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军牌(新式军牌怎么区分)干货满满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0-28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3月22日刊登题为《后勤保障:中国可能刚刚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报道称,中国军队正在试用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云俊德 等美国战略之页网站3月22日刊登题为《后勤保障:中国可能刚刚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报道称,中国军队正在试用军人保障标识牌(相当于美国军人的“狗牌”),其中采用了各种更加高效的数据技术,包括“快速反应(QR)码”和数据芯片。
报道称,未来军人身份标识牌中所存储的医疗信息的安全性也是个问题,不过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研制出能够经受住战区环境的电子身份标识牌
资料图片:美军军用识别牌我军军人保障标识牌在陆军某部试验试用基础上,已在海军、空军、火箭军等13支各类型部队展开全面试验试用,而这个小小的军人保障标识牌,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它一时在网上引起热议今天,咱们再说道说道。
军人标识牌其实不是舶来品军人标识牌其实在中国并不是个新鲜事物,中国古代便有了它的前身——腰牌腰牌最早起源于夏商周时代的玉制“牙璋”,至战国时代发展为“符”(多为虎符),通常用金、玉、铜、木等制成,既可以作为礼器,也可用以调兵。
到北宋和明朝前期,符牌制度发展的更为完善,逐渐成为一种严格的身份识别方式,且明代腰牌制度更加严格,不同身份等级的人要佩戴不同材质、形状的腰牌清朝时期,腰牌的身份象征更加显著近代以来,因为历史条件限制,出现了不少的无名烈士,不少革命前辈英勇献身,却不知埋在何方。
我军长期以来沿用的做法,是在官兵的军服、帽子的指定位置填写姓名、单位和血型等项目这种身份识别法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这种身份标识物极易被焚毁、腐蚀和损坏,很难适应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的需要,亟需改进。
和平时期,军队在抢险救灾等过程中偶有伤亡事故发生,但由于没有身份牌,难以区分遗体而需要做DNA鉴定来确认而现在,军人装备佩戴身份牌,是《日内瓦公约》缔约国应承诺遵循的国际规则根据日内瓦议定书的规定,各缔约国应当给自己的军人佩戴明显的标识,以便于识别和救护。
我国也于1956年加入日内瓦条约有关款项我军07式军服的一个亮点,就是增加了军人姓名牌,这使我军军服更加美观大方,而且更加符合国际化潮流与此同时,由姓名牌引发的军人身份牌的话题,也更加受到部队官兵关注
2009年,中国空军的空降兵最早开始下发单兵身份标识牌随后海军陆战队也开始配发身份牌南京政治学院在2014年为毕业学员配发了军魂佩剑和军人身份牌2011年我军推广应用军人保障卡,建立起军队人员“依卡管理、凭卡供应”的新型保障模式,对推动精确保障、精细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军人保障卡主要用于平时,战时保障能力相对较弱2013年11月,经中央军委批准,军委后勤保障部启动军人标识牌研制工作,经过2年多的技术攻关、联合研制和在陆军部队小范围试用,已完成相关产品的研制和联调联试。
2015年6月,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在马里加奥维和任务区正式完成第二次轮换交接与以往不同的是,新一批维和官兵胸前,都佩戴着一个用中、英、法三种文字标记姓名、血型、籍贯和编号信息的“身份识别牌”这是中国维和部队根据执行维和任务需求,首次为官兵配备单兵“身份识别牌”。
放眼国际,我军的军人保障标识牌究竟怎么样目前,外军使用的身份牌与二战时的区别不是很大,主要差异是在制作工艺上以前身份牌上的铭文是用机器冲压,成本高且字体死板,现在外军的身份牌都改为由高科技的激光技术雕刻制作,它能制作出冲压机器不可能冲压的微小字体和精美图案,使身份牌不但成本降低,而且还美观实用。
近年来,外国军人身份牌的信息含量和科技含量逐渐提高美国三军身份牌的内容排序稍有不同,但都包括姓名、社会保险号、血型、宗教信仰、服役军种,在其中加装了磁条、条形码和微型芯片,除了存储传统的官兵信息外,还注入了指纹、面相、DNA和医疗史等详细资料,使军人身份牌又增加了生物特征、医疗经历、个人资讯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服务战伤救护、遗骸确认和平时管理。
这次投入试用的我军军人保障标识牌,其研制时充分考虑未来战场环境和保障管理需要,主要包括主牌、无源副牌、有源副牌和手持机等,还增加战场救护、伤员搜寻、遗骸确认、生物特征辨识等功能,采用先进实用的新材料和智能芯片技术,集成融合相关指挥保障信息系统,扩充完善军人保障卡数据库,建立了配套相关法规制度。
