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17
当骨骼中动员出的钙水平超出了肾脏排泄的阈值就会发生高钙血症。\x0a血清钙>2.75mmol/L称为高钙血症,有研究者定义,中度高钙血症的数值为总血钙(白蛋白校正后)超过12mg/dl,重度高钙血症大于14mg/dl。
高钙血症当骨骼中动员出的钙水平超出了肾脏排泄的阈值就会发生高钙血症血清钙>2.75mmol/L称为高钙血症,有研究者定义,中度高钙血症的数值为总血钙(白蛋白校正后)超过12mg/dl,重度高钙血症大于14mg/dl
血钙正常值因人群及实验室所用的仪器不同而有差异发病原因(1)肿瘤因素:恶性肿瘤是引起高钙血症的首要原因,主要包括肿瘤细胞局灶性溶骨性活动和恶性肿瘤体液改变高钙血症的危险性取决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原发肿瘤的部位、患病时间和转移部位等因素。
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肿瘤、肾癌、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发生高钙血症风险最高(2)非肿瘤因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中毒,急性肾衰和药物因素等发病机制肿瘤相关高钙血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有关的因素有:。
(1)恶性体液性高钙血症:80%高钙血症是由于肿瘤本身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释放后,通过增强破骨细胞活性导致局灶性及全身溶骨性改变,进而出现骨重吸收增加(2)局部溶骨性高钙血症:体外实验证实,许多可溶性破骨细胞的活化因子都可以诱发骨的重吸收。
已被证实的破骨细胞活性因子包括淋巴毒素、转化生长因子、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都对骨的重吸收和形成起调节作用(3)其他罕见病例所致的高钙血症机制尚不明确。
如何护理(一)护理评估高钙血症的症状表现差异较大,取决于患者的个体因素,如疾病严重性、慢性病程的长短、已存在的精神疾病、年龄、是否合并使用镇静剂或麻醉药等护士应掌握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密切监测血压、呼吸、心率及心律的改变。
观察患者的体重、有无水肿、多尿及烦渴,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胃肠道症状,有无厌食、恶心呕吐、消化性溃疡,特别评估是否合并便秘,甚至肠梗阻观察患者的神经肌肉反应,包括有无乏力、嗜睡、失眠、肌力减退、反应迟钝、癫痫发作、幻觉、意识不清,甚至昏迷。
伴有骨痛的患者严格进行疼痛等级评估,做好疼痛护理水化利尿治疗应关注心肺功能情况,尤其是年老体弱患者,避免补液过多或输注速度过快导致左心衰和肺水肿遵医嘱正确留取血标本,在恶性肿瘤相关高钙血症中,除了血钙,还需监测电解质、磷酸盐、尿素氮和肌酐、甲状旁腺激素及相关蛋白。
(二)用药护理1、水化利尿 水化治疗可以快速补充血容量,改善肾血流,增加尿量,促进钙排泄护士应遵医嘱快速补液,对于年老体弱或心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注意调整补液速度,以免诱发心衰、肺水肿水化过程中注意监测电解质变化,慎防血容量过多及电解质紊乱。
观察患者尿量,正确使用利尿剂,保持尿量在100ml/h以上,有助于阻止肾对钙的重吸收作用应用利尿剂后应加强安全防护,避免患者频繁排尿发生跌倒2、双膦酸盐 护士应掌握正确的输注时间和途径,关注患者水化情况,每日尿量不少于2000ml。
输注过程中监测血清钙、磷、镁等指标,如出现血钙降低、低血压,应慎防低钙抽搐用药后需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昏、肌肉酸痛、发热等流感样症状及胃肠道反应,体温未超过38.5°C,给予物理降温,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暖、多饮水;体温超过
38.5°C,遵医嘱应用退热剂3、安全防护 高钙血症患者常出现乏力、心律失常、意识不清甚至昏迷,应卧床休息如出现意识不清、躁动,应设置床档,专人陪护,必要时经过家属知情同意可使用肢体保护性约束,但需避免约束对患者造成伤害。
预防病理性骨折方面,为患者翻身时尽量取得其配合,动作轻柔;截瘫患者应用硬板床,避免拍背,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避免加重疼痛甚至发生骨折骨转移者应视具体部位佩戴颈托、腰托等或拐杖协助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
如可能,尽量使患者做些最小程度的活动,因为完全不活动可加剧高钙血症4、终末护理 据报道,恶性肿瘤相关高钙血症的死亡风险较高,当患者处于终末期时,护理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症状控制如果高钙血症不能被逆转,或者对患者干预造成的负担大于获益时,患者可以决定选择抗肿瘤治疗,选择对症处理。
姑息治疗团队应对患者及家属给予心理社会支持,减轻他们精神上和现实存在的痛苦5、饮食指导 高钙血症患者应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低钙饮食尤其注意指导患者不可自行补充钙剂,限制奶制品入量文章摘录于《肿瘤专科护理》。
如此专业的临床指导书籍,你也值得拥有~现中护在线正举办主题读书会活动,欢迎你上传《肿瘤专科护理》专栏的参赛内容,上传的前三名,即可获得中国知网50元文献查阅券或MPP课程50元代金券机会难得,一定把握!。
进入活动页面参与比赛
H E L P公众号如何关注:1/: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蓝色公众号名称,即可关注我们!2/: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弹出的识别二维码后进行关注!温馨提示:中护在线教育平台为中护在线服务号,资讯中心为中护在线订阅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