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发展趋势(今年疫情的发展趋势)不要告诉别人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08
简述新冠肺炎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疫情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经济的影响一,新冠肺炎发展趋势 (一)累计确诊人数趋势 截止至2020年2月14日,全国确诊病例人数为66576人,其中非湖北地区人数为12170人图1全国非湖北地区新增确诊病例累计人数趋势。
数据来源于国家卫健委湖北地区地区疫情严重,大多数城市处于封闭状态,短期内无法解除封锁,其他省市相对缓和,因此,湖北以外地区的确诊病例累计数能更好的反应整个中国的疫情走势,如上图所示,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平缓,表示累计确诊病例每天的新增数在减少。
(二)新增确诊人数趋势 图2,非湖北地区新增确诊病例趋势图
数据来源于国家卫健委发布如上图,湖北省外的新增确诊病例2月3日达到顶峰,为890人,从2月3日开始逐日递减,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2月14日湖北省外新增病例为224人 (三)新冠肺炎与sars比较。
2002年末,SARS发于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疫情持续了八个月才完全结束截止2003年8月16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
图三、非典全球确诊人数趋势vs新冠肺炎全国确诊人数趋势
Sars数据来源于WHO上图是2003年非典全球确诊人数趋势与2020年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趋势的对比官方报道的第一例非典确诊病例日期是2002年的12月5日,新冠肺炎第一例是2019年12月8日,爆发时间大致是一年的同一时间,因此可以将两次疫情的时间轴重合,便于对比两次疫情的发展趋势。
1、从发展趋势来看新冠疫情远远强于非典两次疫情开始时间几乎相同,新冠肺炎在1月20号开始全国实时公布数据,1月20号291例,2月13日便达到63932例对比同期的非典,没有找到相关数据,但是病例数在50例以下。
直到2003年3月19,非典确诊人数公布数据为167例,此后以较快速度增长到2003年5月份,全球确诊病例超过7000.疫情于当年的6月份结束,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在8500左右因此,如果按照非典的疫情的发展来看,新冠疫情的大爆发可能尚未开始(可怕),不过这样概率会很小,国家这么严格的管控措施就是要尽快扼杀新冠病毒。
2、基于数学模型、近期的疫情趋势以及政府的管控措施,很多论文预测疫情很可能会在4月前结束不确定因素包括病毒会不会进化、会不会出现超级传播者、会不会出现新的传播途径如果用非湖北地区的累积确诊病例趋势,与非典全球确诊人数趋势对比,没有图三恐怖,但依然可怕。
图四,非典全球确诊人数趋势vs新冠肺炎非湖北确诊人数趋势
Sars数据来源于WHO二,企业复工情况全国多地企业分类分批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其中涉及民生保障的各地国企在春节假日期间保持了良好运转目前来看,复工的大部分都是国企和职能部门,中小企业复工比例并不高 人口迁移规模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复工的比率,通过比较上海今年与去年节后同期的迁移规模能推测上海的复工率,也能大致推测全国的复工率。
图五—春运期间迁入上海趋势
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迁徙 如上图白线代表去年1月1日至2月18日迁入上海的人数规模指数,黄线表示今年1月1日至2月14日迁入上海的人数规模指数 近似复工率=黄线与经过0的横轴的面积/白线与以经过0的横轴的面积。
粗略估算这个值在0.3左右 并且这个近似复工率是偏高的,因为进入上海的人也可能在家隔离可以推测目前上海市的复工比例并不高相比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很多中小城市管控措施更为严格,预计全国的复工比例比上海市低。
三、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基于下面几个原因此次新冠肺炎对中国经济伤害可能远大于非典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伤害。图六中国历年gdp增长率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1、2003年的经济增速远高于2009年的经济增速 2003年,中国经济处于加速上升阶段,即使遭遇非典疫情,当年的经济增速也达到了10.04%,而2019年经济增速为6.1,2020年的目标是保6.现在的经济环境与2003年不可同日而语。
奥肯定律,经济增速下降2%,失业率变会上升1%经济增速的下降将使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 2、经济结构的变化2003年,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分别是12.4%、45.6%、42.0%;2019年,这三个比例分别是7.1%、39.0%、53.9%。
第三产业占比增加近12%而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是餐饮,旅游这样的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3、外部环境的影响 2003年,中国占世界GDP的比重是8.8%2019年增长至19.2%现在的中国更加依赖进出口贸易,世卫组织把中国的新冠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事件”将会打击国际消费者对于中国产品的信心。
中国作为世界的工厂,中国经济的停摆也会影响全球产业链,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疫情,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声称新冠疫情将会促进制造业回流美国可能会成为现实国金证券认为疫情影响主要集中于1Q20,拖累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1个百分点;。
对全年影响有限,在逆周期政策对冲下,拖累全年实际GDP增速约0.2个百分点四、疫情对各个行业的影响 (一)疫情对各个行业形成不同的的影响1、医药行业医药行业会在短期内获得超额的收益,但整体说来,疫情的短期冲击不会影响医药行业长期发展逻辑,疫情对医药行业的利好持续性有限。
2、钢铁行业受近年环保限产政策影响,部分钢铁企业在供暖季结束前原本就处于减产、限产或停产阶段,一季度高炉开工率在全年中处于较低水平2020年2月第一周,全国高炉开工率64.09%,环比下降2.6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66个百分点,高炉开工率下降幅度较小,疫情未导致钢铁企业大规模被动减产。
3、房地产行业可能会促使企业经营的模式发生改变,恒大率先推出VR在线看房此次疫情导致中小企业受到重大冲击,很多经营场所尚未营业,对商业地产的需求下降租房以及房产交易市场也十分冷清4、旅游业旅游业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产业之一。
客观上,受到交通管制以及居家隔离的措施的影响主观上,消费者出游意愿也非常低 5、汽车行业武汉是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在疫情影响下,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也受到较大影响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预警,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影响其全球供应链,供应链存断裂风险。
6、餐饮行业影响巨大,餐饮行业一方面政策关停覆盖面广,另一方面,固定成本压力大,大部分餐饮商户面临资金短缺问题五、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一)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的“就业之母”。
关于民营企业的“56789”判断已成社会共识,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而民营企业里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
(二)疫情期间国家出台了哪些政策 1、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2020年2月11日,央行公开市场进行1000亿元人民币7天期逆回购操作因有3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2800亿元,是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表现,及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需要贷款的企业和个人就更容易贷到款。
2、LPR下行:市场预期20日公布的LPR有较大概率下行,此举将会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3、民营中小微企业复工压力大,各地政府出台相对应的扶持政策;a浙江省主要是财税方面的支持,从要素成本、财政税收、金融保障和外贸出口等方面支持小微企业,执行期限为2020年2月到4月三个月。
b江苏省:主要从加大金融支持、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为出发点,江苏省要求确保小微企业信贷余额不低于2019;要求确保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相比2019降低c上海从减轻企业负担为出发点也出台了相应措施这些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效果可能不尽人意,以上的很多政策是保证企业的贷款余额,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这样的政策只对那些可以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有帮助,然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固定资产,因此不满足贷款资格。
对于不满足信贷要求的企业,缓交社保,缓交租金算是可以享受的福利,却没有太大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