当然,处于试验试用阶段的军人标识牌也可能存在不足,比如“标识牌”进入后勤保障领域会带来诸多新挑战等等,但任何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后,相信军人标识牌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
浓缩多项信息的“黑匣子”此外,军人保障标识牌是证明军人身份及浓缩多项信息的“黑匣子”战时,便于交战双方人员敌我识别,如核查冒充我军人员的敌方特工;和平时期,那些冒充军人行骗的犯罪分子也容易被识别同时,我军参与国际反恐、维和、救援及国内抢险救灾等任务增多,随时面临伤亡的威胁,有了身份牌也是好事。
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是军人的神圣使命和平时期,军人保障标识牌发挥着军人保障的作用,而在战场上,它将有助于后勤保障和战斗力的保持,一旦发生意外它也会保证我们的英雄不会无名
相关链接美媒关注中国试用军人标识牌:比美军的更先进美媒称,中国军队正在试用军人身份标识牌(相当于美国军人的“狗牌”),其中采用了各种更加高效的数据技术,包括“快速反应(QR)码”和数据芯片美国战略之页网站3月22日刊登题为《后勤保障:中国可能刚刚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报道称,此次试用的内容包括腕带式体征监测模块和用于采集此类数据的智能手机型软件。
QR码是一种二维码,可以使用一个矩阵式条码来存储400到2000个字节,它之所以变得越来越普及,是因为用智能手机就能够进行扫码目前QR码在中国已经十分普及,而且还有超过30个国家正在尝试在军人身份标识牌上使用QR码和数据芯片。
报道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一直在逐步扩大二维码在信息查询设备中的应用更多地使用自动化和自助服务也受到军人的热情欢迎,因此引入二维码查询方式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大量使用(最开始是)手持机(PDA)、(后来是)智能手机和扫码器来采集数据的方式很受欢迎,因为在记录仪上不停地输入此类数字的工作从来就不讨喜。
在海军中,这意味着船员数量的精简,从而给大家留出更多空间,所以也很受欢迎在这段时间里,美国陆军一直在尝试用电子装置取代“狗牌”,但到目前为止并未取得多大成功二维码无法被轻易修改,而小型芯片则可以主要问题在于一直难以设计和研制出一种能够经受住战场上恶劣环境的装置。
2006年的时候,美国陆军曾自以为拿出了一种可行的设计方案,并对那种信用卡大小的装置进行了测试他们让大约1.3万名军人试用了比设计方案更为厚重的样品,但那种“智能狗牌”没能经受住战区的考验,而新的原型装置仍在研制之中。
报道称,一旦研制出切实可用的“智能狗牌”,医务人员在治疗受伤士兵时只要把扫码器靠近它,就能获得所有必要的医疗信息随着治疗的进行,“智能狗牌”上的信息还可以得到更新这意味着军人将永远随身携带自己的完整医疗史。
此类信息包括过敏史(特别是对某些药物的过敏)和以前接受过的治疗中国军队更愿意让QR码仅存储军人较为基本的医疗信息截至2006年,美国陆军已经对920万军人及其家属的医疗信息实现了电脑化管理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数以千计的医务人员所使用的电子设备能够在必要时获取此类信息。
快速获取此类信息的能力是美军能够降低战区死亡率的众多因素之一将所有此类信息全都存储在电子数据库中,也使得医务人员能够很容易在治疗、伤情和疾病中找到有用的规律反过来,这也使得发现和纠正问题变得更加容易就眼下而言,这就是“狗牌”的未来,但设计出一种小巧耐用的电子存储装置仍然是个难题。
报道称,与此同时,有关“狗牌”的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则得到了解决2015年,在听够了十多年越来越大的抱怨声之后,美国陆军终于同意从所有军人必须随时佩戴的金属“狗牌”上去掉社会保障号码(SSN)SSN是在20世纪70年代添加到“狗牌”上的,取代了美国军人在入伍时所得到的独一无二的身份号码。
到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军人抱怨他们的SSN经常被犯罪分子用于进行诈骗活动因此,美国军队在2007年开始研究如何用更加安全的身份号码来取代SSN报道称,未来军人身份标识牌中所存储的医疗信息的安全性也是个问题,不过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研制出能够经受住战区环境的电子身份标识牌。
(编译/王雷 来源:参考消息)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作者:云俊德 等编辑:火艺卉 陆金路值班:陈 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