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裂推荐人体五脏六腑图(人体五脏六腑图解十二指肠在什么位置)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0-09
“黃帝問曰: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臟,或以腸胃為臟,或以為腑,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願聞其說。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五百一十四(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黃帝問曰: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臟,或以腸胃為臟,或以為腑,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願聞其說岐伯對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恒之腑。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魄門亦為五臟使,水谷不得久藏”——《黃帝內經·五藏別論篇》(接前文)我们再看胆,胆本来是属于六腑,但是胆又藏精汁,跟其它六腑也不太一样,所以属于奇恒之腑。
还有一个是女子胞,女子胞为什么不一样,张介宾说∶“女子之胞,子宫是也,亦以出纳精气而成胎孕者为奇故此六者,均称为奇恒之腑”也就是说女子胞是受精气,而且胎儿在这里边孕育,所以它也是精气所藏的腑,因此也叫做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都是藏精气的,跟其它的腑不一样,我们一会儿会讲到马莳在《素问注证发微·卷二》里边注解∶“其脏为奇,无所与偶,而至有恒不变,故名奇恒之腑”马莳从字面上来进行了解释为什么叫奇恒之腑我们如果从《黄帝内经》的原意上来理解就以张介宾的理解为主,“凡此六者,原非六腑之属,以其藏蓄阴精,故曰天地之所生,皆称为腑”。
这个意思比较好理解整段话的含义还有一个就是胆,张介宾说∶“胆居六腑之一,独其藏而不泻,与其它腑之传化者为异”胆藏蓄精汁,古代不叫胆汁叫精汁,胆汁有帮助身体消化的作用学解剖学就知道,胆囊是把胆汁储存完了之后,还要往下排到十二指肠,是这样一个过程。
古代没有这么详细的解剖学,认为胆里边所储存的汁是非常重要的,认为这里边是藏蓄阴精的,所以跟其它的六腑不同我们再看看其他的几个腑是怎么样的《黄帝内经》里面讲的说∶“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都是传化物的,吃进去的水和谷经过胃、大肠、小肠,再泌别清浊分到膀胱里面去,然后再排出来,这里边它本身是空的,而且它把食物都运化完了之后又排空了。
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都不储存食物,只是一个通道而已,所以叫做“泻而不藏”“其气象天”,“天”是什么?天是健运不息的,天就是天天运转,所以它是像阳的藏是阴的大肠、小肠、胃、膀胱是的传化物的,它们是不藏的,是动的,所以属于阳,属于天,属于“泻而不藏”。
刚才我们讲的奇恒之腑就跟这五腑不同,奇恒之腑是往里收藏,这五腑是往外排的,这里边还有一个胆,其实也是往外排,在这里我们就不进行深究了总而言之,从一个收藏,一个往外运转这个角度来理解就是奇恒之腑是收藏精气的,其它五腑是传化,就是专门当管道来进行运转。
所以张介宾注解∶“若此五腑,包藏诸物而属阳,故曰天气所生;传化浊气而不留,故曰泻而不藏;因其转输运动,故曰象天之气”,整体的是转化、疏通、转运的一个通道,像天一样是健运不息的马莳在《注证发微》里边注解∶“此五者属阳,乃天气之所生也。
盖天主变化,五者泻而不能藏,此所以象天也”,他是从阳气的角度来进行论述的,“天为阳,腑亦为阳,故云天气之所生,腑主变化疏泄,故其气象天”,这些都是古人取法天地用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的说法大家之前学过阴阳,把这块弄明白了之后就全懂了。
还有一个需要跟大家点明的,脑、髓、骨、脉叫做奇恒之腑,王冰是怎么注解的∶“脑髓骨脉虽名为腑,不正与神藏为表里”神藏是什么?就是五脏,五脏相表里,与心相表里是小肠,与脾相表里是胃,与肺相表里是大肠,与肾相表里是膀胱,与肝相表里是胆,都没有脑髓骨脉什么事。
所以这几样虽然说叫腑,但是不与五脏相表里(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接下来就是“胆与肝合而不同六腑之传泻胞虽出纳,纳则受纳精气,出则化出形容,形容之出谓化极而生然出纳之用,有殊于六腑,故言藏而不泻”他说胆和肝是相合的,相表里的,但是胆又不同于其他六腑的传泻,所以叫做奇恒之腑。
这都是王冰注解的下面叫做“胞虽出纳,纳则受纳精气,出则化出形容”,这个说的非常有趣,纳指的是纳受精气,是子宫纳受精气,之后还能孕育出胎儿再把他生出来,这就是出的,出的就是化出形容,形就是形体,容就是容貌。
从现代角度来讲,从一个受精卵逐渐的在子宫里养,养上十个月之后就变成一个胎儿,再把他生出来变成婴儿,也就是能化出人的形体,这也太厉害了所以子宫也是藏精气想想在子宫里面居然能藏一个小人,而且能把他变化出来,非常神奇。
所以子宫也属于奇恒之腑,而且是恒定守常的这些地方大家都要细细的去体会我们再往后看,“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传化之腑”什么意思呢?王冰注解∶“言水谷饮入,糟粕变化而泄出,不能久久留注于中,但当化以疏泄令去而已,传泄诸化,故曰传化之腑也”。
这就是王冰的注解,其实就是讲的水谷从这里进去之后把精气吸收了,归属于五脏,把糟粕通过膀胱、魄门排出来,这些内容物不能久久留在身体里边,只是当做一个传送,不仅是传送,同时还要化,化就是消化,把里边精气收进来,把糟粕传出去,这就叫传化,
所以叫做“传化之腑”也就是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就属于“传化之腑”最后一句话叫做“魄门亦为五脏使”,魄门我们刚才讲了就是指的是肛门魄就是魂魄的魄,与糟粕的粕是相通的这段话的意思就跟大家解释了什么叫奇恒之腑,其它六腑当中除了胆以外的其它五腑的功能是什么就讲的非常清楚。
奇恒之腑就是收藏精气的其它五腑是干什么的,叫做传化之腑就像传送带一样把吃进去、喝进来的饮食物经过一番消化吸收把糟粕排出来,把精气再传导到五脏当中,让五脏再储存好,就是这样一个作用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课再见。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五百一十四(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
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