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了吗经络养生的好处(经络养生好处文字)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05
为方便阅读有困难的读者学习健身气功知识,本公众号将不定期推出部分精选文章的朗读版。本次推送的是《经络作用与经
为方便阅读有困难的读者学习健身气功知识,本公众号将不定期推出部分精选文章的朗读版本次推送的是《经络作用与经络养生》,作者宋天彬,朗读者张哲欢迎收听作者:宋天彬朗读者:张哲(石家市中医院医疗集团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经络作用与经络养生(文字版)近来媒体对中医经络学说的宣传已经不少,健身气功锻炼确实离不开经络学说的指导,经络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经络至今仍然是个谜,实践证明,企图找到一个独立的经络系统,其结果是徒劳的。
我们祖先能在两千多年前创立经络学说,那是很聪明的但是也不要把它神秘化,单凭臆测,毫无根据地拔高是不科学的先人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在古代人体解剖的基础上,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和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一切具有网络功能的系统加以综合,抽象出经络的概念,用自然界的江河湖海来比喻。
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它包括了神经、血管、淋巴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等,是这些已知的和其他未知系统的综合现代科学已发现,细胞之间可以直接通讯联络,传递信息,不需特殊结构,微观领域未知的东西还多的很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角度看,经络系统是古人对人体自动控制系统整体网络结构近似宏观的描述,概括了一切传输信息、能量、物质的网络功能。
因此,目前把经络学说看作是人体的网络系统模型最为恰当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其作用是流通气血,营养、联络和调整全身各部分,使之成为协调统一的整体外在的病邪可以沿经络传入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
《内经 ·灵枢 ·经脉》曰:“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古人把人体比喻为小宇宙,经络就好比江河湖海,应该川流不息,一旦淤滞,就会泛滥成灾人体的经络通畅,气血周流,百病不生,一旦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就会百病丛生。
经络上的腧穴,是气血流注输转集聚之处,针灸、推拿、敷贴以及各种电子诊疗仪器都在此施术,也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础不能说“这些都是局部的、浅层的举措”,它包括了大脑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体液调节系统的功能调节。
至于婴儿出生后剪断脐带,是天然的生理需求,根本谈不上“切断了维系经络系统与间脑之间信息联系的原始接点”,因此“经络系统的运行”也不会“由有序变为无序”人体生理功能由有序变为无序,所谓的“危害健康和生命”,原因是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方面。
外因是自然和社会环境,如气候变化,饮食营养不平衡,物理、化学、生物致病、疫病流行因素,动乱、战争等内因是个人遗传素质,免疫调控能力和适应能力而这后两种能力受个人生活方式影响极大,如情绪调节、饮食、运动等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占所有致病因素的60%,还有文献报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也就是说改变亚健康状态,可以预防70%的人可能产生的疾病健身气功锻炼的目的,也应该包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讲究养生之道。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 ·素问 ·上古天真论》中就指出了健康与不健康的两种生活方式:“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内经》还有一句话:“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莫要,流散无穷”古人依据阴阳学说,把传统的养生之道高度概括为两个字——“中和”,所谓“能中和者,必久寿也”这是基于“悟道”,以精神文明、心灵健康为核心的养生最高境界。
远古时期,人们就是从人体的痛点和压痛点(反应点)发现穴位的,也就是说,哪儿疼痛就在哪儿按摩所以中医有“以痛为腧”的说法,后来称为“阿是穴”、“天应穴”,这是自我保健或学习中医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至于具体的经络养生,古人从经验中总结出的几百个穴位,就大有用武之地了。
经络学说也有一个积累知识的历史过程,经穴也是由少到多逐渐发展起来的《黄帝内经》虽然说有365穴,而实际记载只有160个,到了清代的《针灸逢源》才达到了361个,唐代的《干金方》又载有187个“奇穴”这么多穴位,怎么能记得住啊!就是针灸、推拿医生也不见得都记得住,还是要先掌握最常用最有效的穴位。
在此介绍一个百病防治点穴要领在背部有膀胱经的五脏六腑腧穴,脊椎骨棘突下有督脉腧穴,根据现代生理学体表内脏相关学说,就是相对应内脏疾病的反应点因此寻找压痛点、敏感点就可以初步定位诊断,也可以在此按摩、刮痧、拔罐、艾灸、敷贴等等,施术进行治疗。
根据双向调节原理,只要给予中性的适度刺激,所谓平补平泻,可忽略手法的虚实补泻对于无病者,通过锻炼调节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有保健预防作用为方便记忆,兹将背部经络腧穴歌诀简述如下,供参考:1.膀胱经背部第一线腧穴歌诀(注:从第一胸椎棘突下开始数,膀胱经背部第一线在脊柱正中线至肩胛骨之间的1/2):
第一大抒二风门,三椎肺俞四厥阴(俞),心(俞)五督(俞)六膈俞七,八胰(俞)九肝(俞)十胆(俞)寻,十一脾俞十二胃(俞),十三三焦(俞)十四肾(俞),气海(俞)十五大肠(俞)六(十六),(十)七(十)八关元(俞)小肠(俞)分,十九膀胱(俞)二十中聱(俞),二十一椎白环俞,上、次、中、下八髎穴,一二三四骶孔中。
2.督脉背部腧穴歌:督脉正中行脊粱,尾闾骨端是长强,二十一椎是腰俞,十六阳关细推详,十四命九与脐对,十三悬枢在中央,十一脊中十中枢,九椎筋缩七至阳,六灵(合)五神(道)三身柱,陶道一椎之下藏,大椎就在一椎上。
背部腧穴自己按摩不到怎么办呢?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躺在床上,或坐在靠背椅子上,左右摆动躯干,磨蹭后背,叫做摩脊通督要么用器械敲打,或者用电子针灸治疗仪刺激还有就是经常对头、胸、腹、背部及四肢进行自我按摩,这些措施都可以自动调整内脏功能,防治亚健康状态。
还可以用适当的热水与冷水以及医疗器械进行锻炼,能够增强皮肤和毛细血管的弹性,改善免疫系统功能状态要重视对皮肤的维护和锻炼,皮肤不仅仅是一个体温调节系统、废物排泄系统和第一道设防系统,而且是包括经络系统在内的自愈康复系统。
对皮肤的维护就是对血管、免疫系统和经络的维护、“培训”和锻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