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运动会宣传稿:趣味运动会宣传稿80字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2-27
关于学校运动会的种种吐槽......
很多学校都会选择在9月末开运动会,恰好开完就回家放国庆假期,一气呵成,极其顺溜例如这两天,周四周五,我的学校就开了运动会,and我的朋友圈里各个学校都在举办运动会的照片所以今天来谈谈学校的运动会
问题一:为什么运动会参与度不高?这里所阐述的参与,更多地指向“深度参与”可以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是坐在看台,经历阳光暴晒,等到中午吃饭,又再次回到看台,浅待一下午再离去大部分这样的同学“稳若泰山”,手机消磨一天,还不如回家休息。
(为啥不能回家?因为是工作日即正常上课日)我校也面临这样一个情况,对此有如下分析:1.运动会的受众问题运动会本身所包含的竞技性使得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参与竞争激烈/不激烈的项目;2.运动会功利性不强,没有功利性与实质性的作用;(待定)。
3.学校所能提供的下地活动过少,运动会可以成为“趣味运动会”。这里还真得夸一下我初中学校,他们有办过全年级环校园跑步(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不断推迟,最后取消),在我毕业之后
还办过环校园“微马”,没记错的话应该会在操场中间的草坪里办过一些小的障碍跑步赛(全班参与)同学W,X都表示很喜欢初中的趣味运动会,也表示参与度很高这里并不是一种“强迫全班参与”,而是真正的让每位同学成为参与者,加入和参与运动,是一种运动会本应当有的一种精神导向,一种全员参与体育运动以强健体魄的价值追求。
可惜,学校建校75周年、本应当在上学期圆明园举办的7.5km微型马拉松至今杳无音讯,实属可惜体育场上没有“趣味”和参与,只有竞争如此大的美丽校园,发现中间足球场上,只有少量拥有“记者证”“志愿者”标志的同学才能进入,没有同学可以在绿茵场中间通过体育放松;再看校园其他地方,为了防止学生不观看比赛,进入非田径场部分需要“出入证”,每班限量四张,下图蓝色区域边缘甚至会有专门的老师检查。
也就是说,你上厕所也需要出入证
“不允许流动”“流动限制多”,流动性自然会差问题二:裁判员?关于志愿者的招募,我想说的是“良莠不齐”我亲身知道的,招志愿者的时候极其混乱,相关部门没有协商良好达成统一在体育组将志愿者招募工作全权交给翔宇学院志愿者部门的情况下,学校学生会体育部仍然提前开始招募,并且无法及时给出岗位和详细的工作安排与要求。
在翔宇学院交涉后,以一种极其一般的态度沟通后续了解到志愿者/裁判员没有任何培训,毫无专业素养群中的同学都开始紧张了,而学姐仅仅简单一说,在讲话的时候去实心球练习场地简单培训据知情人士R²同学透露,80位志愿者/裁判员,请问短时间内何以训练有素,简直是一团乱麻。
倘若学姐认为高三学业繁忙,大可不管这件事情,但是请不要嘴上说懒得管,行动上很诚实糟糕的培训也为接下来所陈述的事故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对于志愿者和裁判员的质疑如下:1.在志愿者/裁判员的招募环节,是否有关于能力的筛选?2.是否有足够的培训?3.人数安排是否合理?4.是否有相关制度监督、保障和错后补救?
由于操作失误,我们班的男子4*100m接力没有报上,经过沟通后体育组老师同意加上不过由于裁判组的沟通失误,以及巧合之下“14班”少一人,以及第二棒接力处裁判没有看出来“14班”和“4班”的区别,导致在分配跑道时将我们班的同学分到了14班跑道,以至于出现了我们班在有巨大优势的情况下,一棒同学发现二棒无人接力,而二棒同学帮14班跑了一棒的奇怪情况。
在看台上,全班同学兴致高昂到发现最后冲线的没有我们班同学的疑惑与落寞,仅用了一分钟回看录像,看到一棒同学冲入接力区的末端,发现没人后停下回头看,又往回走两步的懵......我们不知道当时他的绝望,或者是仅仅的我们所替他感受到的绝望,也的确是蔓延开来。
赛后沟通,无法理解两位老师的踢皮球,也无法理解没有安排当天重赛安排了第二天一早7:40重赛7:40是要求到场的时间可以想象,6:30吃完饭的同学们在7:40一大早在全校所有同学刚刚坐下时,在没有充分热身时,在全场寂静的注视时,在只有两个班8个同学参加时......。
今天早上续写:热血沸腾!!!大早上的比赛,我们班小组第一?(一共两组)!!
