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了吗中药枳壳图片(中药枳壳图片说明治疗)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05
古人认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今认识还如此吗?
【性味】苦、辛、酸,温【归经】归脾、胃经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南山南(古筝)音乐:玉面小嫣然 - 南山南(古筝)

(欣赏流行歌曲的古筝版本)常听到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 这是因为古时候对植物的分类没有这么详细,大致的柑橘类虽有多种,但都被分到“橘”这个大种类当中,而枳对水分要求没有这么高、故而淮北更多见。
这一回,我们可以把分类做的更详细,去探索其不同与相同的意义
(图片来自PPBC 周建军拍摄)首先,尽管以陈皮打头阵,我们知道了柑橘类植株大致的根、树干、枝条、叶、花、果的样子,这对我们认识后头几种理气药有了“不需赘述”的底气,只需看其不同即可(如果不记得,点快速链接复习用:。
细说中药 | 陈皮 —— 虽非将才为老臣,化痰温土助水运。)
(图片来自PPBC 刘兆龙拍摄 枳实)其次,枳实和枳壳这两种药物来源是同一植株、同为果实,只是在果实成熟度不同时期、收取炮制的药品,这当中存在的作用差别,是我们认识“果实发育成熟度对入药作用的影响”的窗口。
(图片来自PPBC 林秦文拍摄 酸橙果未成熟时)第三,枳实的药物来源植株大致有两种,最主要的是酸橙,另一种是甜橙纵览PPBC和其他资料可知:酸橙植株枝干带长刺、其成熟果表皮更粗糙、果皮更厚、结籽更多而大、肉。
味酸,有时有苦味或兼有特异气味;酸味能入肝、兼具收敛之用,苦能入心、兼具下气之用甜橙植株枝干刺少见、成熟果的表皮更平嫩、果皮薄、结籽稀少(所以无性繁殖、扦插为多见培育)、果肉丰厚且鲜甜(我们超市里国内橙多为甜橙的分支)。
综合上述,无论枳实或枳壳,我们都选择酸橙(Citrus × aurantium Linnaeus)作为来源植株进行格物对比另外,此酸橙植株果实又被称为葡萄柚,精油成品中也有这一款,其中作用之一有消除水肿之用。
(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柑橘类有光敏性,涂了就直接晒太阳那就容易皮肤色素沉着)还不明白小熊是如何分析中药的请看前篇:妄想一弹:植物为什么可以做药理论二弹: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有趣三弹:植物的采摘时间、部位对药性的影响。
结束四弹:中药炮制如锦上添花酸橙的生境格物KNOWING LIFE酸橙植株是柑橘属下多年生小乔木,嫁接苗在栽植后4-5 年、种子繁殖在栽后8-10年才开始开花结果,树龄结果期可达50年以上是个发育相对很慢的植株。
(与陈皮来源植株的茂盛生长力不同),但其树桩可作嫁接甜橙和宽皮橘类的砧木。这说明酸橙的营养物质输送较慢、生机藏于树干当中为主,震木之性缓而渐丰。(这是与陈皮植株区别之一)
(图片来自PPBC 曹玉星拍摄)其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的气候条件,一般在年平均温度 15℃以上生长良好。
(图片来自PPBC 百度提供地图可视化 为PPBC网站标本来源区域)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红、黄壤均能栽培,以中性沙壤土为最理想,过于黏重的土壤不宜栽培而我国红黄壤多见于南方,加之气候条件限制,故而种植区域位于于长江流域及其南方各省。
(图片来自PPBC 田乾福拍摄)可见植株于偏南方生长时、树干分叉较早,偏北方生长时树干较为挺拔、第一分叉处稍高这与南北地温和土壤湿度差异、形成不同地气模式有关,就像南方孩子随父母去北方工作、而在北方长大一样,他会比在南方长大的他自己更为壮实一些。
(当然,人不可能做这种比较,毕竟时间有箭头、而人只有一个,只是打个拙劣而浅显的比方)。同样是酸橙植株,因其生长地域的不同,地气供养的不同而表象稍有差异。
