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治运动神经元_哪里治运动神经元最好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3-07
导语:运动神经元病又叫做渐冻症,是指累及到上和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上和下运动神经元损
导语:运动神经元病又叫做渐冻症,是指累及到上和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上和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不同的组合,临床表现为肌无力和萎缩、锥体束征以及延髓麻痹,通常感觉系统和括约肌功能不受损另外,患者也没有智能和自主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不清楚。
西医治疗:第一,利鲁唑:具有抑制谷氨酸释放的作用,每次50毫克,每天两次,服用18个月能延缓病程,延缓延髓麻痹患者的生存期第二,自由基清除剂易达拉奉:可以延缓疾病的进程第三,泼尼松,环磷酰氨:用药之后可以缓解延髓麻痹的症状,但是对四肢无力和肌萎缩的患者用处不大,用药的同时注意副作用,要经常复查肝功和血常规。
【此类药物副作用极大,不建议服用】
中医亢蕾医生辨证论治:运动神经元(渐冻症)在中医来讲属于痿症,病因造成津血亏虚,从而导致津液、津血不足,无法濡养筋脉肌肉,使肌肉软弱无力,因此患者出现肢体乏力、无法随意活动等症状先天禀赋不足,精亏血少不能营养肌肉筋骨,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萎缩。
同时,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营养五脏六腑、肌肉筋骨,且脾主肌肉,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肌肉无以营养则肌肉萎缩、肌肉无力
案例分享:时某,男,45岁,患病3年余,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肌肉萎缩,无力,伴有肌肉颤动,未给予治疗,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症状加重,来我处就诊现症见:右上肢颤动、无力、肌肉萎缩,纳眠可,二便调。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辅助检查:肌电图检查:神经源性损害。诊断:中医:痿证,西医:运动神经元病。
初诊:“健脑止萎汤”加减治疗,黄芪,党参,白术,淫羊藿,巴戟天,山萸肉,女贞子,菟丝子,全蝎,僵蚕,葛根,莪术,马鞭草,薏苡仁,甘草等药物,25剂,水煎服【药方不全,严禁私自抓药,否则后果自负】二诊:患者服上药后颤动较前减少,肌肉萎缩、无力无明显三诊:患者服上药后自觉上肢无力感稍好转,颤动减少,纳眠可,二便调。
三诊:患者身体机能各方面都有所好转,肌肉长出,体重较之前增加。后遵照医嘱继服2个疗程巩固观察治疗,以防止疾病复发,后续随访患者,并无复发情况,一切尚好。
痿证是指以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病症故又有“痿躄”之称 常与邪热伤津或气阴不足等因素有关“健脑止萎汤”是张志忠医生经过多年临床经验,通过对多名身患运动神经元的患者的救治总结出来的一个处方。
根据对古代经典理论和方剂的研究,结合自身治疗经验,处方从肺、脾、肝、肾不同方面立意调整,分步骤的治疗萎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健脑止萎汤”治疗步骤:①:控制病情,使疾病不继续往严重的方向发展②:缓解病患现有症状,逐步恢复③:巩固治疗,防止疾病复发“健脑止萎汤”并不是中成药,而是一人一方针对性治疗的,需要和张志忠医生会诊完,医生根据患者患病时间、患病程度、舌苔、面色、症状针对性开方进行治疗的,针对性较强。
“健脑止萎汤”治疗优势:①采用纯中药治疗,没有任何不良反应采用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抓住肌肉萎缩这一主要环节,开方用药,激发阳气,强筋生肌,并且协调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②传统名贵中药材,根据“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的原则,内服外治协调作用,辩证施治,辨别虚实。
③依据奇经络病理论,应用整体调节优势,平衡人体阴阳,培补人体元气,维持正常免疫机能,减少病情的发生。
中西医治疗对比:西医在治疗过程中,其很大的弊端,就是毒副作用较大西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过强的抑制作用会使免疫功能下降、病情反转,产生的毒副作用容易产生人体耐药性,要想保持一定的治疗效果,就得增加剂量,形成恶性循环,如此旧症未除,新病又生。
中医在治疗原则方面,考虑到了祛邪与扶正的有机结合从中药组方来说,强调标本缓急,孰重孰轻,考虑得相当全面在减轻症状的同时,兼固“培元固本”,以提高患者的抗病和抗出现能力,更有利于协同减轻痿症病因,改善体质。
运动神经元的治疗和康复并非仅仅是医生和患者的对话,更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社会、家庭的康复对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及身心健康意义非比寻常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家人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能胜过医生千万遍的叮嘱。
预约咨询:bjtst2580电话:13214251530地址:沈阳市大东区沈铁路100号2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