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的情感和感悟_己亥杂诗的情感和感悟怎么写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5-08
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他善于用诗歌作为武器,大胆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危机、统治集团的专横和腐朽,热情歌颂理想和个性解放,发出强烈要求改革的声音。
其诗的风格以瑰丽见长,《己亥杂诗》是他的代表作解词释义浩荡:广阔,深重。吟鞭: 作者的马鞭。吟,指吟诗。天涯:指天边,这里指极远的地方。落红:落花。
诗文之意满怀着无限离愁的别绪,在白日西斜的时候告别久居的北京城,挥动着马鞭,(马鞭)指处便是离京城越来越远的海角天涯(就像)落花并非无情,而是化作春泥孕育着新的花朵(我虽然辞官,但仍心系国家命运和前途)。
写作背景《己亥杂诗·其五》的写作背景是清道光十九年(1839)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所写下的巨型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当时正值鸦片战争的前一年,由于他屡屡揭露时弊,触动了时忌,因此不断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压。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于途中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篇值得一提的是,《己亥杂诗》共包含三百一十五首诗歌,这些诗歌都是龚自珍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后投入竹筐里所得的灵感创作而成《己亥杂诗·其五》作为其中的一首佳作被广为传颂。
诗文鉴赏这首诗是作者的代表作,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出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诗的前两句主要是抒情叙事,表现出作者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要离别自己生活多年的京师和朋友,难免忧伤;另一方面,逃离令人窒息的樊笼,可以重新开创自己的事业,这样的离别也是轻松愉悦的。
在这样复杂的情感交织中,诗歌呈现出两个不同的画面: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斜晖,又有广阔天涯两个画面互为映衬,真实地展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诗的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感情为之一转,从个人的离情别绪,突然转入对国家的理想抱负。
“落红”本指落花,但到了作者的眼中,它并非没有情感的东西,即使化作春泥,也要培育来年的春花成长这正是作者自己内心真实的写照作者把自己仕途坎坷、被迫隐退的情形比喻成“落红”,既流露出对坎坷遭遇的不满,也表达了不甘自弃、继续奋斗的昂扬精神,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作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的龚自珍在自己辞官南返时,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沦,始终怀揣着一腔拳拳的报国之心,即是自己已是“落红”,也要化作“春泥”孕育新的花朵作者这样的思想境界,这样高尚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学习和发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