我与同学W,X进行了讨论不可否认的,我们存在着一点问题但是最主要、重要的问题是裁判的态度何在?协调和问题处理能力何在?专业性何在?搞不懂裁判在想什么,也知道裁判确实离谱,但仔细想想真的完全不会出问题吗?只能说我们倒霉,而且学校处理过程过于生硬罢了。
这么大个活动出现这种问题确实不应该理性上明白学校只能做到这,但感性上不能接受学校只做到这……只能自认栽,要不然何来“自认倒霉”一词呢?
不仅仅是我们,第二天的实心球比赛也出现了因为裁判员经验不足、缺乏培训从而导致比赛结果出现“极大”的偏差可以看出,球的落点明显不同于裁判员所确定的位置,而直接影响到了比赛的公平性可以说几个事件暴露出诸多问题。
问题三:形式还是实在?宣传稿,各班都要写,会评奖1份1分,被广播读到的10分1份,每班限200份不过我有必要提出以下几点质疑:1.真的会有人听吗?我觉得答案是“会”不过我问你还记得多少呢?并不记得,或者说记得的内容约等于0.。
2.写稿子写的如何?为了完成任务,有老师机械化地让学生写稿,也有老师人性化的让每个人各写一点,还有老师佛系摆烂,不过高中同学大多都是学生自主管理这一部分但实际上,有大量学生不愿意写稿,主要原因一是无意义,二是不会写。
如果真正的把“写稿子”变成一种功利的事情,变成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将学生“异化”成零件,成为稿件机器,那不仅与活动的初心相违背,更是对人天性“向往自由”的极度讽刺。
3.被读的文字真的好吗?无法否认也不可否认,有一部分是可以的我们愿意歌颂运动员,我们愿意歌颂裁判,我们愿意歌颂志愿者......不过所有文章真的都好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知道魏晋时期的骈文,华丽拖沓,因此被批判。
不少文字也是有着“骈文”的影子,华而不实,空有价值,运用着最华丽的词藻炫耀着操场与健儿。套模板式的文字机械的固化思维,意义何在?我不明也。
“绿草地,红跑道,运动健儿彰英豪。”你瞧,朴实的文字也能给你一种震撼,对吧?
4.有好好读吗?“有但不完全”他们选出来读的那些有多少真的可以铿锵有力的加油?况且念的同学也没很认真…不是那种一下子吸引人认真听的那种,加油稿的定位也不明晰了朋友X同学说,使用价值没有,情绪价值没有,要其有何用?
5.何为抄袭?写得很像但是是原创的是抄袭吗?抄袭的标准如何?我不知道,因为这不是我的工作职责我只知道我的朋友X同学,遇到了一位高一小女生,来询问这些倘若有误判,那对于原作者是多么大的冲击啊!但是这里需要声明,我们绝对不支持恶意抄袭并以其他班同学名义提交的行为并且强烈谴责!。
问题四:纯粹?社团联盟的售卖的定位我确实一直get不到不过与其说是售卖,不如说“抢钱”有一些极其离谱的定价和吸引初中生高中生购买的方式让我常常无法自适暴利似乎成为了社团为吸取利益的常态,明显是不可取的100元一只的校服羊驼,羊驼在PDD上仅11.8元,校服不太可能88.2元吧......三十元一打的信纸,一些相对昂贵的商品,。
仅有行政上的强制力管理而缺乏价格上市场思维的统一管理,社团联盟作为管理者的身份和意义也在逐渐减弱。倘若价格全都爆炸,无法想象其后果......
问题五:运动会总会有点亮点吧?那当然!!还是得夸一夸学校的!!!中午在看台后面的演出超级超级超级超级棒!!!
还有就是给同学们拍了很多很棒的照片,但是鉴于肖像权的保护,这里就不放出来了!!不过照片就是很棒!还有就是学校的点歌太搞笑了,只能点红歌,然后就放出来了《喀秋莎》等等后来还放了周深以及勾起我初中记忆的《纪念》,点歌还是很赞的!。
我们是否在绿茵场上忘了什么?我们真的只是为了那些无意义的奖牌吗?或者是强加在竞技上的负担?还是为了那“文明奖”“最佳广播稿”奖状?我想,我们忘记了运动会本身的含义,是“弘扬运动”,是“全民运动”,是成为“参与者”
,而不是所谓的拿奖,形式与机械般的写宣传稿,不是无意义的坐在椅子上,或者是看手机,亦或者是无所谓地成为一个旁观者运动会的的内容、意义与纯粹性本身就已经足够模糊和淡化了我们希望的,仅仅是一个“有趣”的而非模式化的,毫无新意的运动会。
我们我们愿意加入运动,愿意去为自己班的同学疯狂呐喊,我们愿意起立喝彩,我们愿意从体育运动中去热爱有激情的生命,这才是大家应该参与的运动会,才是我们真心需要的运动会。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会回来吗?”“ ‘也许。’ ”“也许,过了今天,人群涌动离开,操场还是那个操场......运动会也还是那个运动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