(图片来自PPBC 未署名拍摄)上图可见次级稍粗分枝的截面,为实心木质部为主,并见有长刺交错生于枝上。
(图片来自PPBC 曾云保拍摄)这种长刺的结构一直重复、到上图所示多级分枝(细)后仍然保持长刺结构这个结构表象,区分了枳实与陈皮的来源植株,与其生长缓慢、力保小动物不会啃咬这来自不易的枝条、而进化出的结构。
这个枝条的长刺结构,让枳实比陈皮带有更多在经络当中走行的,破结、刺散之力(这是区别之二)。
(图片来自PPBC 曹大刚拍摄)
(图片来自PPBC 黄仁钦拍摄)酸橙植株的叶色浓绿、质地颇厚、边缘较为光滑,而与陈皮(橘)叶片有差别叶为植株生命中的巽位,兼具营养储存、呼吸散水、承接天气(吸收阳光)的三重功能而酸橙的叶片,以营养储存、承接天气之用为重,在减少水分的散逸。
—— 这也是其对水供不是那么要求苛刻的原因,转化天地之气而成长自身比较缓慢的原因 —— 都是一个字”稳“(这是区别之三)。
(图片来自PPBC 金洪刚拍摄)花期4-5月,蓄力多年、春则开花,总状花序、花色与橘植株的花一样、同为白色,亦表同为荣归于最接近皮肤的肌表之下。
(图片来自PPBC 刘昂拍摄)酸橙果期成熟是在9-12月,秋到冬初结果(比较中正),但注意这是果实成熟的时间段无论是枳实还是枳壳中药,都是得自未成熟的酸橙果实,其中枳实更是最好在5-6月时(夏),非人为摘取、而是去收集自落的青果。
插入一个小问题:为什么会”自落“?这估计也和酸橙植株的生长缓慢有关原因猜想一:当夏之时,全树能量都集中于花,先一步结果的花而,其供能优先度不及正在盛开的花朵,故而能量物质传输的减弱让链接处误认为已成熟,故而蒂断而自落。
原因猜想二:总状花序结果盛多,因生长缓慢故,输送结构比较弱,营养一下分布不均,有的蒂落、有的则继续生长。
(图片来自PPBC 刘兆龙拍摄)无论是何原因,先一步蒂绝而落的青果、并未成熟,但其带着坤土孕育生金的象,而且是固定了这个尚在化生之象或趋势所以入药后,枳实的作用朝着生果成长、结籽的方向走的,这能助于后天之本脾胃的健运、并向往着填补先天的方向。
。如果有幸留在树梢上,那么果实就会继续成熟,在大概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夏末),果实近成熟时采摘,则可制中药枳壳。这时候的果实内里,果皮尚未变薄,内瓤尚未丰厚。
(图片来自PPBC 林秦文拍摄)切开晒干、入饮片枳壳的样子如下。
(图片来自PPBC 刘兆龙拍摄)可见厚厚的皮下白色组织,此组织坚实、一般宽5-9mm,呈黄白色,有一圈断续环列的维管束点,镜下见维管束纵横散布如果把果肉比喻做高楼大厦,那么枳壳的结构就像是建设大楼的时候用竹子搭建的造架,边建边退,最后剩下薄薄的一层时,内里的果肉已然“建好”。
起到一个输送营养物质给予核心,促土生兑金、继而结乾金的作用,故而在入药后,枳壳的作用更能推畅土运,通过稳健的木行给予中宫土性以营养支持。
(图片来自PPBC 苏丽飞拍摄)无论是枳实还是枳壳,都承载了酸橙植株震性稳健、破结缓生的特性结合枳实味苦、辛、酸,性温,故而行气破结之力更强,能温脾胃、促生化、促消化、促后天之本凝精;而枳壳味苦、酸而性微寒,在给土性营养的路上,它能起到理气、收燥降火、微敛水的作用,简直是为了治疗脾土积热而设。
我们便既知道作用地位,也知道了走行方向,对药物的认识就完备了。不过,有没有朋友好奇酸橙果实完全成熟是什么样子的?早就为你们备好了,因为我本人就是个“好奇怪”。
(图片来自PPBC 杨雁拍摄)
(图片来自PPBC 未署名拍摄)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橙和橘区别还是蛮大的,橘子松软容易剥皮,而橙皮肉紧贴而且,酸橙多籽,籽大且形如柚籽古籍论述选按OLD SAYING枳实下条文:《神农本草经》: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
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周礼》云:橘逾淮而化为枳《本草经集注》:……除寒热热结,止痢《雷公炮制药性解》:主消胸中之癖满,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之稠痰,削年深之坚积,除腹胀,消宿食,定喘咳,下气逆麸炒用。
