穴,故名肺俞。功能作用养阴润肺,清热补虚,开窍醒神定位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3、4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3、4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第3、4胸神经后支的肌支。
详细主治1、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系病证2、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证3、瘙痒、隐疹等皮肤病详细操作俯伏,于第三胸椎棘突下间身柱穴旁开1.5寸处取穴斜刺0.5-0.8寸热证宜点刺放血临床运用1、现代常用于治疗外感咳嗽、肺结核,肺炎,肺出血,支气管炎,哮喘,胸膜炎,心内外膜炎,自汗,盜汗,皮肤瘙痒,口颊炎,呕吐酸水,腰背痛,小儿营养不良等。
2、现代研究,针刺或电针肺俞穴,使肺功能得到良好改善,增加肺通气量,针麻手术患者开胸后一侧肺通气量能代偿性增加针刺肺俞可调整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使大多数支气管哮喘病人停止发作,或显著减轻用胶性钙注射迎香、肺俞穴,可防治气管炎,不但有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也很好。
3、有实验表明,针刺肺俞穴可延续动脉硬化,对冠状动脉粥样斑状的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4、针刺肺俞穴,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增加5、对血细胞也有一定影响,如针刺大椎、肺俞、足三里等穴,治疗热带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症,针后嗜酸性白细胞逐渐下降,效果十分显著。
配伍1、配太渊穴治肺胀2、配阴都治盗汗寒热恶寒3、配心俞穴、膈俞穴治小儿龟背,灸各三壮,炷如小麦大4、配膻中穴、支沟穴、大陵穴治肺壅咳嗽5、配列缺穴治百日咳6、配督俞穴、脾俞穴、丰隆穴、中脘穴、气海穴、足三里穴治支气管扩张。
7、配膏肓穴治浸润性肺结核,艾炷灸,每日灸3-5壮,每周二次,三月一疗程8、配天突穴治咳嗽连声9、配膏肓俞穴、足三里穴、四花穴治骨蒸潮热10、配复溜穴、譩譆穴治盗汗11、配中脘穴、三里穴治虚劳吐血12、配天突穴、身柱穴、督俞穴、尺泽穴、太渊穴、足三里穴、廉泉穴、鱼际穴、天柱穴治喉痹。
13、配气户穴、太渊穴治肺痿14、配列缺穴、尺泽穴、彧中穴、乳根穴、足三里穴治咳嗽15、配巨阙穴治胸满配大椎穴、至阳穴、脾俞穴、中脘穴、石门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涌泉穴、中脘穴治黄疽附注1、《资生》:“舍弟登山,为雨所搏,一夕气闷几不救,见昆季必注,有欲别之意。
予疑其心悲,为判百会不效,按其肺俞,云其疼有锥刺以火针微刺之即愈因此与人治哮喘,只缪肺俞,不缪他穴惟按肺俞不痠痛者,然后点其他穴”2、《大成》:“己巳岁,蔡都尉长子碧川公,患痰火,药饵不愈辱钱诚斋堂翁,荐予治之。
予针肺俞等穴愈”相关论述1、《医经理解》:“俞者言其气之所输也,凡背上俞穴,皆去脊中各二寸,若除脊骨言之,则一寸五分也肺俞,在第三權下”2、《孔穴命名的浅说》:“肺俞,俞与腧、输通穴之在背脊者为俞,言经气之所委输。
肺俞,有主肺病之义”3、《灵枢·背腧》:“肺俞在三焦(椎)之间。”声明:文章转自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侵权立删。编辑:半夏审核:虫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