按∶枳实,即枳壳之小者,苦宜于心,脾者心之子也,故并入之《新修本草》:枳实俗方多用,道家不须也《本草衍义》:枳实、枳壳一物也小则其性酷而速,大则其性详而缓《汤液本草》:非枳实,不能除痞壳主高而实主下高者主气;下者主血。
主气者,在胸膈;主血者,在心腹《侣山堂类辩》:夫橘至成熟而后采摘,天气充满,故能横遍于四体;枳乃初生之小者,其气收敛,故专生下泄按:古籍对枳实枳壳的认识,上、下、气、血的分别如果落于实处,乃枳实作用靶点更偏于中焦核心、脏,枳壳更偏向于筋膜、腑,速度上自然是辛温者(枳实)行更速。
其他的论述,比如作用位置是上焦、中焦?是血是气?不必胶柱鼓瑟枳实、枳壳二者有缓震之力作为后盾,理气之时自然作用范围跨度大,气血皆能被推动,何况上下呢?《新修本草》提到”俗方多用,道家不须“,这里的”不须“不是不用,道家很多导引术就能达到理气化滞的作用。
实际上帮助后天之本结精并不是道家追求的,他们追求先天之本的结丹《侣山堂类辩》提到橘(陈皮)成熟果皮,是天气充满之时得,所以能横行遍布四肢筋膜,而枳(酸橙)初生个头小,气是收敛的,所以专注于向下行说法有趣。
枳壳下条文:《雷公炮制药性解》:主下胸中至高之气,消心中痞塞之痰,泄腹中滞塞之气,去胃中隔宿之食,削腹内连年之积,疏皮毛胸膈之病,散风气痒麻,通大肠闭结,止霍乱,疗肠风,攻痔疾,消水肿,除风痛《汤液本草》:。
苦而酸,微寒,味薄气浓,阳也阴中微阳《冯氏锦囊秘录》:自东垣分枳壳治高,枳实治下,海藏分枳壳主气,枳实主血,然究其功用皆利气也,气利则痰消积化矣人之一身,自飞门以至魄门,三焦相通,一气而已,又何必分上与下气与血乎!但枳实性急,枳壳性缓,为确当耳。
《证类本草》:梅师方∶治一切疹以水煮枳壳为煎涂之,干即又涂之按:枳壳少了辛温,反而有微寒之性,《汤液本草》中云“味薄气浓,阳也”;《冯氏》提到东垣前辈分“高、下”,我们实际上不能用人体定位来看这个“高、下”,中宫的高是天气,中宫的下是先天之精,后人胶柱鼓瑟、附会为上焦、下焦,就局限了。
《证类本草》提到治疗一切疹的方法,临床参考用枳实:《雷公炮制药性解》:其性猛烈,有冲墙倒壁之功,气弱者忌之《本草蒙筌》:能损至高之气,不宜接迹服多虚怯劳伤,尤当全禁 《医学入门》:虚而久病慎不可误服《本草求真》:
若气虚痞满而用枳实枳壳则与抱薪救火者无异矣!《得配本草》:脾虚服之,气滞作胀气血弱者禁用枳壳:《冯氏锦囊秘录》:然在奉养太过,北方气实者,或有相宜,否则损害真元,胎子大力,反致难产矣况脾胃者,乃化生之父母,一身之墙壁,能经几番推倒乎?!上古伤于六淫者,多或堪抵受,近世禀受既亏,七情弥害,虚痞虚胀,比比皆然,误投克削,为害益甚,可不慎欤!。
《本草害利》:泄肺走大肠,而能损至高之气,肺气虚弱者忌之脾胃虚,中宫不运,而痰壅喘急者忌之咳嗽不因于风寒入肺而气壅者服之,反能增剧咳嗽由阴虚火炎者服之,立致危殆按:勿论枳实与枳壳,皆为推动运行之用,所以被归纳到理气药分类当中,我们知道,动气者易损耗气,如果本身是脾虚、肺虚、时间长久者,此气一被推动就容易气虚更甚,《求真》言抱薪救火是也。
但见脾实、脾土热者适用,也不能持续久服。临床参考。
既往总结篇目请戳下面链接:细说中药 | 清热解毒药的总结(卦位)细说中药 | 清热燥湿药总结细说中药 | 清热泻火药总结(卦位)细说中药 | 解表散寒药汇总篇细说中药 | 发散风热药总结(八卦)细说中药 | 清热凉血药总结(八卦)
细说中药 | 清虚热药总结(八卦)细说中药 | 泻下药总结(八卦)细说中药 | 祛风寒湿药总结(部位)细说中药 | 祛风湿热药总结(位置)细说中药 | 祛风湿强筋骨药总结(位置)细说中药 | 化湿药总结(位置+卦象)
细说中药 | 利水消肿药总结(位置)细说中药 | 利水通淋药总结(位置)细说中药 | 利湿退黄药总结(位置)细说中药 | 温里药总结(位置)理气药:细说中药 | 陈皮 —— 虽非将才为老臣,化痰温土助水运
细说中药 | 青皮 —— 震巽强治低破气,引厥阴消瘕散聚零散论述:细说中药 | 桑葚子 —— 甘酸缓养五脏精,生津厚肠退脾热细说中药 | 猫爪草 —— 甘辛集阳破结肿,立足会阴收淋巴细说中药 | 白术 —— 土德圆融气血主,生津安中生肌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